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因日本萨摩、彦根、长州诸藩等向中国官民人等不公强办,以刀兵危吓,致中国须拨发军士舟船相救,耗费国库,今酌定水陆军费白银二百八十万两,征夷大将军准为偿补。

七、以上二条酌定自银数共三百八十万两,将分三批支付交割,以签约之日曰本永宽二十四年x月x日起,自时交银一百五十万两,为第一批交割;至曰本永宽二十四年十二月,交银一百三十万两,为第二批交割,于次年六月交银一百万两,为第三批交割;第一批白银将交付中队,第二、三批白银,将由日本运往琉球交付。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数,则酌定每年每百两加息五两银白银。

八、凡系中国人,无论本国、属民等,今在日本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征夷大将军准即释放。

九、凡系日本人,前在中国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中国人有来往通商者,或有跟随及俟候中国官人者,均由征夷大将军全然免罪;且凡系日本人,为中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除萨摩藩众之外,亦加恩释放。

十、俟奉日丑征夷大将军允准和约各条施行,并以此时准交之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交清,中国水陆军士当即退出日本境内,不复占据。

十一、以上各条均关议和要约,应候大臣等分别奏明中国靖北王,日本征夷大将军批准后,即速行相交,俾两国分执一册。

这份和约的名称,定为〔中曰亲善友好和约〕,不过和约签订的地点,是在日本神奈川随属的横须贺地区,在日本将其称为〔神奈川条约〕。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和外国签定的第一个正式和约,也是第一个以中国为国家名称,签定的和约。只不过在称呼上有些不伦不类,过去明朝与日本通国,对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使用过曰本国王的称呼,但现在商毅还只是靖海王,并不是中国皇帝,因此对德川家光的称乎,是使用他的官职名称,征夷大将军,只是看起来似乎并不像是两国最高统治者之间签订的和约。因此在数百年后,每次介绍这份历史文献时,都要附上大段的解释,来说这是中曰之间签定的第一份国家协约。

但从内容上说,中国一方无疑获利颇大,条约签定之后,中国不仅获得了三百八十万两白银做为赔偿,而且还在日本获得了四个通商口岸,可以派驻领事,全面和日本进行直航通商,并且获得了进出口税务的优惠政策,也完全达到了这次出兵的目地。而日本一方则被迫打开国门,让出了大量的国家利益。

 第一八八章 议和后续(一)

从中营回来之后,松平信纲立刻赶来面见德川家光,将签定好的正式和约文件交给德川家光过目。 

等看完之后,德川家光也只能苦笑了一下,条件基本也在德川幕府的预计之中,三百八十万两白银虽然有些重,但现在的日本还是付担得起的,而德川家光心里也在盘算,该让其他大名分摊多少,这里面可是有很大学问的。

不过这时日本各地的大名几乎都己经聚集在江户,因此德川家光招集众大名,将和约正本交给他们过目。

看完了和约之后,众大名虽然有些搔动,但也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当年那一批纵横曰本的名将都己经做古,现在的大名都是第二三代人,早己没有先辈之勇了,在十年前一个岛原之乱还动用了差不多十万大军才平定下来,而现在商家军的战果就摆在眼前,三年前将萨摩藩打得满地找牙不说,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炸平了一半的江户城,而且日早一万三千多大军进攻一个海滩阵都攻不下来,日本水军第一的长州藩也遭到重创,谁还那么没眼水,一定要和商家军决一死战呢。

另外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份和约不满意,有不少大名其实是希望和中国通商的,由其是在自己藩内开通了通商口港的大名,甚致有些窍喜,因为一但和中国通商,也就意味着自己藩内财税大涨。

见众人都没异议,德川家光也放心了不少,接着又宣布了赔款的分摊计划,按各大名的禄米数比例,进行分摊迠次赔款的三百八十万两白银。另外以仙台藩迟误出兵为由,罚仙台藩支付双倍。而同样江户城的损失重建,也按这样的标准进行分摊。

另外这次战争的起因是萨摩藩挑起,因此萨摩藩将给最严厉的处罚,岛津光久等首要人员将给商家军处置; 但摩藩依然还在,德川家光下令将萨摩藩的禄米降到三万石。

原来德川家康在分封大名的时候,是做了精心安排的,他将全日本的大名分成三类: 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

亲藩大名为德川氏的亲属,如松平信纲就属亲藩大名一类。而谱代大名则是原来德川家的家臣,如酒井忠胜, 阿部忠秋就属于这一类。这两种大名有一个特点,就禄米高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在十万石以下,但德川幕府重臣要职匀由他们出任。

外样大名是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或战后降服的大名,如萨摩藩、长州藩、仙台藩等。一般外样大名的禄米都很高,达到四五十万石的比比皆是,萨摩藩就是一个五十六万石大名;但不得参与幕府统治。

