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科技军阀-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战倒是暂且不必。”听到吴佩孚的话,一直没有说话的杨朔铭说道,“因为这一次倒不一定是*政府蓄意挑起战争。”

听到杨朔铭的话,吴佩孚和室内的众位军政要员脸上都现出了惊讶之色。吴佩孚转身注视着杨朔铭,似乎不明白他说话的意思。

“目前详细战况还不得而知,但发生了激战是肯定的,日军如此规模的攻击行动,怎么可能没有其政府的授意?”参谋总长张孝准探身问道。

“军队无政府指令而擅自行动,放在其它国家确实不可思议,但在*,却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的国情有别于我国和欧洲列强。”杨朔铭说道,“这一次日军在海参崴向我军发动突然袭击,很可能是军中一些狂人的杰作,并非出于*原敬内阁的意旨。”

“瀚之如何知道?愿闻其详。”吴佩孚象是有些明白过来,看着杨朔铭说道。

“以*而论,*海陆军的军事行政权分属海军省和陆军省,但其指挥权却属于海军军令部和陆军参谋本部。”杨朔铭说道,“比如*海陆军兵力力量的决定,正常属于军事行政的范畴,归海陆军大臣管。但*海陆军的将领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没有经过海军军令部和陆军参谋本部的同意,就是对所谓‘天皇统帅权’的侵犯。”

“*海陆军大臣管的海陆军省,是政府衙门,相当于咱们的海陆军部。而所谓的‘海军军令部’和‘陆军参谋本部’其实是海陆军参谋部的名称。”曾经和蔡锷同为“留日士官三杰”的张孝准在一旁说道,“瀚之的意思,就是说*海陆军的统帅权其实是在这两个参谋部门而不在政府衙门的海陆军省里头。换句话说也就是政府不能管军队!”

“政府不能管军队?”听了张孝准的话,冯国璋和徐世昌等人都吃了一惊。

“对,就是这样。”杨朔铭笑了笑,接着说道,“更要命的是,反过来,在*,军队能够管政府!”杨朔铭说道,“*有一条‘军部大臣现任武官制’的规定,也就是说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军人出任。在1913年,这一条曾经改为退役后备役军人也可以出任,但在实际上就从来没有实现过。”

听了杨朔铭的解释,吴佩孚的脸色不由得一变。

“这个‘现任武官制’的厉害之处在于,只要军部对政府内阁不满意,两个军*臣辞职就可以了。而且‘现任武官制’的话你就没法子到国会外面去随便拉两个人来凑数。不派新大臣,你这个内阁就只能垮台。”

“这一招倒着实是厉害。”吴佩孚冷笑着说道,“那个‘天皇统帅权’又是怎么回事?”

“*军队的统帅权,名义上是属于*天皇的,不属于政府。”杨朔铭说道,“根据*‘统帅纲领’里的解释,所谓‘天皇统帅权’的本质是力量,其作用是超法律的。‘统帅权’的行使及其结果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也无权对军队的统帅指挥及结果提起质问,要求说明及批评。也就是说,政府只管招兵和养兵,至于招来和养着的这些兵准备干什么,在干些什么,政府一概无权过问。”

“‘统帅纲领’?我怎么没听说过?”张孝准有些吃惊地和蔡锷对望了一眼,说道。

“这个‘统帅纲领’在*国内属于最高机密,只有极少数的高级将领才知道。”杨朔铭说道。

“那就是说,在*,军队可以无法无天,凌驾于政府之上!”蔡锷皱了皱眉头,沉声说道。

“不仅如此,这些由政府招来政府养着的兵呢,也很邪门。因为指挥他们的长官,什么师团长,大队长的,却是由下级的参谋们来指挥的。”杨朔铭说道,“众所周知,参谋应该是为上官起草作战方案,再帮助其实施相应作战计划的。也就是说长官管参谋是各*队的常识,但在*军队里,军政和军令是完全分离的二元系统,管参谋长的是上一级参谋长,而不是长官。”

“*同我国一样,陆军效法德国,海军效法英国,怎么会有独立于政府和议会的军队?一个军队又怎么会有两个指挥系统的呢?”冯国璋问道。

“这种情况的出现,始于*西南战争,当时西乡隆盛举兵反叛,*举全国之军力平叛,耗资极巨,因而战后无力发饷,遂又有竹桥兵变炮兵之以重炮轰击藏相官邸及天皇皇宫。而自西乡隆盛死后,其支持者多进入议会,鼓吹自由*,是为*自由派之始。*军政高层担心议会为自由派所把持,因而当时的*大臣山县有朋在以‘不让国内政治左右军队’的名义下,把军队的统帅权从议会及政府那里独立了出来,直接交给了*天皇。”杨朔铭说道。

“要是这样的话,这个所谓的‘天皇统帅权’其实是扯淡,应该是山县出于个人的野心而提出来的。”一力主张“军队国家化”的蔡锷想到至今仍然健在的山县有朋,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说道。

