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等了一会儿还不响的话,就得把钓竿收回来,重新挂饵,饵绝对是被吃没了,鱼吃东西可不用非要咬钩才行。

老头不仅仅一个人在那里呆着,还有几个年轻人也拘谨地在一旁站立,似乎是想要与老头说说话,又不敢。

张小宝和王鹃也不管那几个人是干什么的,他们两个直接就跑到了老头的桌子旁边,看看上面的东西,老头竟然让人切了些黄瓜当水果摆在那里,用一根牙签扎着吃,这是冬天水云间做的事情,夏天黄瓜都下来了,还至于如此。

张小宝和王鹃刚吃了完饭,有点渴了,老头的茶壶摆在那里,也有没有什么炭火在烧着,想来温度不会太高。

张小宝当先拿起来,送到嘴边,咕噜噜地灌了一口,向王鹃一递“刚好,喝了解渴,老头从哪弄的茶,怎么不是君山银针?我喝着为什么觉得像西湖龙井?”

王鹃一听,马上就接到手中,同样灌了两口,对着张小宝说道:“没错,就是西湖龙井,毕爷爷怎么弄的?”

王鹃和张小宝清楚,这个做茶的方法,别人不知道,你真的弄来了西湖龙井,也一样是个茶团子,发酵或半发酵的那种,不可能出现这么正宗的味道。

两个人说话的声音不小,故意说给老头听,老头那边还没说话呢,恭敬地站在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就站出来叱呵道:“谁家的小娃子如此不懂事儿?家大人难道平时就是这么教的?”

前面说的张小宝还真不在乎,可听到后面的,脸色立即就变了,谁敢说他的家人?他好不容易有了家人,绝对不允许有人如此。

王鹃也愣了一下,惊讶地看着说话的人,她明白,张小宝在这方面纯粹是属于一种精神病的执着,还是没有办法治疗的那种,完了,这人算是完了,说什么不好,非要跟张小宝说这个,犯起病来那才叫杀人不眨眼。

王鹃想了下,没有任何阻拦的意思,一个这么大的人,就不明白看看形式再说话?

老头那里却是反应了过来,对着刚才说话的年轻人说道:“你的父母就没教育好你?听听张家庄子孩子平时念的,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你是教不严还是子不教,什么时候论到你说话了?”

训斥完这个人,老头又对着张小宝说道:“小宝,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老头子我,是不是把我给忘了,有些人虚长几岁,还不如个娃子,不要与旁人计较,说说老头子我这茶怎么样?”

老头也没办法,他可是知道张小宝的脾气,万一找来护苗队的人,打死那人,也就是打死了,这么小的娃子,你能把他如何?再说还有自己以及一些人的保护,哪怕皇上问起来,一句别人先辱人父母也就挡过去了。

他还记得张小宝交换条件的时候,第一个提出的就是让父亲进前三,平时与自己吃饭的时候,总是和鹃鹃给自己夹菜,只要自己多吃了两口的菜,下回保证会直接上来,这种对长辈的恭敬不是装出来的。

张小宝听到老头的问话,深吸了两口气,他也知道自己这种行为属于疾病,可他好不容易有了家人,病也就病了,扫了那个刚才说话的人一眼,张小宝终于是控制住了自己,对着老头说道:

“毕爷爷,这茶一定是从西湖那边采来的,可您是怎么做的?做茶的方子,只有我家几个人才知道,莫非他们泄密了?”

“泄什么密,我让人把茶采好了,快马送过来,直接交给你家做茶的人,他们就把茶给做好了,是不是好喝?”老头见张小宝不再去管那个人,松了口气地说道。

张小宝点点头“好喝,确实好喝,喝惯了原来的茶,再一喝这个,口味上就不一样,毕爷爷,有时间的话,你让人去别的地方多采些其他的茶,比如武夷山那边的了,还有川蜀那里的,那边的就不用采这么青的芽子。”

“哦?还有这个说法?”老头来了兴致。

“那是啊,比如苏州那里的茶,可以采来,黄山的,这个也行,离咱们这不算太远,庐山的,洞庭湖北面那里,还有江南东道沿海那里的……。”

张小宝总算逮到机会了,全是好茶呀,一样样地说出来。

 第六十四章 闲来垂钓湖水平

张小宝和王鹃过来不是专门说茶。可既然看到了,那就正好提一提,老头推下来后,除了教教别人,钓钓鱼,还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听张小宝说出这么多茶,有的还有印象,一一答应着。

“小宝,茶的事情好说,说说你家那里如何了?”老头记下了茶,对张小宝询问起华原县的事情,毕竟他外甥在那里赚钱。

“还行啊,那里衙门的账上有钱,一时半会儿的也用不完,修山修路,等今年秋收之后,百姓的日子就能好过许多,毕爷爷,再过几天,这边能来一些个生员。有的甚至是有了官位在身的人。”

张小宝对这个老头没有隐瞒县中的事情,大概提了一些事情,又说说细节。

老头还真的原因听这些,还问了一下百姓干活时候吃喝方面的情况,了解过后,高兴地说道:“照这样看来,明年,华原县或许就能成为上县了,上县好,不只是位置升了上去,还有别的好处,你们也听了,说说,还有什么好处?”

