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9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屠飞认识最前面的两人,左边这位军官就是前些天去公安局借走他的婺江军分区司令员张汉民,右边这位是他王家三哥,也就是王振国迎亲那天放下狠话后又临阵脱逃的王振军。屠飞心想难怪这些天再也没见过他,原来他先一步来了婺江,站台上这些士兵估计也是他从特种部队带来的。

此次王远山与严海川等人是为私事南下婺江,只打算为屠飞安排好生活,再给他爷爷扫了墓后便回北京,因此并没有通知地方政府,接待工作全由军分区安排。要不然别说是他们两对父子一起前来,就算只来其中一人,不但婺江市委市政府的官员要赶来热情相迎,估计连省里都得惊动。

两位老爷子看到部队的人就有一种亲切感,仿佛气色也立刻精神了许多,经张汉民介绍,另外四名前来接车的军官都是婺江军分区的主要领导,分别是政委赵元华、参谋长郭晓胜、政治部主任方如新、后勤部长章岩。严王两家父子与他们一一握手后,原本还面带微笑的王远山忽然沉下脸道:“怎么主要领导全都来了?军分区留给谁管?还有你王振军,这些战士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是给你迎宾送客用的吗?”

张汉民等军分区领导都红着脸不敢吭声,王振军则笑嘻嘻的狡辩道:“报告首长,我是想带战士们熟悉一下婺江的地理环境,迎接各位首长不过是顺便罢了。”王远山斥道:“王家就你小子最油腔滑调,以后在婺江做事要严肃认真,不能再像在北京时一样……还有,屠飞要是出什么事,我打断你两腿!”王振军立正敬礼道:“是!请首长放心!请爷爷放心!”

屠飞听得一怔,心叫不妙,走出车站时他做出与王振军兄弟情深的摸样,有意坐上王振军的车子,等车子开动后问道:“三哥,你以后留在婺江了?”王振军嘿嘿笑道:“托你的福,三哥我刚抢了张汉民的位置,现在已经是婺江军分区司令员,不过张汉民这小子也没吃亏,马上调省城去了。你以为装上几天生活不适应,就能逃出两位老爷子的手掌心吗?哈哈……”

屠飞尴尬的道:“我哪有装……”

王振军哈哈笑道:“你蒙谁也蒙不了我,这招我早就用烂了。其实三哥我从小的梦想是当导演,被老爷子硬塞进部队后,不但装生活不适应,我还装过病呢!结果你看看,被老爷子练成了特种兵,要不然有三哥我王振军在导演界镇着,哪还轮得到张艺谋、陈凯歌他们出头。”

屠飞没好气道:“三哥你就会吹牛,那天还拍着说要帮振国哥抢老婆的,结果你跑哪里去了?最后还不是靠我牺牲自己才让振国哥娶到老婆?”王振军尴尬道: “我那是为了放松敌人警惕,想找后门给她们来个出其不意,结果被你小子抢先一步……”屠飞道:“算了,就当我是为你牺牲的,以后记得要还我这个人情。”王振军翻了个白眼道:“少来,这人情三哥还不起,刚才没听见老爷子说的话吗?你如果出什么事,我两条腿就没了。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在学校上课,争取三年以后考进北京的大学,说不定三哥还能去北京军分区当司令员,哈哈!兄弟,三哥的前途可就靠你了!”

屠飞郁闷道:“我考西藏大学,让你守珠穆朗玛峰去!”

 第三十七章 进攻南阳

清廷在南阳地区防御的主将是怀顺王耿仲明,驻守兵力约有八万五千左右,其中也还包括一支新军神兵营,兵力约有一万三千余人,神兵营的统领是李永芳的五子巴颜,也就是驻守山东兖州的李率泰的弟弟。

虽然和徐州、山东相比,南阳的驻军显得少了一些,但清军在南阳西北的陕西西安府,还有尼甚和韩岱的驻军约四万五千人,另然在湖广以西,就是吴三桂的四川,不管什么说,现在吴三桂也是偏向清廷一边的,因此南阳地区有诸多的后援,防御实力并不算差。/

但让耿仲明觉得十分苦恼的是,清廷所封的四大异姓王中,孔有德已死,尚可喜在广东奉立朱以海为帝,成为南明永安朝廷的实际掌权者,在名议上已经叛清,而吴三桂也在四川形同割据,当上了土皇帝,都属于是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那一类,只有耿仲明现在仍然不得不受制于清廷,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虽然现在耿仲明奉清廷之命,在南阳驻守,尽管在名议上,南阳的所有守军都归耿仲明节制,但其中真正属于耿仲明嫡系的部队,只有四万余人,而在其他有部队除了神兵营之外,还有汉军正白旗固山额真石延柱部约一万八千人马,神兵营其实是听命于石延柱的。其实耿仲明根本就调动不了他们。另外还有降将、原明大将左玉良之子左梦庚部,约一万五千人马,也是直接听命于清廷。

