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6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洪承畴反对第二次南征,因此被多尔衮派到山西、陕北一带去督察屯田开荒的事务,不过在洪承畴临行之前,曾向多尔衮提出过一些建议,比如在攻下南京之后,缓攻浙江,先取南方其他各省,再图浙江等等,现在看来,洪承畴提出的这些建议都很有道理,而且多尔衮也打算采纳,因此现在多尔衮又想起了洪承畴,希望他有办法能够解觉目前所面对的难题

不过还没等洪承畴回到北京,多尔衮发出的试探信号,也很快得到了回应,弘文院大学士宁完我上书朝廷,盛赞多尔衮的平南功绩,引来了祥瑞,为大清兴旺的吉祥之兆

宁完我是清廷的老资格汉臣,早在努尔哈赤的时代,因为他在明朝不得施展,就投向当时的后金,在皇太极当政的时期,宁完我很受重用,仅次于范文程,因此宁完我也屡上建议;劝皇太极枋效汉族定官制、辨服色,并论伐明策略,论考试取官,这些建议也多被皇太极采纳但无论宁完我多么努力,总是被范文程给压着一头,因此心里也颇不服气

而在顺治登基之后,多尔衮当政,洪承畴这样的贵开始出头,而像范文程,宁完我这样的老臣也多被弃用,但宁完我不甘心等着死在沙滩上,一直在寻找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多尔衮觉得自巳弄个祥瑞出来很有创意,却不知这套鬼把戏历史上多得多了,宁完我一听就知道是怎么一会事,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等侍的机会终于来了不过宁完我也是官场的老油条,又熟知满汉两族的心理,深知这种事情虽然是好机会,但收益大,风险也大何况也不知道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想的,因此也不能不给自己留有余地

但宁完我到底是有学问的人,春秋笔法的功力颇深,因此文章紧紧围绕着多尔衮收取南京,平定南方的功绩展开,虽然拼命为多尔衮吹捧造势,但却是句句暗示,多余的字一个不写,这样一来其他人都说不出,最多也只能说宁完我对多尔衮吹捧的有些过份,也抓不住他的大错而站在多尔衮的角度,却是句句都写在他的心坎上,搔动痒处到也是颇费了一番心血

但这时多尔衮正等着洪承畴回京来解决问题,因此对宁完我的这份上奏只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第四十章 皇太后的烦恼

 /就在多尔衮为了自己的夺位大计搅尽脑汁的想办法的时候,在紫禁城深处的长春宫呈,清廷的两位皇太后这时也是紧张万分,但又一筹莫展

因为多尔衮围猎遇祥瑞的事情,早己在皇宫里面传得沸沸扬扬,太监宫女们都己经知道了,而且互相之间也是议论纷纷自然也传到了皇太后哲哲和庄太后大玉儿的耳朵里

在一开始皇太后和庄太后还不太在意,不过就是打猎时遇到一只白鹿了吗?又算得了什么?但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大部份都是原来明朝留下来的,对这种事情包含意义自然是心知肚明,何况现在谁都清楚,摄政王就是大清的立皇帝了,只要他想坐下,随时都可以坐下因此很快就被皇太后和庄太后的心腹宫女打听到了,也赶忙回报给两宫皇太后

这一下两宫皇太后顿时都明白过来,原来这是多尔衮在玩抛砖引玉,为自已登基制造舆论,自然也开始着急起来,赶忙紧急的商议着应对的办法

皇太后道:“玉儿,这可怎么办才好呢?老十四现在都己经做了摄政王,还加号皇叔父,现在整个大清都是他说了算了,他还不甘心,难道就一定非要坐到皇位上不可吗?”

庄太后苦笑道:“立皇帝毕竟只是个假皇帝啊能够做真皇帝,又有谁不会动心呢?”

皇太后也苦笑了一声,道:“你难到就没有别得办法了吗?我看老十四对你还有几分真情,你就不能利用这一点劝一劝他吗?”

庄太后脸色微红,低下头道:“姑姑,这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不劝他,将来他真的逼宫夺位时,还会念着我的好处,或许还能饶过福临一条生路,如果我劝他,反到是事得其反了”

皇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这些日子你受了不少委曲,每天不仅要对多尔衮强装欢言,而且对福临也不能明说”

庄太后轻轻道:“我委曲一点到是没什么?而且福临长大以后,也总会明白这些,只要是能让福临平平安安长大,坐稳皇位,我就心满意足了”

皇太后道:“怕就怕多尔衮不会甘心” 顿了一顿,又压低了声音,道:“我到是有一个法子,你看行不行”

庄太后怔了一怔,道:“姑姑,你有什么法子?”

皇太后轻轻一抖手,从袖孑里滑落出一个纸包,道:“这一包是鹤顶红,你应该有机会下手?”

庄太后呆了一呆,突然摇了摇头,道:“不…不行,不能这样做?”

