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班禅来汉,彼此纷争不已,权利争夺,自启纷争,岂佛法之本意,良可慨
也!故后之言西藏佛学显密完整者,威以宗喀巴之传承为宗。

 西藏之显敦西藏经典及佛学之传播,直承印度晚出之后起大乘佛学。般若、
唯识、中观之说,月称、护法之论,蔚然罗列,经阿底峡、布顿、宗喀巴之组
织,蔚成一条贯系统完美之大乘次第之学。尤以宗喀巴之著作,依阿底峡《菩
提道炬论》,而广集成《菩提道次第广论》,为其中坚代表。于五乘佛学,次
第进修,系统条理,井然不紊,诚干秋杰作也。但其立说,取显密圆融,以后
贤之论说为宗,学者当有所审慎抉择于其间也。

 西藏《大藏经》,翻译典籍,较之汉地三藏,少有出入。印度后期诸贤之论
著,及密乘经典,则较汉地为多。明代永乐间,曾取其经藏,翻刻成永乐版
(见永乐八年《御制经赞盯。万历间,又翻刻为万历版。清康熙、雍正间,又
翻刻为北京版(见雍正二年《御制序》。有云雍正曾自译《大威德金刚修法仪
轨》,较之后世诸译为佳)。其中密乘经典,较之东密,尤有胜焉。唯汉地经
藏,西藏所缺者亦多,如龙树所著《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皆于戒
学多所阐明,而其籍印度失传,藏中亦付缺如。仅知无著《寂天之书》而已。
又如无著组织瑜伽之作,有《显扬论》、《广陈空与无性》阐发现观瑜伽,实
为此宗根本典籍,藏土亦缺。至如唐代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传自西南
印度之密乘学术,两界仪轨,既具规模,多非北印学宗所及者(即作、修、瑜
伽三部密法),若概纳于外道,岂非主观武断者耶!

 佛学而宗注疏论说,衡以佛说“依经不依论”之旨,不无乳酥掺水之憾!精
密可能过之,近似之言,常可变易原旨,以之参证则可,以之衡量其他,容有
不当。

 唯宗喀巴之学,自明迄今,流传六百余年未替,而试举与汉地流行佛学相较,
得失短长,不易轻议。如“华严”、“天台”、“三论”、“唯识”,诸宗之
学,精深博大,各有独到。而云汉地无正真佛法,何其见之浅陋!华严诸疏、
天台之《摩河止观》诸论,岂无创见?尤以汉地唯识之学,则非藏土所及矣!
若云藏密学者,必先习显教十余年,较之汉地学佛法者为胜,殊不知汉地宗师
大德,皆有好学一生而不少怠者,因名匠辈出,互相赞许,不事文字之争耳。

 西藏之密法西藏佛法,固皆显密相共以行,至谓密乘,则谓不共之行,称能
疾速圆满菩提,非余宗可比云云。由显入密,无别有发心,但始从一切共同陀
罗尼仪轨(即息灾、增益、降伏等八种仪轨),及密咒经典所说种种,进而修
证两俱瑜伽、大瑜伽等本续。以各种真言之力,而得宝瓶、宝剑、隐身、如意
树等八大悉地,则能疾具资粮而登正党。而此种修行,悉待阿囗黎之灌顶加庇
而后能入,故其始应竭财物以供养阿囗黎,得其欣悦而蒙灌顶,则罪业清净,
堪任悉地矣。至以修行之实,应待亲承教授,非文字所可诠也。(此种意义,
《炬论》及《释论》中甚详,不再繁述。)

 藏中密法,大体汇为四部:即作、修、瑜伽、无上瑜伽。作修之部,为资粮
之修集,积福德基。瑜伽之部,已会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而并修迈进。仪轨修法,
均有一共通组织,即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所谓生起、圆满二次第者,于密
乘仪轨程序而言,似乎有异于显教种种修学法门。然依佛法之信、解、行、证,
次第而言,一切众生,由初发心而登正觉,无论何地何时,若因若果,固皆循
此生圆二次第而修者。即如净土一宗,单以持名念佛法门而论,亦已具备生圆
之序,而不别列其次第名目者,正为诸佛菩萨之密因密意耳。岂独于密宗而后
有此奇特事乎!无上瑜伽之部,以喜金刚、上药、忿怒文殊、时轮,乃至大圆
满、大圆胜慧、各种大手印等法,为其宗之最殊胜者。由瑜伽而进修至无上瑜
伽,视密法所特具之气脉明点诸法,又已视为余事。若大圆满、大圆胜慧、大
手印,其所标旨,即有弹指成佛,立地见性之方便。故以无上瑜伽而论作、修、
瑜伽诸部,乃为资粮位上修集之事。此中理趣方便,行持修证,渐近于禅宗,
故有谓大手印等诸法,实同于禅宗。且谓达摩祖师只履西归之时,显化于西藏
而传大手印法云云。然钦!否钦?乃历来心口之传说,无足为据。要之,大手
印等之与禅宗比较,同异短长,显然不一。方法既殊,宗纲各别,若以之拟于
北宗渐禅之法,恰尽相似。至于南宗正脉,则非上述密法所可窥测也!大圆满
大手印等法,固已殊胜,然以禅宗“正法眼藏”观之,则迷封滞壳,摩挲光影,
仍易滞于法执。所谓仗金刚王宝剑,踏毗卢顶上行者,舍禅宗正法以外,其孰
与归?

