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9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他没空再去想什么消耗徐卫的嫡系,他只想着怎么将这个战局扳回来!秦凤经略司的兵力显然是不够的。杨彦的永兴军在关中,姚平仲的熙河军也离得太远,最近的,就是他自己亲自掌握的神武右副军。七万步骑,如果顶上去,那是绰绰有余,什么都不用担心。但如此一来,此前种种算计,岂不扑了空?

这世上,但凡作恶人的,都要恶到底。而刘太尉虽有心作恶,却又怕把徐九的嫡系消耗殆尽当然是好,可万一门户开了,使辽军有入关中的可能那就大大不妙了!思之再三,左右权衡,最终还是悄悄下了命令,让神武右副军集结待命,一旦不测,就立即增援。

同时,他也顾不上自己的战略计划,飞马传令泾原鄜延二军火速回撤。别管什么萧合达了。先保住陕西是紧要。就这么一道命令,就使得宋辽战局攻守易位。萧朵鲁不若知道了,只怕是哭笑不得。

实际上,两位徐大帅已经在撤退的路上。徐成在他九叔跟前那么几年不是白混的,一打眼就知道契丹人干的是围魏救赵的勾当。而且,似乎在萧朵鲁不眼中,萧合达的生死存亡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不在意萧合达,还是回师救援自己的根据地为重。

赤髯虎徐洪到底是老兵油子,他提醒堂侄。契丹人既然挥军往泾原,那就是跟我们先前一样,攻其必救,等我们回师,彼必设伏兵以待,甚至布下口袋。这一路上非得小心谨慎不可,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两军若直向威州,你就再小心也难免遭了算计。不如你泾原军跟着我,往延安撤。

徐成哪里肯依?合着不是五叔你的防区你不着急?倘若辽军攻破我渭州怎么办?就算渭州不下,夺去了西安州,拿回了天都山怎么办?到时我跟你在延安,远水救不得近火!所以。他坚持回师救援泾原,对于五叔的担忧,他自然是知道的。但?穷寇莫追,归师勿遏?,契丹人就算是三头六臂。岂能挡住我急切回归之师?自威州而至渭州,已非契丹人大规模骑兵军团逞威风所在,我加倍小心就是。

甭看在私来说,他二人是叔侄,但在公,两人同为一路帅守。谁也节制不了谁。争执不下,只好让刘子羽出来说个理。

刘彦修在西军里也算是老资格了,尽管去干了几年陕西都转运使,但在军队系统里说句话还是有用的。他仔细考虑两位大帅的意见,诚然,延安这位徐大帅的法子稳妥。但是,泾原现在情况不明,坐镇兴元府的刘太尉不太靠谱。倘若泾原有失,会直接威胁到关中,这可是谁也承受不起的打击!

思之再三,他决定支持泾原徐大帅。于是,两路大军直奔泾原!只是这一路小心又小心,非得要前哨把路都探明了,大部才前进。如此一来,速度自然放慢,一天走不到一百里。

然则此时刘光世并不知情,仍旧忧心忡忡。而且最让他心急如焚的是,女真人哪里去了?不是约定九月举事,一旦西军扫清其渡河障碍,他们就进兵助战的么?现在麟府安抚司的徐勇已经达成作战目的,金军在哪?怎么还没有消息?

就几日时间,刘太尉不知道拔掉了多少根胡须,心里头那团疑云越来越密,终究按捺不住,一道奏本快马加鞭送到江南,金军不至!

近来,行在的气氛有些诡异。一直卧病在床的参知政事朱倬,半月前没了。他一死,秦桧范同等人在朝中更是无人掣肘。首相折彦质本来还有个陈康伯可以帮衬帮衬,可陈参政因为触怒赵官家,被贬陈州,剩下折彦质一个?光杆司令?在朝廷已经是孤掌难鸣。

本来,他还是有一部分追随者的。可首先,徐良被罢相,让部分正直贤良的大臣寒了心,不管被贬的,还是主动求去的,反正散了好大一伙。接着,折彦质在一些重大议题上畏首畏尾,立场摇摆,也让部分大臣不满,与他渐行渐远。又尤其是在对待诸如陈康伯,张浚等人的问题上,麟王没有丝毫反应,更是让人心散了个干净??

而秦桧则不然,他搭上了刘家,有皇后撑腰,又网罗了一批爪牙,声势渐隆。也不太把折彦质当回事。军政要务,一送到中书,肯定先摆在秦桧的案头。之前,他或许还会跟折仲古商量商量,现在根本不知会,直接批了,往御前送。而皇帝赵谨十有八九是原样送回,照此办理。

一时之间,秦桧大有权倾朝野之势。

可是,这个权臣,秦会之却作得并不惬意。他一方面要妥善处理跟刘家,跟中宫的关系,一方面要琢磨赵谨的心思,万事顺着他来。可这两方面有时候又是矛盾的,如果拿捏不好,这个位置就坐不稳当。

而最近,他关心的,便是西北战事。联金制辽,是他一手推动的大政,现在已经开打,就等着摘桃了。在他看来,打契丹应该还是有把握的。西军是大宋头一等的劲旅,又有女真人的助阵,契丹人铁定会被打得满头包。

