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三国的小人物-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训牧甘衬鹁疲斐尚矶嗔甘忱朔选5蔽裰保侵浦拐庵智榭龅姆⑸P碡顾担⒙餮剑此滴沂呛镁浦耍挥Ω酶愠稣飧鲋饕猓墒俏四愕氖乱担勖侨塘耍咏裉炱鸩缓染屏恕

曹操夸赞许攸,你太让我感动了。他立刻传令,全城从即日起禁酒,违法乱令者斩。

曹操还让许褚、张辽等武将领兵昼夜巡城,如遇饮酒之人,就地正法。

这天晚上,曹操悄悄把许攸请进府中,说,这几天没酒喝,憋坏了吧,唉,别人不准饮酒,老同学例外,今日咱俩好好叙叙旧,一醉方休。

许攸点头,好,好,阿瞒,你想得真周到呀。

那一夜,他们谈了很多,谈起一起读书的情景,甚至谈到跟袁绍的一些儿时旧事。感慨不已。

许攸晃晃摇摇离开相府,已是深夜。天空中一轮明月虚悬,冀州城的街道清清白白。微风拂面,许攸的酒已经醒了一些,慢慢从刚才的儿时往事中抬起头来。

这个街道太熟悉了,他在这里住过好多年,他曾经跟着袁绍在这条街上巡夜,身后簇拥着河北人马,何等自得,可是,如今街道还是那个街道,人却变了。是自己出的主意,让袁绍走向坟墓。一个臣子,没有帮助自己的主公攻下别人的城池,却领着别人灭了自己的主公,还跟他们在一起喝酒庆贺。难道不是太过份了吗?

想起袁绍、曹操和自己三个人同窗之时,一开始是多么和睦,互相爱慕,互相敬重。不知怎么就有了矛盾,直至袁、曹成了朝廷要员,还曾经在大将军何进手下一起联手做过大事。可是,随着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就水火不相容,互相争斗。古人云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最后,历史淘汰了袁绍。如果,当初袁绍用了自己的计谋,那么,曹操又可能作阶下囚、刀下鬼了。那么,此时他一定和袁绍在许都庆贺呢?

许攸越想越不是滋味。他伸伸胳膊,仿佛在驱散什么。

就在这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街角处闪出一队人马,为首之人金盔金甲,手持镔铁枪,跨下乌骓马。

原来是大将许褚奉丞相之命巡夜。

许褚令军校,将饮酒之人拿下。

许攸说,我跟阿瞒饮酒,何罪之有?

许攸“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若不是俺许攸,你们如何能在这里耀武扬威,早已成了阵前死鬼了。曹阿瞒也成了别人阶下之囚了。

阿瞒?他又在叫丞相的小名。许褚早已不耐烦了,他本想训斥几句,可是他连这点耐心都没有。他手中长枪一抖,许攸像秋天的树叶,飘落在地上。

当许褚把人头扔到曹丞相面前的时候,得到的当然是训斥。

可是仅仅是训斥而已,连一点责罚都没有。

许攸的葬礼在一天清晨举行。全城的百姓都聚拢来看这位丞相的老同学、绝顶聪明的许攸先生。乐器班在哀伤地吹打,城中最好的歌手在动情地唱着挽歌。曹丞相哭得最悲伤,几欲昏绝过去,旁边的侍从看他的嘴在不停嚅动着,终于努力听清他一遍遍念叨的是:今后谁还叫我阿瞒呀!

曹操被侍从强行拉出灵堂,文武也跟了出来。

最后走的是行军主簿杨修。

杨修拍了拍许攸的棺木,叹道,你是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愚蠢的人。

杨修还说,丞相的话,你怎么能当真呢?

杨修说着,背着手,摇头晃脑地走了出来。

杨修不知道,他这个聪明人,最终得到的,也是跟许攸一样的下场。

第3章 祢衡:最具冲击力的鼓吏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县人,在今天的山东临邑。

祢衡的模样怪怪的,与众不同。

他的身量高瘦,脑袋硕大。离老远一瞧,就好像牙签上挑着一个馒头。他跟别人讲话时,爱晃脑袋,身边的人都揪着心,怕他一不留神,脑袋掉下来,砸着自己的脚。

祢衡的父亲是个生意人,嘴皮子特溜,能把死马说成活马,三年前的陈货能说成刚从枝头采下来的。母亲是个泼妇,擅长骂街,丢根针都要站在门口骂半天。有不服气的就与之对骂,一来一往地辩论。祢母能把没理的说成有理,有一分理讲出八分理来。祢母有个外号,叫“千嘴不败”。

祢衡饱读诗书,从小又受到家庭的熏陶,辩论水平特高。外号继承了其母,也叫“千嘴不败”。

祢衡九岁那年,隔壁搬来一个新邻居。那几年,祢衡家的邻居经常换,都受不了祢衡母亲的气。古有孟母三迁,他们也乐得搬家,虽然麻烦点,但图个清静。祢衡家的新邻居可不比以前的那些人,主妇也是一个会吵架的,外号叫“万嘴不败”。恁把祢衡母亲说得张口结舌,只有大口喘气的份儿,接不上半句话来。

