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绢五十万匹,每年的春天送到宿州交割;大宋承认高世由之伪朝,不得进犯。

这是四个大纲,每一项下面,还有诸多细致的条款。比如割地之中,就包括了陕西宣抚处置使下台,撤销三个招讨司等条件;尊金帝为“伯父”之中,就包括了凡遇金人重大节庆,作为“侄子”的大宋皇帝,必须派出使团,去金国的都城朝贺;若遇大金有勋贵宗室去世,大宋也必须遣使吊唁等等。

这个和议,当然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大金通过此项和议,不仅取得了诸多实质的利益,更从气势上完全压倒南朝

和议初步达成,但离正式生效,还有相当多的程序要走。紧接着的,就是宋廷派出使臣,与金使一道,去江北面见兀术,再去金国朝见金帝,得金帝批准之后,才算正式缔结和约。

韩昉在离开福州之前,提出一件事情。按照外交礼节,他和邢具瞻作为大金国的使臣,代表的是大金皇帝,他们一到福州,少帝就应该亲自接见,以示尊重。我们来的时候,少帝连个面都不露,这就不说了。现在我们要走了,怎么着,你也该出来送送客人吧?

这一下可急坏了耿南仲等重臣。眼下已是三月,这南方的气候急剧回暖,闷热潮湿,官家的风疾病情出现反复,又躺回塌上去了。咱们总不能让天子躺着接见外国使臣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耿南仲不得不开了详议司,召集尚书右丞黄潜善、尚书左丞朱胜非,御用中丞秦桧、枢密副使许翰等重臣商议对策。

从前,详议司都是在中书省开会,现在逃亡到福州,条件自然艰苦,皇帝都还住着地方豪绅献的园子,他们这些宰执大臣也没了办公场所,只能暂时将福州知州衙署权充中书政事堂。

秦桧虽然官拜御用中丞,是监察部门“台谏”的长官,但如今条件有限,他也没体面的官桥可坐,就两人抬的软桥子送到知州衙门前,方落地,不及往里走,背后一人唤道:“会之留步。”

他回头望去,见来的是尚书左丞朱胜非,四十多岁,正当壮年,他是苏州人,有着南方男子的特点,身材虽然不高大,但五官俊逸,仪态从容,行走之时,长须飘飘,一派儒雅风范。

尚书左丞,号为“副相”,本应该和同为副相的尚书右丞黄潜善,一佐首相,一佐次相,但如今首相次相姓耿的一肩挑了,因此他二人都算是耿南仲的副手。与黄潜善附会耿南仲不同,这位新晋副相极少就政事表态,属于随大流的人物。

“朱相。”秦桧与他在公务上有些来往,不算陌生。

朱胜非上得前来,一又朗星般的眼睛直视着对方道:“今日开详议司,必是商议接见金使一事。以我度之,官家风疾在身,恐不便出门。但舍此之外,还有何策?”

秦桧闻言叹了一声,摇头道:“我也正为此事着急,官家病情反复,铁定无法接见金使。太子尚且年幼,亦难当此责,难,难,难。”

朱胜非听罢,也叹道:“罢了,你我也想不出个法子来,待稍后同僚齐聚,再作打算。请。”

“不敢,朱相请。”秦桧闪身在一旁道。

“哎,你是台谏长官,素来直言时弊,我敬你,请。”朱胜非坚持道。

秦桧这才不推托,先一步往衙门里走去。朱非胜在背后看了片刻,嘴中啧一声,摇了摇头,跟了上去。

当时,那知州衙门二堂之上,耿南仲已经坐在主位,下面黄潜善接挨着,代表西府的枢密副使许翰跟他面对面,始终保持“怒目而视”的神情,让黄潜善非常不自在。

秦桧和朱胜非进来,一时不觉唏嘘。想从前,详议司是由首相次相,两位副相,枢密正副使,台谏长官,以及一员太尉以上武臣组成。并根据议题的需要,酌情增加人员。如今,赵鼎被罢去相位,耿南仲一身兼两相,枢密使折彦质远在镇江,何灌又被贬,使得详议司顿显冷清。

敷衍似的互相致礼后,众官落坐,耿南仲既是主持,自然首先发言:“今和谈已有眉目,双方就条款初步成达共识,然照礼数,天子当接见外邦使臣。今官家风疾在身,不便视事,而金使又求之甚急,如之奈何?”

黄潜善马上接过话头:“天子既不能视事,按太子监国的惯例,是不是由太子出面接见金使?”

时赵桓的长子,太子赵谌年方十余岁,正读书学习,离成年还远。因此,一听他这话,秦桧就反驳道:“太子年少,且未经世事,今两国议和,正是微妙时刻,若由太子出面,恐生事端。”

“不错,金使坚持要面见官家,如果由太子出面,一则引起对方猜疑,二则恐生误会,诚为不妥。”许翰也明确表示反对。

耿南仲却道:“太子聪颖,少年持重,遇事沉稳有方,依本相看,可行。”

“耿相。”朱胜非唤了一声,他极少说话表态,因此众人见他开口,都把目光投往。“那两位金审议使,韩昉有长者之风,倒是好说。可那邢具瞻是何等人,黄相最清楚此人傲慢无礼,气焰嚣张,太子虽然聪颖持重,但毕竟涉世未深,如果由太子出面,恐怕……”

他这话说得在理,耿南仲黄潜善也反驳不了。在和谈的过程中,黄潜善不止一次受到邢具瞻的侮辱恐吓,连他这样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都感觉畏惧,何况年少的太子?

