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班主任_刘心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仅仅注意到〃四人帮〃培养出了一小撮〃头上长角、浑身长刺〃的张铁生式五类,还要注意到,有多少宋宝琦式的〃畸形儿〃已经出现!而且,甚至象谢惠敏这样本质纯正的孩子身上,都有着〃四人帮〃用残酷的愚民政策所打下的黑色烙印! 
 〃四人帮〃不仅糟踏着中华民族的现在,更残害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对丑类的恨加深着对人民的爱,对人民的爱又加深着对丑类的恨。当爱和恨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就有了为真理而斗争的无穷勇气,就有了不怕牺牲去夺取胜利的无穷力量。 
 张老师陡然站了起来,他看看表,七点一刻。他想到了晚饭。不是他感到饿了,考虑到自己该回家吃饭去,他简直把自己也需要吃晚饭这件事忘到爪哇岛去了。他是打算亲自到几个同学家里去,了解一下他们对宋宝琦来初三(3)班的反应。这个时候,同学们家里一定都在吃饭,吃饭的时候进行家访是不适宜的。他想了想,便背着手,在小公园的树林子里踱起步来,同时确定下来,七点半左右再离开这里…… 
 丁香花的芳馨一阵阵更加浓郁。,在小公园的树林子里踱起步来,浓郁的香气令人联想起最称心如意的事。张老师想到〃四人帮〃已经被扫进了垃圾箱,想到党中央已经在短短的半年内打出了崭新的局面,想到亲爱的祖国不但今天有了可靠的保证,未来也更加充满希望,他便感到宋宝琦也并非朽不可雕的烂树,而谢惠敏的糊涂处以及对自己的误解与反感,比之于蕴藏在她身上的优良素质和社会主义积极性来,简直更不是什么难以消融的冰雪了。 
 八 
 张老师推车走出小公园时,恰巧遇上了提着鼓囊囊的塑料包,打从小公园门口走过的尹老师。 
 尹老师大吃一惊:〃俊石,你怎么还有逛公园的雅兴?〃 
 张老师笑了笑,没有解释。他也并不问尹老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他知道,尹老师坚持有一个多月了,每天下午四点以后,除了在学校组织一些数学后进的学生补课以外,还要轮流到他们家里去进行个别辅导。他熟悉尹老师的脾性,特别是〃四人帮〃控制着文教战线的时期,他往往牢骚满腹,对教育部不满,对学校领导不满,对学生不满,对家长不满。倘是一个局外人,听了他那些愤激之情溢于言表的话,一定会以为他是个惯于撂挑子、甩袖子的人;其实尹老师牢骚归牢骚,工作归工作,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遇上什么打击、障碍、困难和挫折,他从未放弃过辛勤的教学劳动。就是在〃四人帮〃把学生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煽动得达于极点,课堂里往往乱得象一锅煮沸的粥时,他虽然能在办公室里把牢骚话说到〃咱们干脆罢教〃的地步,一听到上课铃响,却又立即奔赴教室,仍然竭尽全力地用粉笔敲着黑板,用劝导、吆喝、说服、恫吓来让同学们听他讲述那些方程式和多面体。 
 
 
  
