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曰(三)-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五年李显重登宝座,直到七一○年被害身死,五年之久,连寻找她的屍首,另行迁葬,都没有做。这件事对一个普通平民来说,限於能力,可以理解,但对一个皇帝而言,不过动动嘴就可办到,而他竟没有动嘴,可见他已全忘。冥顽不灵的程度,跟他的老爹李治一样,难以思议。

  裴伷先传奇

  唐帝(八任睿宗)李旦下诏,恢复裴炎生前官爵(裴炎事,参考六八四年十月)。

  最初,裴炎的侄儿裴伷先,从贬所岭南(南岭以南)逃回,被政府捕获,打一百棍,流窜北庭(新疆省吉木萨尔县)。裴伷先抵达贬所,经营商业,行侠仗义,时常派人到京师探听动静。武照诛杀流刑犯时(参考六九三年二月),裴伷先事先得到消息,遂向北逃亡,投奔游牧部落。北庭总督府(设新疆省吉木萨尔县)追捕,把他生擒回来,囚禁监狱,专案请示如何处理。而钦差大臣不久抵达,执行武照命令,流刑犯全部丧生,可是裴伷先却因等候批示之故,反而没有处决。不久,武照下诏安抚,还没有处死的流刑犯,一律赦免释放,裴伷先因此被释放回京。七一○年,政府寻找裴炎的后裔,只有裴伷先仍在人世,遂任命他当太子宫总管府主任秘书(詹事丞?正六品上)。

  裴伷先的遭遇,正是一篇暴政下写实的伤痕小说,包括中国传统戏剧的四大要素:忠、孝、节、义,以及主角的急智和传奇,动人心弦。柚孙佺

  幽州军区(总部设北京市)总司令官(大都督)孙佺,跟奚部落(滦河上游)酋长李大酺,在冷陉(今地不详)会战,全军覆没。

  当时,孙佺率左骁卫(卫军第五军)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卫军第九军)将军周以悌,以及步兵二万人、骑兵八千人,分作三路,袭击奚部落及契丹部落(辽河上游)联军。将军乌可利劝阻说:「道路艰险,天气酷热,孤军深入敌境,一定失败。」孙佺说:「薛讷在边疆多年,竟不能为国家收复营州(营州【辽宁省朝阳市】沦陷事,参考六九六年五月)。今天趁蛮虏没有戒备,发动突击,一定可以建立功勳。」命李楷洛率骑兵四千人当前锋进发,遇到奚部落骑兵八千人,李楷洛进攻,情势不利,孙佺胆小如鼠,不敢增援,反而放弃身陷危境的前锋骑兵,打算率主力撤退,奚部落军乘势反击。李大酺派使节质问孙佺说:「中央政府既然跟我和解,你为什么对我攻击?」孙佺说:「我奉到的指示本来就是安抚慰问,李楷洛却不听命令,擅自出兵跟你交战,愿把他斩首,作为赔罪。」李大酺说:「如果是真的,用什么证明?」孙佺只好搜括军中所有绸缎,凑到一万余段(四匹是一段),连同紫袍(三品以上官服)、金带、鱼袋(参考六九○年十月),一并送去。李大酺全部收下,说:「请将军撤退,不要再找麻烦。」可是中国将士过度震恐,争先恐后逃走,不成队伍,奚部落军遂展开追击,中国军霎时崩溃。孙佺、周以悌被奚部落生擒,东突  汗国(瀚海沙漠群)可汗(十九任大可汗)阿史那默啜把二人斩首。李楷洛、乌可利脱险回国。

  孙佺背靠权势时,大义凛然,「虽千万人,吾往矣!」冒犯他的人非死即囚。可是背后的权势一旦支撑不住他,他就宁可抛弃战友,甚至诬陷战友,向敌人下跪叩头,哀求饶命。

  一个人一生中遇到一次这样的长官,或这样的朋友,就够消化的了,我们真为李楷洛、乌可利庆幸。

  预知的惊恐

  有相面师警告一级实质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窦怀贞(窦从一)说:「你将面对刑事恶运。」窦怀贞(窦从一)恐惧,向唐帝李旦请求辞职,愿到安国寺(在首都长安长乐坊)当庙奴;李旦批准。不久,李旦再任命窦怀贞(窦从一)当国务院左最高执行长(左仆射)兼总监察官(左御史大夫)、特级实质宰相(平章军国重事)。

  人类未来的命运,如果是上天注定,不能改变,那就怎么躲都躲不过,预知它有什么用?如果可以改变,或可以躲过,那就不是上天注定,便无法预知。

  然而,自从潘朵拉女士把「预知」紧扣在宝箱之内,千千万万年以来,人类一直在作各种努力,企图俘获那个小精灵,无论富贵贫贱,都希望清晰的看到未来。

  只有聪明得冒了泡的人,才会相信某位法术师已经把小精灵擒拿到手。

  崔湜站错了边

  唐帝(九任玄宗)李隆基,准备诛杀窦怀贞(窦从一)等,召见崔湜,打算收作自己心腹,崔湜的老弟崔涤对他说:「皇上有什么问你,你不可以隐瞒。」崔湜不接受。窦怀贞(窦从一)等伏诛后,崔湜跟国务院右祕书长(右丞)卢藏用,都被检举跟太平公主上床,判处流刑,崔湜流窜窦州(广东省信宜县),卢藏用流窜泷州(广东省罗定市南)。新兴王李晋临斩首时,叹息说:「这项密谋,本来是崔湜提出,今天我死,崔湜却活着,岂不冤枉!」正巧,主管官员在侦查宫女元女士时,元女士招出跟崔湜准备下毒阴谋,李隆基下诏,命贬谪途中已走到荆州(湖北省江陵县)的崔湜自杀。

