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反对出兵、反对冒进的董事,也都找到正当的借口,而当初主张出兵动武,迫使舰队出战的董事也极力为自己分辩。因此董事们的争吵,也是再拼命推御自己的责任。结果整个会场也变得乱哄哄的,像菜市场一样。结果一天就在这样的争吵中度过去了。

第二天当然是接着开会,但在开会之前,总督马特索科尔首先宣布,今天的会议不讨论以前的决策谁对谁错,毕竟谁对这场战败付责,谁担责任这些事情,可以等到以后再谈,当务之急是眼前的局势怎么办。因为在取胜之后,中华军是肯定会来进攻巴达维亚,而巴达维亚怎样应对中华军的进攻,是打,还是逃?如果选择打,能不能守住巴达维亚,当然现在众董事们都已经不奢望能够打败中华军了,如果是选择逃,那么是逃到那里,是到斯里兰卡,还是逃回到荷兰去,回去之后,又怎样像议会交待。

而这一下众董事们都不作声了,因此现在董事们都知道,现在巴达维亚的战舰不足五十艘,士兵不足八千人,这样的兵力是肯定打不过中华军的,而巴达维亚也是肯定守不住,但如果是要逃走,无论是逃到斯里兰卡还是逃回国内,都是逃不掉的责任,在国内的议会上是肯定会进行严厉的问责,因此现在谁提撤走,那么将来到了国会上,恐怕就是主要的问责对像。

结果众董事们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说话了。于是第二天的会议,就在这样一片冷冷清清中度过去了。

马特索科尔的脑袋上也是一头的包,但都不说也不行,现在中华军己经兵临城下,不管是打是撤,总要有个说法,因此在第三天,马特索科尔仍然招集众董事,继续开会。

而这一天的会场,仍然是冷冷清清,众董事都沉默寡言。马特索科尔连点了六七个董事的名,让他们发言,但也都是唯唯喏喏,不知所云。

 第三九三章 荷兰求和(二)

就在马特索科尔有些不奈烦的时候,忽然有人走进了议事大厅,在马特索科尔的耳边说了几句,马特索科尔听了之后,精神一振,立刻下令休会,然后匆匆离开了议事大厅。

到了下午重新开会,马特索科尔的脸色己经舒展多了,而且会议刚刚重新开始,马特索科尔就向众位董事提出,马上派人到文莱去,和中国谈判。

原来在休会期间,马特索科尔接见了英国的一位商人,而他的另一个身份也是罗伯特x布莱克派来的使者,给马特索科尔送来了一封信,在信中布莱克向巴达维亚当局建议,立刻派人来文莱,和中国谈判,当然让出一定的利益是肯定的,而且英国方面会帮助荷兰东印度公司,尽力的从中周旋。

这封信当然是来得十分及时,董事会成员也不是没有想过谈判,但这场战场是由荷兰方面挑起来的,估计中国方面不会接受和荷兰谈判,而且这里不比是在欧州,中国和荷兰互相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因此众人都认为和中国方面谈判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冒然派谈判人员去文莱; 恐怕是凶多吉少。

因为董事们都知道,现在英国和中国的关系良好,因此英国人向巴达维亚发出这样一个信息,应该是有一定的可能性,而且有英国人帮助,众董事们也都认为谈判还是有希望的,不管最后的谈判结果如何,起码能谈就好事,于是众董事们也都一致赞同,马上开启和中国谈判。

当然要和中国谈判,就要拟定谈判的条件,而且现在荷兰方面处于明显劣势的一方,自然要向中国方面让出相当的利益,但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多保障荷兰在亚州的利益,对荷兰议会那一边也要能交待得过去,因此确定谈判的条件,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更为困难的是,巴达维亚当局的时间也不多,因为中华军随是都可能打到巴达维亚来,而一但等到中华军登陆到了爪哇岛上,那么再谈判可就晚了。因此在正式开会的时候,马特索科尔首先下达了死命令,这次会议必须要得到二个结果,一是拿出一个明确的谈判的方案来;二是确定去文莱谈判的成员,在没有得出这二个结果之前,全体董事的吃喝拉撒全部都在议事大厅里,而且不许睡觉,直到制定出最后的方案为止。

结果这一招果然有效,董事们也不在扯皮拉筋了,开始认真的协商,经过了三天的紧张商议,荷兰东印度公司也终于拿出了最后的方案,当然由于时间紧迫,也不可能制定的多种备选方案,因此拿出的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底线方案。