皇太后也怔了一怔,看着庄太后,道:“怎么?你下不了这个手吗?” 她也不禁有些着急:“不要以为老十四现在宠着你,就不会有事,男人那个不是喜厌旧,你现在还有几分姿色,能够讨他的欢心,也许还能保住福临,但红颜易老,等到你年老色衰,多尔衮又有自己的子嗣以后怎么办?他要杀你们,不过是……”

庄太后急忙道:“姑姑,我不是这个意思,您有没有想过,一但这个时候十四弟不在了,会是怎样子?”

皇太后听了之后,也一时语塞,庄太后接着道:“别说现在南方未定,就是在这朝廷里面,那一个不是蠢蠢欲动的,现在福临才只有十一岁,根本就不能亲政,就是没有多尔衮,他也掌不住这个大局啊还是要找一个人来摄政的豪格虽然死了,但济尔哈朗还在,这个老狐狸最会见风始舵了,而在宫里还有个博果尔,一直盯着褔临的位置,如果不是多尔衮在压着他们,恐怕福临早就被他们给赶下去了不管怎么说,多尔衮也算是我们自家的人,总也好过便宜了外人如果是多尔衮夺了皇位,我们还有福临,或许都还有活命的机会,要是换了别人,那可就只有死路一道了”

皇太后呆了半响,终于点了点头,道:“玉儿,是我错怪你了你的见识到底比我高明,而且也看得比我远,只是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看着多尔衮夺位了吗?”

庄太后摇了摇头,道:“那到也未必,我看现在多尔衮到也未必能马上就夺位”

皇太后听了,也不甴精神一振,道:“玉儿,这话怎么说”

庄太后也压底了声音,道:“多尔衮想要夺位,最大的依仗定平定天下之功,否则就难以服众虽然现在我们攻取了南京,但南方还未完全平定,明朝的大将商毅还守着浙江,多次打败了我们而且我还听说,这次在南京阿济格捅了个大蒌子,差不多要逼反了吴三桂他们几个” 说着庄太后才把吴三桂等人保存实力,和清廷产生间隙的事情问皇太后说了一遍

皇太后听完之后,却有些不明白,道:“吴三桂他们反了,对我们有什么用?”

庄太后耐心的解释道:“姑姑,您想想看,要是吴三桂他们真得被阿济格给逼得反了,南方一定会大乱,天下也就还不算平定而且这回阿济格说什么也是难逃其责,免职是再所难免了,阿济格一但被罢职,多尔衮也就少了一条膀臂,再想谋位只怕也没那么容易了因此虽然宁完我上了一份赞扬多尔衮平定南方的奏章,但多尔衮却不敢明确表态而我们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争取多拖上一段时间,只要是过个三四年,福临可以亲政了,也就不用怕多尔衮不在了”

皇太后这才算是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忍不住长长出了一口气,道:“谢天谢地,事情总算是还有挽回的余地,玉儿,还是你聪明,但愿太祖太宗在天之灵保佑,让吴三桂他们快造反,让我们熬过三四年,也就好了”

庄太后听了,心里也觉得十分别扭,大清皇帝的宝座,居然要自己闹内哄才能够保住,这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分割线─────────分割线────────

由于多尔衮对宁完我的赞颂奏章没有明确表示,其他官员也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因此谁都不敢轻易在表态,结果多尔衮围猎遇祥瑞的事情就这么冷了下来多尔衮心里虽然着急心,但也没有别得办法,只能耐心的等着洪承畴进京来

同时南方的消息也陆续传到清廷来,清军在浙江、湖北、江北等几个战场都进展得不很顺利,连吃败仗,而且在南方各地也都纷纷推拥明室的藩王为帝,虽然这些事情还不致于影响到清军在南方的大局,但也冲淡了不少攻克南京的喜悦气氛

好在是吴三桂等人现在只是按兵不动,并没有其他意图,而且对清廷依然表现得十分谦恭,这也让多尔衮放心了不少而心里也在暗暗的庆幸,好在是自己没有对宁完我的奏章表态,否则这个笑话可就大了,只可惜自己费了好一番心血,才想出这一招来,结果白白浪费掉了

多尔衮还只是奥恼,而宁完我却是后怕,因为他自以为自己这一篇文章写得左右逢源,既迎合了多尔衮的意图,又不会被别人抓住把柄,但奏章送上去之后,得到的结果却是什么结果都没有,也弄得宁完我心里十分紧张,也不知道自己的奏章合不合多尔衮的心意,但多尔衮可也没说他这份奏章写得不对,就这么不明不白,也让宁完我完全不知所措

其实不仅仅是宁完我,大多数官员也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本想着看多尔衮对宁完我的态度而定,但现在什么事都没了,谁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有极少数官员心里才清楚,同时也暗暗好笑,老宁这番苦心箅是白废了

就在这种猜测和等侍中,洪承畴终于回到了北京

从去年开始,洪承畴就在山西、陕北等地主持屯田事务,洪承畴在明朝时就在陕北为官多年,也搞过屯田,因此也是架轻路熟,首先招募了大量流民,发给粮食,建造房屋让他们定居,然后组织他们开垦荒地其实山西、陕北的大部份土地都不是荒地,只是年年战乱,被荒废了,现在有官府出面组织,农民们自然肯干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