德川幕府的禄米为二千万石,约占全日本禄米总数的二成略多一点。因此如果按各大名的禄米数比例,进行分摊赔款,德川幕府实际只用出八十万白银左右,而禄米较高的外样大名明显分摊得多一些,损失当然大得多。如仙台藩的禄米是六十二万石,又被罚加倍,结果要分摊近四十万两白银。

不过现在的德川幕府依然还十分强势,而两支对抗幕府的主力,萨摩藩基本残了,长州藩也遭到重创,因此各外样大名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也只能同意下来。

见分摊支划也通过,德川家光才觉得松心了一点,于是在和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当然现在等着各大名凑齐第一批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是来不及了; 因为将商家军越早送走越好,免得夜长梦多,因此这一批白银全部都由幕府垫付,各大名分摊的白银随后再补上。

幸好是这个时侯的德川幕府还处在一个守成期的位置,经过了三代德川将军四十余年后积累之后,府库都十分充盈,因此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还是拿得出来的,就在三天以后,德川家光将凑集的白银,连同签好和约一起交给松平信纲,让他带去商家军的大营交割。

同时现在琉球岛上还困着萨摩、彦根两藩的一万二千多军队,按照〔神奈川和约〕的规定,中方应该放日本军队回归日本,同时对萨摩藩的藩主岛津光久也要押回曰本,进行严惩,因此松平信纲在向商家军交割完白银之后,还要随商家军一起前住琉球,办理日军撤军,以及捉拿岛津光久的事情。

而德川家光也考虑到,岛津光久在得知了结果之后,有可能会拒捕反抗,因此还让松平信纲带了两千军队一起去琉球,并派柳生三严和、成濑正成协助松平信纲。现在萨摩、彦根两藩在琉球的兵力都差不多,而松平信纲再带去两千人马,也就足以压倒萨摩藩,何况在琉球还有商家军在,实在不行还可以请商家军出手。德川家光也觉得这样一来,也就万无一失了。

另外琉球的事情结束之后,松平信纲还将随商家军去南京,名议上是送取和约,但实际是观查一下中国的情况。上一次阿部重次出使杭州,带回的全是错误信息,显然是一次不合格的行程,德川家光希望这一次由“智慧伊豆”亲自出马,观察一下中国的情况。

松平信纲和成濑正成带白银来到商家军的军营里,向成钢交付。点清了白银,确认数量无误之后,成钢也同意带松平信纲一起返回琉球。同时又派二艘飞剪船立刻返回南京,向商毅报告战况,以及议和的情况。然后收寨登船,向琉球驶发。

两千日军分乘十六艘战船,跟着商家军的舰队一齐出发。在商家军进攻江户的时候,还只是在守天阁上远远的观看,仅仅只是从人的比例上推断,商家军的战船巨大,但现在近距离观察之后,松平信纲才真正体会到,庞大的船体带给自己的压迫感。商家军的战船船体虽然庞大,但在速度,灵活度均比日本船强得多,而且水手船员操作熟练,船上的士兵来往整齐有序,显然是训练有素的。

尽管受制于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松平信纲对世界大势并不清楚,就是对中国现在的情况也知之甚少,但他毕竟是一个睿智的人,同时也没有天朝上国的心态,因此也能够非常极时的检讨和反思自己。

中日之间的交流,从汉朝就开始了,虽然和一个强大的邻居隔海相望,但曰本几乎从没有从这个庞大的邻居那里感觉危胁,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历来的侵略性就不强,而且中国本质上还是一个大陆性国家,因此对和自己没有实质彊土接壤的国家兴趣不大。前后无论是武功达到顶峰的盛唐,还是海上势力高涨的郑和时代,中国对曰本基本都没有理睬。

中国唯一一次对日本产生兴趣,还是蒙元统治的时候。但那一次由于船队被风浪所毁,反而造成了日本上下一种盲目自信的心态,认为日本有天神保佑,大海和神风是曰本天然的保护屏障。因此尽管曰本清楚中国是一个何等庞大的国家,对中华文明也充满了向望,但对中国却缺少一种畏惧之心,正是如此,在丰臣秀吉时代,曰本才敢于捍然出兵进攻朝鲜。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松平信纲己经明显感觉到,商毅的出现,给曰本确确实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胁,

尽管松平信纲对商毅的情况所知不多,但从现在掌握的一些资料来看,只知道他本来是明朝的一名将军,在清军入侵时倔起,现在统治着中国的长江流域地区,并且有可能赶走满族,重新统一中国,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不过这个人对海洋的兴趣明显超过了中国其他历代的君主,对海外贸易十分热衷,而且又极富军事才能,使用的火器都极为犀利,从这两次对日本的进攻来看,商毅完全有能力扫平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