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之北宋-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这样不行,等扶桑军缓过劲来,对我们还是巨大的威胁。”
“徐虎啊,我也知道这个理,可事情紧急,顾不了那么多,只能尽快打到京都再说。”王麟也挺郁闷,这个情形他就没估计到。
一边拼命逃,一边拼命追,连续三日双方都没有真正的接触,到了第四日,藤原家政总算是和王麟的良都军拉开了一段距离,那些武士团有些不敢造次的,老老实实跟在他后面,也有心眼活的,知道这次藤原家族将大伤元气,正是发展自己的大好时机,便悄悄离去,反正逃的时候谁也顾不上谁。
在一块不大的坝子,藤原家政做了短暂的休整,清点手下的军队,藤原家族毕竟是扶桑第一大家族,把持朝政多年,就这种情况下,他还能集拢了四万多人,不过藤原家政已经不指望这四万多人能有什么作为,就连回到京都,能否抵挡住大宋的进攻他都没底。
“将军,南面来了一队人马!”
藤原家政腾的站了起来,要是大宋禁军北上夹击他,那可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是哪里的人马?”
“从京都方向来的,像是我们的人。”
藤原家政松了口气,片刻疑惑起来,京都在大宋禁军的进攻下,怎么能派得出人马?
他的疑惑随着藤原师实的到来而解,兄弟二人先是大哭一场,然后将各自的遭遇说了遍,得知京都丢失,藤原家政手足无措,他不明白为何依托城防,在短短几日之内,就一败涂地。
找原因不是眼下最急的事,王麟的良都军可离着不远,既然一路撤玩京都已经不可能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兄弟二人商议的结果是先避开王麟的锋芒再说,他们计划朝东,前往奈良,那里可是家族的大本营,然后派人与王麟讲和。如果王麟真要赶尽杀绝,一条路是将掘河交出去,将一切责任推到他身上,另一条路就是拼死抵抗,不过不管哪条路,都要看王麟的决心。
王麟当然没这么大的决心,他还急着返回大宋,藤原师实、藤原家政两兄弟率军挟持着掘河转向东后,他并没有尾随追击,让一些轻伤的军士护送重伤军士返回良都后,他便带着剩下的三万两千人迅速朝京都而去,得到这个消息后,藤原师实松了口气。


第二百六十四章 烽火再起
更新时间20131026 19:20:05  字数:3208

 丰稷自王麟率军出征后,就有些心神不宁,大宋一下子出了这么多事情让他意想不到,当户部与他会商,问今年的两市朝廷是否还按照去年的方式收购时,他想都没想就批示了按去年办理。
一开始一切顺利,各道的文书也说明了没什么问题,可还没有二十天,情况急转直下,先是江陵府,龙卫军前移后完全被叛乱所牵制,战区大量百姓开始逃离,大批流民涌入到江陵府地界,地方官吏紧急开仓赈济灾民,可江陵府的大批存粮已被龙卫军带走大半,这造成粮食一时间短缺起来,江陵府便开始从市场上购买粮食,以弥补不足。可让江宁府知府没想到的是市场上粮价一夜之间翻了好几个跟头,达到八贯一斤!顿时整个江陵府百姓都恐慌起来,纷纷抢购,这造成粮价再次上涨。
这是那些豪门大户趁机操纵粮价的结果,这种情形王麟当初就有预判和分析,一两个府、道翻不起大浪,朝廷是有应对之策的,只是江陵府向周边府、道求助,才发现这些地方都差不多,粮价上涨,关键是没人卖!粮商大户都说没粮,全部让朝廷买走了,如今只有朝廷才有粮食出售。
丰稷收到各府、道的加急文书,这才发现事态严重,急忙召集户部紧急商议,等看到户部的相关统计后,他有些感觉不妙,粮食朝廷是有,可多数都集中到了北方,尤其是德州府。江南各府、道都存粮不多,丰稷已经没心情追究为何江南府、道要将大批粮食北运,看来只能紧急从北方调粮。
还没等德州府的粮食装船,江陵府的大批流民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开始抢劫一些城外的百姓,江陵府警卫使刘振自然进行抓捕,不知是方式上的问题,还是有人煽动的结果,很快就造成了流民的集体对抗。
江陵府这边事情还没解决,杭州府又出事了,蔡攸居然强行收购农民家里的余粮,说是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流民潮,农民被逼的走投无路,几个胆大的,便扯起大旗,造杭州府的反。丰稷接到杭州府文书,气的大骂蔡攸愚蠢,他那里知道这是蔡攸计划好的,江陵府一出现流民,他就开始暗中操作,将几个府、道的豪门大户联系在一起,先是操作粮价,然后鼓动流民作乱!当然,这些事他一个人是办不了的,朝中已经上船的安焘、安惇等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有蔡攸这样的地方官员出力,后有安焘这样的朝廷重臣调度谋划,丰稷等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应接不暇。
不到二十天,江陵府和杭州府的作乱就形成了燎原之势,以往百姓造反,总是缺乏各种条件,可这次不一样,那些豪门大户私下支持,表面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妥协,实际上是通过人、物的渗透,把持着叛乱的方向,那就是直指朝廷,直指赵佶!