简单的来说,荷兰方面的最终底线就是保住巴达维亚,这一个荷兰在亚州地区最前沿的据点,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条件都可以答应中国,包括承认中国在南洋其他地区的利益、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甚致可以向其他的南洋诸国一样,向中国臣服,进贡等等。毕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成员都清楚,自己现在基本没有一点筹码。只要是能够保住巴达维亚,就可以保住荷兰在亚州的贸易,这就很不错了。当然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也要尽力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而且这次会议,不搞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这个谈判的底线条件,必须要得到了全体董事成员的一致通过,就是怕以后接受议会问责的时候,有董事推御责任,因此这一次的结果由全体董事来一起负责。

其实有几个董事就坚持认为,这样的条件太低了,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太不利了,应该向上提高一些。但马特索科尔只说了一句话,谁认为要提高条件,就由谁担任谈判的代表,去和中国谈判。结果这一下谁也不言语了,都老老实实的举手表示了赞同。

谈判的条件虽然商量好了,但谈判代表的人选也是一个难题,虽然说这次谈判的后果,将由全体董事成员来负责,但担任谈判代表毕竟不是光荣的事情,而且最后国内问责起来,谈判代表当然是首当其冲,当然谁都不愿去拾这个烫手的山芋。

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最终还是要选出代表来,最后在众董事的一致要求下,总督马特索科尔首先被确定; 担任谈判的首席代表。毕竟马特索科尔是现任的巴达维亚总督,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出了这么大的变故,国内问责起来,那怕是谈判谈成了,马特索科尔也肯定是推不掉责任的,而且现在全体董事会成员帮他扛下这次谈判的责任,那么在谈判代表方面,马特索科尔当然有义务去丢这个人。

马特索科尔也知道,这一次自己是肯定推不过去的,谁让自已是总督呢?因此也只能免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当然光有马特索科尔一个人也不行,于是后来众董事们又选出了三名代表,分别是温特、维茨格尔、奥维马斯,这三人都是十七董事会的成员。而这三人见推托不过,也只好都答应了下来。与中国谈判的代表团就这样成立了。

但在出发之前,代表团也向董事会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在不违反刚才制定的底线条件基础上,代表团有权力自行与中国方面达成任务其他协议;二是一但代表团与中国签定了协议之后,所有责任由董事会全体成员一起负责。并且签定书面的授权协定,毕竟口说无凭,立字才能为证。

而对代表团提出的要求,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也只能同意,老老实实和代表团签定了授权。得到了这一层保证,代表团这才乘船出发,赶奔文莱。舰队也出动了一艘八百吨级的战舰,但并未装配任何重型武器,以表示是为了和平而来,另外还出动了两艘五百吨级的战船护航,当然这两艘船是装配了火炮的。

────────分割线─────────分割线────────

但就在荷兰代表团赶赴文莱,准备和中国进行谈判的时候,商毅己经提前两天,离开了文莱,返回国内。

早在与荷兰舰队开战之前,商毅就己经做出了决定,等这一战打完了之后,就转回国内。一来是现在丰臣薰己经有了身孕,商毅也不敢大意,因为这个孩子不仅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同时对自己控制日本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国内养胎当然要比在国外好,因此尽早返回国内去,也好让丰臣薰尽早得好条件的静养;二来是这时已经是十一月底的时候,商毅离开国内也超过了半年,时间也不算短了,毕竟现在商毅不是一个方面军的将领,而是一国之主,当然不能老是呆在国外,而且眼看着新年将此,在中国人心目中,新年的最要性,是其他节日所不能其比的,因红商毅也希望能够回到国内,和后宫的后妃,孑女们一起度过这个新年。

而现在中华军在海陆两线都取得了大胜,中华军在军事上已经占据了对荷兰的绝对优势,而且在这一次战斗中,中华军的海军也得到了充份的煅炼,商毅也可以放心的回国,南洋的后续战事,也完全能交给成钢、李华梅去处理。而且这时从吕宋送来的物资、工匠人员也都到达了文莱,商毅也确定了在苏卡纳达建立港口基地,其他的事情也都进行了交待。

虽然在商毅离开文莱之前,已经从英国方面获知,荷兰东印度公司有意派出代表团,来和中国进行谈判,但这并不能阻止商毅归国的决定,因为谈判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现在中华军就已经在谈判桌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因此谈判的事情,也尽可以交给成钢、李华梅去办。商毅只要把谈判的原则确定下来,也就可以放心了。其实就算商毅留在文莱,做为一国之君,也不可能亲自出席与荷兰人的谈判。不过也不排除谈判的可能,因此商毅也向成钢交待,一但谈判失败,就立刻出兵,进攻巴达维亚。

把所有的事情都进行了一番安排之后,商毅这才和亚莉桑德拉、丰臣薰、冈萨雷斯等人,登船出发,返回国内。而英国方面,老布莱克仍然留在文莱,担任海军的顾问,而小布莱克则和商毅一起返航,回到中国,去向英国驻中国大使馆传达英国方面的命令。

随商毅一起返航的,除了商毅的御驾舰队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