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9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西的局面也终于被扭转了过来。

~

 第四十八章 清廷平乱(下)

  清廷在汾州屠城;并不是一个个例,在这次平定北方叛乱的过程中,清军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老弱,表现的野蛮残酷令人发指。仅屠城就不下十处,而在这其中,又以山西地飞的屠城最为残忍,这时除了汾州被屠之外,还有朔州、浑源州、解州等地,以至数年之后,天下虽然太平,但山西省还是有许多地方人烟罕见、土地荒无点

因为清廷现在是內忧外患,平乱心切,因此才不惜再度采用这种极端的作法,以屠城为恐吓,虽然说手段残忍,而且遗害深远,但在短期内,确定还是能够收到相当的效果。

由于清军在山西大肆屠城杀戮,也确实引起了当地不少人的恐慌情绪,另外山西的起义军虽然是举义反清,但并没积极争取百姓的支持,相反还在有不少地方,起义军同样抢掠欺压百姓,因此在湥Ь鸾ト〉昧擞攀浦螅灿胁簧俚胤降墓僭薄傩沼滞督盗藴'廷了。

在永宁州,当地的乡绅土豪就恐怕清军破城之后,遭到湥Ь耐缆荆虼嗽诩该忻南缟鹱橹拢熳虐傩眨鹨寰傻闹亍⒅莸裙僭卑蟾扒寰埃峭督怠A硗饣褂衅鹨寰氖琢炝跷啊⒑毓热艘捕枷蚯寰督怠

不过尽管如此,清军围攻大同近三个冃,依然亳无进展。虽然收复了山西大量的地方,但人心不稳,仍然还存在再度叛乱的可能性。另外还有不少起义军虽然不敌清军,但却退入荒野中,利用山西地区险峻山区地形坚持与湥⒍氛4釉顺堑厍晃С隼吹挠葚仿柿觳胁拷牖剑嵉牟拷9馓旖胩猩角叨Φ热嗽蚺叹萦谖逄ㄉ剑饧钢鹨寰ハ啻⒉皇毕鳒'军的零散人马。因此山西的局势只能算有所好转,而远不能说是大局己定了。

多尔衮考虑再三,认为虽然目前北方各地的叛乱并没有完全平定下来,但比起三个月以前,确实是大有好转了,而且现在南方的局势才是当前的燃眉之急,因此必须调集大部份的兵力,在中原战场,和中华军进行一场决战,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使北方的局势再度恶化,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火燃眉毛,只能先顾眼前了。

这个时候多尔衮也不仅想起当初皇太极在位时,清廷曾有五次入关侵袭明朝,但除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之外,中间的三次都是选择在明军即将剿灭农民军,或是对农民军取得了十分明显的优势时候,使眀朝不得不釆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将征剿农民军的军队调去阻挡清军的进攻。结果使农民军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重新发展壮大,直到最后,李自成带领人马,杀入了北京,灭亡了明朝。

因此也可以说,明末的农民军屡剿不灭,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数次大难不死,屡败屡战,和清廷在暗中扯明朝的后腿,也不无关糸。而现在商毅似乎也有意对清廷来玩这一手了。

以前多尔衮站在旁观的角度,当然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甚致还对明朝幸灾乐祸,有时还不疼不痒的批评崇祯,不该放农民军一马,但现在轮到自已来偿一偿这种感觉,也使多尔衮苦笑不己,看来还是真的应了那一句话啊: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因此现在的多尔衮也能深深住会到当年崇祯的心情了,也只能和当年的崇祯一样,顾不了以后,只能先管好眼前的事情再说。

这时甘肃的叛乱基本平定下来,而且多尔衮也下令调尼甚和韩岱回兵,接着多尔衮又下令阿济格,让他留下李国英,带领一万人马,坐镇廷安府,继续清剿陕西残余的叛军势力,自己率领主力人马,也立刻赶到河南来参战点由于阿济格的人马离河南较近,因此多尔衮也让阿济格回兵之后,驻守河南府,挡住李定国部的人马。同时又下令从北京再抽调五万人马,由博洛统领,进驻顺徳府、大名府一线,和山东的中华军对持。

并且又下诏在商南驻扎的耿仲明,将他狠狠训斥了一顿,但最后还是要求耿仲明戴罪立功,立刻率军赶到河南府来,汇合****人马,准备和中华军在中原地区,进行决战。

因为现在多尔衮已经知道,耿仲明已经汇合了吴三桂的五万川军,总兵力约有八万余众,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而且还能把吴三桂也拉扯进来,因此不能这么白白的放过去。

随后多尔衮又下令到北京,让荷兰人立刻去联络日本,告诉徳川家光,自己将要和中华军进行决战,希望日本尽快出兵中国参战,同时也请了荷兰人出兵,帮助清廷,并且承诺,一但击败商毅,不仅把****让给荷兰人,而且还可以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效仿葡萄牙租借澳门一样,也租借给荷兰一块土地,而且地点可以由荷兰人自己挑选,要那儿给那儿。最后多尔衮又命人下令朝鲜,命令朝鲜立刻出兵五万,到中国参战,并且供应大量的粮草军需用度。

