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格物致道-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这种直入本心的心印。柳致知并没有慌,反而微微一笑,向后退了一步,眼前一变,他出了丹炉,柳致知既未防御,也未直入本心,而是以他自己方法,这种心印幻境实质上一种假带质境,引诱人心灵发生变化,柳致知对玩这一套太过于熟悉,他当日在申城一指定日月,比这个手段高明得多,所以他一步脱离丹炉,既是假带质境,自己就主持这一境,境由心转,不管对方当初如何施法,柳致知的却反过来控制这一境,如果再有一人,柳致知甚至能借这种心印控制对方,让对方在丹炉之中,或成为炼丹的道人。
出了丹炉,才看清楚丹炉上字,刚才在壁画前看不清,现在的他好像已入壁画,反而看清楚丹炉上文字,却是大篆,并非歌诀法术或丹经,却是一种发问:草木易朽,可为丹否?金石无生,何以养生?草木金石炼神丹,真欤假欤?
柳致知看到到这段话,有些愕然,这段话意思很简单:草木自己都易于腐朽,真的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丹药吗?金属矿石之类,本来就没有生命,凭什么能用它们来追求长生,草木金石为原料炼制神丹,是真的还是假的,哪一个告诉我?
这位前辈擅长外丹之道,应该是地元丹术,却在这里对外丹表现出深深的怀疑,柳致知也不知道外丹是否真的能长生,他也服用过外丹,那仅仅是促进一个方面发生变化,还真的未见过一粒外丹服食下去,顿超凡胎,而且,自宋之后,外丹少人提起,因为服食外丹,只见到一个个中毒身死,就是修行界,对外丹也是说,功候不到,不能服用,实际上功候到了,就是不服外丹,也一样,何况,修行境界到时,毒药也不能毒死,外丹在此,如论长生,显得很鸡肋,所以修行界有丹药,大多是一些辅助性的,用来纯化或强化体内变化,而不是单凭外丹修行。
求道路上,得有一颗坚定的道心,现在这位前辈却表现出对自己所修的怀疑,柳致知甚至为他以后的命运担心,也许有些事早已发生,柳致知虽对外丹也有疑虑,但他所修却不是外丹,他对自己格物之道可是没有一丝怀疑,坚信自己会走出一条道路来。
这也是对方留下的第二个心印,柳致知来此是为了追查李安泰的下落,对洞府并不是太动心,如果能入再好不过,如果不能进,也没有多少影响,关键能否找到李安泰的下落。
柳致知看着丹炉上的文字,那个道人殷切看着他,他开口说:“我不知道,但我会一步步走下去,虽身死而心不悔!”
柳致知说的是自己的道心,他如果是修外丹之术,就如他现在所修格物之道,自然会验证到底。
此话一出,那道人似乎一震,接着一股玄妙的信息出现在心灵之中,柳致知知道是下一步的灵引,对方如此做,似乎在选择自己的传人,这一道道关的心印都好像在选择符合他心意之人。
下一步,却不是向上,而是转向山峰东面,柳致知本来由南而上,根据灵引,很快到了目的地,令他惊讶的,入目之处却是两入凹进去的洞窝,直接是在山石开的两个凹槽,柳致知知道到这里必须等到明天早晨,灵引之中信息告诉他,当朝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凹槽之中,加上他的心念,自然会激发心印。
现在时间却已是下午,看来要等到明天才行,但一到此处,柳致知愣住了,两个凹槽中有东西,是两件玉器,正是神机妙算和鹬蚌相争,是柳致知的琢玉老师罗璜被李安泰带走的玉器,怎么会放在这里?这又是怎么回事,柳致知有些糊涂了,但柳致知来的目的就是找回这两件玉器,现在居然就在眼前。
柳致知一伸手,御物之术发动,两件玉器从凹槽中飞出,落在柳致知手上,还未细看,又是一股玄妙的信息投入心灵之中,却不是心印考验,柳致知得到这股意识,才明白事情的缘由,不由为这位前辈当年所费心思之巧感叹。
原来,心印为一,不同选择心声,却有不同结果,如果不符合的,根本不可能得到灵引,得符合条件却分为两类,一类像柳致知所得灵引的指引,是一种真正传承;另一种却是让对方成为自己劳动力,在心性如果不符合传承,但也有可取之处,将成为材料收集者,他们从另一个洞府而入,其中各有机关,将不同材料放入相应槽类,作为报酬,将给丹药和法诀为酬,材料一放入,自然会传送出一瓶不同品种的丹药,甚至还会在墙上显示一种修行法诀,这种人并不真的得到外丹传承,而是作为一个丹药材料收集者存在,为真正传承人准备外丹材料。
如果在刚才壁画面前,柳致知使用法器或法术护身,那会得到一个灵引,先完成一个任务,在凹槽之中放入玉器为祭,玉器必须是当代名家作品,而且有一些颜色和所雕的东西要求,放入凹槽之中,拜祭山神,自然会得到进一步灵引。
此法是这位前辈依《山海经》中祭山之礼而发展出来,也是对炼制大丹的一种仪式变化而来。
