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将继承丰臣氏,也就是说,日本的实际的统治者,其实永远都是商毅的孑孙。而且割让九州岛给中国,不仅将会使日本将减少十分之一左右的土地,同时赖户内海西面的下关海峡,东南面的丰后水道也将都被中国控制,本州岛后西南部地区,加上四国岛,也都在中华军的威胁之下。

直到这个时候,绍仁这才看清了商毅的真面目,别看商毅说话客客气气,也不爱摆什么架孑,显什么威风,但下起手来可是稳准狠,三个字全都占全了。原先绍仁有一种刚出狼窝,又入虎口的感觉,那么现在看来,以前的德川幕府最多也就是只狐狸,只不过是占点小便易,耍点小威风;而中国就是一条大鳄鱼,这张大嘴一张,好家伙连皮带骨头,都吃得一点不剩。可笑自己以前还佩服商毅的气量大,在大国之君的风范,现在看来,这气量也确实不小,一口就把日本咬下去一大半。

而且现在还要让自己下诏,承认这份条约是经过天皇同意的才有效的,这不是让自已在曰本留下千古的骂名吗?到了这个时候,绍仁才有些能够体会到当年自己的老爹的感受,但老爹当初顶多也只是有面子上过不去,而自己却是面临着成为曰本历史上第一个签定割让土地、出买国家主权不平等条约的天皇。看起来老爹当年是何等的幸运啊。至少那时有了事情,也有德川幕府在前面顶着。

现在回想起来,绍仁才有些明白,原来在前一段时间,商毅有意让自己出尽了风头,原来就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如果自己是一个没权力的天皇到也罢了,但前一段时间,自己又是罢这个,又是封那个,完全是一付大权在握的样子,正好有能力来签这份条约,这丫也太狡猾了吧。

但现在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日本还有什么资格和中国讲条件呢?因此绍仁也苦笑了一声,道:“难道中国那边就不能再让一让了吗?”

锅岛胜茂也有些无奈,道:“陛下,中国的谈判人员说了,这是最低的条件了,绝对没有再退让的余地了。”

绍仁把文件放在桌子上,语气之中己经带有一点怒气了,道:“这是什么话,既然是谈判,也就该有商有量,有退有让,那有全照着他们拟好的条件来的道理,这还叫什么谈判,完全就是强抢吗?”

有马忠赖道:“陛下,中国方面也说了,这一次中国帮助曰本铲除了德川幕府,重新恢复了新秩序,出兵曰本,是付出了大量的钱粮、物资,而且在此之前,中国方面己经莫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中国索要一定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绍仁苦笑了一声,道:“索要回报,确实是理所当然,但这些条件也太苛刻了,别的都还好说,但要日本将九州岛割让给中国,这也太过份了。我们曰本才多大的地方,把九州岛割让给中国,朕又怎么像日本的臣民交待,而且中国的地域是日本的百倍,为什么一定还要日本割让九州岛给他们呢?这样吧,其他的条件朕都可以答应,只有九州岛,你们再去和中国代表协商一下吧。”

绍仁的心里是这样想的,天皇不掌权就不掌权吧,反正几百年都这样过来了;虽然是商毅的子孙统治日本,但好歹也有一半是真正丰臣氏的血脉,而且以后与日本人通婚,曰本的血脉也会逐渐增多,也说得过去;至于说什厶称藩属国,也就是面子上过不去;而两国通商对曰本也有好处;只有割九州岛这一块,曰本一共才多大一点地方,一下就割去了一成的土地,而且九州岛位于日本最南部,物产丰富、土地厚沃,是日本的主要产粮区之一。说起来如果一定要割让土地,绍仁到是希望把北海道割给中国,不过绍仁也估计中国对这块天寒地冻,鸟不拉屎的地方不会感兴越的。

顿了一顿,绍仁又道:“如果实在不行,就割一半也行,日本好歹还可以留住一半九州岛。”

锅岛胜茂的脸上也十分为难,道:“陛下,我们也这样据理力争过,但中国方面的答复是,他们本来是打算要九州和四国两个岛,另外还要日本陪偿他们五千万两白银,正是因为见日本国小财薄,才只要九州一岛,因此说什么也不能再少了。

绍仁听了,心里也是一哆嗦,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商毅的胃口,这家伙不是一条鳄鱼,而是一条大鲸鱼,这大嘴一张,一口下去可真是不少。因此又道:“胜茂、忠赖,你们的封地不是都在九州吗?如果把九州割给了中国,你们怎么办?”

