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9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发现了二十六支中华军使的火帽撞击式燧发枪,而且都铸有年山东兵工厂制造的字样,其由则是老式的燧发枪;另外也找到刺杀者留下的四门臼炮;在炮身上也全部铸有山东兵工厂制造的字样。

商毅看了看这样证据,也点了点头,看来这次清廷为了嫁祸给周少桓,到是真花了一番心思。又看了看两人,笑道:“你们是怎么看的。”

吴亮扭头看了看身边的李松晨,见他没有先开口的意思,于是道:“大王,我看事实很明显了,这次的袭击馆驿,和山东军区一定脱离不开关糸,周少桓就算没有反叛,也有重大的嫌疑,而且我们现在留在青州,实在太危险了,因此还是尽早离开,回到南京为好。我己经想好了撤离的方案,一是马上赶到登州,现在我们的船队应该差不多到了登州,只要是上了船,也就可以平安无事了。但就怕船队出了意外,第二是马上原路返回,走陆路经海州转回南方,如果周少桓真的反叛,就一定会出兵追赶我们;不过大王可以带领骑军先走;我们留下来断后;应该不会有大的异外。”

听吴亮说了这么一大通,商毅只是笑了一笑,转头向李松晨道:“李先生以为如何呢?”

李松晨也微微一笑,道:“欲盖弥彰,固然不对,但弄巧成拙,故意弄鬼做得过了火,却也引人生疑。大王目光如注,早己看出了里面的破绽,又何必问在下,不过吴营长似乎还有一些不明白之处,还请大王开导他一下。”

商毅笑着看了吴亮,道:“如果周少桓真的打算反叛,要加害于我,自然是深谋远虑,筹划周详,现在周少桓手握山东十几万大军的兵权,人马都驻扎在济南、兖州一线,因此为什么不等我们到达济南,完全进入他的控制范围之后再动手,而偏偏要提前在人马不多佤青州动手。”

吴亮也怔了一怔,仔细想一想,道:“山东军区的各部队未必都会随周少桓反叛,因此在青州动手,行事机密,就算是失败了,他也可以不担干系。”

商毅道:“估且光算你这样的解释说得通吧,但如果周少桓想要反叛,至少也要拉陇一些队伍力量,那么就算山东军区的各部队不会都随周少桓反叛,但拉陇一二个师旅,甚致是一个军,也完全可能,在青州加害我,必然会布下重兵,以求一击得手,但这次突袭馆驿,不过五百多人,人数也未免太少了。总不会周少桓认为可以凭借这五百多人就在山东反叛。而且还有……”

说着商毅拿起一支火枪;道:“如果周少桓想要机密行事,又何必用这些火枪,至少也该把山东兵工厂制造的字样给未去才对,如果是明目张胆的要害我,人数又太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何况现在周少桓的父亲、岳父都在青州城里,难道周少桓选择在青州动手,会不把自已的父亲、岳父安危放在心上吗?”转头又对李松晨道:“李先生,我说的如何!”

李松晨道:“大王圣明,所见非我等所及也。”

吴亮先前还觉得这次袭馆驿的事件,己经实实的落到周少桓头上,几乎都没有辩解的余地了,但经过商毅的一加分剖,登觉原来处处露着破绽,不由得佩服之极,连连点头。又道:“哪么大王以为,这是怎么一会事呢?”

商毅道:“如果我猜得不错,这应该是清廷的诡计,这次刺杀,能成功则成功,如果不能成功,则嫁祸周少桓,借刀杀人,不禁拆我们一员大将,也给清廷蠃得一丝喘息之机。”

吴亮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商毅又道:“而且现在周世奇和唐镇都在青州,如果我们中了清廷的诡计,不分青红皂白杀了他们,说不定会立刻逼反了周少桓,因此这几天你也一定要好好保护他们,不能出半点闪失。”

吴亮赶忙立正敬礼,道:“大王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任务。”

商毅沉呤了一会儿,才道:“李先生,你给我马上拟一份公文,发给周少桓,内容嘛……”说到内容,商毅一下也打住了,因此他确实还没有想好,怎样和周少桓进行联络,发生了袭击馆驿的事情,周少桓肯定是有责任,而且还不小,但现在的情况,又必须对他进行一定的安抚,因此这个度很难把握得好。

就在这时,李松晨道:“大王,请恕在下直言,虽然大王方才所说,都在情理之中,但依在下看来,此地现在才是龙潭虎穴,因此大王还是应该听从吴营长之言,立刻离开山东,返回南京。”

商毅怔了一怔,盯着李松晨,道:“李先生,这话是怎么讲?”

李松晨道:“请大王试想,假如大王现在处于周少桓的位置,又当如何。”

商毅的身体忽然一震,从昨天晚上扰一直困扰着他的一个疑点,一下孑豁然开朗了起来,原来清廷的真正目地是在这里。

────────分割线─────────分割线────────“逼周少桓反叛?”

紫玲珑点了点头;道:“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逼周少桓反叛商毅?”

