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贱者长存 作者:夜雪猫猫(晋江vip2013-01-01正文完结,女强)-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
  
  长流自然知道葛彤的沉吟不语代表什么,不过她决定先给葛彤画一个大饼:“如今严遥已除,他的所有奏疏就此搁浅,漕帮已经不会面临被朝廷清剿的局面。葛先生不必疑虑,还望尽快将此信安全送抵京城。本王的人接了信,自会交到冯尚书手中。等秦大人走马上任漕运总督后,葛先生若有什么需要同漕军洽谈的生意往来,依本王想来,莫把总是愿意合作的。”说完她微笑着看向莫行柯。
  
  她这话已经说得相当明白,你们漕帮想要和莫行柯手下的漕军一道,违反朝廷制度做些什么勾搭,我齐王会替你们大开方便之门,而办法就是安排一个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漕运总督。
  
  莫行柯爽快笑道:“末将先谢过齐王殿下了。”他当然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但踢走严遥这件事本身,于公于私他都必须承齐王的情。至于今后与漕帮的合作如果能成功,他和底下的弟兄自然又会大大受益。
  
  待葛彤和莫行柯走远后,江淮才道:“放任漕帮壮大,将来只怕也会成为朝廷的一颗毒瘤。”
  
  长流点点头,轻声道:“本王如何不知。只是现下还需借势。”她自己不能明目张胆地同莫行柯过从甚密,想要许之以利,只能借漕帮之手。
  
  “殿下怎么看沈梦生?”
  
  长流轻道:“我明白存瓒的意思。倘若阿斗不是个真阿斗,等他羽翼丰满,与孔明先生抢班夺权起来,漕帮便不攻自破。只是沈梦生此人,本王还真看不准。”
  
  江淮蹙眉道:“人前他处处表现得年少冲动,可卑职总觉得以沈帮主一手创办起那么大个帮会的能力,沈梦生身为他的独子当不至于如此才对。而且卑职亦试过他,在他面前处处捧高葛彤,给他只知漕帮有江上诸葛,而不知有他这个帮主的印象,他都没有任何反应。此人若不是城府太深,就真的是个阿斗。”
  
  长流摆手道:“先不说这个。韩大人的事怎么样了?”
  
  “卑职按照殿下的吩咐,派人贿赂了随行的监刑人员,韩大人途中暴毙的消息已经上报朝廷。殿下放心,人已经妥善安置。不过韩大人只能隐姓埋名藏于乡野,不得返京。”
  
  “嗯。也只能这样了。”只要太女和皇帝老爹在位一日,韩继就必须当一个死人。
  
  江淮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道:“这是韩大人写给韩探花报平安的。”
  
  长流笑道:“待会儿本王将韩大人的信和韩毓的身契一并交给他。他的病就该好了。”那书呆的身契还是屠宪主动送来的。
  
  一顿,长流又问道:“京里还有没有消息过来吗?”
  
  江淮摇了摇头,他明白如果殿下在等的重头戏不能按事先谋划的演,那么整个计划便会功亏一篑,甚至事情会按照柳青纶所希望的那样发展,最终祸及 殿下自身。
  
  二人却不知晓,就在白日里,庆帝发了好大一通火。
  
  南宫宫室空置已久,皇帝起居甚感不便。但几次经过被焚毁的正阳宫,却见汉白玉台基上不过才垒起不到半人高的宫墙,竣工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今日,下朝之后庆帝又路过正阳宫,只觉数日过去,宫墙不见寸高,便有些气不顺。回到南宫,只因上的茶水有些烫了,那奉茶的小太监便被拖出去杖毙。高胜见状就提议皇帝去福海前的望海楼观景消暑。
  
  望海楼因为建得高,加上毫无遮挡视野开阔,是整个皇宫最佳的观景之所。站在望海楼上不但能纵览整个皇宫,还能看到宫外山峦叠翠。庆帝沿着福廊绕行,贯过福海的清风扑面而来,确实觉得舒爽了不少,正待开颜,却遥遥望见宫外天水街上有一处拔地而起的屋脊,高敞壮丽,像是新近才建的。
  
  皇帝当即指问道:“那是谁家房舍?”
  
  高胜弯腰笑答:“回禀皇上,老奴听说户部尚书王大人的新公馆仿佛就在天水街上。”
  
  庆帝有些不是滋味地道:“王善前些日子刚同朕哭过穷,说正阳宫工程预算太大,眼下国库空虚,户部一时拨不出这笔巨款来,只能从别的事项上挪用。不想他自己倒是比朕还阔绰。”见高胜欲言又止,皇帝沉了脸道:“还有什么事瞒着朕?”
  
  高胜只得答道:“老奴听说王大人家修屋不用银子。”
  
  庆帝笑骂道:“胡说。”
  
  “老奴岂敢在皇上面前妄言。最近每日从宫中运出去的‘工程废料’不计其数。而王大人家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则日进数千。只怕宫中库存的栋梁大木,超过半数现悬在王大人的新宅里……”
  
  庆帝当即大怒,急召王善进宫,欲盘问一番。不想派出去的黄门回报说王大人得了急症,不得奉诏。庆帝急怒攻心之下道:“既然有病,朕也不勉强,就让他回原籍休养去吧!”
  