因此现在的南阳地区,其实是耿仲明和石延柱两人一起驻守,俱体的兵力分布是,耿仲明部驻守南阳,部将徐得功、连得成率一万五千人马,驻守邓州,左梦庚部驻守新野;而石延柱部驻守唐县、神兵营驻守泌阳。南阳在古时也被称为宛城,实际上是由耿仲明驻守宛西,石延柱驻守宛东。之所以这样安排,也主要是因为清廷对耿仲明并不放心。

北方举义反正发生之后,驻守西安府的尼甚、韩岱部人马奉多尔衮之命,去甘肃的叛乱,也使南阳地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外援,因此这也让耿仲明和石延柱两人十分担心,如果这个时候,中华军向南阳发动进攻,自己恐怕就难以应付了。

幸好多尔衮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以川北四府之地,换取了吴三桂威逼湖广西境。

一来是得到了清廷的四府之地,二来吴三桂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在接收了川北四府之后,吴三桂也命自己手下的大将郭壮图、高大节、王屏藩三人分别率军进驻兴安、夔州、黔江三地,三路人马合兵约有近六万,全部都威逼湖北西部。这一来也让耿仲明和石延柱安心了不少,如果吴三桂肯帮忙,当然比尼甚、韩岱要强得多了。

而也就在同时,湖广军区也收到南京部的命令,准备发动南阳战役,进取南阳之地,配合山东军区的作战,同时也为下一步钳制中原,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

湖广军区是南京设立的五大军区中,额定兵员最多的一个,包括有五个师、五个旅、骑兵师、特种兵师各一个,总兵力约在十一万五千左右,司令部设在武昌府。

收到南京部下达的命令。

第六军的军长李汉军首先发言道:“现在清军在南阳兵力并不多,只有八万多人,而且还分为耿仲明和石延柱两部,各自为政,正好有利于我们逐个击破,而且西安府的尼甚和韩岱去甘肃平乱,无法援助南阳,因此我认为这一次的作战计划,应该是很容易实现的。”

第六军一直驻守在襄阳一线,和南阳的清军对持,因此李汉军对清军在南阳的情况十分了解。

十七军的军长李元胤道:“如果仅仅只是南阳,并没有多少困难,但现在吴三桂派遣人马,进驻兴安、夔州、黔江,全部都逼近我们西面边境,一但我们全力进取南阳,吴三桂从西边再打过来,我们怎么应付。”

十七军是驻守恩施-荆州一线,夔州、黔江两路的川军都威逼到了他的防区,因此李元胤也各军当中,倍感川军的压力。

这时杨武丞道:“进取南阳之地,我看只要两个军就各够了,剩下两个军,留守两湖地区,能不能抵挡得住吴三桂的进攻呢?”

十三军的军长黄向东道:“听说现在吴三桂在川中号称拥兵二十万,虽然夸大了一些,但十五六万总会有的,如果用来进攻我们,出动的人马不会少于十万,两个军的兵力虽然不算少,但要防守的区域太广了,恐怕兵力会分散得很厉害?”

第八军的军长黄庆文连连摇头,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防守呢?难道就不会集中兵力,主动出击,进攻四川,迫使吴三桂撤军吗?”

杨武丞道:“依我看这次虽然吴三桂出兵逼近鄂西地区,不过是作出一个姿态,最多也只会对湖北发动几次中小规模的进攻,全面进攻的可能性不大。吴三桂比谁都要狡猾,绝不会轻易来进攻湖北,因此我看有两个军驻守两湖,应该是足够了。”

李牟摇了摇头,道:“这样把希望寄托在’敌军不会…’;太冒险了;万一吴三桂真的会全面进攻湖北呢?谁敢说就绝对没有这种可能性。”

李汉军道:“那么部的命令怎么办?”

李牟道:“我们可以将情况如实向南京反应,请求给湖广增派兵力,然后再出兵,现在吴三桂出兵是事实,部应该是能够理解的。”

杨武丞道:“等增派的兵力到达湖北,至少要一个月,会不会拖得太久了,不要忘了我们这一次作战,还有一个重要的目地,就是配合山东那边作战,如果再拖一个月,这个目地恐怕就达不到了。”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李定国终于发言,道:“我看可以双管齐下,一面向部反应,请求增派兵力,一面也可以出兵进攻南阳。就目前川军的情况来看,留下两个军驻守两湖是绰绰有余了,如果吴三桂再出大军,我们的援军也差不多就到了。而且我们也不用守住全境,只要分守住几个重要的城市,等吴三桂真的进攻过来,只要守住几个耍点,那么是我们的援军晚几天,也足坚守到援军赶来,就算丢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也不会影响大局,只要援军来了,或是我们攻占了南阳府,就可以立刻回兵救援,把川军赶走,返样一来,也就不会耽误时间,一举两得。”

其他人听了,也都认为李定国这个办法很好,因此也决定按部发文,要求增派兵力。

而这一次出兵的分工是,甴司令员李定国,参谋长李牟率领第六、八两个军,另加一个特种兵团和一个骑兵团,共计约六万二千兵力,进攻南阳。而副司令员杨武丞留守,率领十三、十七军的剩余兵力,守卫两湖地区,由十三军十九师驻守勋阳,拒敌兴安的川军。二十八旅驻守夷陵,拒敌夔州的川军,十七军六旅驻守恩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