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干掉一切对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文数字的报告震惊了总统府,切尼这是明白无误地告诉小布什,美国政府的重点在中东,每天5000万桶需求比沙特阿拉伯石油总产量的六倍还多,而中东的石油绝对控制在政府手上,伊拉克的石油就在萨达姆?侯赛因手上。2004年1月11日,小布什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保尔?奥尼尔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60分钟》时,大曝小布什干掉萨达姆的野心,其实早在切尼提交了能源政策报告之后,小布什就在考虑怎样推翻萨达姆控制的伊拉克政权,就是说:“从最开始,萨达姆?侯赛因就被认为有罪,他是一个坏人,他必须滚蛋”。

第二部分 第49节:谁在操纵美国?(23)

    伊拉克是个盛产石油的大国,萨达姆早年跟美国人合作愉快,尤其是在他夺取政权初,那时候完全是一种热恋般的感觉。但是这种亲热却没有让美国人捞到什么好处,美国石油商人耿耿于怀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开采被俄罗斯、中国跟法国三大国瓜分。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以及其他两个国有公司曾经跟萨达姆签订了一个长达23年的开发伊拉克西部古尔奈油田的合同,中国的中石油在伊拉克西部地区签订了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石油合同,法国在萨达姆政权下也有开发伊拉克石油的权力。在伊拉克这道石油大餐上,美国人连汤都没喝着,石油商人出生的小布什怎么可能放过伊拉克这块肥肉?

    小布什铁了心,萨达姆就快被干掉了。

    光是解决了萨达姆还不行,还得解决石油输出的问题。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被选作石油管道运输生意合作伙伴的可能人选。早在1997年底,塔利班代表应联合石油公司的邀请到得克萨斯州谈判,结果不欢而散,最后没有达成协议。小布什当上总统后,石油商人操控的美国政府让塔利班政权很惶恐,双方再次接触。2001年7月,塔利班政府主动向小布什抛出橄榄枝,塔利班的条件很简单,希望输油管道不仅仅作为通往印度以及更多国家的运输线,还希望它能为阿富汗的能源需求服务,以重建阿富汗的基础设施。然而,小布什政府拒绝了塔利班的要求。切尼实在是急不可耐,从提交报告到谈判结束仅仅三个月,当双方再次不欢而散的时候,切尼的“马仔”(狗腿子)放出狠话:“如果你们不在铺满黄金的地毯上接受我们的帮助,我们就将把你们埋葬在布满炸弹的地毯之下。”

    眼看恐吓就要生效,小布什政府万万没有想到,有一个富家公子啸聚山林,正在密谋策划,准备教训美国人。中央情报局的官员慌乱之中仓促上马,却怎么也收集不出一份完整的资料,只知道这个建筑商的儿子很喜欢中国的功夫影星李小龙,是个狂热的圣战份子。这个跟塔利班关系密切的富家弟子实在太神秘,很快美国人就惊呆了,2001年9月11日,离塔利班跟华盛顿石油生意交恶不到两个月时间,神秘的富家弟子本?拉登就开始动手教训狂傲的美国人,居然派了敢死队开着飞机撞向世贸大厦,美国的标志性建筑、全球最高的楼、全球金融机构云集的世贸大厦瞬时化为废墟。

    这一下,全球都知道了本?拉登,美国人在地球人面前丢尽了脸。一直图谋干掉萨达姆的小布什立即调转枪口,迅速干掉了塔利班。

    2003年3月20日,当小布什千夫所指依然宣布对萨达姆开战的时候,俄罗斯、中国、法国都站出来谴责美国违反联合国宪章,那个时候只有原英国首相布莱尔像跟屁虫一样拥护小布什的决定。不是布莱尔没有尊严,而是在全球的金融大鳄的投资表上,英国因为没有资源已经被抛弃了,跟着小布什打仗,好歹能混口饭吃,于是英国皇家石油公司进入了伊拉克。尊严算什么,在金钱跟石油面前,布莱尔选择了至高无上的利益。

第二部分 第50节:谁在操纵美国?(24)

    一国首相为了石油都不要尊严了,何况高盛乎?

    联手石油大亨组建洲际交易所,在自己的平台上操纵石油价格,天知、地知、我知你不知,实在是上好的良策。

    可以说,是小布什政府为高盛创造了低成本操纵的条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制定的游戏规则,允许炒家以1:16的杠杆率购买原油期货合约,直白一点地说,就是签订一百元的合约,投机家们只要支付6美元就可以了,余款可以从交易所借。按照此比例,150美元一桶的原油,炒家只需要9美元就可以买到其合约。

    成本太低了!石油生产商们需要金融机构拉抬油价,俄罗斯、委内瑞拉需要金融机构拉抬油价。本来小布什攻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谋取石油,同时遏制俄罗斯的政治势力。在阿富汗战争之后,五角大楼每年的预算爆炸式增长了将近4000亿美元,主要是建立一个永久的美国军事基地链,美国在俄罗斯周围的军力从乌兹别克斯坦到阿富汗,再度延伸到俄罗斯身边的吉尔吉斯斯坦。

