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五子,你说现在的6州变成什么样子了,我记得还是二十年前去过一次6州,这一晃就是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到了老了的时候还要离开家乡,不过也好,至少6州那边有一个好官,听说给你们工钱 还给你们饭吃,却是在为了你们修路。是不是这回事儿?要我说啊,你们就不应该要这个工钱,给自己修路还要什么钱?”

钦州过来的人中,一个腿脚不怎么利索却好强非要跟着走的老头对着6州这边的一个大小伙子说了起来。

“王大爷,确实是这样,现在的6州和以前可不一样了,那叫一个。漂亮啊,住的房子都一个个的小楼。还有那院子,每家都养了鸭子和猪,您说的那个工钱啊,确实是。我们也不想要,可大好官说了,不要就不用我们干活,我们这才收了下来。

可我们都想好了,把这个钱攒着,等着大好官家中的船队过来了,我们就多买一些上面的货物,这样大好官家里也就有钱了,还有现在大好官住的地方,我们都在外面给种了树。大好官家不缺钱,也不知道怎么能帮上忙。

他家现在所有的人都跟着忙呢。就连两个小娃子也不一般,算账算的那叫一个。快呀,处理起事情来就跟大人一样,不对,是比很多的大人还厉害,看样子这官家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娃子也能这般,王大爷,您这怎么不坐船过来?船上应该还有的方吧?没想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真是太好了。

原本我们来的时候就商量了,只要能够找个一两千的人回去,那就能帮上不少的忙,现在这么多,6州的建设就更快了,用不上几年,咱们的6州就家家都富裕了。

王五子亲切地对着老头说着。看到了这么多的人赶过了,他确实是非常的高兴,任务完成了,而且比当初想的还多,并没有费什么力气。

这个王大爷听着王五子说以后的事情,也露出的向往的神色,看看这些个迎过来的人,点了点头说道:“知道,看到了你们的样子就知道有好日子过来,不是我们想来,实在是不得不来了。

我那村子受了灾,结果钦州的那边还没什么动静呢,6州的人就先过去了,我们也知道你们这里缺人,尤其是受了灾后,州里那边就给了一点点的粮食,可能是刺史大人愿意多给。可架不住下面的人卑手啊。

这些粮食想要等着下一次的收成下来,那根本就不可能,还有一个,冬天要过去呢,我们怎么办?正好这些个粮食能够让我们来6州,这不大家一合计就都来了,至于那船,那是给走不了路的人坐的,我现在还壮着呢,不信的话,比画两下,我让你们三个。人一起上。”

老头确实是比较好强,走起路来都需要别人扶着了还想着和人家比画,王五子自然不敢和老头比画,马上就点头承认“是是,王大爷说的是,别说是三个人了,就是五个也比不了您,您厉害。

哎,没想到钦州那边居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王大爷您就放心吧。在6州绝对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的。下面的官一个个的可好说话了,没有人敢在这个事情上伸手,大好官的眼里可揉不得沙子。”

“知道,知道,6州那边的人可以这么远的路过去救我们,那6州本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不救,我这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了,没想到到了老了还能想到福,等到了那边,我让我家的小子干活卖力些,一定要把自己的家给建好了,对,以后的6州就是我们的家园了。”

老头感慨着,其他的人听到了老头的话也是如此想的,他们这一次出来,就没打算再回去,就算是以后可能会回去也不是回去住,而走过去看看。或者是做买卖什么的。

6州这里已经让他们有了一种家的感觉,哪怕是现在还没到地方呢。这主要是6州的那一百多个人还有两艘船的原因,那么远赶过去救他们,说不感动那是假的,能够为了那么远的人而出动最精锐的人员,可以想象以后在这边生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了。

“王大爷,到时候您那一家就都住在我家的旁边吧,旁边还有空闲的房子呢,正好到时候我跟您好好说说怎么养鸭子和养猪,大好官教给我们的方法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那鸭子和猪长的才快呢,等到了明年的夏天,就能吃到自己家的猪肉了。”

王五子对着老头说了起来。一说到这个,他就觉得非常的自豪。

老头也没反对,笑着答应道:“好,好。到时候就住在你家旁边,可要把我这老头子给照顾好了才行啊。”

 第一百零一章

淋淋的小雨下着,宁中则站在窗户前面看着外面那丝丝的雨线。 /洗惚中又有一种雾蒙蒙的感觉,地上不如夏季雨水多时那样溅起一个个泡泡,沙沙的声音好象永远都不会停下。

“再有一个,月就过年了,今年应该迅是那么热闹吧?”

