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一说起县令就没完了,从祥瑞开始说起,又说道县令过年时候给穷苦的百姓送粮送油,再说道这个曲辕犁,把当初宋静功说的话有完善了一些,并且更加地夸张。

他这里说着,周围好热闹的人是越围越多,另外跟着他来的两个,怕有人没听全,还走到旁边各自对着一群人又说了起来,边说边比画,又把那曲辕犁推到众人面前,让大家好好看看,把好处也介绍了一遍又一遍。

等周围的人都记下了,这才交给铁匠,说是晚上过来拿,一共是六十文钱,当场就付了,东西扔下,三人各自找了一个酒店进去吃饭。

到了酒店当中,哪热闹往哪凑,凑到面前说上几句话后,又开始谈起那曲辕犁,并且引出县令大人如何如何,还指出是哪一个铁匠铺在制作着。

在酒店吃饱了,也不多耽搁,又到茶馆去喝茶,酒店免费的茶都不喝,就喝那在路边支起来的茶馆的茶,那些话再次从他们三人的口中说出来。

结果还没等到晚上呢,歧州磷游县中就开始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话,有说那三水县县令一夜白头才想出了那个犁,有说三水县县令瘦的都皮包骨头了,感动了上天,结果托梦告诉他的。

那曲辕犁传的也神了,有说一个人拉着就比两头牛拉的还快,有的说那犁只要放到地上,就能自己去耕地。

无论是哪一种,都把这犁和三水县的程县令联系在了一起,一提到犁那就会想到程县令,一说程县令就有人接着说曲辕犁。

到了晚上,三个人再次来到了铁匠铺中,铁匠早就等在那里了,把那先制犁交给三人,看着三人走远,铁匠把门一关,拉上儿子,抗着他多大的两个曲辕犁向着自己的亲戚家走去。

那三个人带着曲辕犁也没有去什么亲戚家,而是转身离开这里,向下一个县城而去。

铁匠与儿子分别把两副犁送到了两个亲戚家,并且把白天听到的话又加工了一番说给亲戚听,亲戚一听就忍不住了,也不顾天色已晚,带着曲辕犁来到地里,有那好奇的邻居也纷纷跟在后面。

铁匠儿子在前面拉,亲戚则在后面控制着,走起来几步后,习惯了那速度果然快,并且地犁的也深,铁匠这个亲戚高兴了,回去的路上就找人给家送酒菜,说什么都要跟铁匠好好喝一顿。

那些邻居则是闲不住,想要把这个亲眼看到的事情分享给每一个认识的人。

翌日一早,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来到了铁匠亲戚的家中,听说是早上一早就到地里了,又连忙往地里追,到了地方一看,已经有不少的人都在那看着了,还有人不时地发出一声声惊叹。

如此这般,几日后,三水县周围其他州的县中的人都知道了有一种新犁叫曲辕犁,也知道了这犁是三水县程县令弄出来,有很多春耕晚些的县上的庄户都开始制作这种犁。

各县的县令见到此犁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也都重视起来,一份份的奏章送到了上面,州里面的人一看,这竟然不是本州的,那就不好争功了,又把这情况如实地向京城传递过去。

邠州的那些官员,原来还准备和程县令耗着,直到他耗不住把功劳让出来,没想到这个事情竟然一下子就传到了京城司农寺和工部,两个部的官员更同僚一说,弄的所有的部门都知道了这么一件大事儿。

 第六十六章 谁在运筹危中立(第七更)

邠州的人现在把周围那些州县的人都恨到骨头里去了,心说你们怎么就那么事儿多,曲辕犁用就用了,上奏章也行,可你别在奏章中说一大堆的三水县县令的好话啊,甚至把祥瑞和给县中的百姓送东西的事情也提到了。 

本州这边那祥瑞的时候说的是州祥瑞,而在过年三十送东西的事情提都没提过,这下好了,上面的问责的折子已经送到州里了,措辞到是一点都不严厉,就是从各个方面不停地责问,为什么这种事情邠州没报,让人家的州给报了?

就是因为措辞不严厉,才让州中的人感到害怕,严厉一些说明上面的人和你关系近,这种平淡的问责才是最吓人的,一个不好就容易丢官,甚至严重的还要关到牢中遭罪。

在四处都开始为春耕忙碌的时候,州上的人讨论的却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三水县县令的功劳没有人敢再继续压了,无奈之下,众人商量出一个办法来。

天阴沉沉的,好象随时都能掉下来一样,风也随着助威,各个地方的庄户这时都抬头看天,期待着那一场雨落下。

三水县的人也是如此,可天阴了几个时辰,到了午后竟然云消风停。

所有的庄户看到这个情形心都是一沉,今日就是谷雨,应该是播种下雨的时候了,这雨不下,谁敢播种?尤其是一些会看天的老人,满眼都是惊恐,完了,这几天都不会有雨。

三水县程县令也坐在衙门里面,呆呆地看着天,过了好一会儿才扭头问身边的人“小罗水的水怎么样了?”这次他终于是叫了全名。

“回大人,水很浅,这几日一直都没下过雨,化的雪水早就流走了。”旁边人小心地回答着。

“完了,快,马上给本官着急人手,本官要挖井。”程县令哆嗦着站起来,让人着急衙门中的人都过来,按照周围的地方分下人去,组织挖井,可又担心大家都等着播种呢,人手不够。