山县有朋是*明治时代留下来的元老重臣之一,曾历任陆军卿(后来的陆军大臣)、参军、参谋本部长、内务大臣、农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首相)。1909年伊藤博文死后,山县有朋成为*最有权势的元老,对*内阁的交替和重大内政外交问题都有重要影响。被人称为“首相制造者”,可以说声名显赫,但他也因制定臭名昭著的《治安警察法》、禁止政治团体和政治集会的登记、政府有权解散政治团体、禁止军人,警察,宗教者,女性,教师,未成年者,剥夺公*者参加政治活动、限制工会活动、禁止同行业罢工等剥夺*的行为而声名狼藉。

“*当时不乏能人,山县有朋的主张难道没有人看得破和出来阻挡吗?”徐世昌问道。

“因为当时的*各地叛乱的消息不断,*政府焦头烂额,最怕的就是反叛势力和军队勾结起来。军队不参与政治是求之不得之事。就算有人看出来了那又怎样?所谓‘饮鸩止渴’,连当时担任内务卿(后来叫内务大臣)的伊藤博文不但没有表示反对,也大力支持山县的提议。”杨朔铭说道,“为了做到统帅权‘独立’,方便天皇掌军,因此才有了军政和军令的二元化,先是将陆军省参谋局从陆军省独立出来,成立参谋本部。参谋本部直属天皇,这样天皇就不必向太政大臣(相当于后来的首相),陆军卿,海军卿咨询,只要有参谋本部帮忙就可以直接掌握军队了。而首任参谋总长,就是山县有朋。”

“参谋本部从政府独立出来,就意味着军政和军令的分离,说得严重一点,也就是政治和军事的分离。可对一个国家来说,不管是平时的国防还是战时的作战,都要求政略和战略的一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参谋本部的独立简直就是一种倒行逆施。”

“*陆军的这种倒行逆施反而引起了*海军的羡慕,*海军不愿受制于人,后来也效法陆军,成立了差不多的机构,但名称为‘海军军令部’,以示和陆军区分。而当时*国内也有人看出了军政军令如此分离会导致海陆军各行其是,因而至甲午之役前夕,*首相伊藤博文又发明了所谓的‘战时大本营’,以求能够在战时把海陆军统一起来指挥。”

“伊藤博文用‘战时大本营’制度暂时解决了海陆军二元化的问题,然后把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也塞到了大本营里面去,解决了军政军令二元化的问题,但是伊藤没有认识到一点:他只是凭自己的资格和威望在办事,没有从组织上解决问题。大本营制度虽然在甲午甲辰两役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明治维新的重臣们逐渐退出,其制度上的缺陷就不可避免的显现了出来。”

“瀚之果然博学多才,”曾经留学美国算得上是法学专家的外交部次长王正廷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杨朔铭,说道,“‘天皇统帅海陆军’是*宪法第11条明确写明的,正如瀚之所言,不是‘天皇是陆海军的统帅”’,而是‘天皇统帅陆海军’,这当中的差别很大,伊藤博文虽极有谋略,但他到死也没有认识到他在他制定的明治宪法(即所谓《*帝国宪法》)上开了一个多么大的口子。”

“任何东西,要开一个坏头很简单,但开了坏头再想要好的结果就不可能了。*前首相桂太郎曾经说过:‘*建设军事力量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保卫国家不受外敌袭击,维持中立的二等国,一种是威武辉煌,在需要时能诉诸武力一决雌雄,不受外国欺侮,在海外也能自由行动的一等国。*建军虽然历时甚短,但不能总停留在第一个目标上,而要和欧洲列强追求同样的目标。因此从征兵开始的所有事项都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他这些话也就是说明,*陆军从建军开始就是把向外扩张作为目标的。”杨朔铭说道,“而*自明治维新以来,因为这个‘军事优先’的关系,民生一直困窘,如今*原敬内阁首开*政党政治之先河,欲顺民意而改善民生,不欲穷兵黩武,故而对我国有示好之意。此举必然和*军方以扩张为目的有大冲突,为*军方所反对。而*军方若要逼其政府就范,挑起战争是最便捷的办法。”

说到这里,所有的与会者都明白了杨朔铭的意思。

“依瀚之所言,我国当如何应对?”冯国璋问道。

“他们*可以政治军事各行其是,咱们中国可不学他。*既然没有对我国宣战,我国也就不必急于对*宣战。因为如今欧战已息,欧洲列强都想要休养生息,一旦宣战,其必严守中立,则我国之外援断绝矣。”杨朔铭答道,“*政府和军方既然步调并不一致,咱们也就分别对待。外交方面,不妨提出来严正交涉,并请列国派团彻查,军事上,因为咱们前线的兵力相对日军还是不足,所以海陆军应当抓紧时间部署,以应付大战的到来。”

“这一次咱们的兵力比上一次要充裕得多,可以好好的教训一下*人了。”冯国璋看了看陆军部长蔡锷、海军部长刘冠雄和参谋总长张孝准,满怀期望的说道。

“那是自然。”

听了冯国璋的话,蔡锷和张孝准全都表现得斗志昂扬,但刘冠雄的脸上却突然现出了一丝痛楚之色,竟然不由自主的用手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