  其实,王大人不过略破小财便从传旨的黄门口中得知自己即将大祸临头,就火速从后门坐了一顶小轿去柳府讨主意,不想却越发弄巧成拙。
                          
作者有话要说:于是洛渣渣就要出场了,正面交锋。
女主前世并不是蠢,只是环境造成了教育认知上的限制。她现在的手段前世未必没有,只是观念上的差别造成了行事作风的不同。并不是阎王殿就能教出满脑子诡计。
内容改编自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发生的真实事件。一场因雷击引起的大火,将皇宫主体建筑化为灰烬。新宫修了三个月却不见有丝毫竣工迹象。皇帝登高看见了工部尚书赵大人家的新屋。于是这位认严嵩为干爹的赵大人就悲剧了……




56☆、最新更新

  京中消息送至长流手中却已是半月之后。
  
  江淮读了信,不禁击案笑道:“太好了!殿下原先不过指望放火烧了宫室,让那些人有机会贪到皇上眼皮子底下去。谁知工部和户部却是这般明目张胆沆瀣一气。王善拨给工部修建正阳宫的乃是一笔巨资,工部便投桃报李给他修建私宅。竟是生怕不被捉住把柄,巴巴地造了一栋宅子出来。”
  
  长流面上却不见喜色,只道:“这次多亏了高胜。可是,以贪止贪无异于饮鸩止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的本意是抑制贪腐,可用的手段却仍是贿赂,还真是讽刺。
  
  江淮不禁劝道:“殿下何必忧心,所谓以毒攻毒,一切都只是权宜之计。”
  
  长流点点头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等咱们把这次河工多余的款项交上去,皇上得了银子修宫,应当是高兴的。户部和工部又刚捅了那么大娄子,量他们也不敢找本王麻烦。”对付皇帝老爹这样的糊涂人,直接揭发工部、户部的猫腻只会落得跟原敬业一样的下场,只有让他生出切肤之痛来,过不得舒坦日子,才算打在要害上。这也是曲线救国的一种。
  
  眼下严遥这个户部右侍郎已被免职,王善又遭贬黜,由左侍郎郑观潮补缺户部尚书乃是顺理成章之事。长流这个王爷的名号来之不易,多亏了当年郑观潮的上疏。
  
  原本按照本朝的规矩,太子留在东宫,而成年皇子都要去到封地上,称为“之国”。可先帝爷那会儿疑心太子,便不叫别的儿子“之国”,只让他们在京城分府。这样做的结果造成了两大事端。第一,留京的三位皇子中,除了庆帝,其余二人皆生出非分之想,誓要将太子拉下马来,以至祸起萧墙。这第二件,就是皇子不去“之国”,便封了异姓王驻守边陲,先帝爷虽然临终之时将他们全都灭了个干净,却留下了西凉这个祸端。当年庆帝放心让长流分府出来,不叫她去“之国”,只因为她是个无权无势的女孩子,并不怕重蹈前朝覆辙。一方面,庆帝此举确定了太女跟齐王名分有别,尊卑有论,好堵住那些主张立长立嫡的大臣们的嘴;另一方面,他将齐王圈在眼皮子底下的最终目的,恐怕还是为了操控她的婚姻。
  
  皇帝目前的心腹大患还是在顾家。顾家老二驻守嘉陵关,让庆帝不敢轻举妄动。一旦玳国前来求娶和亲公主,庆帝必然相允。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边境战事一旦停止,皇帝便可召回顾凯,卸去他的兵权,从此高枕无忧。
  
  想到很快就要面对洛轻恒,长流不禁烦闷难当。
  
  江淮却想起另一件事来,问道:“此间事了,殿下准备如何安排原焕?”
  
  “本王想让他去国子监。”本朝初建时,选拔人才的途径有三种:荐举,科举取士,由太学生选官。监生肄业后经见习可得补官,起初这样的选拔方式与荐举并茂;后来虽然成为科举的附庸,却衰而不废。长流目前的手还不够长到科举上去,就算她能,也不想扰乱科举的正常秩序。因此,想要提拔原焕,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他去太学。
  
  长流又道:“存瓒去叫他来吧。本王亲自对他说。”
  
  “是。”
  
  江淮出去后,长流却盯着案上一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出神。这上面记录了东郊大营所有高级将领的名字,是秦风走马上任漕运总督后派人送来的。和亲之事迫在眉睫,逼宫势在必行。按眼下的形势,决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在顾涛身上,还需另找突破口。
  
  原焕片刻即到,一张脸却似冻过的凉皮一般,僵得很。
  
  长流轻叹一声“承俊是不是怪本王食言,不曾替原大人讨得半分公道?”
  
  原焕摇了摇头:“殿下想必已经替在下安排了出路,在下只有心存感激,何来怨怪之说。”大暑天,他这话却说得嗖嗖直冒凉气。
  
  长流只得略过他话中讽意,心平气和地道:“承俊去国子监吧。”皇帝老爹怎么能容忍别人质疑他的英明果决,说他手下出过冤假错案呢。为了原焕将来的仕途,更为了整顿吏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