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嫁弃妃要出逃-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王听了代季舒的话眼睛一亮,果然如此。高兴的点了点头等代季舒落了款就拿着证明要给云阁送去,却被代季舒叫住了。
    “你们灾后防病措施做的怎么样?!”
    刚刚就听顺王说赈灾什么的,也没听他提起防病的事情代季舒多嘴问了一句。
    “防病?”
    顺王一脸不解,代季舒呆住了莫不是这个时候还没有灾后防疫病的措施?
    “水灾旱灾之后死人多容易滋生病菌,就会有传染病。”
    代季舒直接把现代的理论搬了出来,发现顺王脸上带着不解明白了直接说的病菌传染病他可能没理解。
     

第五十八章 捐钱得官位?!

    “就是说灾难过后,死的人身上可能会有诸如天花一类的毒,这些毒会传染。”
    代季舒记得最著名的就是霍乱了,那个时候死了不少的人。代季舒不善良,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良心的那种人,能救一个是一个。
    “你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来史书上记载过,前朝郯城就有发生过瘟疫,一个城池里几乎无一生还,最后是未免瘟疫扩大焚城了事。到如今郯城还是一片废墟,被人称之为鬼城呢!”
    到底顺王心系百姓,而且见代季舒似乎对瘟疫一事颇有心得,故而再次坐了下来。
    “你详细说说如何防止疫病。”
    “我知道的也不多,将难民妥善安置。难民居所要进行消毒用酒精或者石灰水消毒,若是发现有人身体不舒服要尽早医治……”
    代季舒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零零散散的,到底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但对于顺王而言,这些已经不错了。
    “对了还有一条收集一些防病伤寒的药物,例如艾草之类的煎上几锅给百姓服用也是不错的方法。”
    想到什么代季舒就立马说了,两人对于这些内容谈了许久之后顺王满意而归。代季舒拿起刚刚看了一半的书籍,安安静静的继续看了起来。
    而顺王从代季舒这里离开去找承佑帝,对承佑帝说了关于防病之类的内容,承佑帝自然是赞同的。至于顺王提到的关于云阁供钱的法子,承佑帝也觉得非常不错。承佑帝也不吝啬大笔一挥一道七品员外郎的官位便赏赐了下来。
    次日早朝,云阁献了二十万两白银的事情奏了上来,接着皇帝的圣旨一下满朝哗然。那些个御史大夫立马跳出来说不合理,列举了许多条条框框。而瑞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皇帝的好机会,也不断的说违了祖制之类的话语,那大义凛然的模样还真是让大家刮目相看。
    承佑帝那里不知道今日这事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而且还是没有实权的。但实际上是皇帝立威表示自己权利的一战,而这次云阁给的钱实际上是一种表忠心。如果向自己表了忠心之人没有嘉奖,那么其他人看不到利益好处那里还会归顺与承佑帝。更何况朝令夕改是为政者之大忌。
    “只不过是个七品员外郎罢了,这是皇家对于如同云阁般儒商的支持,怎么爱卿们觉得不妥?!莫不是爱卿们觉得云阁这般的大义之人为百姓捐献如此之多的财务不该嘉奖?!”
    承佑帝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云阁的所为与百姓相联系。如果大臣们依旧不同意嘉奖,那么就是表示他们觉得不该捐钱,那就是和百姓站在了对立面。而如果不给云阁嘉奖,那么那些年年给他们送钱的商人定然会想着是否在士大夫眼中,他们这些送钱的商家很卑微。到时候有几个人还会继续送钱,即使有也不多了吧!
    承佑帝这是偷换概念,把嘉奖和七品员外郎的官职等同了。这其中自然有看的明白的人,工部尚书一步而出。
    “皇上,嘉奖自然是应当的,但商人是贱籍律法有所定商者三代不为官。七品员外郎虽是无实权小官但同样是官,不若赏赐些东西以示皇恩浩荡即可。”
     