这从川陕宣抚司送一的捷报中也得到了证实。为此,皇帝专门召了他去,好生褒奖了一番,还许诺,只等功成,便要大行封赏。

秦桧遂眼巴巴地望着前线军报,只要是送到了杭州,哪怕是散值以后,也必须第一时间让他知道。'(m)無彈窗閱讀'

第八百八十八一章

在当下的杭州城来说,秦相的府邸基本是享有旅游景点的待遇你在街上寻人一问,十有七八都知道自打进了“开府仪同三司”,秦会之在他原宅四周买了不少地皮,扩建他的府第上梁那日,行在不少高官都来祝贺,一时传为“盛事”

如今大宋的局势,虽然比前一时期好转不少,但不说“国难当头”,但至少也是“多事之秋”,秦桧居然大兴土木,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这绝不是“穷奢极侈”就能一言以蔽之的,秦桧之深谙为臣之道,此举颇为自污之意

此刻,在秦府这考究精致的宅院里,下人们已经在开始置办年货了其实不用他们操太多的心,自然有人上赶着来巴结这位权贵

秦桧在他小苑里,躺在一把铺了毛毯的板椅上,膝盖也裹着厚厚的毯子前些年东奔西走,再说上了年纪,难免有些毛病他现在很惜命,一直小心养着面前小几上的茶是泡的,第一泡不能喝,等一阵,旁边一个灵巧的小童上来换了水,又过一阵,才给满上杯

“相公,品品这茶”

秦桧这才睁开眼睛,搓了搓手,用两根指头捏过那精致的小杯来,先闻茶香,便觉心旷神怡,稍用力一吸,一股清香立时满口,等那茶喘着喉头滑下去,回甘无穷,不禁赞道“好”但却只喝这一口便放下杯茶这个东西,轻抿细啜,那叫“品”,你要当白开水似的灌,那叫“解渴”,不是斯文人干的事伸出两个指头,拈起小一片薄薄的点心来放进嘴里,细嚼慢咽,那惬意的劲头就不用说了

正当这会儿,府中的管事迈着稳健的步子从前院过来一看相公那悠然自得的神情,便停步不前立在屋檐下好一阵,当看到秦桧掀起盖在腿上的毯子,才上前道:“相公,楼照来了”

“有事?”秦桧在小童搀扶下站起身来

“看样子挺急,小人请他落座品茶,他也没有心思,只管来催”管事的回答道

秦桧却不慌不忙偌大个朝廷,哪天没有大事?若都着急上火,那这日子也就不用过了“叫他候着,我了衣便去”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是绝计不会这身便装就出去会客的

另一头,给事中楼照屁股就没沾过椅子跟陀螺似的在花厅上打转这人当有五十上下年纪,虽是文官,但生得极为雄壮高额,宽鼻,大嘴连鬓须,一眼望去,十足阳刚看得出来,他也想极力保持镇定,可那一双手不停地绞,眉心那一个“川”字没有散过不时重重呼出一口气,却显示出他内心的急切

他为什么这么急?得从他的背景说起,楼照并非宦门大户出身,虽说也是科举出来的,但却是“赐同进士出身”,所以仕途上还是比较暗淡的好在,终于在年近知天命时跟对了老大,投在了秦桧门下前一段秦桧不是出任“御营使”利以这个机构网罗了一批爪牙么?楼照也跟着进了御营司的编制后来通过秦桧的操作,出任给事中,这可是正四品的官职,分治门下省日常公务

给事中负责的事务,便是审读内外出纳文书,驳正失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日录奏章以进,纠治其违失”因为全国各地送到中书的奏章,不是每一本都要皇帝拍板决定的只有一些极为重要的军国大政,才由宰相写上意见,送到御前为了避免宰相专权,给事中通常会随机取阅中书批复的奏本,检查是否得当

今天是官员旬休日,中书几位大佬都不当值,楼照去三省都堂取本子的时候,正好碰到入内内侍省的都知沈择说是官家派他来看看,有没有西北前线的军报两人便一同进去了,哪知一翻本子,好死不死,就看到了川陕宣抚司刘光世的本打开一看,两人顿时傻了眼

好在沈择是经历过风浪的,心说这一本要是自己直接带到御前,那必然是天颜震怒,秦相处境就被动了当时就对楼照说,这本得压着,我回御前推说没有,你下了值以后,带着本去秦相的府上,让他心里有个底

就这么地,楼照一下值,揣着本就出了宫,直奔秦府而来

“何事如此急切,让你连家都不回就赶过来了?”秦桧慢悠悠地从里间转出来,见楼照还穿着公服,便问道

楼照大步上前,略施一礼:“相公,川陕急报”

秦桧本来一手已经撑住了椅子扶手要坐下去,身子都侧了半边了,一听这话,又重站直:“怎么说?”

楼照从袖里取出来,双手呈上前去,秦桧看他神情,心头跳了一跳,狐疑地接了过来,打开细看,竟忘了坐下去

刘光世简短地概述了一下西北战况,左右都是些仰赖陛下威灵,将士用命,战局顺利云云,全是些场面话,没有任何具体的战报然后话锋一转,说当年举兵之前,与大金约定,一旦宋辽开战,神武右军扫清金军渡河通道,女真人即大举来援可这都十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