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吧。”徐卫挥手道,姚必隆再礼而出。

五月十三,熙河帅姚平仲发正军、番兵、弓箭手等七万五千步卒,从湟州出发,入西宁州,扑往仁多泉城。徐卫随军同往,只为督促,并不指挥。当时,彝生者龙正率大队人马劫掠古骨龙城一带,当听闻西军大举进发时,慌忙回师救援。

熙河大军所过之处,彝生者龙治下的吐蕃人望风而逃。然熙河军并不劫掠烧杀,四处散布消息称,大军此来是为收复仁多泉城,百姓不必惊慌。行军数日,距离仁多泉城已不远,徐卫留间沿途情况。这里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地貌,地势极高,山林陡峭。数万大军就行进在蜿蜒盘旋的xiǎo路之上,因此进程很慢。一路过来,发现此地的吐蕃人大多寻水草丰盛之地聚居,主要依靠畜牧,也兼事农耕,其发达程度跟陕西内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这种地方作战,恐怕是每个带兵者最头疼的事。地形复杂不算,关键是环境太过艰苦,往往行走十数里不见半个人影。幸好熙河民夫运着物资在后头,否则,后勤补给真是个难题。

“太尉,再往前走一天,就到仁多泉城。我们走这条路,正是当年刘法刘仲武二经略引大军破城的旧道。如今,太尉率我等复来,正好向西贼宣布威灵,以示西军不可犯!”姚平仲志得气满地说道。自陕西全境光复,西军一扫十余年yīn霾,士气高涨。####

徐卫最近正好收集到一些关于大宋经略陕西以及熙河开边的史料,遂问道:“昔年,李继迁叛宋自立,奠西夏之基,屡屡进犯边境。我方数与之战,损失不xiǎo,后来xiǎo范老子用堡垒策略防御,逐步压缩,方始稳定局势。你们姚家乃西山大族,久在军中,当熟悉这段往事?”

一听这个,姚平仲不禁长叹一声:“卑职虽未亲历,但听父辈言起此事,确实无奈。当年,党项人四出攻略,我军防不防胜,疲于奔命。大范老子经营陕西时,西军很是被动。但xiǎo范老子一来,定下‘选兵练将,渐复横山,以断贼臂’的策略,又将‘筑堡渐近’的战术发挥到极致。可以这么说,绍圣、政和、宣和三次大规模攻夏的胜利,xiǎo范老子前功不可没。”

徐卫忽然摇了摇头:“只能说党项人走运,在横山天险已失,完全失去屏障之际,西军却被chōu调去攻辽,再后来,nv真人又席卷而来……否则,今日还有没有西夏,还真不好说。”

姚平仲冷笑道:“谁说不是?若非前往攻辽,西军早已兵临夏都,哪有现在的麻烦?唉,nv真人这一来,真真救了党项人xìng命。也怪不得它向nv真人俯首称臣,甘为藩属。”

徐卫一时陷入沉默,西夏本该亡,却撞上nv真人席卷天下。他们趁此机会,蚕食已被西军占领的土地,企图挽回颓势。而西军这些年疲于应付nv真,无暇北顾,使得昔年对夏的绝对优势渐渐丧失。而现在,要对付nv真人,就绕不开西夏,让人头痛……五月十九在经过连日行军之后,仁多泉城终于出现在面前。果真是一座要塞!北面群峰耸立,南部山高陡峻,一条大河自西而东,仁多泉城就修筑在河谷地带,所谓控扼要冲,莫过于此。

而出现在熙河将士们面前的,绝不止是一座坚城,还有城前如cháo般的军队!西贼定是早就探到了宋军行踪,现在城前列阵,摆出了接战的架势。

姚平仲请徐卫居于后方,以策安全,紫金虎也不难为他。毕竟指挥作战的是姚平仲,自己若跑到军中去,万一有个什么变化,将士们还得担心着你,怎能倾力作战?

“太尉,帐篷已经搭好,太尉的物品也都搬运进去。”卫兵上得前来报告道。

徐卫应了一声,环视四周。他的身旁,全副武装的士卒正一**地往前行进,军官的呼喝声此起彼伏,催促着正军、番兵、弓箭手往前集结列阵,准备开战。而那些运送物资的勇壮民夫则开始在后方搭建营寨。

徐卫从前领兵作战,每每都居于前方,这还是头一回看背影。不过,他对熙河将帅还是有绝对的信心,因此也不心急,便自投帐篷而去。到帐中,士兵已经从旁边的大通河里打来了水,供他洗漱。

擦了把脸,洗了个手,他正在箱子里翻找物品时,已经听到前方嘈杂之声越来越大,估计是正在列阵。

“太尉?”帐外响起马扩的声音。进来之后,见徐卫在那翻箱倒柜,笑道:“太尉恐怕不习惯吧?”

