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斯道绵绵-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是年三十,戴彰勋与肖化南、金旺等人一起指挥众衙役贴对联、挂红灯笼之后,吃了厨子赵广给准备的简单晚饭,戴彰勋提出想到街上去转转,准备看看古城的春节到底是怎么过的。当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戴彰勋早就命令协台衙门各守备以及防汛绿营兵做好了一切准备,防止陶克陶胡趁这个特殊的日子前来偷袭。原本,同知署的官吏们按照朝廷惯例,春节放假五天的。可是周青山听说戴彰勋要在年三十晚上到街上走走,他在家里匆匆吃完晚饭后,也来到了同知署,他要陪着他的戴老爷。四个人都换上了便装、套上了厚厚的脖套。周青山拿过来三个狗屁护耳帽子,道:“大人!晚上出游得戴上这个,否则会冻掉耳朵的。”
金旺道:“不至于吧?”
“一会儿挨冻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戴彰勋特地穿上了那件黑色的貂皮披风。这件披风是李长林他们代表商务会送的,诚挚地说是感谢地方官员老爷对商界的有力支持。当时,戴彰勋说啥也不收,可是他们执意要送,一件皮衣也算不了什么,戴彰勋拗不过,只得遂了他们的意。随后,四人走出同知署,顺着牛市街一路向南走去。
只见,各家商号的门前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和门神,窗子上也贴满了各种窗花。几乎所有的商号都挂上了红灯笼,照得街道通亮。
“过年喽!过年喽!”一群孩子欢快地围着戴彰勋他们叫着,那一声声清脆的喊声,犹如一阵银铃,在他们身边回荡。

多伦诺尔的商户大多来自中原各省,他们自然会将各自家乡过年的习俗带到了塞外古城,经过二百多年来的融合、交流,逐渐形成了多伦诺尔特有的过年习俗。
在多伦诺尔,商户们大年初一吃的饺子是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的,那样,才吃的新鲜、有味。这时,各个商家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以及商号里传出的 “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账声,再夹杂着此起彼伏说笑声、祝福声,洋洋盈耳,交织成老城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之前,各家商号先开始祭祖。这种礼俗很盛,因为商人们来自天南地北,再加上“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所以,他们都要祭祖。
商人们从各自家乡带来的礼俗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坟,有的到宗祠拜祖,有的则到庙宇去祭拜。而大多商人则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地位和辈份大小的顺序上香跪拜。供桌是临时性的,是除夕专设之桌,这里叫天地桌。大商号的天地桌是长条型的,多用柏木做成,案子的两边向上卷起,雕花也异常精美,但非常笨重,不易挪动。小商家的天地桌是长方形的,较为矮小,往往制作得比较粗糙,但容易搬动。
一般没有大佛堂的小商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生意繁忙,对佛和祖先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之时就会对神佛、祖先大酬劳一番。此外,这桌还当作接神时所使用的。天地桌的供品与大商家佛堂上使用的有所不同,除共有的祭祀品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主要是“百分”图,它是一本木刻版的天神全图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则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像、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元宵灯节才焚烧。焚烧神像的意思是说,诸神享用供奉之食品完毕,该回到仙界去了。
最后,多伦诺尔的商人形成了本地共有的祭祖风俗。那就是各家商号在摆设受祀的神像的同时,还在神像旁边供奉祖辈到多伦诺尔经商时的遗物,如羊鞭子、羊铲、骆驼货屉、屠宰工具以及祖辈穿用过的服装鞋帽等,以示吃水不忘挖井人和向外人展示他们商号的悠久历史。
当然,摆天地桌的位置和大小也不统一。有的商家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有的小商家屋内面积不大,就置于院中。
多伦诺尔城的汉族商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然后用高碗盛菜,颇有钟鸣鼎食之意。也有的用当地特有的八大蒸碗,中间摆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初一、元宵夜,都会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让诸神和祖宗们享用。
旗人祭祖,满蒙习俗不尽相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奶茶拌炒米,还有各类风干肉食。撤供时将黄油炒黄米面用香油炸,称作“蒙古年糕”,蘸以白糖,别有风味。满洲旗人官员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初一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
老城祭祖形式虽因民族和来自的地区不尽相同,但大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至近亲朋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当然,回族商人信奉伊斯兰教,是不设供桌来祭祖的。 
吃年夜饭,是众商家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和做生意取得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商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欢快的气氛。桌上,大菜、冷拼、热炒、主食应有尽有。但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火锅,一个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最后一道主食是炸年糕,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商号生意“年年登高”,并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商民们也染上了蒙古人的习惯,尽情地喝酒,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几乎所有商家的这桌年夜饭都会吃上一夜。
戴彰勋转了很久,当他们走到东盛大街的时候,已近“子正”之时。忽然,一阵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彻耳不绝。焰火把天空照的绚丽多彩,炸开烟花有的像天女飞散的花朵,有的像银光闪闪的飞流的瀑布,有的像银河间溅落的繁星。各个商号的掌柜们随着爆竹声,领着全部伙计,抬着一张张桌子来到了大街上。
原来,这是全城各个商号的“接神”仪式开始了。
这里的说法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后,灶王爷夫妇及诸神回天宫汇报,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还有一种说法:除夕夜天上诸神全部下凡,所有人家要迎接神仙。
接神的仪式也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商号中的大掌柜的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地方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这个问题,掌柜的自己要预先查好“宪书”( 宪书即“历书”。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所以历代天子,都十分重视修订历法一事。历书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时称《通书》,或称《时宪书》。)。确定好了时辰和方位之后,便带领全商号的人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今年是农历乙酉年,“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商户们依次按方位叩首礼毕后,祝赞灶王老爷及诸神降吉祥。最后,全商号的人肃立待香燃尽,再叩首,并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必须用松树枝和芝麻杆点燃,伴随着接神时鞭炮声,整个老城红光一片。 
   接下来开始祭财神。戴彰勋见状,问周青山:“祭财神不是正月初五吗?顾禄在《清嘉录》曾说过,‘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周青山回答道:“老爷!这个不太清楚。这里的风俗都是年三十祭财神的,可能是商人们的想法不同于内地平常百姓吧。”
“言之有理。”戴彰勋说。
这时,各家商号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祭牲、糕果、香烛等物放到供桌上,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实力雄厚的大商号都抬出了“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以及滦河鲜鲤鱼等。因为多伦诺尔是著名的商城,所以接财神仪式是接神当中最为隆重的。商户们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商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眷顾,来年便可发大财。  
因此,各家商号的商人不避寒冷,纷纷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家人还要吃路头酒,也就是迎财神酒,往往要吃到天亮。商人们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最好是财神常驻在自己家里,这样可以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接完财神后,伙计们则将大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响,称为“踩碎”。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实际上,接财神是接神仪式的重复和延续。 

从除夕子夜开财门起,大街小巷遍布送财神的人,这个些人主要是一些流民和专业送财神的人。财神像共有四种。一种是“正财神”??赵公明;一种是“偏财神”??五显财神;另一种是“文财神”??财帛星君;还有一种是“武财神”??关圣帝君。
送财神的人手拿着一张张纸印的财神像在商号门外嚷着:
“送财神爷来啦!”
“财神到贵号啦!”
商号里的掌柜的马上跑了出来接过财神像,因为任何一个掌柜都不敢说“不要”这两个字,怕触了霉头。掌柜的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高喊:“金银财宝滚进来”“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等口彩。
还有一些流民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