人都下去了,程县令自己一个人站在衙门门口,不时地有百姓路过问好,他都没心思在一一回应了,百姓们似乎也能理解县令大人的难处,这几日都没下雨,到了谷雨竟然也是如此,而且看样子几天之内都不会有雨了。

到了晚上,算是有了一个好消息,只不过这个消息对于程县令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了,州里的人送来了一个表章,那意思是承认他的功劳,并且会上报给朝廷,但是要让他说以前州里没有上报是因为他不愿意让州中的人上报。

“大人,这下您的功劳终于是不用分给别人了。”县丞在一旁说着,他想让县令高兴一下。

“功劳,功劳,现在还有什么功劳,这旱灾要是弄不好的话,我就有过了,派到各地的人都回来了没有?情况如何?”程县令一点精神都没有,坐在椅子上,整个身体都靠在了靠背上,就这样还往下出溜呢。

“大部分的人都回来了,齐阳村旱,村民抢水,有几个受伤了,抢来的水勉强够种下谷子,可再有几天依旧不下雨,那就要想别的办法了,西河村那边还成,河里面还有一点水,能撑上半个月,现在他们已经憋坝拦河了,可他们下面的东河村就完了,南山村……。”

一条一条的消息从县丞的口中说出来,通常都是没水,平时不用的时候,那水一直都有,这一到用了,却发现那点水根本不够,有点水的地方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就没有一个好消息?全成了这样?对,还有一个地方没说呢,土桥村那边,张家庄子,他那怎么样了?”程县令突然想起那边的人还没回来。

“大人,那边是有一条河,可那河水是四条小河汇聚成的,其中的三条刚才说的村子都已经不够用水了,他们把那河水引走了,剩下的一条平时也就齐腰深,根本就没用,主要是以往几年都是这样,看着像干旱,其实到了谷雨前后就会连续地下雨,百姓和我们都习惯了。”

县丞叹息一声,那张家庄子给了他们这边衙门太多的惊喜,可这一次,谁都跑不了。

“报,大人,大人,小的回来了,小的从张家庄子那边回来了。”县丞的话刚一落下,门外面就传来了声音,接着一个人就跑了进来,看那风尘仆仆的模样就知道是一路快赶。

这人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包裹,看上去不沉,进到院落中一停下,却说不出话,光站在那喘气。

“回来就回来吧,找地方休息,你背的是什么?又从张家庄子要东西了?平时要也就算了,现在他们那也旱着呢,你怎么就能……。”程县令气的后面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大人,没要,是,是他们,庄,庄子给大人衙门,带,带回来的东西,好,好东西,木耳,十,十斤,干,干的。”这个衙役一断一续地回着话。

“什么?十斤干木耳,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也敢收?旱成那样了,有这些木耳能换不少钱呢,打井需要钱,从外面买粮食需要钱,送回去,这东西不能要。”程县令和县丞都吓到了,张家庄子哪来这么多干木耳?

衙役还在喘着,心中着急啊,最后把桌子上县令大人的碗端起来,一口气喝掉里面的茶水,抹了下嘴,终于舒服了,把包裹打开,说道:

“大人,这木耳是他们自己种的,说是拿回来给衙门中的人分分,本来要给二十斤,小的没敢要,只拿了十斤回来,泡来了以后,衙门中的人都能分到一些,吃个新鲜。”

“种的?木耳也能种?”县令县丞两个人再此惊讶了一回,甚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两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来给那张家庄子定位了。

黄瓜能在冬天弄出来,有素油,买了别人都不要的胡萝卜结果大赚一笔,又找到了非常简单的红糖变白糖的方法,弄出了辣酱,前些日子还有曲辕犁,现在连木耳都可以种了,这世上还有他们干不出来的事情么?

“好吧,既然能种,那他们又发财了,就是旱了也不怕,他那边怎么样?是不是什么都没种?”

程县令这下放心了,木耳金贵呢,想吃就的到山上,或者是哪个树上找,再有就是运木柴的地方有,这就是钱啊。

“回大人,都种下去了,张家庄子、王家庄子还有葛家庄子三个庄子全种了,葛家庄子管张王两家庄子借的水。”

“都种了?借水?他葛家庄子没水,莫非张王两家就有水。”县令觉得自己有点头晕,这个时候张王两家庄子别说没有水,就是有水还能借给别人?他怀疑衙役在说谎,于是脸沉了下来。

“真的,大人,小的不敢说谎,您是不知道啊,张王两家庄子挖了六个大池塘,里面的水都是满满的,小河还有点细流,都被引到六个池塘中去了,小的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