很快,杭州府和江陵府形成了两支叛军,蔡攸私下让不少对裁撤厢军不满的军士加入到叛军之中,这对叛军的战斗力提升很快,各地还未裁撤的厢军也在安焘集团里各地的人鼓动下,丧失了抵抗力,朝廷都要裁撤你们,你们还卖什么命?简单的话语在厢军中得到共鸣。
赵佶原以为江南之事很快就能解决,杭州府水军出动后,一路急行,十天前抵达了交趾,将沿岸看得见的大小城镇轰击了一遍后,五千水军在交趾中部登陆,这让李朝措手不及,在海上他们毫无抵抗能力,借助战船的机动灵活,大宋可进攻交趾任何一个地方,面对这种情况,李仁宗已经失去了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心,他准备全军撤离,就在骁雄军准备回军增援龙卫军时,李仁宗不知从那得到了大宋江南烽烟四起的消息,突然改变计划,全力进攻钦州。
“相之,这如何是好?”赵佶一脸愁云。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派军迅速平定叛乱一途!”丰稷很是无奈。
“朕也知道需要派军平叛,何军出动,可有预案?”
王胜躬身行礼道:“陛下,参谋司主张派天武军和神卫军,由神卫军坐镇江宁府,天武军平定杭州。。”
“臣以为应该排虎翼军,天武军在大名府十分重要,不可轻动!”安焘奏道。
赵佶有些为难,手里可派之兵不多啊。
“启奏陛下,兵部有急报!”门外内侍禀报。
赵佶心中一惊,不会又出事了吧?
他的预感还是对的,兵部急报的是从秦州来的加急急报,西夏出兵了!
这下殿中诸臣和赵佶都有些傻眼了,怎么西夏也来凑热闹了?
“陛下,西夏出兵,咱们就要预防辽国也出兵!”赵孝奕发现事态的严重。
“王胜!参谋司可有这方面的应对?”赵佶问道。
这种情形王胜在参谋司和众多参谋推演过,“陛下,这种情况臣和参谋们想过,虽说情形很糟,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哦!快说说!”赵佶喜道。
“捧日军在京兆府、神卫军在真定府、天武军在大名府,骁猛军在秦州、雄勇军在太原府、雄威军在真定府,这六只禁军连同戍边的边兵,完全可以抵挡住辽国、西夏的进攻,臣推演的结果是不管在那一方出动虎翼军或中央禁军,就可击败来犯之敌,只是…”
“只是什么?”赵佶急道。
“臣和参谋推演时,没想到江南的叛乱。”
众人皆是沉默,是啊,江南的叛乱声势很大,万一龙卫军和厢军抵挡不住,那就麻烦了。
安惇请咳了一声,“陛下,臣有个想法。”
赵佶几人都看着他,“臣以为,眼下关键是江南叛乱是否能短期平定!六卫禁军和边军抵挡住西夏、辽国进攻,陛下迅速派出中央禁军平定江南!”
“为何不派虎翼军呢?虎翼军速度更快!”丰稷问道。
安惇早就找好应对之策,他可不希望江南平定的过快!“丰相公,派出虎翼军固然好,可辽国、西夏不知道会出动多少军队,从哪里进攻,虎翼军要留下来应对突发状况。”
“那神卫军呢?”
“神卫军要坐镇江宁府并兼顾京东东路,那里不能再乱,否则江南将无法收拾。只有这样,中央禁军才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平叛。”
赵佶很是赞同,“那派出少中央禁军?”
“按中央禁军战力,一厢足已,可为了快速平定,臣以为应派二厢,分别平定杭州府和江陵府的叛乱。”
中央禁军十万,王麟带走一万,再派出两厢,还有五万人,赵佶心里盘算后,觉得还是可行的。
“就按安尚书所言!”
“陛下,臣还有个建议,如今西夏来犯,恐禁军和边军协调困难,臣以为陛下可让王侍郎坐镇秦州,统辖禁军和边军!”安惇说道。
这个建议连丰稷都觉得很有必要,赵佶看着王胜,王胜跪倒奏道:“臣愿往!”
“好,朕加封你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秦州,统领骁猛军和边军!”
“陛下,臣以为西夏不足虑,虎翼军是否北上前移,以震慑辽国?”安焘问道。
赵佶略略思索了下,觉得安焘说得有理,商议后便让安惇下文,虎翼军分别北移真定府和德州府。
中央禁军迅速集结,赵孝奕准备亲领一厢兵马,平定江陵府的叛乱,他要解除龙卫军的后顾之忧,让龙卫军能够迅速平定南方部族叛乱,然后与骁雄军一起将李朝大军彻底击败。
陈述得知赵孝奕亲自出征,很是忧虑,恰好虎翼军都指挥使韩威在汴京与参谋司商议北方的虎翼军布局,他匆匆来到韩威住处,见面就问:“韩将军真要北移?”
“是啊,这已经定了。”韩威大感奇怪。
“将军的虎翼军不能动!”
“这是为何?”
陈述咬咬牙,说道:“我怀疑朝中有人和西夏、辽国勾结,就是要把汴京城附近的禁军全部调离!”
韩威大为震惊,这个指控可是惊天的!“你为何不禀报官家?”
陈述苦笑下:“我没证据,驸马临行前让我要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