    但现在石油价格的拉升,是在增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这严重威胁到白宫的政治构想。俄罗斯四处游荡的军舰,已经开始让美国心神不宁,美国的全球政治影响力也受到了威胁。

    政治利益跟石油商人们的利益严重冲突,一直站在民主党一派的高盛迅速看到了机会。小布什已经陷入了战争跟石油的漩涡不能自拔,这个时候石油价格的上涨成为石油商人们真正的谋利目的,切尼的5000万桶需求报告以及炮火连天的战争,已经成了石油价格彪升的最好的理由:庞大的需求、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这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连在一起,石油想不涨都难。

    小布什政府的利益集团们的需求成为高盛盈利的大好机会,所以在洲际交易所的股东名单里面,石油巨头云集,甚至连石油巨头的老板就是高盛的董事,洲际交易所成了高盛踩在石油巨人肩膀上的通道。保尔森主政高盛时代,尽管华尔街都在嘲笑默提简直就是白痴,保尔森依然站出来力挺默提,后来石油价格果真炒上去了。希拉里的报告将高盛赚钱的幕后真相以及石油暴涨的秘密都揭露出来了,俄罗斯也变得朝气蓬勃了,这不是小布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不是美国人想看到的结果,小布什相当地尴尬。

    高盛太清楚希拉里报告的威力了,明显是对小布什执政能力及石油利益集团明目张胆地威胁国家利益提出质疑。从民主党不断向高盛以及洲际交易所开火可以看出,石油赚钱的好日子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小布什政府还在掩耳盗铃,硬要将油价上涨的罪名安插到阿拉伯世界的产油国和欧佩克头上。2008年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委员会对美国原油的需求报告中明确指出,每天需求下降将近二十万桶。事实证明美国的需求在减少,而一直被高盛视为石油需求大国的中国,消费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只有每天全球产油量的零点五个百分点。

第二部分 第51节:谁在操纵美国?(25)

    保尔森曾经力挺的默提报告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油价却一直扶摇直上,这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有人在投机。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疯狂。

    高盛看准了民主党周围团团围住的石油商人的真实需求,成了最大的赢家。希拉里就像皇帝新装里面那个小孩子,站出来指着高盛说,原来罪魁祸首就是一直鼓吹石油涨价的高盛自己,自编自导自演。布兰克费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发动员工们给希拉里捐款,没想到这个老女人将高盛员工以及掌门人的良苦用心统统抛到脑后。

    布兰克费恩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他奶奶的,一定要让这个老女人付出代价。

    8、奥巴马背后的真正推手

    高盛早就将政治筹码押在了民主党一边,那位民意呼声甚高的奥巴马实际上是高盛一手捧起来的政治明星。当初要不是美联社却跳出来,指责奥巴马是穆斯林分子,高盛也不会转而支持希拉里。

    说来话长,早在2004年的时候,已经大量投机石油的高盛,跟小布什周围的石油利益集团勾结在了一起。为了高盛的利益,那个时候高盛将大量的政治资金投向了小布什,力捧小布什继续在白宫当家。但实际上高盛是一直致力于对民主党的政治投资,也就是在同一年,高盛作了一个大胆的预测,将未来的投资押在了一个律师出生的黑人小伙子身上,这个小伙子就是奥巴马。

    财团控制着美国的华盛顿权柄,在美国这样的国度,要想爬到总统宝座必须要有钱。但仅仅有钱是不够的,只有成为政治明星才能登上通往白宫的阶梯。2004年成功的奥巴马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毛头小伙子,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成功地竞选为美国国会参议员。那一年,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一个精瘦的黑人激情飞扬地演讲,他的激情感染了所有的人,从而一夜成名,这个人就是奥巴马。奥巴马激情飞扬的背后,投机分子索罗斯跟高盛贡献了大笔的竞选资金。

    2006年,高盛跟奥巴马的暧昧关系开始公开化,身为参议员的奥巴马在国会应该说还只是一个愣头青,江湖地位实在不怎么样。然而这一年,奥巴马却作为嘉宾出席了高盛在芝加哥举行的金融圈高管私人聚会。金融圈的高管私人聚会是非常私秘的,这样的聚会内容甚至能够左右美国甚至全球的金融动向的。在这一天,奥巴马不仅抛头露面,还在这一帮世界金融界精英面前再次上演了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高盛为什么要这么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华尔街大佬们正式推销奥巴马。全美国的财富大部分都掌握在这些大佬们的手里,只有将华尔街的所有目光都吸引到这位年轻人身上,高盛才有培育新总统的十成胜算。

    2007年4月4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将裁减一半的员工,同一天又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情况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