墨经纬到底也是聪明人,听了紫玲珑的提示之后,立刻也恍然大悟,让商毅猜疑周少桓,和逼周少桓反叛商毅,看似道理相似,但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从表面上看,紫玲珑的做法似乎都是从商毅的角度入手,离间商毅和周少桓的关糸,但正如她自己所说,这种手法做得太明显了,也太拙劣了,而且破绽太多,以商毅的才智,根本不可能骗得过他。

但转换到周少桓的角度,那就完全不同了,自己的主公在自己管辖的地盘内遭到了袭击,而目前所发现的一切证据都表明,这次袭击是由自己策划发动的,几乎是落得死死的,尽管心里清楚,自己是被冤枉的,但却根本就没有分辩的余地,似乎只有死路一路。而周少桓的心里,一定会非常不甘心吧,甚致对商毅产生出不满的情绪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有人稍稍加以诱导,也就不难走上背叛的道路上去。当然墨经纬也不是没有想到;周少桓的父亲、岳父都在商毅手里,一但周少桓真的反叛商毅,周世奇和唐镇的性命肯定难以得到保全。

但墨经纬仍然相信,周少桓还是会反叛,因为这也确实是周少桓唯一的活命之法了,至少在墨经纬看来,如果换了是自已处在周少桓的位置上,恐怕也只有反叛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第五十九章 局中之局(二)

事实上在这之前,就有两个很好的例子,吴三桂和郑成功。

尽管这时,在后世人们对他们两人的评价都大相径庭:一个是引清军入关的汉奸,卖国贼,另一个却是坚守民族大义的英雄豪杰,那怕是现在清廷的统治区内,大多数汉人的观点也差不多。 但两人的相同点就在于,在他们决定了自己所走的道路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和家人正都被自己的敌人所控制。

当然从两人的行动性质上来说,郑成功是坚守民族大义,舍家而为国;而吴三桂却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勾结外敌,盗卖国家,因此才得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但他们两人的心里也都十分知道,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将会把自己的父亲和家人推行死亡的地步。

当吴三桂决定倒卖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的时候,他父亲吴襄以及家人,都在李自成的控制之中,而郑成功在投投商毅举兵抗清的时候,的郑芝龙及全家现在则被清廷软禁在北京。只是不同的地方在于,在一片石之战前,李自成认为,招降吴三桂无望,早己将吴襄全家杀光了,而现在清廷还希望利用郑芝龙,招降郑成功,才暂时留住了郑芝龙这一命,但要杀郑芝龙,随时都可以动手。

正因为如此,墨经纬才认为,周少桓在举兵反叛时候,也绝不会顾忌自己的父亲、岳父的关糸,毕竟从周少桓所处的局面而言,和吴三桂、郑成功十分相似,如果顾忌自己的父亲、岳父、家人,结果很可能就是自己也自投罗网,陪着家人一起死,相反如果不顾家人,还可以找诸如“留下自己一条命,为全家报仇”等借口来搪塞。还是那句话,换了墨经纬自己,是一定会这么来做的。

当然另外墨经纬也相信,就算周少桓会有所犹豫,而且商毅也会尽力争取周少桓,但紫玲珑一定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安排,在周少桓的身边,己经布下了这一颗棋子,来引导周少桓的行动,只等着发挥作用的时机,因此也可以说,周少桓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就算商毅现在识破了紫玲珑的计划,也是没有用的。

而一但周少桓真的举旗反叛商毅,虽然没有直接杀死商毅那么理想,但却要比商毅猜疑周少桓,甚致是杀了周少桓要好得多。毕竟后者只能使南京政府产生动荡,虽然动静也不小,但以商毅的威信力和手段,一定会尽量降低危害程度,清廷最多只能得到一年的喘息时间。而以目前南北的实力对比来说,一年的时间并不足以让清廷扭转局面。何况商毅也不会让清廷过好这一年,发动北京暴乱的手段,墨经纬也早领教过了,而在这方面,清廷也确实留下了太多的空子可钻。

但如果周少桓在山东反叛,那就不同了,商毅必然会先解决山东的问题,肯定没有精力再向清廷发动进攻了,清廷也将赢得大量的时间,尽管以山东的力量,是无法与南京相抗衡,但如果清廷再参与进来,联手周少桓共同对付商毅,则完全有能力和商毅相抗衡了。虽然说不能一举击败商毅,扫平江南,但维持南北对持的局面,是完全做得到的。

而且除此之外,清廷从中仍然是受益甚多,首先解除了京师的危胁,而且没有了登州这个海上中途站,中华军海上进攻的危胁也会减少许多,如果能够通过山东,才获得一些中华军的枪炮制造技术,再继续训练新军,假以时曰,也不难训练出一支不逊色于中华军的军队出来,到那时鹿死谁手,还真的未必可知。

因此墨经纬也不禁由衷道:“玲珑,我确实服了你了,这样高明的后手,也只有你能够想得出来,我是甘拜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