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甄洛觉得李重的文采也不错,这主要是李重的脸皮厚了,经常剽窃古人的诗句。

李重在家里和蔡琰顺娘胡天黑地了几天,就开始准备攻打西河郡了,西河郡也算是一个大郡了,面积和雁门郡不相上下,人口也和雁门郡差不多,而且民风彪悍,李重早就眼馋这里的兵源了。

攻打西河郡并不会太吃力,那里比较混乱,盗贼满地,没有什么大型势力,估计李重大兵一到,各个县城就得闻风而降。

打完河西郡之后,李重的第二个目标就是上党郡,在李重的心目中,上党郡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西河郡,如果说西河郡是战术目标,那上党郡就是战略目标。

休息了几天,李重召集众人商讨攻打西河郡之事,攻打西河郡一共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是时间问题,第二是人选问题。

和往常一样,首先发话的是程昱:“主公,程昱认为我们现在就应该出兵西河,第一,如见天下形势正按着主公的设想变化着,看着样子也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动了,袁绍一统河北,只是时间问题了,如今当务之急是一统并州,特别是一定要拿下壶关,这样才能守住并州门户。”

赵云皱眉道:“程长史,如果此时动兵,会不会影响西河郡的粮食收获呢?”

这并不是赵云杞人忧天,事实上大军一动,践踏青苗是常有的事情,就算李重能约束自己的兵卒,可是李重还能约束了西河郡的山贼吗?

程昱点点头,说道:“赵将军此言不假,但就算我们不去攻打西河,这些粮食也落不到我们手里,而且西河郡的粮食产量也不高,我计算过,就算在西河郡一石粮食也收不上来,今年的粮食也勉强够用。”

赵云点头道:“如果粮草足够,那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了,我们这次扫荡草原,只出兵五千人,晋阳还有七千兵卒休息了一冬天,正好轮换厮杀,兵卒的体力一点问题也没有。”

在榆次赶回的郝昭接着说道:“主公,末将认为主公不必占领西河全境,只需拿下离石即可。”

“不错!郝昭所言甚是,西河郡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离石,剩下的各县极为偏远,攻打下来也得不偿失。”李重最郝昭提出的办法很是赞同,毕竟并州地广人稀,占领再多的土地也没什么用,人口才是最主要的。

周泰忽然说道:“主公,末将有个想法,此次攻打离石,不知道能否让周泰的水军显显身手。”

“什么意思?”李重奇怪的问道,心里十分纳闷,就周泰那一千来水军,能有什么用处?

周泰一脸期待的说道:“主公这次出兵可以取道水路啊,顺汾水而下,就是昭馀泽,运送粮草十分方便。”

“这倒也是!”李重点点头,说道。

看到李重有些意动,周泰急忙接着说道:“主公,末将这一千兵卒虽然不多,但控制整个昭馀泽完全没有问题,主公正好可以收拾大陵县、祁县、邬县等县啊。”

程昱闻言嘿嘿一笑,阴声说道:“主公,属下认为周将军所言极是,昭馀泽周边各县都是靠着昭馀泽的鱼虾而活,只要周将军控制了昭馀泽,就等于扼住了他们的咽喉,到时候,就算这几个县的官吏不想投降,这些县城的渔民都不会答应。”

“那好吧!就这样决定了,周泰带领水军押运粮草。”李重当即点头答应下来,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昭馀泽周边各县,李重还有什么不满意。

周泰闻言差点没乐出声来,原因很简单,他终于找到机会扩军了。

以前不是周泰不想扩军,也不是李重不同意周泰扩军,而是晋阳附近实在是没有水军的兵源,想要当水兵,最起码你要会游泳吧,还要会划船吧!在并州找会骑马的壮丁很简单,可是找会游泳会划船的壮丁,那真是难上加难。

可是昭馀泽附近各县的乡亭百姓可都是打渔为生的,游泳划船当然不在话下,几乎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兵,周泰已经眼馋很久了。

既然定下了攻打离石的计划,那么下面的一体就是商讨出征的人选了。

这一次李重不打算亲自出征了,毕竟他不能事事亲躬,总要给手下将领独当一面的机会,不是吗?

本来太史慈是全军主帅的最佳人选,太史慈的威望也压的住其余众将,可现在太史慈要提防北方哦匈奴、鲜卑,实在是抽不出身来。

管亥正在镇守阴馆,也不能脱出身来,退一步说,就算管亥能脱出身来,李重也不会让他领兵出征的,管亥自己都说过,攻城略地不是他擅长的。

周泰自然也不行,他还要统领水军呢,蒋钦在驻守榆次,那剩下的人选只有赵云、郝昭、贾逵、廖化四个人了。

李重看了四个人好几圈,也拿不定主意,赵云武艺高强,但行军布阵却不是他的强项,还需要锻炼,郝昭对行军布阵、攻城守城道颇有见地,但你能让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青年当统帅吗?郝昭毕竟不是霍去病那样惊采绝艳的人物。

至于贾逵,那就是个后勤部长的角色,想要领兵打仗,一样需要锻炼。

廖化,这货更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那也是被逼出来,侧面证明了廖化的能力确实有限。

 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城略地

看着四个人热切的眼神,李重无奈之下一拍大腿,既然选不出来,那就按照历史来好了,就让赵云上位吧,《三国演义》不是说赵云攻打桂阳的时候挺厉害的吗?反正也没什么危险,大不了让郝昭多出点力好了。//

想到这里,李重张口说道:“赵云听令!”

