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幸福农妇 作者:风飞凤(起点榜推vip2014-11-03完结)-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女人,常淑良心底也是很善良的,和韦氏、王氏相处日久,渐渐了解了她们的过往,这才发现自己以前,简直算是生活在蜜罐里,爹爹从来没让她烦忧过吃饭穿衣,到了赵家,她的生活也是适意的,说是伺候腊月,小姑娘乖巧伶俐,性子温柔,她根本不用出出多大的力,也没有受过什么委屈,闲了还能和小姑娘吟风弄月,欣赏古代才子留下的名诗佳句,还真有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常淑良不再自怨自艾,除了闲的时候,还是很想念赵先生之外,其它时间,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叶儿听说后,这才放下心来,赵先生救了她一命,但绝对不想让她再还回去。
  这天,正儿沐休,他曾听叶儿讲过一些金银首饰器皿都是怎样做出来的,便想去看看。叶儿也刚好要去银楼,就带儿子和女儿一起去了。
  银楼的几位师傅,都是外面聘来的,他们彼此之间,都还放着不能让人偷艺,更别说会帮着银楼带徒弟了,他们身边的徒弟,都是自己的亲戚,一个是外甥,其余都是儿子,还有个老陈,手艺最好,却没有弟子。
  小楼共三层,一层主要卖些很大众的普通饰品,主要以银器为主,做工也很一般,大多数是徒弟们的手艺。二楼都是师傅们的作品,以金器为主,镶宝石的也有一部分,但纯粹的宝石产品却没有,叶儿没有雕玉工,在西府,玉工多数是胡人,腊月在二楼眼花缭乱的首饰面前走不动路了,叶儿让奶娘陪着她慢慢看,自己和儿子继续往上走。
  三楼,是几位师傅做工的地方,四个人,每人一间屋子,彼此是绝对不串门的,有事门口说话。
  见东家太太带着大少爷过来,几个师傅都热情地出门迎接。
  “孩子好奇这金银器物是怎样做出来的,我带他来看看。”叶儿也不管王师傅脸上戒备的表情,正儿打头,她紧跟在后,走进了第一间工作间。
  正儿好奇地看到,金银被碾压成很薄的金属片,师傅用剪子剪出花瓣形状,正在盘花。屋子里还有一些拉伸出来的细丝,还有一个金锁片,竟然是师傅用锤子敲打出字和图案来。
  “母亲,做师傅还真不容易呀,这笔好字,就难练出来。”
  王师傅脸上露出笑容,有骄傲、窘迫、还有释然,他心里肯定觉得,少爷还真是门外汉,请人写了字,贴在上面,照着做就行了,他做了几十年,来来回回就这几个,还不早就记到肚子里了?
  既然进了第一间,当然就可以进入第二间、第三间了,反正走马观花的看一遍,也偷不去什么,再说,少爷夫人,不是干这一行的,能看懂就不错了,几个师傅从最初的紧张,到后面的不在意,最后进陈师傅的那间屋子,老头干脆还抽起了水烟,咕噜噜咕噜噜的,仅仅用站立,表示他还是恭敬的。
  正儿拿着陈师傅做的一个扁簪爱不释手:“娘,我想把它送给先生。”赵师傅平时都用的一个乌木簪子。
  叶儿接过来看了看,惊讶地望了一眼陈师傅。他最擅长的,就是锤炼金子的纯度,叶儿没想到,他竟然炼化出白色金合金。
  这比银饰品,漂亮多了,向赵先生那样不喜欢张扬的人,使用起来更符合其身份。
  扁簪上面刻着繁复漂亮的花纹,更显示出它不是一柄普通的银簪。
  “那还没有打磨好。”陈师傅嘀咕了一句。
  “陈师傅,这件簪子做好,就不要放到柜上去了,过一阵我专门差人来取,既然少爷有心孝顺先生,做父母的绝不会拂了孩子这个好意。”
  “是,大奶奶!”陈师傅答了一声,停了一会儿,他说了一句,“我也是偶然练出一块白金,想着应该有人识货,便做了这一件扁簪,没想到少爷眼光可真好。”
  “陈师傅,这么说,你手头还有点儿白金了?你都做成男式的吧,就不要放柜上卖了。”
  叶儿带着孩子回家,命人给陈师傅家送来几匹细布,让他女人给陈师傅做衣服。
  陈师傅无子女,为此他还娶了一个妾,进门也有七年了,到现在依然没有动静。他和兄弟关系很僵,据说弟弟媳妇以前常常指桑骂槐,说他不积德才无后。
  原因就是为了家里的几亩薄田。
  陈师傅的手艺是丈人教的,老头见女儿无出,唯恐女婿休了女儿,便把自己的家传手艺,也传了女婿,不想陈师傅天分高,比丈人和大舅子水平高多了。
  陈师傅和弟弟关系不好,便不愿意过继侄子,也不愿意把手艺传给他们,可随着年岁渐长,他也开始发愁自己的后半生,等五十来岁头昏眼花的,没法做活了,谁来养活他呢?
