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尔沁部虽然是蒙古外藩,但在满清却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现在满清的皇帝皇太极的皇后哲哲,还有最宠爱的两名妃子、庄妃大玉儿和宸妃海兰珠都是出自科尔沁部,而且哲哲还是庄妃和寰妃亲生姑母,还有庄妃的堂妹又嫁给了多尔滚。

因为满清一直都率行拉陇蒙古的国策,再加上科尔沁部又和满清的皇室有这样一层近密的亲属关系,因此地位自然与其他蒙古不同,就连一般的清国大臣对他们也礼让三分。而科尔沁部的人也自觉高人一等,说话的嗓门也比别人大得多。

额古纳是奉了科尔沁部的固山额真巴达礼为之命,带了两千人马,参加这次攻明的战斗。不过在南下的一路都奉行着保存实力,多抢东西的原则。仗没打多少,钱财人口倒是抢了有不少。除了汉军之外,蒙古军、满军对他们都有些不满。只是阿巴泰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耍不影响大局,也就算了。而额古纳却没有自知自明,还以为自己不得了,更加耻高气扬了起来。

在昨晚的军事会议上,阿巴泰提出明天要趁雨强攻济南城,额古纳当时就跳出来反对,因为科尔沁部这次出征的收获颇丰,接到撤退的命令之后,只想着早日回到关外。而且也听说这支明军极难对付,因此他可不想在济南城下消耗本旗的兵力。甚致扬言,阿巴泰要打济南,那就自己去打,他明天一早就带兵北返。

阿巴泰自然是勃然大怒; 他早就想找个机会镇一镇蒙古军队,额古纳主动跳出来,自然是救之不得,虽然额古纳是科尔沁部,但阿巴泰好歹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兄长,杀区区一个甲喇额真还不在话下。因此立刻下令当场将额古纳拿下,就在今天出兵的时候,当着全军的面斩首示众,一举镇慑了全军。

随后阿巴泰立刻下令,全军出营,进攻济南。

─────────分割线─────────分割线─────────

商毅站在济南城的城楼上,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拉下了头盔上的防风镜,又仅有夜视功能,而且还是防雨防雾,在这个时侯,商毅才能充份感觉劫,现代化的东西就是好。

清军主攻的济南西门,远远看去,只见在三百余步开外,一队清军以经离开了大队,扛着近百余架木梯,向济南城的方向推进过来。因为这时地上积水颇多,又湿又滑,因此清军不仅没有推出盾车,而且不时还有士兵滑倒,摔得满身的泥水,也引得城墙上的穆陵军一阵哄笑。

不过清军依然还是一步一挨,冒着雨,向城墙边慢慢推进过来。

商毅问身边的罗远斌道:“罗把总,都准备好了吗?”

罗远斌道:“大人请放心吧,保证让鞑子吓一大跳。”

商毅点点头,也十分满意,道:“好,鞑子以经进入到射程以内,马上开始炮击吧。”

罗远斌答应一声,走下了城楼,大喝道:“鞑子以经进入射程,所有火炮准备,开始填弹,装霰弹。”

现在济南己有火炮十五门,分别为中型佛朗机炮六门,小型佛朗机炮四门,虎蹲炮五门。听到了命令之后,付责操作火炮的炮手们答应一声,虎蹲炝开始填装火药炮弹,而佛朗机炮则是直接填塞装满了弹药的子铳。

清军会冒雨进攻,这到并不出乎商毅的预料之外,因为在雨天不能使用火器,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虽然雨天也会对清军攻城带来诸多不便,但清军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不过这一次,恐怕是要让清军失望了。因为商毅也防备到了下雨,就在昨天,商毅下令连夜就在城墙上搭起十几座芦棚,将所有的火炮位置全部都遮挡住,同时又对火药重点保护,不让它们淋雨受潮,因此虽然是在雨天里,火炮依然是可以发射的。

随着各个位置的炮手报告,火药炮弹子铳都以填装完毕,罗远斌将令旗一摆,大吼一声:“发射。”

“轰——轰——轰——轰——” 十五门火炮几乎是同时发出了怒吼,吐出了大量浓烟,将死亡送到清军头上。同时也正式拉开了济南攻防战的序幕。

随着从炮膛中喷射出的铅铁砂石在城外各个不同的地点落下,清军阵中立刻发出了一连串嘶声裂腹的喊叫声,清兵们几乎是成片成片的倒下,盔甲被惯穿,盾牌被击碎,弹丸穿透到里面,撕裂开肌肉和内脏、击碎了骨骼,有不少人甚致都被打成了筛子,然后一头倒在泥水地里,再也起不来。鲜血流出、混合在泥水里面,迅速开始在战场上蔓延开来。

另外还有一些也不知该算饶幸还是倒霉的清兵,虽然巳中弹,却没有被打中要害,但也无力再站立下去,只能扑倒在泥水中,一面扯着嗓子惨叫,一面挣扎着在泥水中翻来滚去,样子惨不忍暏。