赵云大喜,急忙跪倒在地,恭声道:“末将在。”

李重沉声说道:“此次出征,你为全军主帅,但有一点你要记得,行军布阵只是一定要多听郝昭的意见,明白了吗?”

“诺!”赵云急忙答应道。

等到赵云接令退下,李重又对郝昭说道:“郝昭,你一定要尽心辅佐赵云。”

郝昭急忙信誓旦旦的保证几句,他也知道,自己的年龄不大,争夺全军主帅希望最小的就是自己了,不过他也不是十分失望,毕竟李重手下就这几个人,只要尽心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早晚有出头的一天。

至于贾逵和廖化,这两个虽然也很希望能捞到主帅的职位,但他们心里也清楚,这职位十有轮不到自己,所以倒不是十分失望。

不出所料,贾逵当上了军需官,廖化押运粮草,这都是几个人的老本行了,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三月初八,赵云带领着八千兵卒,分水路两路直扑昭馀泽。

出于好奇的原因,李重也跟着周泰走了一段水路,感受一下三国时代的水军。

阳春三月,暖风袭人,李重站在船头,眺望着奔腾流转的汾河水。

此时可不比污染及其严重的后世,汾河河水极为清澈,洁白的浪花击打在船帮上,溅起珍珠一样的水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看到如此景色,李重见景生情,忍住低声哼唱起来。

周泰在李重身边细细听了一会,低声赞叹道:“主公所吟之歌赋豪迈悲壮,天下无人能比。”

李重呵呵一笑,答道:“幼平过奖了,我就是一个大老粗而已。”

周泰却十分诚恳的说道:“主公,周泰说的可是实话,天下间除了曹操,再无人可以与主公比肩了。”

李重呵呵一笑,实在没办法答话了,曹操是才子,自己是废柴,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十二艘大大小小的船只,顺着汾河而下,首尾相连,如同一条长蛇。

这十二艘船只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最大的楼船能乘坐三百余人,最小的船只却只能承载百人上下,再加上运送的粮草,所以能有幸享受水路的还是周泰的水军。

所以李重皱眉问道:“幼平,现在水军的战斗力怎么样?”

周泰苦笑道:“回禀主公,这些水军的战斗力不成问题,但就是没有船只啊。”

“哦!”李重点点头,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解决。

不过周泰倒不是没给李重一点希望,紧接着周泰就用悉翼的语气说道:“其实我和蒋钦都会造船之术,差的就是人力物力、和一处造船之处,只要打下了昭馀泽,这些问题应该很好解决。”

“嗯!”李重微微颔首,说道:“幼平,你判断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水军,才能控制大河(黄河)?”

周泰闻言一愣,用叹息夹杂着敬佩的眼光看了一眼李重,这才慢慢答道:“北方痛击严寒,大河冰封期很长,所以各方郡守很少打造船只,水军力量很弱,周泰估算,有三千水军,就可以保得大河航道无忧。”

“既然如此,一旦攻下昭馀泽周边各县,你立即征兵两千,打造战船……至于花费,我想周围各县的税赋,应该够你打造一支水军了。”李重斩钉截铁的说道。

周泰急忙应道:“诺!”

水军啊!水军!李重敲打着船帮,慢慢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之中。

汾水在河东郡汇入大河,李重提早让周泰训练水军,算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控制大河的准备,在往长远之处考虑,就是一统中原之后的渡江问题了,在周泰看来,现考虑控制大河有点好高骛远。

但周泰不知道,李重已经开始打算如何在曹操和袁绍的官渡大战中捞取好处了,其中的水军,就是李重很重要的一枚棋子。

和周泰说了一下水军的问题,李重就乘坐小船回转晋阳了。

和李重意料的一样,赵云和周泰攻打昭馀泽各个县城很是顺利,甚至比李重想象中的还要顺利,不出一个月,赵云和周泰就迫降了昭馀泽周围的祁县,邬县,平陶县,大陵县,中都县,兹氏县六个县城。

在大陵县休息了十天,赵云采取李重最常用的做法,每个县城抽调三百既能当做攻城的炮灰,又能当做人质的兵卒,组成一支万人大军,诈称三万人,浩浩荡荡开赴离石。

离石是西河郡的治所所在,城高墙厚,赵云也不急着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