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明史-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击一直持续到天黑,可并没有停止下来,日寇像是发了疯一般的在夜里也进行着炮击。一批人员累了就换上另外一批人员,一批牲畜累倒了,就换上另外一批。仿佛,织田信长想用弩炮发射出去地石头(当时,织田信长并没有特别的炮弹,只能用石头这种最原始的炮弹)将明军全部活埋掉一样。

一整夜。明军官兵都是在担心受怕中度过的,卫平为了减少伤亡,甚至将大部分的步兵撤到了城楼上,或者是城内没有被水淹没的地方,只在前线留下了一部分的步兵警戒,防止日寇在夜里发动偷袭。也正是这些明军步兵中的一部分人,总结出了一种在防御作战中对付弩炮的有效办法挖猫耳洞!

说白了,这还是从佐久间信盛那里学来的。这部分被留在阵地上的明军在壕沟的前面挖掘了一些可以容纳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洞穴,然后就躲在里面过夜。这样,日寇打来地弩炮炮弹也就无法威胁到他们的安全了。而这一办法,很快就被推广开来。当卫平知道这事之后,在第二天一早,其他步兵进入阵地的时候,下了一道命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准备好一个这样的洞穴,好在日寇进行大规模炮击的时候保护自己!

第二日,日寇的炮击持续到了申时才结束,当明军再次出现在阵地上的时候,日寇的骑兵与步兵已经杀近了。早就有所准备的明军并没有给日寇多少机会,步兵炮兵一起开火,立即挡住了日寇疯狂的进攻。当然,这个时候,明军阵地上的官兵也顾不得日寇弩炮的威胁了。在散兵线防御战术中,保持防线的完整性是最为重要的,按照明军的作战条例,在进入这一阶段防御时,任何人都不得轻易的离开自己的位置,就算看到敌人的炮弹砸下来,也不能躲避,必须要保持散兵线的完整性!

明军的损失很大,不过日寇的损失更大。双方的伤亡比根本就无法让日寇承受!

织田信长急了,这根本就不是他想到过的情况。在他看来,连续炮击了一整天,明军的防线早就应该崩溃了,对面的明军也必然伤亡惨重,而弩炮的炮弹几乎都掩盖了整个明军阵地。可是,当他的步兵开始推进的时候,明军却奇迹般的从地下冒了出来,对准了杀近的日寇就是一番猛烈的射击,打得进攻部队根本无法推进半步。一时之间,织田信长气恼不已,让他的弩炮不要顾忌己方人员的伤亡,全力轰击明军阵地。

战斗打到此时,双方都已经没有了退步的空间,都在以生命相拼,可以说,谁最先支持不住,谁就完蛋,双方拼的不仅仅是血肉之躯,还在拼士气,拼意志,拼战斗作风。而这对于第三军的官兵来说,他们已经与日寇激战了二十多日,他们能够坚持下来吗?

见到防线快要崩溃,卫平带着最后一支预备队,两个团的步兵来到了战场上。此时,阵地上所有的囟炮都已经被日寇的弩炮给摧毁了,这些短射程的火炮成了日寇弩炮的重点打击对象,而三面防线上都已经出现了松动的情况。卫平一面让两个团各去加强左右两侧的防线,自己则带着侍卫队到达了正面防线。

“大明的将士们,守好你们的防线,援军马上就要到了!”

不知道上天眷顾第三军,还是卫平已经收到了消息,就在他这番话落音不久,一批数百发的炮弹落到了日寇进攻部队之间,接着更多的炮弹落了下来。阵地上的明军官兵都沸腾了起来,而一些人立即就判断出,这绝不是第三军的炮兵在支援他们,因为第三军的炮兵已经分散到了三条战线上,根本就组织不起这么大规模的炮击!

“舰队,是我们的舰队!”

随着有人欢呼了起来,明军都欢呼了起来。虽然他们身后的城墙挡住了战舰,不过,战舰那高耸的桅杆却太为明显了。显然,李舜臣的舰队及时的赶了回来,用战舰的炮火开始支援第三军作战了。而这李舜臣也是在拼命了,他率领舰队所有的二级与三级战舰直接进了还浸泡在海水里的神户城,很多战舰都搁浅了,而这也增加了战舰上火炮的打击范围,更有效的支援了第三军的作战行动!

卫平也松了口气,舰队及时到达,让第三军有了守住的机会,当然,好事并不仅次一件。

“将军,李将军送来消息,第六军已经攻占了京都,让将军坚持两日,第六军正杀向大阪,邓茂将军的第一军,以及陈豫将军的第二军也在赶来增援,只要坚持一日,就能全歼日寇!”

“第六军打下京都了?”

