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手下的兵卒纷纷转过头去,他们心里很清楚赵云想要干什么,无外乎是想给村妇一个痛快。虽然手段冷酷了一点,但不可否认,对于村妇来说,这就是一种解脱,在这个颗粒无收的时代,瘸了一条腿的女人,唯一的下场就是饿死。

千万别说把这个女人养起来,李重没那没多粮食养活废人,赵云也不敢开这个头,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李重救不了那么多人,到时候的结果就是谁也吃不饱,大家一起饿死。

对于村妇来说这是有点不公平,但这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公平呢,对于这些苦难的百姓,李重只能在心里说声对不起了。

青釭剑锋利无匹,削铁如泥,一剑下去,村妇定然感觉不到丝毫的痛苦。

赵云刚要落剑,忽然手腕一抖,在身侧挥洒出一层光幕,“嗤……嗤……”一阵细密的声响过后,数十根被斩断的枯枝落到地上。与此同时,清亮的声音传入院子:“赵将军住手……”

“嗯……谁?”赵云转过头来,看着来人。

院门口处出现一个身影,从曼妙的身材来看,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来人是一个女子。

但相对于洗白白的村妇来说,赵云只能看清女子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黑漆漆的瞳孔就像湖水一样清幽,除了这一双眼睛,女子浑身都被尘土污垢覆盖,就连嘴唇都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女郎何许人也?”赵云高声问道,对于女子的身手,赵云很有兴趣,这年头习武的女子不多,江东的孙尚香算是一个,眼前的就是第二个了,当然,就女子这点微末技艺还是不放在赵云眼里的。

女子微微一福,轻声道:“奴家是华佗先生的弟子,见到赵将军想要……要……这女子,情急之下,才出手相袭,望将军莫要见怪。”

赵云笑道:“我记得华佗医曹好像有一个女弟子,叫……”就是女郎么?你也看到了,并不是赵云残忍好杀,这女子救活了也是残废之身,在这世道根本活不下去,在下这才忍痛下手的。”

“但她不该死……没有人有权利抹杀别人的生命。”女子很坚定的说道。

赵云看着女子那一双纯洁无暇的眼睛,无奈的苦笑道:“既然女郎要救她,那你就动手吧!”

女子点点头,走到村妇身边,俯下身来,仔细查看着村妇的断腿。

赵云冲着手下挥了挥手,说道:“女郎,赵云也帮不上忙,就先行离去了。”说罢,也不等女子回话,就匆匆离去了。

华佗的女弟子连头都没抬,一直等到赵云走远了,这才站起身,冲着赵云的背影竖起一根手指,左右晃了晃,这才低声道:“该死的大头兵,就知道杀人,那像本姑娘,天生丽质又善良无比呢!”

赵云一个踉跄,赶紧加快脚步,骑马而去了。

女子解下身上的包袱,拿出一个瓷瓶,轻轻的倒出一些粉末,仔细的洒在村妇的伤口上,这才取出一根银针,仔细的将伤口缝合起来,足足过了一刻钟,女次这才处理好村妇的伤口。

处理完村妇的断腿,女子又来到婴孩身边,异常轻柔的解开婴孩脖颈上的麻绳,将昏睡的婴孩抱到怀里,嘴里轻轻的哼着歌谣。在这一刻,女子的神情专注而又温柔,就像嫡落人间的仙女一样,用自己的慈悲,感化着困难的人间。

这世间既然有丑恶狠毒,就有美好善良,也正是应为有美好善良的存在,人类才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这也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但是李重显然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他也没有这个能力救苦救难,实际上河北的情况比草还要悲惨一些,这是地势决定的。

现在李重把目标定在了北疆,也就是茫茫大草原。再准确点说,李重打算将魔掌伸向草原,抢牛羊,抢粮食,抢女人,抢一切所能抢的。

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不是李重脑袋发热、一时冲动,现在中原、河北、江东元气大伤,大家都忙的焦头烂额,谁也派不出兵来打仗。但是,这不代表着李重不能杀入草原。

攻打曹操肯定不行,中原是有城池守护的,李重现在哪还有军粮攻城啊,一天打不下来别人的城池,军队就要饿死在城下了。

退一步说,攻下来曹操的城池又能怎么样,曹操也没有粮草啊!

所以杀入草原是最明智的选择,第一,大草原没遭受特别严重的旱涝,还能蓄养牛羊,能有些油水。

第二,草原没有城池依托防守,而且人口并不聚集在一起,攻打起来难度不大。

第三,李重想的长远一些,如果现在不很恨的打击草原上的匈奴人、鲜卑人,难保这些人不会趁火打劫,入侵中原。这绝对不是李重杞人忧天,实际上每次异族入侵都差不太多。(回家了,恢复更新,今天最少2更)

 第二白六十三章 三个良心狗肺之徒

在周朝,犬戎就趁着中原大乱,杀入京城,要不是齐桓公联合诸侯北伐,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呢。/ 