可以说现在多尔衮为了和中华军决战,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己经不顾一切了。

当然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在山西,因为在目前来说,只有山西的局势最不稳定,至少大同还在姜瓖的手里,而且在短期內,清军还真拿大同城没有办法。

多尔衮思考再三,决定力争招降姜瓖,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好的结果。于是多尔衮亲自赶到大同城前,希望用自已的威信力说服姜壤,派出使者去面见姜瓖,表示姜瓖反叛,是误解了清廷的意图,湥⒛罱牢粼恢Γ梢圆患魄跋樱灰墙嵞芄换匦淖猓谧锕槌希匀豢梢远越嵍餮谰桑蔽吮硎咀约旱某弦猓彩俏巳媒嵎判模鄬虿唤鬃孕锤嵰环庑牛闹浞⑹模霾换嵛シ磁笛浴;固匾饷酥谱髁肆椒莸な樘恚檬拐呓桓崳硎救盟挥玫P臏'廷出尔反尔。

见到了使者之后,姜壤也十分客气,向使者表示;自已的叛清之举确实是迫不得以,如果多尔衮愿意重新接纳自己,当然是求之不得,但自已毕竟巳是叛将,因此不要轻易相信多尔衮的承诺。并且又给多尔衮写了一封回信,首先列举了自己为清廷所立的大功,但不仅没有受到升赏,相反多方受到清廷的猜忌,因此为求自保,才举兵反叛,多尔衮想重新招降自己,虽然十分高兴,但却害怕受骗上当,因此希望多尔衮拿出俱体的成意方案来,否则自己宁可守在大同城里,与城共存亡,也决不出城受降。

其实姜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这次反叛,己是覆水难收,想在反清之后再图归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现在清廷为了安定人心,不会对自已下手,也许还确实会对自己加以安抚,但等这个风头一过,山西彻底安定下来,再和自己来个秋后算帐,反正到时候随便给自己安上一个什么罪名都可以。至于什么丹书铁卷,和擦手纸其实没啥两样,因为这是湥⒎⒌牡な樘恚瑴'廷说它有用才有用,清廷要说它洠в昧耍簿驼婷挥昧恕5蹦曛煸胺⒊鋈ザ嗌俚な樘恚彼矗丈辈晃螅矝'见过谁用丹书铁卷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不过姜壤在回信里表示自己愿意再归复清廷,其实只是一个缓兵之计,因为经过了湥Ь畈欢嗳鲈碌奈Чブ螅馐贝笸抢锏拇骋彩旨枘眩淙涣甘场⑽镒什⒉蝗狈Γ亟ㄊ侨诵幕辽ⅲ牟话玻唤嵓壕狼寰谏蕉⒛涎粽匠×Ю蘼凼巧蕉⒒故悄涎簦氪笸加邢嗟痹兜木嗬耄虼嗽诖笸抢锏姆凑樱毡槎加幸恢挚床坏角巴镜谋矍樾鳌

因此姜瓖也认为,只要是缓上几个月,局势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说不定中华军就能够打到大同来了。而所谓让多尔衮拿出俱体的成意方案来,就是希望让清廷能够暂时退兵,让大同城里的军心民心可以安定下来。

收到了姜瓖的回信之后,多尔衮当然看得出这是姜壤是在使用缓兵之计,目地就是想让清军暂时撤军,好拖沿时间。但如果不能说动姜瓖归降,但却能够把他稳在大同城里,对清军来说,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只要是击败了中华军的进攻,那么攻破大同城当然不在话下了。而且自己也同样可以先稳定姜瓖,然后另想别的办法来攻破大同城。

因此多尔衮又立刻派人回复姜瓖,声称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可以停止进攻大同城,并且撤军二十里,然后再和姜瓖商谈重新投降清廷的条件,但也要求姜瓖只许留在大同城里,不许外出,不许进攻清军,不许联络他人,否则凊军将会立刻来重新围攻大同城。

现在姜瓖只希望清军赶快撤军,好让自己缓过这一口气来,因此对多尔衮提出的条件也全盘答应了下来。于是多尔衮留下多罗郡王瓦克达率领两万人马,在这里困守大同城;自已率领大军;进入河南省;准备和中华军进行决战。

 第四十九章 南京的决策(上)

?就在多尔衮紧急招集人马,调动兵力,准备与中华军决战的时候,在南京政府内部,同样也在为下一步的战斗进行着紧张的准备。 /

连续取得了山东、南阳的两场胜利,不仅夺取济南、兖州、南阳等战略要地,而且总共歼灭、俘虏、投降的清军总数约有十二万多人,同时还包括两支清廷苦心训练的新军。而中华军自身的损失,还不到二万,因此在南北边线的军事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收到南阳大捷的报告之后,商毅立刻招集统战部成员,招开军事会议,商议南京政府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李岩首先发言道:“大王,依在下之见,现在山东、南阳之地己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下一步就应由淮南军区出兵,攻取徐州,然后三线齐进,夺取河南,先收复中原之地,进而收复京师,最多三年,则天下尽归大王所有。”

自从商毅正式向清廷宣战之后,南京政府的官员对商毅也发生了改变,甴“王爷”变成了“大王”,虽然这两个词只有一字之差,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