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9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山论剑,尘埃落定。

热乎乎的篝火聚餐,吃的许多人心中寒,应李隆基的吩咐,乘上船往京城而去,今年是要在大唐过了。

张小宝与王鹃也不打算回积利州,更不去洛阳,家人已经从洛阳出,一同到京城来过年,明年就不用再回去,张忠准备在京城谋个官当当。

具体的官职还没安排,但最差也要当尚书才行,把原来二品的官职免去,变成三品的,明降暗升。

官职方面最高兴的是小贝九个人,抓到个奸细,立了大功,原来的朝散大夫是五品官,穿浅红色衣服,有银鱼袋。

如今变成了深红色的衣服,文散官,中大夫,依旧是配银鱼袋,只不过后一点被小贝选择性忽略了,她就喜欢金鱼袋,自己家做的手工还好。

李隆基按照小贝等人确实做出的贡献赏了之后,考虑一下,觉得应该补偿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又给了小贝九个人一个权力。

原来是知御史事,如今变成知御史事兼事大理寺卿。

听上去乱七八糟,凡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人再看向小贝等人就更害怕了。

如果说知御史事只能弹劾,而不能抓人,那么大理寺卿就可以直接判案了。

这么大的权力自然没人相信皇上会给九个孩子用,还不是让张小宝与王鹃拿来掌握,虽然九个孩子非常偶然地抓到一个想要谋害皇上的奸细,但判案他们会吗?小贝弄清楚自己拥有的权力之后,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判案似乎很难“小远,你要把永徽律疏和六典背下来,以免判错了。”

“背下来你也判不了,你当你有个大理寺卿的权力就能文案?知道什么叫三堂会审不?”小远给小贝泼了一缸的冷水。

“呀?有这事儿?我不管,逮到我就判,小远,我问你,你想不想当个官,真正的官,比如哥哥姐姐那样的,咱们合计合计,包下来一个县,去造福一方。”

小贝决定不按规矩来办,眼珠转转,又提出个想法。

小远使劲地摇摇头“不当,我自问没那个本事,要当你当。”

“好,我去说。”

小贝下了很大的决心。

张小宝没去关注弟弟妹妹的升官之事,与王鹃研究了一番,找李隆基商议了两个时辰,待翌日天明时,李隆基出一道道旨意。

河北道北部来的四万人留给张小宝和王鹃一万人心最不稳的在京城训练,剩下三万人分到山南东道与淮南道各府,并从两道调出两万五千将士前往丰州,参与丰州的府军演习。

二月二回父母这了,本文自动更新,明日回家多更。

祝大家节日快乐。

 第四百三十三章 小贝求官烟花彩

华山一行结束,回程的路依旧选择水路。 

船队来时所走的漕渠竟然没有重新冰封住,河面上有不少的小船在游荡,只要有一点冰冻的样子就会有人给砸碎,直到朝廷的大船行过,小船才纷纷靠向岸边,老实地等待检查。

“鱼,鱼,我看见鱼了,去个人,买回来。”站在船舷甲板上的小贝搓搓冻得通红的小手,放下望远镜,与旁边负责保护的人吩咐道。

这人立即就去办,别人想在当今天子的船队行进过程中突然停下来不容易,小贝的这条船却是例外。

小贝幻想着大鱼被做好之后放在盘子中的情形,自我表扬道:“小贝对小远真好,小远最爱吃了,恩,我去问问皇上伯伯,小贝是乖孩子。”

说做就做,从这艘船上射到前面船上几条绳子,临时搭出一个浮桥,小贝在几个人的保护下换乘了一条船,接着又如此做了两次,终于是来到了李隆基所在的船上。

李隆基不顾外面风寒,正兴致勃勃地跟一众大臣欣赏漕渠两岸的无限风光。

潺潺流动的水,雪白一片的地,青中透灰的天空,李隆基看着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就连那飞来飞去,唧唧喳喳叫唤个不停的麻雀也比往日更加灵动。

最近一段时日总觉得有点心神不定的张说没有离李隆基太远,站在李隆基的侧后两步的距离上,一同欣赏景色,却是看不出任何让人赏心悦目的事物。

本该是结成冰的河道看上去是那么的刺眼,远处白花花一片显出大地的萧瑟,吵吵闹闹的麻雀也不知道偷吃了多少的谷子,竟然还那么胖,天灰暗的使人觉得阴霾。

李隆基不知道张说怎么想的,反正他高兴,看什么都高兴,就连趁着年前这几天急着高价卖东西的人在他眼中也变得生动了。

一阵吵嚷声远远传来,李隆基举起望远镜朝那方看去,只见一个刚刚挑着担子的人刚来到河边集市上的人,还没等担子落下,就被许多人给围上了。

其实离得也不远,四百来步的距离,换成以前的话,绝对不允许有人靠到这么近的距离上,很容易带来危险。

只不过如今的船上配备了可以连着打的枪,更有人在了望台上观察情况,李隆基自信,没有人可以冲到自己的近前伤害自己。

三百步,那是一道死亡线,故此也不再继续扰民,让百姓年前过得安稳一点。

他身后的张说却不了解皇上的心思,见皇上望过去,以为是反感,连忙招呼身边的人,命令道:“去,让岸上护卫的人驱散那些人。”

被命令的人刚要领命去传递,李隆基开口了“慢,张卿为何要去赶人?”