那名前来送信的海军军官坚定的点了点头。

这时候,卫平才放声的大笑了起来,只要第六军顺利打下京都,那第三军就算全赔在了这里,他都赚了,而且他的任务也完成了。而这条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第三军,明军官兵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在此坚守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阵地对面的日寇也在不久之后收到了同样的消息,对织田信长来说,京都失守,绝对是一个比他打输这场战斗更大的打击。他立即认识到,京都被明军占领之后,他在神户城的进攻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且,整个本州岛的战场局面也对他变得极为不利了!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四十六节 重拳出击

让第三军进攻神户,第二军牵制大阪的日寇援军,第一军围困福知山,这些动作,在陈懋的战役计划之中,其实都是虚招,其目的只有一个,将日寇在京都之外的所有兵力都牵制住,为第六军奇袭京都创造机会!

从整个战场的情况来看,第三军猛攻神户,第一军成功围困了福知山的敌寇,而第二军虽然损失巨大,不过有效的牵制住了日寇主力大军。这些都为第六军奇袭京都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在陈懋的战场部署中,当第三军猛攻神户的时候,第六军则停留在龟冈西面的山林之中,两万多人马全都分散隐蔽了起来,甚至那些笨重的火炮都用树枝给遮好了。严广儒接到的命令是,在大阪的日寇前去救援神户之前,他不能被日寇发现,必须要彻底隐蔽,只有在大阪的日寇主力被限制在神户战场上的时候,第六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向京都突击,用最快的速度打下京都!

当时,日本天皇虽然并不在京都,不过怎么说,京都都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的京城。在陈懋看来,打下京都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在朱祁钰部署的战略计划中,西路大军也应该在第二轮战略进攻中,打下京都是重中之重,这对朱祁钰实现攻占日本的战略目的意义非常重大!

正是为此,陈懋才将真正的目标锁定在了京都上,而没有让第六军与第三军夹击日寇主力。显然,到底是消灭日寇主力重要,还是占领京都重要,在后来引起了很多战史学家的争论。这成了这次东征战争中争论得最激烈的地方。很多人都认为,陈懋放弃了消灭日寇西军主力的机会。一意占领京都,给织田信长留下了大批有生力量,是后来日本战乱的根源。不过。就当时地情况来讲,陈懋将重点落到占领京都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这一方面为后来朱祁钰的对日政策打下了基础,而另外一方面,这也减少了明军地伤亡,减少了战争的时间,显然。这两点的重要性是无法忽略的!

严广儒在龟冈西面的山林里足足埋伏了半个多月,当陈豫的骑兵牵引着日寇主力向神户城扑去的时候。严广儒才接到了陈懋地命令:立即率领第六军出发,进攻京都!

在京都城守备的日寇并不多,只有一万多人,而且是一支象征性地防御力量。当时。织田信长虽然也考虑到了京都的危险性,不过在织田信长看来,明军的重点是对付他的这股主力,而京都仅仅是打开了通往本州岛内部地大门而已,如果无法歼灭西军的主力。那么占领京都的意义并不大。显然,在对京都的政治价值认识上,织田信长并没有朱祁钰那么长远的目光。这也难怪,毕竟在日本地战国初期,天皇的价值几乎等于零,各地诸侯根本就没有把天皇当回亨。这也是为什么东军在控制了天皇之后仍然无法打败西军的主要原因。不过,在朱祁钰手里,天皇。以及日本京都的政治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严广儒的第六军不是骑兵军,当他杀到京都城外的时候,日寇也接到了消息,立即关闭了城门,摆出了一雷死守的样子来。这下,严广儒有点为难了。在陈懋的命令中,攻占京都是必须地,可是又不能给京都造成太大的破坏,在日寇不肯开门投降的情况之下,怎么打?严广儒想了半个多月,可都没有想出个好办法来。

既然已经杀到,那不打是不行的。严广儒见城内日寇并不多,也就先让炮兵对准了城墙进行炮击。既然陈懋只说不能破坏城内的建筑物,那总没有限制对城墙进行炮击吧?显然,严广儒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也就只能这么打了!

炮击持续了半日,京都南面的城墙就被彻底的轰成了碎片。本来京都就是日本各地诸侯的势力禁区,其城防并不算好,那道城墙可有可无。在明军强大的炮火下,很多更为坚固的城墙都承受不起,京都的这道城墙又算得了什么呢?

城墙一倒,日寇纷纷退如了城内。严广儒本想让步兵进攻,可是一想到在城内打巷战,必然要破坏城区的建筑,严广儒就让步兵停了下来。无奈之下,他只能先让炮兵将京都的城墙全都给“拆”了,然后用骑兵封锁了京都外的所有通道,步兵则负责包围京都,三日之内,京都已经成了一座完全“不设防”的城市。

日寇见到明军没有杀入城来的意思,一是不解明军的意图,二是更加大胆了,既然明军不敢杀进来,那就在城内固守,看明军拿他们怎么办!

见到日寇用这种“无赖”般的打法,严广儒一急,反而想了个办法出来。京都临近琵琶湖,只有西面有一条小河,城内的市民以及日寇都需要从这条河里取水。严广儒派骑兵控制了河岸,然后等着日寇过来取水。然后,开始用步兵压缩防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