汉代,匈奴人同样趁着楚汉相争的时机趁火打劫。

隋末唐初就更不用说了,吉利可汗也曾经趁着中原混战南下入侵,并在渭水之边和李世民签订了白马之盟,实事求是的说,白马之盟是一个称臣求和的条约属于城下之盟的性质。

最为悲剧的就是明王朝了,趁着小冰河时期的大灾荒,建奴勾结蒙古,霍乱中原,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三百年。

为什么说是最黑暗的三百年呢,其他少数民族也曾近入主中原,但像什么金王朝,元帝国都是威风八面的,唯有后金,软弱的令人作呕。

李重手中大约有三万骑兵,所以李重派赵云、太史慈、高览三人各自带领一万骑兵北上,这是一场掠夺性的战争,除了必要的兵刃、弓矢外,三万骑兵出了长城,手中就没有一粒粮食了。

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三万骑兵爆发出惊人的潜力,一日一夜间就行军一百五十里,沿途连破三个鲜卑部落,抢得牛羊马匹无数,最后合兵单汗山,拔出了鲜卑人距离长城最大的一个据点。

说的容易,实际上这场战斗打的非常惨烈,由于要分开行军(怕抢的粮食不够三万人吃)赵云、太史慈、高览三人行军的路线并不相同,所以他们到达单汗山的时间也不一样。

鲜卑人可不是软弱可欺的羔羊,实际上这个年代的鲜卑人血性十足,一度打的匈奴人丢盔卸甲,战斗力强悍无比。

单汗山最少有一万五千鲜卑骑兵聚集,虽然是仓促遇敌,但双方也杀的尸横遍野,惨烈无比。

最先和鲜卑人交手的是太史慈,由于在兵卒的人数、体力上都处在劣势,太史慈打得十分艰难,很快就被鲜卑骑兵团团包围起来,情况岌岌可危。不是太史慈不想等到赵云和高览来了再动手,但太史慈能等,人家鲜卑人可不是傻子,能让一万大军杀到眼皮底下还无动于衷吗?

另外太史慈也不敢可以减慢行军的速度,如果高览和赵云等人先到了,迟迟得不到自己的支援,到时候自己有什么面目去见别人。

在李重的军中,太史慈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不给别人做出榜样来,马上就回有人取而代之。好胜心极强的太史慈自然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实际上武将也没有几个好胜心不强的。

赵云和高览二人也是这类人,二人也想先到达单汗山,和鲜卑人交手,但很可惜,两个人在黑夜中走了弯路了。等到高览到达单汗山的时候,太史慈和鲜卑人已经厮杀了半个时辰。

高览的援兵堪堪稳定住战局,但却不能给鲜卑人造成决定性伤害,李重在兵力方面的优势并不绝对。

又过了一个时辰,赵云这才带着一万骑兵赶到战场,一见到双方混战的惨烈景象,赵云就知道自己来晚了,羞愧、恼怒、懊悔、各种负面情绪涌上心头,所以赵云连想都没想,就策马就冲入敌阵,同时口中高呼:“裴元绍,后面交给你了……”

不得不说,这种方法是极端错误的,如果赵云是一员智将,此时此刻一定会先仔细观察战场,看看敌军的薄弱之处在哪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术。但很可惜,赵云现在还没有那个能力,心性也没锻炼的那么成熟。

但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赵云还是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就算蛮横无理一些,横冲直撞,也能击破鲜卑骑兵的阵型。更何况现在鲜卑骑兵还处在下风,根本分不出兵力来对付赵云。

还好赵云的副将裴元绍是智慧型人才,急忙指挥着一万骑兵分成十队,十队骑兵拧成一股绳,如同翻滚狰狞的巨龙,轰然冲进鲜卑骑兵之中,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断臂残肢四处乱飞。

足足经过两个时辰的鏖战,太史慈三人才杀散鲜卑骑兵,耀武扬威的冲进鲜卑部落。

对于已经杀红眼的兵卒来说,心中很笨就没有是可为之这四个字,凡是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单汗山的十来万居民,几乎被三人屠戮一空,杀的单汗山血流成河,哀声遍地。

留下了一些妇女作为奴隶,三个人开始盘点收获,作为一个大型的鲜卑部落,单汗山囤积了不少粮食,牛羊马匹等牲畜也不在少数,三个人商议了一下,高览带着这些物资先行回到并州,给饥荒遍地的河北输血。

能养活十万鲜卑人的物资,自然也能养活十万中原人,这一次抢2劫行动可以说是收获丰富,物超所值。

死去的战马正好用来给兵卒炖着吃、补充体力,可如何给战马补充体力就让三个人挠头了。

战马的体力消耗很大,要驮着兵卒奔驰,需要充足的营养补充。单靠青草是肯定不够的,一般来说,在处于战争时期,战马都是需要吃一些豆类、麦子的。

但李重现在人都吃不饱,哪还有粮食喂养战马呢!

所以,三个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在草料中加上一些肉末,代替麦子豆类。三个狼心狗肺之徒根本就不害怕没有肉可吃,人吃战马,战马也可以吃人的嘛!单汗山有十万居民,足够战马享用了。

吃光了单汗山的鲜卑人,在吃别的部落就是了。对于心已经不能再黑的太史慈三人来说,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