  崔湜虽然有很高的才能,事实上不过官场一只甲虫,他之飞黄腾达,只是因一直站对了边,站在韦家班这一边,但后来,在姑侄一场火并中,他选择了太平公主,才全盘皆输。如果福至心灵,选择了李隆基,虽然他这一生做尽了卑鄙勾当,岂不仍被讚美为着名卿相。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很少为了坚持理念被杀头的,大多数都是为了站错边而丧生,站对了边就有荣华富贵,站错了边就成了盗匪奸邪,与贤愚忠奸无关。越到近代,越是如此,使人浩叹!

  半截症

  七一四年,李隆基因社会风俗一天比一天奢侈靡烂,下令说:「皇帝多余的车辆、衣服,和金银珠宝器具,以及所有装饰品,有关单位应把它拆毁,供应军事及国家使用;珠宝璧玉、锦绣绸缎,都在金銮宝殿前焚化。皇后妃妾以下宫中妇女,都不准戴珠宝璧玉、穿锦绣绸缎。」再下令:「文武百官衣服上、腰带上,以及饮酒用的器具、马勒马镫,三品以上官员可以镶嵌璧玉,四品官员可以镶嵌黄金,五品官员可以镶嵌白银;其他一律禁止。妻子的衣服、装饰,跟她的丈夫的或儿子的相同。旧有的锦绣绸缎,一律染成黑色。从今之后,全国不准买卖珠宝璧玉,不准纺织锦绣,违犯的打一百棍;工人减一等处罚(唐律,减一等即减少二十棍)。」撤销设於首都长安及东都洛阳的皇家锦绣纺织厂(织绵坊)。

  司马光曰:「李隆基当皇帝的初期,为了追求国家安定及社会繁荣,如此励行节俭,自我刻苦,到了晚年,却仍然因奢侈而导致失败!可怕,奢侈靡烂的生活,太容易把人淹没。诗鳣经鳣说:『如果没有好的开始,很少有好的结束。』怎么能不谨慎!」

  宝座上的帝王,一旦疯狂杀人,或疯狂挥霍,儒家学派一直没有良好的对策。唯一的办法是盼望他们自我克制,如果不能,小民只好自认倒楣。於是,忽然间,一个帝王颁佈一道命令,声称他要励行节约,实行仁政,大家就欣欣然额手称庆,谢天谢地。

  从没有一个帝王能始终如一,包括模范生李世民在内,到了晚年,也开始异化。历史上满坑满谷的,全是半截英雄,前半截还可能有精彩之处,后半截无不终於露出马脚。司马光没有提出阻止或医治「半截症」的良方,仅只强调前半截节俭的必要。这是中国政治的退化论,显示所有的政治领袖,都越活越坏。

  保持或提高政治领袖的品质,只有一种特效药,就是必须依靠外在权力的制衡,绝不能依靠内心的省悟。什么时候中国人发现「天纵英明」是一项诈欺,什么时候中国人相信权力制衡是一项万能奇药,什么时候中国人才有能力建立一个现代化民主自由的国家。

  伴食宰相

  唐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皇帝(九任玄宗)李隆基,擢升摄理最高监督长(检校黄门监)卢怀慎,当摄理国务院文官部长(检校吏部尚书)兼最高监督长(黄门监)。卢怀慎清廉谨慎,节俭朴素,从不经营家产,虽然已到宰相高位,但所得的薪俸,随时都散发给故旧亲友,以致妻子儿子都难免不挨饿受冻,住家破烂,遮不住风雨。

  最高立法长(紫微令)姚崇(姚元崇),曾经因儿子的丧事,请假十余天,立法院(紫微省)公务堆积如山,卢怀慎不能裁决,惶恐不安,进宫报告李隆基。李隆基说:「我把天下事交给姚崇(姚元崇),而把你安置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卢怀慎跟姚崇(姚元崇)同时当宰相,自己知道才干不如姚崇(姚元崇),所以每次遇到事情,都不敢表示意见,推给姚崇(姚元崇)决定;世人称他是「伴食宰相」。

  司马光曰:「从前,鲍叔牙之於管仲,公孙罕虎之於公孙产,官位原来都在对方之上,但在发现对方的贤德才能后,就曲意结交,把国家权柄,交给他们,孔丘都予以讚美。曹参自知不如萧何,所以一意遵守萧何所订的法令规章,不作任何变更,西汉王朝的大业,得以完成。卑劣的人当权,做部属的人,爱惜自己的身家,保护自己的俸禄,曲意听从,而不顾国家的安危,诚然是罪人。但贤能的人当权,做部属的人,愚昧的干扰他的政令,坚持自己的见解,牵制他的权柄,嫉妒痛恨,摧毁他的成果,刚愎自用,博取美名,更是罪人。姚崇(姚元崇)是唐王朝的贤能宰相,卢怀慎同心协力,共同缔造太平盛世的李隆基时代,他有什么罪?秦鳣誓鳣说:『这里有一个官,诚诚恳恳,没有什么特别专长,然而他心肠善良,胸襟开阔。别人有才能,就好像自己有,别人有美德,内心就充满羨慕;别人有嘉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