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缔造中国富豪:盛大成功之谜-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4亿美元,而截止到美国时间2004年7月14日11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盛大,其市场价值已经涨到12。27亿美元。
  数字的变化所折射出的发展是理性的,虽然其更精确更有价值,但数字却很难表达出情感,表达出作为一个个体对于盛大发展的观感,所以,本文就是用另一个视角来观察盛大的发展,通过盛大人眼中搬家的变化来透视盛大的发展。
  王冬旭的年龄并不大,但在只有四年多历史的盛大她却是一位“老人儿”。她在1999年底来到盛大面试,2000年3月20日开始在盛大上班。除了陈天桥、陈大年、雒芊芊、瞿海滨、谭军钊、丁聚岗等几个创业元老外,就是她了。现在她是盛大财务中心的税务经理。
  王冬旭现在还记得她第一次进入盛大面试的场景,当时陈天桥、陈大年、雒芊芊、瞿海滨、谭军钊这些人都在,陈天桥亲自面试的她。她面试的地方是在浦东紫金山大酒店20楼CD座,后来她才知道这是公司第二次搬家的地方。
  王冬旭说,她见证了盛大的每一次搬家,公司的创始地址她也去过,却没有在那里呆过。那是在浦东新区科院专家楼里面的一个三室一厅,楼层是一楼。
  当时的陈天桥刚开始创业,只有20多万人民币的陈天桥不可能把钱花在房租上,所以选择租一个居民楼肯定是一个实际而实惠的方案。当时在这个房子工作过并且现在还留在盛大的人都已经成为盛大的高级管理人员。
  王冬旭说,他们是盛大的元老,只有在那间房呆过的人才有资格见证盛大的历史。她面试的时候,盛大刚刚开始从居民楼往写字楼搬。这个时候,人员已经开始多起来,陈天桥和雒芊芊每天都在面试新的员工,新进的员工主要是负责“网络归谷”网站的管理。此时陈天桥的网络社区已经很有名气,吸引了很多风险投资商的关注,与中华网的商务谈判这时已经基本有了眉目。
  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加,2000年8月的时候,盛大又在酒店13楼租了一个房间。这时候的网络归谷的访问量已经非常高了,为配合社区的推广,盛大专门搞了一系列的线下推广和交流活动。但此时盛大的收入却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2000年年底的时候,公司已经有40多人了,分成4个部门,原有的办公室已经不能容纳了,此时公司的行政人员选择了浦项商务广场。2001年1月,公司整体搬迁到浦项广场。浦项商务广场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写字楼,与前两个办公场所比较起来,显得豪华而气派。此时中华网的投资早已经到位,公司的形象因为资金的支撑也变得荣光起来。
  盛大开始四面出击,下面的四个事业部全面运转,动漫部当时接了几个像飘柔等公司的广告单子;而技术部开始给其他企业做网站。还出过几期动画大王的杂志,并尝试着做动漫的出版。但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以至于陈天桥在2001年年终总结的时候,把当年他们所做的工作当成一种笑话。
  “这一年里面我们总结几条教训,很简单,这几条说出来现在大家都觉得是笑话,但是我们确实花了一年才拿到了教训:
  第一,一个人不要同时做几件事情,我们同时做了三个点,而每个点都非常难;
  第二,不要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要学会包出去,而我们当时什么都让自己做;
  第三,我们不做未来做的事。”
  在浦项商务广场呆了三四个月后,盛大开始陷入危机,当时的规模很大,人员已经将近60人,虽然每个月也有进账,但支出和开销更大。也就在这个时候,陈天桥不得不开始裁员,当时陈在会议上向大家说了公司现在的情况和问题,之后,陆续就有人员离开。有些是公司被动裁员,有些是体谅公司的难处主动离开的,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离开,盛大都多发一个月的工资做补助。
  因为浦项广场的办公室相对租金较高,管理层决定另找地方,好节省一部分房屋租金。但当时合同签的是付一押三,不得转租。就是指租金一个月付一次,但押金则押三个月的,如果中途离开,不允许转租,而三个月的押金也不退。另外,当2001年盛大搬进来的时候对办公室进行了装修,如果此时搬走,还需要付一笔还原费,所以权衡再三,决定还是在浦项呆着。
  王冬旭说,2001年1月份搬进去的时候很挤,从4月份开始,办公场所慢慢变得宽敞起来,很多熟悉的人今天还在一起工作、说话、开玩笑,第二天就消失了,感觉也挺伤感的。
  7月份的时候,公司与中华网分手后,决定做《传奇》,从这儿开始,人又慢慢地多了起来,9月底的时候,人又开始挤了,此时正是《传奇》928公测前后,人员又恢复到刚搬进浦项广场时的规模,大约有50多人了。但此时的工作量非常大,每个人都顶几个人在工作,当时加班对于盛大这些员工来讲是一个常事。11月底传奇开始收费后,人员又开始增加了,不过很缓慢,是渐进的。王冬旭回忆说,当时的财务室就两个人,每天从8点上班基本上都会忙到晚上12点左右,她的工作一方面是做财务报表,另一方面就是卖盛大的点卡。但因为有了第一次裁员的经历,公司在人员扩张时非常小心,一直到12月底才变成3个人,等到变成5个人的时候,已经是2002年5月的事了,2004年3月份以后因为业务量的扩大,才增加到12人。