  叶儿想要把银楼做出特色,陈师傅的白色k金饰品,就可以作为一个主打产品,专门做男性饰品,读书人不肯戴黄金,觉得俗气,银子又觉得掉价,就只能是玉石饰品,可玉饰太娇贵了,一个不好,便打碎了,很不方便。
  转眼就是清明节,陈师傅回家祭祖,他弟弟又说起了想把二儿子给了哥哥的话题,他老婆还一反常态,满脸谄媚地管陈师傅叫大哥,还给他做了一身新衣服。
  陈师傅冷冷地拒绝了,他忘不了弟妹骂自己天生就是绝户头的凶恶嘴脸。
  第二天,陈师傅去银楼了,他弟媳妇却带了三个儿子来到家里,一进门就寻衅生事,自然和陈师傅老婆吵起来,那三个大小伙子,把陈师傅的家砸了。
  叶儿听了下人来报,急忙坐着马车来到这里。
  陈师傅已经回到了家,正面对一屋子凌乱气得吹胡子瞪眼呢。
  “陈师傅是咱赵家的师傅,决不能任人这样欺负。叶管家,你打听一下,看怎样能为陈师傅出了这口气去。”
  陈师傅还是第二次见东家太太,他没想到新东家竟然是这么体贴的主子,心中感动不已(未完待续)

正文 095 麻烦精

  叶儿要想笼络陈师傅,自然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只听她继续说道:“叶管家,你看看师傅家里,都坏了什么家具,去附近的铺子里买了给添换上,不能让他家的生活不方便。”
  叶儿走了,其他事情都留给了叶晨明。
  叶晨明帮了两天忙,和陈师傅一家熟悉了些,便有事没事来看一看,慢慢两人关系越来越好。
  “陈师傅,听说成天炼化金银,对身体有害,不如,我给东家说说,帮你找个好大夫瞧瞧,吃吃药把身上的毒气排一排,试试能不能有个一男半女的。”
  陈师傅从来没听人这么说过,一时有点愣怔。
  “我怀疑那些毒气,阻碍了你精血畅通,这才无子。”叶晨明的表情,非常真诚,陈师傅望了望他,没有吭声。
  过了几天,叶晨明再来时,给陈师傅说:“东家听大奶奶说你弟妹所做之事了,很气愤,他已经让我在你家附近打听,有没有人卖地。东家准备买给你两百亩地,让你后半生衣食无忧。”
  陈师傅有点动容,但还是什么也没说。
  没多久,王耀国推荐了个老大夫,叶儿派人接了过来,给陈师傅诊脉。那大夫也说陈师傅精气不畅。
  四十岁了,成天坐着,难免会血气不畅。陈师傅却下意识地问,是不是跟他成天炼化金银有关。
  大夫也说不清。但他却认为,跟金呀银呀打交道多了,对身体不好。
  陈师傅半疑半信。叶晨明建议他不若休息一段时间再说,陈师傅答应了。
  自己不做活,还照样拿着月俸,东家给请大夫,买地,陈师傅是本分人,也是特别重情义的。便一半感恩,一半羞惭地给叶晨明说。他愿意带几个徒弟。
  过了两天,叶晨明转告了东家的话,让他安心休养,等开始做活儿了。再说带徒弟的话。
  陈师傅又是一阵感动。
  叶儿让人从米庆州买的那批无家可归的男孩子。大的进了饭店,十二三岁的这些,则跟着一个有点疯癫的胡人学画画。那胡人来的安平城得了疯病,说不清自己是谁,家在那里,有没同伴,却很会画画,尤其是画人物,比当地的画家像多了。就有人掏钱,请了他去画像,他以此为生。因为不会理财,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
  叶儿一看他的画,是西方的素描,很是高兴,便请了那个洋人教书。这洋人有时糊涂,有时清醒。偶尔会讲几句,大多数都是自己画。孩子们跟着看,也把自己画的,让洋人修改,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和体悟,领略这种奇特的画技。
  叶儿让孩子们先学西画,再学国画,希望能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的工艺师来。
  画画是要天分的,五十几个孩子,学了半年,就有人画得颇像回事,有人却很差。叶儿考察了十几个差生的嗅觉和味觉,挑出四个去学厨师,其余的送到了牧场。
  这段时间,叶儿和刘应东取得最大的成就,还在饭店上,渡口的麻业铺子,开春之后进行了重建,到了四月底,青瓦白墙,方砖铺地,后面的院子里,还栽了好些石榴树,五月榴花火红时,从满香园的店里分出了六个大厨,带着十几个小学徒,还有培训好了的二十几个跑堂的小厮,便到了渡口,满香园渡口分店,隆重开业。
  别人开连锁店,都讲究菜品统一、口味一致,叶儿这三家店,却是各有各的特色。第一家,以香辣锅为重点,第二家,则是头蹄下水为主料,这渡口店,却主打的是鱼。
  安平城里,杀猪卖肉的屠户,足有几百家,收购头蹄下水很容易。若是渡口店也做这个,光原材料都成问题。叶儿便因地制宜,推出鸡和鱼,并且,菜品也是比较实惠的那种。比如单个人,可以要老碗鱼、鱼头汤、鸡杂碎,若有三四个,选择一下子便宽泛了,豆花鱼、酸菜鱼、香水鱼,这些都是鱼和蔬菜混做的,有肉有菜,油汪汪香喷喷的一大盆,每人一碗米饭或者一桌一大盘馒头,大家每人盛一碗,一口菜一口饭,热腾腾香辣辣的吃饱肚子,一桌贵的,也不过二百文,要了条小鱼的,也才七八十文,算是很经济实惠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