第五十九章 何为大善

    “商人是贱籍是前朝所定,本朝可未有商者贱籍之说。好了,这事朕已下了旨意便不可更改。你若说是律法所定三代不为官,可朕是帝王一言九鼎岂能轻易更改。”
    承佑帝口气强硬了一下,随即道
    “近年天灾人祸,国库中已是无多少银子。如今江城水患名不聊生,云阁如此为国为民,且暂时解了国库的紧张。朕一时大喜过望且有感于云阁心善,此次是朕的失误,当圣旨以下便算是赞赏吧。后头的若是有人如此为国为民,便再说吧!”
    皇帝是没有错的,而且皇帝这几句话完全说出了自己的为难以及忧国忧民。又说了至此一次,话语虽然好似示弱,但若是被百姓知道恐怕会觉得工部尚书这是逼皇帝退让,对皇帝恐怕只有更多的赞赏。而那些商人,原本捐了钱就可能得到官位,如今被工部尚书几句话就没了机会,怨恨的自然是工部尚书一派的瑞王。
    工部尚书自然是明白承佑帝几句话就将他推向了众矢之的,虽然很多时候在为官者眼里百姓不过蝼蚁。但百姓力量的巨大,人言的可畏他们也是明白的。
    “皇上那里有错,是臣不知国库如今如此艰难。是臣太过固步自封,请皇上恕罪,封官之事乃是大善。那云阁也是大善之商家,值得嘉奖。”
    这种自打嘴巴子的事情工部尚书只能做了,要不然他们一派可不得让百姓骂死。而那些士子如果没有皇帝这些话,恐怕会觉得皇帝太过荒唐,但有了皇帝这些话他们只会觉得这个皇帝是个明主。士子都有一股忠君爱国的心思,也自命不凡清高的很。能跟一个明主可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君不闻‘士为知己者死’。
    接着就讨论起防瘟疫的内容了,不知道瑞王一派是故意还是怎么的居然说皇帝杞人忧天,只不过是水灾就联想到瘟疫去了。皇帝很平和的说只不过是预防罢了,没有自然没事,如果有的话也好保护百姓。两人的气度眼界一摆出来,瑞王一下就被比了下去。
    今日深深的打击了瑞王一系,让瑞王一系很是不痛快。可也是,谁让今日皇帝和顺王有备而来,更遑论两人背后还有一个见识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代季舒,还是个专门研究历史的现代人。
    “皇上,此次赈灾该让何人去?”
    其他的告一段落,现在就该谈赈灾的人谁合适了。要知道赈灾什么的,其中的油水也不少的。对于瑞王一派而言,这也是个攒钱的好法子。这些人已经被争权夺利迷住了,不会去顾忌百姓的生死的能捞多少是多少。更何况即使这次赈灾失利也不过稍微罚一下而已,而事情没办好官员的责任自然有可任命的皇帝责任不是更大。
    好嘛,你前面说的那么好,讲究的那么多。最后却是没把事情办好,看来你这个皇帝也只会动动嘴皮子而已,实干能力根本不怎么样。不仅如此,眼力还差的很居然弄了个不怎么样的去办事。
     

第六十章 病秧子顺王

    “此事让顺王去办吧!”
    皇帝扔下了个大炸弹,顺王一下子朝野皆惊。这个人可是有十多年没有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了,一直以体弱抱恙隐居于顺王府。就连过年的家宴都少有出席的,每次出席都是病恹恹的模样。不少人都传闻顺王是个早夭的命格,可如今皇帝居然让他去赈灾。要知道皇帝既然要赈灾必然要把事情办好,那么赈灾就不是件轻松的活儿,更别说背后还有瑞王等人的干扰了。
    就顺王那个身体,不会是去送死的吧?!知道顺王就是忠勇大将军的没几个人,下头的文武百官自然也不知道。故而皇帝的话语众人都犹疑了,直到皇帝一派的兵部尚书看懂了皇帝的眼色。
    “皇上圣明!”
    既然是自己主子开口的,自己主子又素来是个深谋远虑的人物,那么有眼色的一句‘圣明’就够了。有了兵部尚书的带头,皇帝一派立马表示赞同。在瑞王一派还没反应过来之时,皇帝就把这事盖棺定论了。
    “该死,那病秧子不是都病了十多年了吗?怎么今日忽然蹦了出来?”
    下了朝,瑞王和他重要的左膀右臂坐在了一块儿,面色阴沉。
    “王爷,顺王多年不出一直声称养病,恐怕如今是有起色了出来帮皇上的。”
    养了十多年,如今瑞王和皇帝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冒出来,可不就是身体好了才行。而且顺王的出现也很及时,若是此时瑞王反了,皇帝就算下重手责罚别人也不会说太难听的话。你看顺王那般病恹恹的样子皇帝都给他机会让他办事,可见皇帝疑心不重,而且很顾念兄弟之情。而你这个身体健康的瑞王却被皇帝如此重的责罚,自然不会是皇帝故意的而是你做的太过分了。即使不少人知道顺王和皇帝是一母同胞,可瑞王和皇帝从小一起长大也是亲兄弟,多少次不敬皇帝还一直处处容忍呢。
    没有深入朝廷争斗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察觉出瑞王和皇帝的暗潮汹涌。就如同现代,平民百姓谁也不能看出那个政党和那个政党不和,只看到他们出现在众人眼中时是非常和睦的。
    “哼,有什么起色,病成那样还出来晃荡。你说顺王去赈灾途中染病,因身体太弱而一命呜呼会对皇上照成什么影响呢……”
    瑞王别有深意的笑着,工部尚书等人自然明白瑞王的意思
    “自然只有骂名,不过顺王身体不好他自己也知道。这几年我们也疏忽了顺王,觉得他体弱多病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也没安排什么人过去,恐怕不会那么容易让我们轻易得手。”
    顺王身体差成那样,他们一直以来都没觉得顺王能活的久。而帮助皇帝,皇帝登基的时候十五岁,顺王才十岁稚童谁会安排人去他身边浪费人力。谁知道一直跟隐形人似的顺王忽然就高调出现了,还有点压轴的意思。如果他们知道顺王就是忠勇大将军的话,恐怕会悔的肠子都青了为何不早点弄死顺王。
     

第六十一章 投名状

    “没有安排那就现在安排,顺王要去赈灾自然要带不少人去。鱼龙混杂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