“凡人多扰圣心,陛下,此事不可长,不然百姓心中还怎知陛下威严?”一直都觉得自己可以猜透皇上心思的张说这一回疑惑了,挑好的来说。

不等李隆基出声,一路畅通无阻跑过来的小贝刚到这里,听到张说的话就帮忙反驳起来。

“张大坏人,哦,是张大人说错了,小贝常闻哥哥姐姐说,圣心既是民心,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过的好才说明皇上伯伯厉害,那人应该是挑了山货出来卖,过年前能卖个好价钱,赶跑他们,年怎么过?”

说完这段话,小贝扬扬头,她突然觉得自己不比小远差,也能记下来很多听上好听的话。

张说被小贝教训了一顿很不舒服,尤其是他听出来小贝前面的称呼,要说张小宝和王鹃与之无关那绝对不可能。

但他也知道,自己不可以跟个小孩子一般见识,笑着摸摸小贝的头“小贝懂的真多,集市也是方便了百姓日常的买卖。”

“那当然,我哥哥说的行就一定行,修桥方便了百姓,多了税收,是个好事,尤其是来往的商人,他们赚的钱够多了,该给百姓一点才是。”

小贝向旁边躲出几步,头发可是作了两个时辰才作出来的新发型,可不能被人给弄乱了,万一张大坏人偷偷把簪子上那颗夜明珠给拿走怎么办。

张说不知道小贝想的是什么,继续带着笑容地问小贝“那商人要是联合起来故意压价怎么办?”

“不可能的,水云间和碧海银沙已经给出了一个最低的价钱,如果商人给的不够,他们卖东西的人会自己组织起来卖到水云间与碧海银沙,没人是傻子,商人最少也要给出一个同样的价钱才行。”

小贝看样子知道的还不少,给张说解释起来。

“那水云间岂不是赔了?”张说又问。

“不会,反正有人去吃,把价钱加在他们身上就可以,哎呀,你怎么这么烦呢,问起来没完,就算是有点错又怎么了?还想一直对下去啊,哥哥和姐姐说过,这就是规律,当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的规则必定会代替旧的规则,大不了再用新办法,一茬一茬的,总让人保持警醒。”

小贝回答了两个问题,觉得烦了,她可是带着目的来的,不是陪张说闲聊,虽说张说这个宰相在很多人的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但那些人中绝对不包括她以及她的哥哥姐姐们。

张说听到小贝的话却是愣了,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他突然想到了为什么最近总是心神不宁,归根结底是宰相这个位置,中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从皇上登基时开始,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宰相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呆太长的时间,一茬一茬的,难道自己也要到时间了?

不,这绝对不可以,要想办法,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上。

李隆基不知道张说心中怎么考虑的,一看到小贝他就高兴,纵观大唐,似乎只有张王两家的孩子最可爱,小宝和鹃鹃长大了,小贝一帮小家伙开始出现,还真是不断呢。

拉过小贝,李隆基蹲下身,指着已经远离的集市问道:“为什么那里有很多人?”

李隆基自己的答案是快过年了,忙着准备年货,以为小贝也会这么答。

谁知道小贝选择的是另一个答案“因为他们手中有钱啦,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就有更多的闲钱来买东西。

年,过的其实不是那一晚上,是一种精神,一种来自这个主先代代的传承,只要百姓还知道过年想家,那这个民族就不会被人打败,没有传承的民族在积累自己历史文明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不小心,就如昙花一现。”

“哎呀,小贝懂的真多。”李隆基把小贝抱在怀中夸奖起来。

“是哥哥姐姐说的,他们还说,看上去过年是一种习惯,深究起来就会发现,根本来自于庄严,灵魂层面的,哎呀,反正我也不懂啦,反正明年过年哥哥和姐姐都很高兴,我也高兴。”

小贝无法理解太多,只能复述。

李隆基听了微微一愣,他还真没从中仔细想过,如今琢磨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儿,朝代变了,年却没变。

更多的是心中的高兴,小贝的说的好,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了,那自己当然要占很大的功劳。

使劲亲了小贝一口,李隆基和蔼地问道:“小贝答的好,朕要赏,小贝,你想要什么?”

“真的?”小贝兴奋了,来时她就目的,正不知道怎么开口,没想到送到自己面前了。

“君无戏言,只要朕能做到的一定做到,但不能随便找个人帮你出气,要有证据,比如上次抓的人,还有最先时你弹劾的人。”

李隆基这几天心情一直不错,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

小贝挥动下拳头“耶!皇上伯伯,那我可说啦,小贝想要个官。”

“不是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