 藏密之特点通常一般异宗异学于密宗,或赞或毁者,统皆以密宗修持方法中
若干特殊之事,作为雌黄月旦,隔靴搔痒,言不中的,且于密宗显教理趣,大
抵茫然。密乘之所谓密者,究其极则,非自谓其行怪索隐,盖菩提心印,妙密
难明也。若言下顿悟,法外忘象,正如曹溪六祖所云:“密在汝边”。复何秘
密之有?然后返观一切世间出世间等等诸法,无非佛法。如实如是证入华严海
藏境界,显密妙言,无一而不平实。

 密乘中若干特殊方法,显而习见者,如礼拜、供养、护摩、念诵等法,似有
异于显教各宗修持之趣。实则,如诸宗所习之禅门课诵、十小咒、蒙山、焰口
等等,念诵法器,礼仪诸法,靡不来自密乘。原始佛法,以三十六道品、禅观、
戒、定、慧等正统修持外,何当有此科仪?方便权化,归元无二,未可是此非
彼。若论密宗之注重气脉、明点、双身等法,视为外道,则正不知菩萨道中密
团法行。双身法者,乃诸佛菩萨,为诱导多欲众生,设此一方便。《法华经》
云:“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智。”有谓即吾国古代之房中术,则有毫厘千里
之谬,谓其流弊为祸,自毋庸讳!气脉、明点之术,因为密乘所特尚,而言无
上瑜伽者,视此仍为方便,未可与论究竟。气脉、明点,持为调身,血气之障
未除,不能变化气质,而径言证悟菩提,非狂即魔。密乘学者有言:“气不入
中脉,而云得证菩提者,绝无是处。”以此视一般修持学者,盲修瞎炼,终至
身病心执,愈求解脱,而愈被法缚,诚多优胜矣。

 他如密乘典籍中,有《内义根本颂》一书甚深,剖析人身气脉至详,取与吾
国内经等书参读,精微奥妙,迥非现代解剖生理学医学等可及。惜乎世之学者,
心粗气浮,未能身证实验堂奥,玩忽弃之,浅陋轻狂,岂容回护!稽之显教各
宗,以及教外别传之禅宗,若禅观诸经、止观修法、宗门参究功夫,虽不特别
注重气脉,而调柔身心之妙,皆寓气脉于其中矣,唯后世学者未能深入耳!

 密法特点,探其原委,气脉、明点等,事非奇特。若藏密融合显密共通,罗
致异术,投之一炉,应众生心,遍所知量,对症下药,别开生面,综罗组织,
蔚成奇观,询为密乘特异之学。然无论其应用何种修法,统皆循有一定之五种
次序,其次序谓何?曰:“加行瑜伽、专一瑜伽、离戏瑜伽、一味瑜伽。无修
无证。”如礼拜、供养、护摩、念诵、研习教理等等,皆为“加行”之事。专
精观想,住于禅观等等,皆为“专一”之事。定久慧生,待至脉解心开,如
“仰首枝头,即见熟果”,如“拔矛刺背,顿脱苦厄”,证悟菩提,还同本得,
皆为“离戏”之事(所谓离戏者,谓诸离四句、绝百非之戏论法也)。入此
“离戏”三昧,向上精进,打成一片,即是一味瑜伽。再进而得到“无修无证”
果位,方入圆满菩提之域。密法中此种组织,钩索一切修法之要,次第井然,
允为特点矣。亦有以前修加行瑜伽,而立四瑜伽之说。

 显密优劣之商榷西藏密宗,传入汉地,早在宋末。而以元室入帝,为鼎盛时
期。明代表面上虽已销声匿迹,而流行于社会间,仍未根绝。清室入关,复挟
之俱来。现代开藏密先声者,即以民初西藏大德多杰格西、白尊者等,来北京
弘法开其端。汉僧相率留学西藏者,为僧大勇等随多杰入藏为始。此后康藏各
派大喇嘛,若诺那、贡噶、根桑、班禅、阿旺堪布、东本格西等,先后相率来
汉地弘化。各地僧俗随之入藏者,风起云涌,形成一种佛学界之时髦风气。回
内地传法,而专门提倡密宗者,如蜀僧能海、超一等,为其中翘楚,译经则有
法尊、满空、居士张心等等。欧美方面学者,因英人势力入藏探奇者,亦络绎
于道。一般知识人士,学得密法以后,翻译经典甚多,例如密法中之六种成就
法,汉文译本,远不如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之佳。一般欧美学者,常有以密法
与印度瑜伽学互混研究,几已成为一种新兴之术,渐距佛法而独立一系矣。如
欧美流行之催眠术,乃瑜伽术之支流也。抗战末期,有一法国女士(中文名戴
维娜),寓居成都学习禅宗。据云,学佛二十多年,曾游学于印度、缅甸、日
本等地,住藏中习密法,将近十年,且遗其子随贡噶上师已达六年。以其个人
游学各国所得结论,称真正佛法唯在中国,且以达摩宗(即禅宗)为最胜云。

 藏密在现代崛然兴起,治佛学或专事修行者,耳目为之一新,优劣争辩,于
以枝蔓。崇密宗者,则云修习密法,必可“即身成佛”,次亦可“即生成就”,
最迟或三生至七生。复云:密宗学者,“即身成佛”,神通可徵。又云:密宗
之方便殊胜,显密双融,皆非各宗所及,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