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田园美食香 作者:月落轻烟(潇湘vip2014-11-10完结)-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生道:“你讲的情况,后来我也想到了,所以后来再剪的时候,就没有手下留情,底下分叉的小枝也剪掉了。”他的确早想通了,那么多的小梨子,要是都结成了,那果树还不得累死,它也承受不起啊!
    “就是这个道理,其他果树也得这样剪,”想起哥哥包下的鱼塘,也不知怎么样了,她一直忙着自己的事,也没顾得上询问,“哥,你那鱼塘养的还好吗?有没有捞几条看看长势。”
    冬生告诉她,鱼塘是没问题的,因为他又不像现代的养殖,把鱼塘里的鱼,密度养的很大。完全是纯生态,纯自然的养殖,只要不出啥人为的意外,这鱼塘基本不用他管事。村里人也都实诚,不会出现偷偷去捞鱼这种事。其实在乡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近。不像在县城住着,整天算计过来算计过去,没一个讲真话的。
    麦芽笑言,“哥,等我的客栈弄好了,也搞几个农家菜,说不定就要主打你养的鱼呢,比如水煮鱼,酸菜鱼,等我想多几个品种,就能做出很多特色菜了,如此一来,客栈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冬生听她讲的那样好,也兴致勃勃的畅想起来,“成,就冲你这话,我一定把这鱼塘养好,等我养成了,你可得负责销路啊!”
    兄妹俩个有说有笑,李氏屋里,她跟郑玉也听的分明。
    郑玉羡慕的道:“麦芽就是能干,她跟元青真是绝配,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生意肯定是越做越红火。”要是搁以前,她八成也会觉着开客栈这种事,对于她们这些土生土长,一点经验,一点资本都没有的乡下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可现在不一样了,家里小生意做着,又种了那么些果树,玉米,能种的土地都种上的农作物。这田地本就是菩萨赐给他们的聚宝盆,没理由让它荒废着。别的不说,光是今年做了半个多月的竹笋干,就叫她尝到了甜头。
    李氏笑着眯起眼睛穿针,“他俩这样拼命,也是为了小娃儿,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以后啊,不过牛牛可以到县城上学堂,就是你们的娃,不也行吗?你跟冬生要是愿意,也跟着一块去干,反正他们人手不够,你们去帮忙也正好解了他们的急。”
    这事郑玉倒是没想过,她摇摇头,“还是不要了,我啥也不懂,去了也是给他们添麻烦,再说,家里包了这么多的地跟鱼塘,我跟冬生能把这些活干好,也就成了,其他的,以后再讲吧!”
    孕妇不宜拿剪刀,所以这布料都是李氏裁好,再把大致的模样缝好,之后才交给郑玉缝合。
    李氏手指关节突出,针太小,她拿着挺费劲,所以每缝一会,她都要歇一下。
    窗外的细雨还在下着,就像先前在赵家说的那样,这雨季一旦来了,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会停的。这种天气做酱是最好不过,每年春季,麦芽都会先做一批黄豆酱,等到正夏时分,还得再做。今年他们家还会种蚕豆,蚕豆在嫩的时候可以烀着吃,可以剥了里外两层,拿来做炒菜吃。老了之后,也可以晒干留着冬天做成五香蚕豆。总之,蚕豆的用处很多,所以今年麦芽打算多种些。
    中午的午饭很丰盛,冬生送来的黄鳝,麦芽用咸肉搁在一起炒了,做成个砂锅,放了些辣。像这种湿冷的天气,多吃些辣,总是好的。
    李元青顺手捞回来的小龙虾,麦芽也懒得现收拾,就让他拿到屋后的水塘,去喂鸭子了。别看小龙虾挥着个钳子,好像很厉害似的,可一碰上扁嘴的鸭子,就是再来一对钳子也无济于事,照样被鸭子一口吞下。
    那小鱼也拿来喂了,下雨天,又不能晒小鱼干,要是为了这么点小鱼,去支炭炉,那就太不划算了。麦芽只留下晶莹剔透的米虾,一个个都食指长。掐了头脑壳,清洗过后,就能拿来烧烧吃了。
    麦芽准备拿米虾铺鸡蛋,先把米虾用醋生姜腌制片刻,然后起油锅先把虾子炒熟,再加少量的少,烧开之后,就能把打好的鸡蛋倒进去,要是觉着不够香,那便切些葱断或是青蒜断,一起炒出香味。因为虾子先前用油炒过,所以吃的时候,那壳嚼起来也是嘎嘣脆。米虾的壳本身就很有营养,连着虾肉一起吃,最补钙了。
    除了这两个菜之外,麦芽又凉拌了个莴笋,这个季节,莴笋最好吃了,切片炒肉,或是凉拌都好吃,那揪下来的叶子,还能扔进猪圈里,给小猪仔们补充点维生素。
    牛牛跟着李氏在房间里玩,乖的不得了,一声也不吭,逮到什么玩什么。要是想尿尿,便冲她吭吭叫几声,他也不喜欢屁股下湿嗒嗒的感觉,而且从他二个月的时候,麦芽就训练他把尿,到这会已经习惯了,尿尿的时候没有人嘘嘘,他可尿不出来。