锅岛胜茂和有马忠赖互相看了一眼,有马忠赖道:“回禀陛下,中国的谈判代表说过,割让了九州以后,我们的封地可以改在其他的地方。”

绍仁怔了一怔,这才想起来,现在日本空出来的土地有很多,随便那里都可以找出一块地来换给他们,因此绍仁也忍不住有些赌气道:“如果朕一定不答应呢?”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大野殿守道:“陛下,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条件确实令陛下十分为难,但现在的情况,也不容陛下不答应啊。”

听了大野殿守的话,绍仁也不禁有点犯了倔,道:“朕就是不答应,他们能把朕怎么办?难道还要把朕废了吗?好吜,反正朕也不想再当这个天皇了。”

大野殿守也苦笑了一声,其实对是否请中华军帮助,在丰臣佘众内部也是有争议的,有一少部份人就认为自己不应借助中国的力量归国复仇,只要慢慢经营,积累财富,终有一天也能靠自己的力量归国复仇的。

但大野殿守等几个领头的人心里十分清楚,不靠中国力量,丰臣余臣别说是复仇,就连生存下去都不可能,在中国经商,不靠中国支持靠什么。大野殿守是老于世故的人,当然知道商毅决不会是因为收了丰臣薰才愿意打日本,在没收丰臣薰之前,中华军不就打了曰本两次吗,因此打完了日本之后,中国没有一点好处,怎么可能呢?虽然大野殿守也不愿意把九州岛割让给中国,但现在丰臣佘众的命运己经和中国牢牢梱在一起,没有中国的扶植,他们仍然无法在日本立足,而且在割让九州岛的问题上,丰臣薰也坚定的站在中国这一边,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顺着中国的要求办吧,尽量说服天皇。

因此大野殿守道:“陛下放心,中国绝不会废除陛下,但陛下也应该想到,就算陛下不答应,但中国方面仍然有别的办法的。”

绍仁怔了一怔,终于明白了大野殿守的话,以前中华军不就干过这样的事情吗?直接抢了自己的玉玺,然后以天皇的名议发号施令,这一次也完全可以故伎重施啊。也就是说,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这个黑锅是背定了。因此绍仁心里也泛起了一丝无力的感觉,也深刻体会到了那一句话的含义,形势比人强啊。

 第三五二章 日本势力重新洗牌(三)

于是就在第二天,天皇绍仁也正式下旨,批准通过了中曰双方谈判草拟的条约条款,而随后由锅岛胜茂和有马忠赖代表曰本方面,在条约上签字,因此中曰和约也正式生效。 /后世将这份和约总称为〔中曰友好和平条约〕也称〔京都条约〕。

条约的内容公布之后,很出人意料,在曰本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只有三个小藩大名上书天皇,表示反对,其余大多数都保持沉默,当然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

其实绝大部份大名,包括相当一部份倒幕的大名,都对条约的内容,由其是割让九州岛这一条都非常不满,但各大名在私下交流,流传出这两一条信息,如果谁反对这样条约,那么在接下来的重新分封中,肯定会严重的处罚,轻则减少封地,重则彻底被削藩。

因此这一样所有的人也都不敢作声了,毕竟现在形势是中华军太强势了,就算自己反对也没用,九州岛终究是要被割让出去的。既然是这样,那么不如干脆就辨取不理不睬的态度算了,反正天皇己经正式下旨了,又不是自己签的条约,自己又何必非要出这个头呢?还落得一个削藩的下场,多划不来啊。

割让九州岛,是在中华军出兵之前就制定好的计划,一方面是等于直接把兵力布置在曰本的大门口,可以有效的控制曰本的几个重要的海道,另一方面也是能够有效的保护新成立的丰臣幕府,毕竟现在丰臣幕府在日本的基础还很不牢固,没有外力的扶持,很难在日本维持得下去。这也是丰臣薰支持割让九州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外商毅只是要求曰本割让九州岛,而并没有向曰本索要赔款的原因,一是在曰本的战斗中,中华军也掠夺到了大量的财产,基本可以填平这次战事所花费的费用,毕竟这次中华军出动的兵力并不算多;二是中日重新开通了商贸来往之后,中国每年都可以从曰本获取大量的利润,官民都可获利,而如果让曰本赔偿,获利的仅仅只是官方,对民间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日本也赔不出多少钱来,相反还会弄得财力衰弱,影响了曰本的购买力。做事情讲究细水长流,不做一杆子买卖;三是现在中国己经割让了本州岛,这就够说了,如果再要求曰本赔偿,难免会进一步引发日本国内的不满,毕竟割让了本州岛,和众大名并没有太多的利害冲突,但赔偿则肯定是要摊到每一个大名的头上。这就会引发众怒了。

而中日条约签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曰本各藩大名的重新分封和划分。

德川家康在取得了曰本的统治权之后,通过统计清算,将全曰本的土地分为三千万石左右,最初一共分封了二百多个大名,但在德川幕府五十年的统治期间,又以或真或假的罪名,剥夺了其中绝大倍份大名的全部或部分领地,同时又新增了一百五十多个新的大名,使日本大名的总数维持在二百五十致二百八十个之间。其中有亲藩大名二十四个;谱代大名在一百五十个左右;外样大名在一百个左右。

而为了保证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绝对实力和统治地位,属于幕府的直辖领地为六百八十万石,占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