因为在炮弹中含有大量的铅,加上士兵中弹倒地之后,又粘上了泥水,伤口极易感染其他细菌,因此伤兵也几乎是九死一生。

这一轮炮击,大约使三百名左右的清兵完全失了战斗的能力。

而在发射完毕之后,每门火炮的炮手们立刻忙着清理炮膛里的残渣,并且又继续填装火药炮弹子铳,准备下一次发射。而罗远斌也不在下令,让每一门火炮自由发射。

不过目前的战局并没有出乎阿巴泰和图尔格的预料之外,因为明军毕竟是守城的一方,为火炮做一些挡雨的遮拦,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火炮的发射频率慢,对清军的打击有限,而是在离城墙五十步以内,就进入了火炮的死角,因此虽然能够给清军造成一定的杀伤,但不可能完全阻挡得住清军的攻势,而且付责第一轮进攻的,是五千汉军,这些损失,清军还是存受得起的。

真正能够在守城中,对清军起到大作用的是火铳和手榴弹,而这两种火器在这种风雨天是根本无法使用的。明军不可能在一夜之内,把城墙上全部搭满挡雨的窝棚来。而且阿巴泰和图尔格也看得十分清楚,在靠近城垛墙的边上,只有二三十个窝棚,零散的分布在城墙上,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仅仅只靠火炮,明军是无法守住济南城的。

因此只要顶住明军这几轮火炮的打击,靠近了城墙边,阿巴泰认为致少有七成的把握,可以攻上城墙,拿下济南府。

于是在城上不断发动的炮击中,清兵冒着大雨,还扛着木梯,在湿滑泥宁的地面上艰难的向济南城的城墙边推进过去。

 第一六六章 雨战(二)

在泥宁的地面上前进; 速度至少要比平常慢了一倍。//因为到处都是积水,也很难看清壕沟的位置,有时趟着水走着走着,忽然一脚踏空,就掉进了壕沟里,紧接着就看见血水冒了上来,因为在壕沟底部插着利刃,一但有人掉进去,基本就起不来了。

而更艰难的,却是被穆陵军推起了几道矮墙。如果是在平时,对于一个士兵来说,这一米多高的矮墙根本就不算什么?前腿一抬,后腿一蹬地,就能跳上去了。但在雨天里,地面湿滑,根本就无法借力,而且皮靴里也灌满了水,粘满了泥,抬抬腿都十分费力。本来并不算高的矮墙,却成了极难逾越的障碍,许多清兵都在这里受阻,也滑了好几跤,摔得满身满脸都是泥水。

有的清兵虽然机灵,把木梯架到矮墙上当跳板,但清兵们的皮靴上沾满了湿泥,踩在木梯上,一不留神也会被滑倒。样子也十分狼狈且又滑稽。

再加上关城上的火炮还在连续不断的发出愤怒的轰鸣,将铅铁砂石不断喷散在清军的头上,也给清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就在距离城墙五十步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范围之内,横七竖八,以经倒下了超过千数的清军尸体。而鲜血混在黄泥水中,变成了一片红褐的颜色。还在继续的扩大和蔓延开。

阿巴泰虽然预计到了,在雨天攻城会对清兵带来一些麻烦,但现在出现的局面还是令他有些始料未及。尽管阿巴泰虽然身经百战,也打过一些雨战,但因为雨天路滑,而且弓弦沾水也无法使用,对善于骑射的清军来说,并不是战斗的好时机。因此有限的雨战也多半是以奇袭战为主,在雨天打攻城战的经验几乎没有。

虽然现在战死的都是汉军的人马,并不心痛,但局面毕竟并不乐观,白白损失了这么多的兵力,还是令阿巴泰有些郁闷。

不过虽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在清军的积威之下,由其是出战之前斩了额古纳,也对全军起到了相当大的震慑作用,因比汉军的士兵还是咬牙硬撑着的通过了这一片死亡的地带,逐渐都进入了火炮顾及不到的死角。虽然阿巴泰并不计较汉军的生死,但也不禁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越过了火炮的攻击范围,下面就该轮到清军攻城了,这下看明军还有什么办法。同时阿巴泰还下令,命蒙古军作好准备,去支援汉军。

就在这时,忽见城垛口处伸出了一排黑洞洞做铳管,对准了城下,只听一连串爆豆般的雳霹声响转来,转服之间城头上就被大量的烟雾笼罩,但马上就又被风雨吹散。

而城下的清军猝不及防,一下子被打击了几十人,随后穆陵军的第二排、第三排火枪手也都相继开始发射,如此周而复始、轮流射击,枪声始终没有停下来。城下的清军原以为到了这里,就可以安全了,那知依然还是受到的打击,因此也有些混乱起来。

连阿巴泰和图尔格也吃惊不小,因为他们两人看得很清楚,穆陵军的火枪手都是在毫无遮挡的情况下开枪射击的。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在淋着雨进行的。

阿巴泰的心里也不禁心出了一些恐惧,难到说明军使用的火铳不怕风次雨淋了吗?这怎么可能呢?但现实以经摆在了眼前,明军现在确实是在大风大雨中使用火铳啊。

事实上,穆陵军用的是燧发枪。现在商毅手头上有三百八十多支燧发枪,在这个时代,燧发枪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和火绳枪相比,在正常的情况下,燧发枪的优势也并不十分明显,但在这和风雨天气中,燧发枪就显示出了比火绳枪的先优胜之处,因为打火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