宁中利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丝丝的凉意,打在他身上,微微哆嗦了一下。

把窗口撑的更大一些,宁中则回到椅子上坐好,用手抚摩着椅子那细腻先滑的扶手,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老爷,用饭了伴随着敲门声。管家站在外面的走廊当中提醒道。

“不急,让他们先吃吧,你进来,问你个事儿。”宁中则没有吃饭的想法,似乎还不饿一样二

“老爷,您想知道什么?”管家推开门进来,恭敬地站在宁中则的身侧,轻声问道。

“6州的张忠最近又有什么动作没有?我是说是否派人过来劝说本地百姓到6州去?。宁中则用手捋了捋刚才被风水乱的额前的碎问起来。

“回老爷的话。没有,自从过去了一万多的百姓之后,只有五千的百姓后来跟了过去,其他的百姓还算安稳

管家小心地回着,故意把后来又去的五千多百姓的事情说的平淡一些,他知道,老爷现在心情不好,弹劾的折子有了作用,朝廷那里没有继续追究责任,宁家算是躲过了一次,可这作用仅仅如此了,张忠那里什么事情都没有,朝廷未曾派人来查。甚至连刮斥的旨意都没有见到。

谁说山高皇帝远的,好象朝廷那里早就知道了这边的事情,张忠竟然安然无恙,从京城那里花钱买到的消息是。皇上把弹劾张忠的折子全压了下来,或者说是留中不,直接在中书省那里就停住,门下省的人都看不到。

这就是偏向啊。换成正常情况,中书省应该有个提议,门下省做个,决策。皇上批一下。由尚书省那里派出相关人来这里查证才对,就好象整个朝廷都认可了张忠在这边做的事情,给老爷回的批复是不纠。

还提了一下大风的事情,可这“不纠,两个字的意思多了,感觉上是不追究大风造成的损失,可不纠却是写在了前面,皇上写的。尚书省那边出来后,里面加了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话,就是说了说大风非人力可抗。

这个皇上的批复可不是那么简单,不纠钦州的飓风能说的通。不纠张忠的事情也行,最怕的就是另一个含义,这次不追究老爷恶意弹劾?

如果真想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话,可以再写一个弹劾的折子送上,皇上的批复属于哪一种就清楚了,但有人敢这么做吗?万一是最后一个,意思呢,再去弹劾。就会纠了。

宁中则就是因为想到了最后一种可能,这才无比的郁闷,一万五千多的百姓没了,跑到6州帮着修东西去了。真算起来,现在的宁家比张忠家里有钱,势力也比张忠家大。主要是宁家的钱都铺摊子了。

这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宁家几代人来铺这个摊子,赚一点就花一点。铺出来的摊子比张家大,问题是张家的摊子别看比不了宁家,那些个摊子赚的钱却比宁家多出来几十倍,甚至可以说是上百倍。

张忠那边总是能够抽调出来大量的银钱。甚至还有钱给广州府那边修驿路,有钱给朝廷修运河。名义上不是张王两家出钱,打的是官方的招牌。这种事情朝廷那里也没出任何的表功告示。

平常的百姓不知道,朝廷难道也不知道?皇上不知道?十一万贯啊,张家什么都不求就拿了出来,也不怪皇上会把弹劾张忠的折子给压下来。6州去年交的租税加起来折银钱也才一万多贯不到两万贯。

本州这里交了不到三万贯。还算上了土贡的折算,敢花钱的人确实有人保。皇上这回得了好处,那自然要由皇上来

这事儿就让人纳闷了,张忠能从运河得什么好处?什么好处能让他赚到十一万贯?奸臣,张忠就是个奸臣。给那边一些个大臣送叫什么沙的东西,还给他们送叫水泥的东西修亭子和花坛。

分明就是小人,哪个君子能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呸!不就是一些个家具么?明天自己这边就不用了,椅子不用了,能折叠的桌子也不用了,没看出来有什么好的。

宁中则的手依旧在那椅子的扶手上来回地摸着,心中把这套6州免费送来的家具一贬再贬,什么破东西。只坐在椅子上屁股下面时间长了就又潮又湿的。还加了个棉垫,坐蒲团也一样。

越想越气,宁中则用手一拍扶手,对着管家说道:“明天就把这些个6州送来的东西全部  全部放到客厅去。久用使人疲懒,书房中不用。”

“是。那老爷。小公子平时睡的两层可以玩乐的床也要送到客厅?”管家答应一声又问道二

他就怕老爷要让所有的人把6州送来的东西都摆到客厅,自己也收了一个。镶聊缠皮的桌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看上去非常的舒服,尤其是那抽屉,请请一拉就能出来,还有和桌子搭配看来的那个椅子,能够来回地转动,鹿皮的面,红木的架子,还有棉、竹两种垫子,真要拿出来确实心疼。

宁中则也知道这些东西用起来舒服,但他心中不舒服啊,犹豫了一下“就是把书房的搬过去,其他的不要动了,毕竟是6州送来的东西,哪怕用起来别扭也要给张忠个脸面。”

“是,老爷仁义,还给张忠个面子。”管家这下放心了?

“恩,没有别的事情就去吃饭吧。”宁中则非常清楚得到了这些个家具的人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