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三国的小人物-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耳朵到天亮。董将军怎么会看上我呢?

没进洞房前,牛辅还以为董卓的女儿长相跟她父亲一样,很困难。可牛辅错了,这女子不但不困难,还美貌如花,不像是董卓亲生的。牛辅就更加纳闷了。

后来,牛辅才知道事情的内幕。原来,董卓征讨黄巾军,老是吃败仗,心里很郁闷。就找来一个相面的先生看相。相面的先生给董卓相面,那可不敢不认真,把董卓从头到脚看了个遍,最后目光又盯在了董卓的脸上。他说,董公啊,您的眉毛长得有点小问题。

董卓问,我的眉毛有什么问题呢?

相面的说,别人的眉毛都成弧形,对称,您的眉毛有点邪乎,弯曲着,且一边顺。如果再挨紧点,就是斜着的“约等于号”。

董卓问,这怎么了,这么多年也没什么事啊。

相面先生说,这说明您命中有劫难啊。

董卓一听慌了,他最怕劫难,就问,怎么破解呢?

相面先生说,好办,只要你的亲人中有一个斜视眼就行。

董卓犯难了:我的亲人中眼睛都挺好的,没斜视眼呀。相面的说,不难,发展一个不就得了吗?就这么着,把斜视眼的牛辅发展到董卓的亲人当中了。

牛辅心说,敢情这斜视眼也能帮上我大忙啊,我一直为这斜眼苦恼,觉得影响形象,现在看来,斜对了。

果然,牛辅一入赘,董卓的仕途一帆风顺,很快就进京掌了权,成为当朝丞相。董卓封牛辅为中郎将,军队驻扎在河南陕县。

中郎将可是不小的官。西凉军团中,董卓是老大,下面就是几个中郎将,比如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等。中郎将下面是校尉,包括日后兵进长安为董卓报仇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那时,他们只是牛辅手下的校尉。

单说这天早晨,牛辅走在陕县的大街上,就有好多熟人奇怪地看着他。牛辅觉得奇怪,回家一问,妻子说,哎,你的眼睛怎么好了。牛辅赶紧照镜子,两只眼珠真的很对称,不往一边斜了。牛辅大笑,此乃大吉之兆,定有大喜!

果然有人来报,京城正筑受禅台,董卓将要称帝。

牛辅很高兴,赶紧带上礼物,准备进京朝贺。可还没动身就传来消息,受禅台成断头台,董卓被王允、吕布等人杀了。

牛辅大惊,因为老丈人是他的靠山,老丈人一死,恐怕自己就要倒霉了。

这时候,有人来找他。谁呀?就是当年给董卓相面的那位先生。先生本来被董卓重金供养着,现在董卓死了,他在京城待不下去了,就来找牛辅。

相面先生说,你应该感激我呢,你当初不过是一个士卒,现在成了一员将军,不就是我一句话吗?

牛辅说,可是你相的不准,现在我老丈人被害了。

先生说,这不能怪我,谁让你的眼睛突然转正了呢?

牛辅觉得有理,就让他待在身边。

几天后,朝廷派温侯吕布带领大军来攻打牛辅。

牛辅吓坏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吕布的对手,而陕县弹丸之地,很难守住。更让他害怕的是有一些人已经倒戈,跑到吕布那边去了。

牛辅现在是草木皆兵了,总觉得有人要反他、行刺他。他眼睛斜着的时候,心很稳,现在眼睛不斜了,心却不稳了。经常有人来要见他,跟他请示汇报,商讨军情。可他总觉得来人是行刺他的。怎么办呢?他想起那相面先生来了。

牛辅就在帅府外面设一个偏房,让相面先生在那待着。每次有人来见他,先到偏房去让相面先生看两眼,看看脸上有没有反气。如果说有反气,立即推出去问斩;如果说没反气,放进来,说话。

牛辅还让相面先生对他手下的将官,挨个看相。有反相的,立即斩首,没有反相的,留在身边听用。

这一来,弄得人心惶惶,骚乱不安。没几天工夫,又跑了不少军兵。而吕布正在猛烈攻城。牛辅一看,大势不好,赶紧背着金银财宝,带着两个亲兵,连夜翻越城墙,逃跑了。这两个亲兵是谁呀,就是当初到河边叫牛辅的两个军卒。董卓一高兴,将他们赏给牛辅了。

当然,牛辅也没忘了带着那个相面先生。

跑到半路上,将要渡一条河。相面先生拉过牛辅,低声说,将军,我看你带的这两个人都有劫财谋反之相。牛辅大惊,问,如何是好?相面先生说,先下手为强。牛辅说好,就让大家在河边歇息一夜再走。半夜里,牛辅将熟睡中的两个军卒结果了。

牛辅长出一口气,背着财宝领着相面先生连夜过河。相面先生说,您背的东西太多了,分点给我吧。牛辅一听,心里忽地一紧,这小子莫非要抢我的钱吗?转身一剑,相面先生立即就仰倒在河里了。

牛辅背着金银财宝,继续过河。到了河中央,一脚不稳,滑进深水区。按说牛辅水性非常好,别说这点水了,就是过长江也没问题,可是他身上压着金银财宝啊。

金银财宝的口袋压着他,迅速下滑。

手越抓越紧,死不松开。

第21章 赵云:无情未必真丈夫

早些年,赵子龙手持一柄长剑,一面寻师访友,一面期待着能遇上一位明主。这天,他闯荡到湖北桂阳地界。在城外的樊氏山庄,子龙遇到了一位名师。

此人叫樊青,乃当年高祖帐下开国功臣樊哙之后。樊青不仅武艺高强,枪法纯熟,而且熟读兵书,通晓韬略。但这老头收徒很严格。许多后生慕名而来,请求传授技艺,都被他婉言拒绝。

留下少数几个,也因吃不得苦,不到两个月,都偷偷地溜走了。

子龙的到来,使樊青的眼睛一亮。樊青说,学艺,很苦。

子龙说,我不怕苦。

樊青说,为什么要学艺呢?