第一章:盛大成长(2)
  2002年3月因为人员逐渐增多,盛大搬到浦东南路1289号华融大厦,整个21、22层都是盛大的办公区域。这时候的盛大已经占据了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的头把交椅,《传奇》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网络游戏,据说每天汇到盛大的账上的现金平均要达到170万元。
  在华融大厦呆了将近两年左右,2004年盛大搬到了现在的地址,浦东新区碧波路690号张江微电子港。
  可以看到,四次搬家折射出盛大每一个时期的发展,人员的多少更能充分反映出盛大业绩的变化。也许椅子的多寡就会知道陈天桥笑容的多少。
  第二节:盛大的成长就是员工的成长
  从个人财富增长的角度观察,每一个公司上市的过程,就是在制造富翁的过程。新近在美国上市的搜索巨头GOOGLE极具代表性。据推测,GOOGLE的两位创始人在上市后,个人资产将达到40亿美金左右,总裁施密特个人财富将扩大到25亿美金。国内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新浪、搜狐、网易的上市制造了几百个百万以上的富翁。而TCL的李东升,在上市后,他和他的管理团队的身价都已经超过了千万。慧聪上市成功后,公司原来的中层以上的管理者据说身价都达到了7位数。
  盛大也是如此,自5月14日,宣布在纳斯达克挂牌后,盛大员工被制造成为亿万、千万、百万的员工也不在少数。但与这些公司相反的是,盛大和他的员工都非常低调地处理这个所有人都在关心的问题。
  在盛大采访,我所接触的每一个员工都会有问必答,滔滔不绝,但有两个问题却是禁区,一是盛大上市后究竟制造了多少富翁、谁成为富翁?二是每个人的工资。所有被访问者要么礼貌地说公司有规定不让说,要么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当然,这种现象在很多公司也常见,但像盛大做得如此彻底却是不常见。
  ● 员工的成长不单纯是财富的增加
  与避谈财富和工资相反的是,每一个被采访者都愿意谈他们的成长,谈他们与盛大一起成长的经历和过程。
  盛大的行政总监费湘舸说,财富确实是重要的,随着盛大的发展,财富的增长应该是一个必然,但最主要的却是我们这些员工随着盛大的成长而在能力上、视野上、经验上得到了成长。
  费是2000年末进入公司,最初是以技术人员的身份被招入盛大。当盛大开始进行传奇的测试时,费又是最早的客服人员之一,从2001年末开始,盛大发展的非常快,费不断被尝试着不同的角色,从最初的技术人员,开始向管理人员过渡。他说,盛大前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员工必须跟得上盛大前进的节奏,否则就会被盛大巨大的惯性甩在后面。
  与平衡发展时间员工的逐步培训成长不同,前期的盛大员工成长具有很大的残酷性和压迫性,很多人是在重压下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超乎寻常的成长,就如同盛大的业绩一样。特别是2001年7月到2003年初这一年半的时间表现的更为明显。
  此时的盛大业绩飞速增长,但人员的扩张速度却很慢,很多人都在同时负担多个不同的项目,这些项目有的是自己熟悉的,有的却是以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但当时的情况在这儿摆着,所以一个命令,员工就不得不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以最快的速度来学习开展工作。
  “你想不掉队,就得学习提高,要不然你就会和盛大发展脱节了。”
  ● 陈天桥:盛大的财富是我们培养了一批骨干队伍
  陈天桥第一次公开表达这种观点是在2001年的年终总结会上。他说,我们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兢兢业业,反应速度绝对一流。
  时间过去3年之后,在盛大行政楼三楼的会议室里,陈天桥谈起他的队伍,充满自信和自豪。他说,盛大的财富是我们培养了一批骨干队伍,大家善于学习,不管学历高低,不论资历深浅,这支队伍都跟着盛大一起进步。
  盛大的几位创业元老陈大年、谭群钊、瞿海滨、雒芊芊现在都已经成为盛大的高级管理者,当年最早的一批员工基本上已经成为盛大各中心的负责人。
  “盛大不是因为你资格老就用你当头,最主要是你得有能力,能挑起大梁,否则资格再老也没用。”看起来非常憨厚和老实的丁聚岗对我说。
  对于个人的成长,王冬旭感触颇深,“我进入盛大其实很偶然,当时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找一个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