柳致知这才明白,原来李安泰在偷盗之前因机缘巧合,进入龙首山的洞府之中,然后根据灵信指引,来到此处,不能再进一步,而却伙同孔随金盗窃了罗璜的工作室,在其中选择了两件符合条件的玉器,来此以玉为祭,得到下一步灵引,不知对方在不在洞府之中。
而柳致知却要等到明天早晨再受心印考验,才能再进一步。

第24章借问仙道有凭否

冬日的夜晚很冷,柳致知又是在山腰间过夜,好在天很好,在没有城市灯光干扰的地方,夜空显得特别透澈,那种幽静深邃,令人着迷。
天虽冷,丝毫影响不了柳致知,柳致知仰头望着星空,不由生出生命有限,宇宙无穷之感慨,世人大多数陷入碌碌之中,很少有人关注头顶的这一份的天空,生命中美好就这样逝去,现代人太忙碌了。
柳致知没有做任何防护,就盘坐在山石,在这美丽的夜空下,与天地万物相交流,一夜时光很快,在无人之处,自己的内心更能真实的体现,一个人,如能沉在心,在无人之处,往往能体会到平时根本不能体现的诸多身体心灵的秘密,修行的秘密不在别处,许多人找秘笈,事实上一切秘密都在你自己,修行界一句老话:“万劫迷头今始悟,原来自性是文殊。”文殊是七佛之师,算得上最高明的老师。
在柳致知不觉间,晓星西沉,东方已露白,柳致知睁开了眼,散去手印,起身活动了一会,终于太阳东升,阳光洒在山崖上,就在那一瞬间,两个凹槽亮起一抹淡淡的彩虹,柳致知神识与之一触,心印顿时展开,这次没有什么花式,直接是一串信息,直入心中一问:仙道有凭否?
柳致知露出了苦笑,修行人,特别是道教修行人,居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疑惑,道教一切修行,最终目的都在于得道成仙,然而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更要命的是,又有几人见到过仙人,但关键的是,如果连这点都怀疑,那么修行的根本就动摇了。
柳致知也未见过仙人,他自己是这样以为的,但他却未有这种疑问,因为柳致知所遇让他对仙道并无怀疑,最典型的例子是龙谓伊,龙都存在了,都入了大海,还有什么不可能存在,还有一点让柳致知从未动摇的是,就是他所求是对宇宙奥秘的追求,是对大道探究,仙并非他的目标,他是求道,不是求仙,正因为这样,他从未细想过仙道是否可凭。
此时被对方一提醒,反而有些疑惑,这不足动摇他的道心,这个疑惑就是传说中那种仙人是否真的存在?这是一种科学中发展起来的怀疑,不是信念,对柳致知修行并不会产生影响,因为他所求目标是格物之道。
在面对这个问题,柳致知心念一动,说:“不论是否可凭,我只管探索下去。”这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心念,在心印中,如果说谎是没有意义,所现一切不过是本心折射,而是你思维投影而现,自然契合心印。
此念一动,一道灵引投入心灵之中,柳致知刹那间明白了,周围一阵恍惚,柳致知好像阳光中升腾的水汽,变得模模糊糊,一步迈出,面前的山崖顿时起了一阵涟漪,柳致知已经进入洞府之中,此处洞府与龙首山显然不同,洞顶一颗明珠闪着淡淡的幽光,整个洞府影影绰绰,笼罩幽幽的淡蓝色光华之中,有些诡异。
柳致知抬起头,看着那颗幽蓝的明珠,明珠好像磷火一样,心念一动,御物的法力立刻作用在明珠之中,刹那间,光华大作,明珠发现明亮的白光,洞府之中一遍光明,这些都是由灵引中信息所得,洞府分为四间,前三后一,后室比较大,前三室,中间是客厅,左为丹房,右为贮藏室,后面一间是修行的静室,也是那位前辈的居所。
柳致知心中对这处洞府结构了然与心,是刚才那道灵引所留,柳致知先进入左室,里面是一具丹炉,整个为铜制,上面布满了符箓,一边是堆放着木炭,一边是各种矿物原料,按类排放好,还有一些植物类灵药,可惜都已腐朽,更为巧妙的是,洞壁边缘,还有一处水坑,却是从石壁中渗出,集成水洼,却一点也未溢出,还有数个蒲团,却是用一种香兰草编成,草显然经过洗炼,没有一丝腐朽的样子,这应该是照看丹炉所用。
墙上刻着一些字,主要是丹炉使用的仪式与一些注意点,如何开炉,如何起火,如何控制火候等,并没有其他东西。
右室之中,靠墙却是一排药柜,格中放着瓷瓶,贴着标签,有数十瓶丹药,柳致知看了一下标签:太-心丹、五黄丹、青金灵砂丹、伏火灵砂丹、重游丹、紫霞丹、真阳丹等等,许多丹药柳致知都未听说过,有些在《道藏》的经卷中看过,却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柳致知四下看了一圈,却发现一本册子,翻开一眼,这本册子既是丹药登记册,也是说明丹药原料和作用,以及使用服食注意点,如太一心丹,是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药物,主料是朱砂,辅料紫背无根草,一种浮萍的变异品种,炼制而成,主疗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