老头前面的话是对张小宝与王鹃说的,后面的问向了依旧恭敬站在那里的几个年轻人。

方才说过张小宝的这人,被老头说了一回,现在又听到人家之间说的话,终于知道惹不起两个小娃子了,现被问到,决定要表现一下自己,于是当先回着:“尚书大人。”

“老夫已不是什么尚书。”老头现在不愿意听到这样的称呼。

“毕老大人,升了上县,不仅位置升了上去,还有原来县令的品级也会升上去,如此一来,等以后再升官的时候,只能更高。这就是好处了。”这人改口也快,强调了一下官员的品级。

老头点点头又摇摇头“还有吗?张县令就算不是上县中升了品级,以后也定是能有个好的官位,这不是重要之处。”

“还有?还有就是上县了,衙门中的衙役可以配刀,百姓不敢惹事儿。”这人又说了一个。

“还有么?”老头有些失望,这个人总是提升官,提管着百姓不敢惹事,不是他想听的。

那人有些恐慌地动了动嘴,终于是没说出什么,旁边的人同样只想到了这两点,老头叹息一声,这几个人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百姓的身上,这样的人真提点一番,以后当了官,弄不好就会像原来三水县的来的贾县令,或者是华原县的文县令。

老头看了眼王鹃,说道:“鹃鹃,你给他们说说,升了上县会有什么好处?”

王鹃点点头“毕爷爷,这要先从为什么能升到上县开始说。上县就要多给朝廷送钱,就要人口多,还要有一些个能够教化百姓的地方,如书院了,学堂了等等。

也就是说啊,那个,成为上县,就要有钱,不只是给朝廷送的钱多,还得是百姓们有钱,那样才能多买卖,多交税,百姓有钱,日子便好过,还能把孩子送到学堂去念书。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个外官好不好,不是看他本身学问如何,而要看他能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什么,毕爷爷,我说的对吧?”

王鹃本来可以说的更透彻,但她毕竟是个孩子,不得不装嫩,好在老头年岁不小了,装装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对,还是鹃鹃懂的多,上县的好处其实就是百姓的好处,你们都好好听听,以后在书院中认真学,不要只学怎么去考科举。还要学学如何能为百姓做点实事。”

老头打心里面喜欢张小宝和王鹃,懂事、聪明、孝顺,似乎能够出现在人身上的优点,都能在两个娃子身上看到,不像别的娃子那样调皮,自从看到他们两个,就没见他们做错过什么事情,也没有说摔了后哭起来没完。

这时听到王鹃说出了他同样想着的事情,高兴地摸了摸王鹃的头,对站在那里的几个人提点了一句。

几个人还真的想不到,好处竟然是这样,不是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而是百姓的生活,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那句话。

“毕老大人,您是说,我们可以到书院去念书了?”刚才说话的那个人高兴地问了一句。

“嗯!教而无类,虽说你们在学问上差了些,在民生上想的少了些,但这也正是书院要教的东西,以后每月的月考,就要考一些这方面的事情,若连续三个月被评为中中以下。那就不用再学了。”

老头这是突然想到的,原来他还打算按照别的书院那样教学生,可现在发现,许多人只是学问上去了,别的方面太差,决定教的时候,也涉及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以后凡是书院出去的人,无论是当官还是做学问,都要时刻记得这些。

月考中中并不算太难,上面还有中上。上,这两个等,只要学的时候不偷懒,就不会差。

几个人站在那里猛点着头,以后的月考以后再说,能进到新的书院中才是他们所期盼的事情,尚书告老还乡不错,但依旧能够联系到朝廷中的人,就算学问再好,也得有人推荐才可以,自己到时去投帖子,比起老尚书说句话,那可差远了。

“小宝,今天还是过来学《文选》?”老头没再多搭理几个高兴中的人,对着张小宝问道。

张小宝摆摆手“先不学,回家与我爹学,以后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和鹃鹃会给毕爷爷您写信来问,毕爷爷有空也到华原县去看看,那里的药王山会不错,还有香山,我家准备在药王山那里修个大湖,景色更好。”

“好,好孩子,那就陪老头子我钓会儿鱼,一会儿就用钓上来的鱼给你们做东西吃。”

老头没有非让张小宝和王鹃学习,两个孩子已经很刻苦了,一些个应该是二十多学的人还学不明白的东西,他们也开始接触。

老头说的轻松,张小宝答的随意,可那站着的几个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突然觉得有种莫大的压力落到了身上,两个娃子才多大?竟然学起文选了,这么说一些简单的千字文早就学完了?论语也都背下来了?

“好,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