子龙说,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诸侯纷争,刀戈四起。我愿学成武艺,辅佐一位明主,创立基业。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以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樊青说,好,你留下吧。

自此,子龙在樊氏山庄跟随樊青苦学技艺,勤奋不辍。

每天早晨,子龙在院中练武的时候,会有一个女子站在花丛后边观看。这女子不施脂粉,天生丽质,在鲜花的映衬下,秀丽的脸庞泛着紫色的光晕,更显得楚楚动人。

子龙收招换式,立于院中,那女子会跑出来,递给子龙一块罗帕,让子龙擦汗。

子龙知道,这女子叫紫嫣,是师傅樊青的女儿。

有一天早上,子龙练完一趟枪,准备回屋的时候,紫嫣从花丛中跑出来,手里举着一方罗帕,子龙伸手要接。紫嫣却绕过他的手,踮起三寸金莲,纤纤素手举起罗帕在子龙的脸上轻拭起来。那宽衣大袖一下子褪到胳膊上,露出粉白如小藕般的一截臂膀晃着子龙的眼,尤其是那张香帕在子龙的脸上一点一点,像彩色的蝴蝶在子龙面前飞舞。子龙的脑海一片空白。

子龙清醒过来的时候,紫嫣已经娉娉娜娜移步花间。子龙的面前仍有暗香浮动。

这时候,门口一声咳嗽,樊青走了进来。

晚上,樊青把子龙叫到屋内。樊青说,紫嫣已经许配给桂阳城中赵太公的大公子赵恒,来年,就要聘过去。你今年也有二十了,大丈夫当有四方之志,不可碌碌无为,终老林泉。北平太守公孙瓒与我有旧,我有荐书一封,你可暂去投他,日后若遇明主,再作良图。

子龙拜倒在地,多谢恩师。这天晚上,子龙辗转不眠。门一响,紫嫣进来。紫嫣说,我愿与你同往。子龙摇头,你既已许配他人,就是他人的妻子,我乃堂堂丈夫,如何能做出不仁不义之事?紫嫣哭着跑了出去。

当夜,子龙恍恍惚惚离开樊氏山庄。走出老远,从怀中掏出一样物件来,月光下,看了又看,不由涕泗长流。原是一方罗帕。

子龙在公孙瓒那里并没有待多久,几经周折,他辅佐了皇叔刘备,并且成了皇叔刘备帐下的一员上将。几年后,他奉刘备之命领一千精兵来取桂阳。桂阳太守赵范开城纳降。

赵范请子龙过府饮宴。饮之半酣,赵范说,我慕将军大名久矣,如雷贯耳,浩月当空,我想高攀将军,与将军结为兄弟,不知可否?

子龙欣然答应,两人到院中,摆下香案,面天而拜。拜毕,又到后堂饮酒。正饮间,门帘一响,从外面款款走进一位妇人,一身缟素,更显得清致淡雅。看妇人的眉眼,却含几分幽怨。子龙不由一惊,酒杯差点落地。

紫嫣!

赵范说,此乃家嫂樊氏。当年,家嫂未曾过门,家兄赵恒就暴病而亡。家嫂过门就守了望门寡。这十年来,我全家曾多次劝其改嫁,家嫂执意不肯。最后家嫂说,要我改嫁亦可,除非他有三个条件:一要文武双全,二要仪表堂堂,三要与家兄同姓。这三样条件,兄长无一不合,真乃天意。愿兄长勿疑。

子龙说,此言差矣,我与你既结为兄弟,汝之嫂即吾之嫂也,我堂堂丈夫,岂能做出乱人伦之事。此事万万不可。

赵范说,兄长言语过于偏执,若兄长觉得不妥,我当与兄长割袍断义,然后再让家嫂与兄长成亲,不知兄长以为如何?

子龙说,我与你结义在先,你为令嫂提媒在后,我不能舍先取后,乱了纲常,让天下英雄耻笑。

赵范还想说什么,子龙已经昂然走出厅堂。

子龙听到厅堂内一声轰响,紧跟着传来赵范哀痛地哭喊,嫂嫂——子龙的脚步稍一犹疑,便大踏步走了出去。

到了自己的营帐中,子龙悄悄从衣袖中抽出一样物件,看了又看,不由泪如雨下。子龙手里拿着的不是别的物件,正是紫嫣当年送他的那方罗帕。

刘备听到这件事,对诸葛亮说,子龙真丈夫也。

诸葛亮点点头,却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

第22章 张飞:桃花灿烂

在没遇到刘备关羽之前,张飞一直在涿郡城外桃花庄桃花居干着屠夫的职业。春天的早晨,张飞先在前院的屠宰场内巡视一周,转身径直穿过中院的住所,阔步走进后院红雨翻浪般的桃林。他立于桃树下,抬起头,黝黑透亮、棱角分明的脸正贴着大朵艳丽的桃花,目光里竭尽温和。忽地,张飞长声怪叫,如雷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