    小娃慢慢长大,作息规律就跟大人越发接近。他早上吃的也多,所以一整个上午,麦芽都没有再给他喂饭,等到饭菜烧好,都搁在大锅盖上温着,米饭也煮好时,她才拿了牛牛专用的小碗,拨了些鸡蛋跟米虾出来,准备去喂他。一面也招呼李氏她们出来吃饭,李元青在木工房干活,听见她喊吃饭,便去叫了冬生。
    麦芽一进李氏的屋子,牛牛看见她了,便欢天喜地的扑腾着手臂,冲她又是哦,又是啊的叫着,还试图想爬往她那边爬,简直是一刻也坐不住了。
    郑玉把手里的针线拿远了些,再把他抱过来,交到麦芽手上,“他早就饿了,啃了好几半天桌角,瞧这口水哈喇子。”牛牛正要长牙期,口水严重泛滥。而且还是逮到什么啃什么,不管能不能吃。刚才就抓着那些布料啃,啃了半天,可能觉着没味道,便又插下,再抱着线团啃。
    麦芽一手夹着牛牛,一手端着饭碗,笑道:“我故意叫他饿饿,最好能多吃些饭,光喂奶是不行了,没啥营养,你们也别忙了,不然饭菜该凉了。”
    李氏道:“嗳,我们这就来。”她放下东西,招呼郑玉也别干了。郑玉毕竟是怀了娃,身子骨虽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也不似以前那般利落。站起来后,伸了伸懒腰,晃了晃几近麻木的腿脚。
    冬生从外面进来了,在院子里洗了水,便一块到厨房吃饭了。厨房里有小桌,吃饭人不多的时候,就在厨房吃了,不用来回端菜到堂屋,那样太麻烦。
    黄鳝肉在咸肉锅里炖的兹兹响,有了咸肉的咸香味掩盖,黄鳝的土腥气,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鲜。
    麦芽把牛牛抱到婴儿车里,跟早上喂稀饭一样,吃不过喂虾子更麻烦些,她得把壳剥了,只留下粉嫩的虾肉,这虾肉比鸡肉还细还嫩,小娃儿吃是最好了。那鸡蛋牛牛也喜欢吃。而且是大口大口的吃,麦芽剥了半天,还没他吃的快。
    李元青端了饭碗出来,见她还没吃饭,便道:“要不我来喂,你先去吃口饭垫垫。”他伸手要去拿她的碗。
    牛牛大概以为他老爹要抢他饭吃,小腿蹬着就要往上站,伸手去扒拉他,一副要跟他拼命的架势。
    李元青好笑道:“你急个啥,爹爹来喂你不行啊?”
    牛牛嘴巴一张一合,叽里咕噜的讲个不停,就是听不懂进的是啥。
    麦芽笑道:“他现在喂饭要认人了,谁喂都不成,你还是快些吃饭,下午还有好多活呢,我很快就喂完了。”牛牛不光吃饭认人,晚上睡觉也认,谁哄都不成,非得等她上炕睡,他才肯睡,即使是老爹哄也不成。
    李元青惩罚性的捏了他的小鼻子,对麦芽道:“那我给你把饭菜搁锅里。”他回厨房用大碗夹了一碗的菜,搁进煮饭大锅里,那锅里有余温,不会叫菜凉了。
    家里的炕睡着香,家里的饭菜也香。
    日子过的悠闲,时间也就过的快。在麦芽他们忙着筹备客栈一事时,转眼间就到了端午节。按着陈二顺本来的计划,是要带他们去大河道看赛龙舟的,可田氏有了身孕,自然是去不得,田氏不去,他去也没意思。况且客栈开张在即,各项准备工作,都还没做好,一家人忙的团团转,差点连过节一事都给忘了。
    李元青找的那个大平头,却没搞定。他推说家里事情也多,哪能来他家干上十天半个月的活,就跟李元青当初推拒铁家的活一样,都是有家的人,自然是不愿意长期离家的。
    后来,李元青想了个法子,他把需要的床的样式画下来,拿给他。反正他需要的床样式也不复杂,很容易看懂。大平头有自己的徒弟,而且干木匠这行也干了这么许年,找他定做也是很不错的法子。其实,李元青跟麦芽商量了下,与其自己在家愁着活干不完,不如分包出去,如此一来,不仅不用管他们吃住,还能省了不少心。等他把床打好了,再约个时间拉到客栈去。
    麦芽一想也是,李元青就两只手,要是全部都做完,只怕得做上几个月。
    于是,李元青又把桌椅也包给别人干了,他找的木匠都是相熟的,彼此也都信任。李家现在还要筹备开店,不可能再付银子给他们,只能拖到年底。乡下人也实在,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了。
    雨季里青草长的格外茂盛,圈里的马也可以大饱口福了。
    期间,秦语堂来过一次,给李氏施针,他也是边治边学,人体穴位那样多,没个几年的功夫,哪能轻易就学会针灸。至于拔火罐,那是根据针灸的效果而定,比如针灸时下针在哪处,再用大小不同的火罐置于针眼之上,双管齐下,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而且秦语堂在烧火罐时,还燃了一种草药,在罐子当中。其实这法子,是麦芽提示他的。既然火罐可以吸出湿毒,那也同样可以将药物的疗效直接送抵病灶。
    秦语堂是个聪明通透的人,她只是稍稍点拨几句,他便恍然领悟。回去之后,广翻医书,竟叫他找到几种可以用来点燃之后,可以利用烟雾治病的草药。于是乎秦语堂独家治风湿的秘方,便在乡邻里传开了。找他看病的人,都快到县城门口了。
    这里得风湿病的人较多,一来,是因为大意,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