“真是。”徐卫道。“往常率军出征,我要么在中军指挥,要么就率部断后,可从来也没干过这样的,跟后勤民夫在一处!你来得正好,否则这时间怎么打发?坐吧。”

马扩坐下,随口道:“卑职还没地安身,所以来太尉这里叨扰叨扰。”

“咦?”徐卫好像在箱子里找到了什么宝贝似的,突然惊奇道。马扩望去,只见太尉手里提着几个纸包,过来往桌上一放,他就笑了。

“这定是夫人怕太尉行军之中顾不得饮食,特别准备的。”

那是几包秦州城里有名的酥饼,果脯,好像还有一包是ròu干?徐卫扒拉开一包,只见十几个xiǎo圆饼整齐地叠着,黄酥油亮,一看就让人垂涎yù滴。

“正好,午饭还有一阵,先垫垫吧。”徐卫坐下来笑道。

马扩也不客气,伸手拿了一块,一口咬下去,半个没了。一边嚼,一边赞道:“不瞒太尉,卑职就好这一口,我那浑家怎就没想到也给我准备些。”

徐卫也抓一个大嚼,突然笑道:“这叫什么事,前头正对阵,你我地在这里大快朵颐。”

两人大笑起来,说了一阵闲话,忽听万军齐呼,声震大地。如狂风呼啸,震耳yù聋。马扩一动,包着满嘴食物道:“嗯!叫阵了!”

“也罢,你我就在这帐中,安等熙河将士佳音。”徐卫道。说话间,亲兵将烧开的热水送过来,两人喝了。马扩不时抬头打量徐卫,似乎有什么话想说。

而紫金虎好像额头上都长着眼睛,忽道:“别看了,有话就直说。”

马子充一笑,咽下口中食物道:“卑职从五马山中,见太尉第一面起,就知太尉非同寻常。历年来,太尉东征西讨,威名暴于南北,震慑东西……”

徐卫抬起头:“子充兄,你我之间,不需要这些客套了吧?但有话,你只管说来。”

“那请恕卑职直言,前日与太尉论事,明白相公你用心良苦。想让川陕之民得以休养,也使得西军将士不再远征他乡。当然,这其中的道理,卑职是明白的。毕竟,卑职也亲身经历过。要用你时,不惜高官显爵,荣宠有加,等用不着了,就弃之如敝屣。但卑职有一事不明,还请太尉示下。”

未完待续)

。16kbook。

第六百一十七章 面具战将

徐卫点头应允道:……你直管问。

“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这是人之常情。若是朝中jiān信道,有志难伸,那么明哲保身却也无妨,存蓄实力却也无妨。但当今天子锐意进取,以恢复旧疆为任,完全不同于太上皇在位之末。太尉何必惧怕盈满之祸?””马扩问道。

徐卫暂时未答,端起碗喝了一大气水,听到喊杀声大作,还说了句,“嗯,开战了””。其实这件事,他跟马扩说不着,或者说无法沟通。因为马扩这样的忠志之士,有他们自己的局限。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明主身上”期盼着出一个中兴之君,领导臣民再造山河。我起兵为什么?抗金?确实这算是一个理由。抗金是必须的,否则北夷把大宋灭了,我还干个máo?但除了抗金之外,我还要为自己争取一个生存发展的空间”在这luàn世当中能够存立。如若不然,当年我往江南一逃便罢,自己附体的这个徐卫是官宦子弟,将mén之后,舒舒服服过日子没有问题。

十几年下来,若说自己改变了什么,其实不多,说得着的也就是保住了陕西,保全了西军,这也是自己所谋划期盼的。诚然,没有人愿意作人下人,毕竟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但以这个时期的形势,任何人想要自立,都不太可能。救亡图存还是现在的主线,任何人背离这一点,只能自取灭亡。

仗打到现在,大宋亡国之虞已经没有了。再往后发展,便将是对峙和反攻时期。当然”是否反攻,还得取决于杭州。因为从原有的历史轨迹来看,宋金一旦进入对峙时期”朝廷便开始收武人兵权,甚至发生了风波亭这样的事。

当然,现在的xiǎo赵官家倒是雄心勃勃,以恢复为己任。若是追随他,或许能建立不世之功。但问题就来了”即使我效忠于他,给他当忠臣”带领西军东征西讨,最后恢复大宋全境,甚至夺下燕云,但我的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我现在三十五岁,已经作到太尉,枢密副使,川陕宣抚处置副使,算得高官了吧?再往后怎么升?三孤?三公?郡王?再往后呢?当你的功劳大得皇帝都不知道该赐你什么了,恐怕也只能你赐死,遇上心肠好一点的,jiāo了兵权”回家抱孩子去吧。

我为什么要这样?

再有,当今天子确实有锐气,有热血,但问题是,光有这些不行。带领一个国家由衰败走向兴盛哪有那么容易?表面上看起来,xiǎo赵官家已经稳了,但从自己上次南下入觐的情况看起来,并不是这样。赵桓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对朝政的干预”很多大臣仍旧对他抱有幻想,而且在外统兵的大帅,没有一个不是太上皇的旧臣,包括自己。

赵谌没有那个魄力快刀斩luàn麻,来一招圣底chōu薪。这种纵容和姑息发展到最后会是什么结局,只有天知道。

所以,我们这种拥兵在外的,还是低调”谨慎为好,静观局势发展。天下兴亡不是你徐卫一个人的责任”大宋的武装力量也不是只有你西军一支,功劳不能都由你占了去。

但是这些话”徐卫不能都抖给马扩听”思之再三”这才从容道:“你的意思是说,当今天子圣明,不想芶安于江南,期盼恢复祖宗旧业,是大有可为之君。所以,我不应该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