黄潜善把手一摊:“纵然如此,舍太子外,还有得选么?”

堂中一时沉默,不错,除了太子,根本就没得选你不可能在宗室亲王中派一个去接见金使吧?没有这规矩

朱胜非此时试探道:“耿相,下官倒是对官家病情不是很清楚,这接见使臣,不过就是一个形式,用不了多长时间,能否……”

耿南仲果断了地摇了摇头:“没办法。”天了现在连坐都坐不起来,你就是把他抬上殿去,他也只能躺着说话,这要是传出去,指不定是祸事还是笑话。

“既然和议已经取得共识,非坚持这形式作甚?打发他们走算了。”许翰道。

“唉,枢密相公,我是费尽口舌,可那韩昉和邢具瞻坚持要面君才走。而且如果拒绝他们要求,反而弄得我们遮遮掩掩,惹人怀疑。”黄潜善道。

“韩昉是见过官家的,让其他人代替官家接见,不照样惹人怀疑么?”许翰没好气地反问道。

“即便如此,也强似不见呐。到时就推说天子换恙,金人就不会有太多联想。”黄潜善道。

许翰闻言不语,片刻之后,他突然道:“实在没办法,就请太上皇出面支应一番。”

堂中顿时落针可闻

这倒是个办法天子虽然无法接见,但太上皇身份尊崇,又久历朝政,由他出面必然能应付自如。只是,没这个先例啊。按规矩说,太上皇自退位时起,就不干预朝政了。当时,官家在诏书中也说得很清楚,太上皇除宗教事务外,其他不参与。现在让太上皇出来接见金使,恐怕要惹人议论。

而且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如果记性好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当初太上皇退位之后,一路逃到江淮,当时他干了什么事?首先是截递角,不让南方的公文往东京报;其次是止勤王,把两浙的勤王兵截留下来当卫队。当时东京城里传说,上皇将于东南复辟,惹得人心惶惶。官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劝回东京,从此软禁。

虽然太上皇这些年深居简出,不过问朝政,但往事历历在目,现在让他出面接见金使,虽然不是裁定什么军国大事,但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耿南仲是赵桓死党心腹,他绝不允许任何不利于皇帝的事情出现,因此立即反对道:“此事万万不可哪有这种道理?太上皇岂能轻动?不行不行万万不行”

他坚决反对,秦桧朱胜非等人也持保留意见,因此这个提议自然就作罢了。但,许塔里这个建议,却给一个思潮开了个头。

'w w w 。bxwx。net'



第四百八十九章惊变

第四百八十九章惊变

“都统,两个月了,看来机会不大。”军帐中,伤势好转的韩常说道。

马五面色晦暗,语气中既不忿,又带着些许无奈:“嗯,估摸着,议和快谈成了。只是,没能拿下凤翔终究有些遗憾,今天不取,来日更难。”在本月初的时候,他收到了娄宿传来的消息,言宋金和谈,兀术已经同意东路军暂停军事行动,催促他尽快拿下凤翔府,造成既成事实,以争取谈判的筹码。

但大的攻势发动了十余次,其他小动作连续不断,一直到现在,凤翔虽然是千疮百孔,但仍旧屹立不倒。每当他看到凤翔城头宋军军旗飘扬时,就恨是牙痒。徐卫和姚平仲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可这两个败军之将,硬生生在金国大军的围攻之下,将城池守了三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军明显能感觉到对方的抵抗力在持续下滑,早期的火器优势根本不复存在,后来连箭矢也省着用,可即便如此,城始终不破。

三个月下来,金军阵亡一万多人,伤者不计其数。让上上下下对攻城有了一种恐惧心理,到了本月,马五再想发动大的攻势,可全军都怨声四起。没奈何,已经有五六天,双方相安无事了。

“实在弄不明白,朝中为何要同意议和?就算他东路军进攻受阻,我们西路不正猛攻么?西军元气大伤,只要破了眼前的凤翔城,拿下宝鸡的大散关,沿渭水长驱直入,后头几乎是无人之境。这多好的机会……”韩常忿忿不平道。

马五也想不明白,众所周知,国相和兀术是对头,向来不和,他兀术赞同议和,国相可以反对才是,怎么也点了头?只是在部属面前,他不便抨击,遂道:“朝中想必自有考虑,现在我们要作的就是等。”

听了这话,帐中的将领不觉有些泄气。但转念一想,此次交兵,击溃西军主力,夺得坊、耀、宁、邠、陕五州,京兆一府,定戎一军,战果可谓辉煌甚至逼得南朝主动乞和,这不用说也知道,好处铁定是少不了消停他几年,积蓄力量,再一举拿下陕西就是。西军已经被打残了,陕西宋金实力对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