起初,祢衡的母亲感觉遇到了对手,精神百倍,愈战愈勇,可是老打败仗就很郁闷,渐渐地,精神就有点分裂,回到家就拿着话欺负丈夫。可丈夫经常不在家,她只好拿祢衡解恨。

她把儿子叫过来,骂,你将来一定当大将军,把某某家满门抄斩,一个不留,不然,我就打死你。拿着擀面杖就打。她不是像一般父母那样打儿子的屁股,那块软和,打不坏,她是敲祢衡的脑袋,一打,“咚咚咚”,很刺激。关键是,打着打着,她把祢衡的脑袋当作邻居家的脑袋了,越打越有劲。久而久之,祢衡的脑袋越来越大,经常有炸裂一样的奇异感觉。

祢衡到了十五岁,父母都死去了。他觉得很空虚,很孤独。

另外,光靠读书已经不能生存。他想找个工作。亲戚邻居都很可怜他,给他找了许多工作。可他都待不下去。干得久则一月,少则一天,就跟人家闹翻了。他继承了母亲的传统,会骂人,骂得咬牙切齿,跺脚捶胸,欲死欲绝。这样的人谁敢要!他就失业了。失业后就没事干,他穿着怪异而破旧的衣服,露胳膊露腿的,抱着一卷诗书,在大街上高声诵读。

这一天,路过县衙,忽听得咚咚的擂鼓之声,祢衡的脑袋突然清醒了。他大叫,我终于找到我喜欢做的事情了。于是,到县衙找县太爷,想学打鼓。县太爷学问不大,能力一般,但是个慈善家,喜欢做公益事业。知道祢衡是个孤儿,无处安身,可怜他就收留下来,让他跟鼓吏老李头学打鼓。

就这样,祢衡就在县衙安顿下来。祢衡击鼓,很有激情,手拿着鼓槌,先是一下一下地敲,渐入佳境,直到疯狂击打。他的眼前时而是母亲手拿擀面杖的情景,时而是大河奔流,时而万人大合唱,时而千军万马地冲杀。一场鼓下来,往往是大汗淋漓,仿佛是打了一场战役,骂了一次架,好不痛快!

白天击鼓,晚上读书,一直到了二十岁。那一年,老县令退休,新县令看不惯祢衡,把祢衡辞了。祢衡临走时敲着鼓把新县令骂了一通,把县令骂得狗血喷头。新县令想,奶奶的,疯子嘛!

此时,祢衡在这里待不下去了,又觉得满脑袋学问、一肚子知识鼓胀得厉害。他就晃荡着一脑袋学问、一肚子知识,站在家乡的小城楼上,极目四望。

天下大乱,遍地皆王侯。听说当今天子献帝坐驾许昌,祢衡就信步奔许昌来。

祢衡一到许昌,便结交了天下名士孔融。那时孔融已经四十多了,与祢衡相差二十来岁。年龄虽然殊异,但共同语言很多,谈得拢。孔融就将另一个朋友杨修介绍给他,也谈得透。三人常常彻夜长谈,不知疲倦。

祢衡对别人说,这天下人我没一个看得起的,只有鲁国孔融和弘农杨修,在我眼里、心里都搁得下。

孔融经常跟曹操面对面。曹操问,最近都结交了哪些贤士呀。

孔融说,祢衡,这人了不起。

曹操一笑,没听说过呀。

孔融就向曹操称赞一番祢衡的学识。

过些日子,曹操又问孔融,咱们许都有哪些贤士呀?

孔融说,只有祢衡。

如是者多次,曹操就说,你带来给我看看嘛。

孔融回来对祢衡说,明天我带你去见丞相。祢衡问,哪个丞相?孔融说,曹公啊。祢衡摇了摇大脑袋,不去。孔融问,为何?祢衡说,我怎么能去见一个国贼呢?我要直接去见天子。

孔融叹口气,说,当今天下虽然姓汉,却是丞相曹操说了算,要见天子,必须经过丞相政审。

祢衡说,反正我不去。如此一推,推了好几年。

曹操火了,必须来,不来后果自负。

祢衡想继续硬下去,又觉得没有必要,见见就见见吧,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那一天风和日丽,祢衡在孔融的引领下,见到了曹操。见到曹操,十分傲慢,只是点点头,连腰都不弯。

曹操没怪他。他见祢衡形容古怪,心中暗暗称奇:有奇相必有奇能。一问,祢衡对答如流,果然文韬武略,知多学杂。

曹操欣赏他的才能,想留为已用。

曹操说,先生愿留在相府,早晚赐教曹某吗?祢衡哈哈大笑,说,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乃汉室之民,当辅佐天子,立于庙堂之上,岂可充相府一吏呢!

曹操心里很不痛快,他指了指两边的文武说,我这边有这么多人才,文臣武将云集,哪里有你这个狂生说话的地方。

祢衡向两边看了看,哈哈大笑,说,此等人物,吾尽识之。

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墩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李典可使传书送檄,乐进可使取状读召;徐晃可使屠猪杀狗,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槽;夏侯惇人称“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酒桶,肉囊、饭袋耳。

这通骂呀,把这些文武损了个遍,尤其是夏侯惇。敢情这位将军眼睛有缺陷,打仗时被射伤了一只,却被反讽成完体将军。

还有徐晃,年轻时以杀猪杀狗卖肉为生,就这点事也被抖落出来了。他们都想杀掉祢衡。曹操拦住了。曹操也想杀祢衡,可他又怕落下害贤之名,再说碍于孔融的面子。想放他走,又觉得太便宜他,就说,明天我要大宴宾客,先生也来喝两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