  
  张老师知道这是他己经结束了个别辅导,要奔赴胡同外的汽车站,乘车回家去了。;他既然是忙完了工作,那么,牢骚一定是一触即发。果不其然,不等张老师开口,他便拍着张老师自行车的车座子,长叹一声说:〃'四人帮'给咱们造成了些什么样的学生啊!你想想看吧,我教的是初三了,可刚才却还在为两个学生翻来覆去地讲勾股定理……你比我更有'福气'摊上个'新文盲'宋宝琦!说实在的我不能理解你,眼下是'百废待举',该作的事情那么多,而光是今天一个下午,你就为收留一个小流氓耗费了那么多心血,犯得上吗?!让宋宝琦滚蛋吧!公安局不收,让他回原来的学校!原来的学校不要,就让他在家呆着!……〃 
 张老师诚恳地对他说:〃经过这一下午,我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症结不在是不是一定要收下来宋宝琦的确,也许应当为他这样的学生专门办一种学校,或者把他同相似的学生专门编成一班,要不按他的文化程度,干脆把他降到初一去从头学起……但这都不是主要的。 
症结在哪里呢?今天下午围绕着收留宋宝琦发生的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好比一面镜子,照出了四人帮糟害我们下一代的罪恶;有些'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我以前或者没有觉察出来,或者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触目惊心,我想到了很多、很多……达磊,现在是1977年的春天,这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的春天啊,可它又是要求我们迎向更深刻的斗争、付出更艰苦的劳动的春天,因而也是要求我们更加严格的一个春天!朝前看吧,达磊!……〃 
 尹老师从这简单的话语里不可能感受到张老师已经感受到的一切,但是,当他同张老师那饱含着醒悟、深思、信心、力量的动人目光相遇时,他的牢骚和烦躁情绪顿时消失了。1977年春天的晚风吹拂着这两个平平常常、默默无闻的人民教师,有那么一两分钟,他们各自任自己的思绪飞扬奔腾,静静地没有交谈。 
 张老师想到,过几天,针对尹老师思想方法偏于简单和急躁的缺点,一定要好好地找他谈一谈:感情绝不能代替政策;迫切希望革命事业向前迈进的心情,不能简单地表现为焦躁和牢骚;锲而不舍地坚持斗争的同时,又应当对事物的发展抱相应的积极等待的态度;对宋宝琦这类小流氓的厌恨,还可以转化为对祖国的幼苗遭到〃四人帮〃戕害而生的怜惜和疼爱……总之,要好好地同尹老师谈谈哲学,谈谈辩证法,谈谈现在和未来,谈谈爱和恨,谈谈生活和工作乃至于谈谈《红岩》和《牛虻》…… 
 远处又飘来了报告七点半己到的一记钟声,张老师收回沸腾的思绪,拍拍尹老师肩膀说:〃咱俩另找个时间好好聊聊吧。我还要到几个同学家里去一下。〃 
 〃快去石红那儿吧,〃尹老师忽然想起,赶紧告诉张老师:〃我刚从他们楼里出来,听我那班的一个同学说,谢惠敏跟石红吵了一架,你快去了解一下吧!〃 
 张老师心里一震,他立即骑上车,朝石红家所在的居民楼驰去。 
 九 
 石红的爸爸是区上的一个干部,妈妈是个小学教师两口子都是在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里入党的;从入党前后起,他们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习惯,就是坚持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他们书架上的马恩、列宁四卷集、毛选四卷和许多厚薄不一的马列、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书边几乎全有浅灰的手印,书里不乏折痕、重点线和某些意味着深深思索的符号……石红深深受着这种认真读书的气氛的熏陶,她也成了个小书迷。 
 石红是幸运的。〃晚饭以后〃成了她家的一个专用语,那意味着围坐在大方桌旁,互相督促着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以及在互相关怀的气氛中各自作自己的事爸爸有时是读他爱读的历史书,妈妈批改学生的作文。石红抿着嘴唇、全神贯注地思考着一道物理习题或是解着一个不等式……有时一家又在一起分析时事或者谈论文艺作品,父亲和母亲,父母和女儿之间,展开愉快的、激烈的争论。即便在〃四人帮〃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最凶狠的情况下,这家人的书架上仍然屹立着《暴风骤雨》、《红岩》、《茅盾文集》、《盖达尔选集》、《欧也妮·葛朗台》、《唐诗三百首》……这样一些书籍。 
 
 
  
  
  张老师曾经把石红通读过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和毛选四卷,以及她的两本学习笔记,拿到班会上和家长会上传看过,但是,他觉得更可欣喜的是,这孩子常常能够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去思考、分析一些问题,这些思考和分析,往往比较正确,并体现在她积极的行动中。 
 我们这个故事发生的那一天,张老师敲开石红他们家那个单元的门后,发现迎门的那间屋里,坐满了人。石红坐在屋中饭桌边,正朗读着一本书。另外有五个女孩子,也都是张老师班上的学生,散坐在屋中不同的部位,有的右手托腮、睁大双眼出神地望着石红;有的双臂折放在椅背上,把头枕上去;有的低首揉弄着小辫梢……显然,她们都正听得入神。根据下午谢惠敏的汇报,这恰恰是那几个因为害怕或赌气,而扬言明天宋宝琦去了她们就不去上学的同学。 
 石红读得专心致志,没有发觉张老师的到来;有两三个女孩子抬眼瞧见了张老师,也只是羞涩地对他笑笑,没有出声叫他〃张老师〃,那显然并非是忘记了礼貌,而是不忍心中断她们已经沉浸进去的那个动人的故事。;  
 来开门的石红妈妈把张老师引到隔壁屋里,请他坐下,轻声地解释说:〃孩子们正在读鲁迅翻译的〈表〉……〃 
 《表》是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写的一部儿童作品。它描写了一个流浪儿在苏维埃教养院里的转变过程。鲁迅先生当年以巨大的热情翻译了它。张老师虽然好多年没翻过这本书了,但石红妈妈一提,这本书里的一些人物形象和片断情节,顿时涌现在张老师的脑海中。张老师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已经猜测出石红家里出现这种局面的来龙去脉了。果然,石红妈妈告诉他:〃石红一回家就把宋宝琦的事跟我说了。吃晚饭的时候她一个劲眨巴眼睛,洗碗的时候她跟我商量:'妈妈,要是我约上谢惠敏,把那些害怕、赌气的同学们都找来,读读《表》这本书怎么样呢?'我很赞成。我跟她说:'有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只要老师、同学们发挥集体的作用,小流氓也是能转变的啊!'后来她就找同学们去了只是谢惠敏不知怎么没有来……〃 
 正说着,石红读完一个段落,知道张老师来了,拿着书跳进里屋,高兴地嚷:〃张老师,你来得正好!快给我们讲讲吧!〃 
 张老师被她拉到了外屋,几个小姑娘都站起来叫〃张老师〃,不等他发话,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争先恐后地提出来了: 
 〃张老师,这本书我们能读吗?〃 
 〃张老师,这本书里的小流氓,怎么又惹人生气,又惹人同情呢?〃 
 〃张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