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鉴赏大典-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承接上面四句的描写,继续展开气氛的渲染。这里写易水,并非实指。诗人是利用“易水”这个意象来引动读者的欣赏联想。一提易水,人们心中就会浮起这一幕:在萧瑟的秋风秋色中,一群白衣白巾的壮士们,在河水滔滔奔腾向东南流去的易水河边饯别。他们为了自己国家的生存,送自己的勇士去赴死。一位壮士庄重地取出一张弦乐器—— 筑,弹着一曲悲切的乐曲;另一位壮士,和着悲壮的音乐唱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别荆轲的场面。李贺这里用易水这个意象牵动人们的联想,渲染了悲剧气氛。霜,给人以寒的感觉;鼓声低沉,更增添战争气氛的压迫感。 
  以上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诗人才让自己的主人公出场。个“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主人公,受过君主的恩遇,在国家危难,形势紧急情况下,都挺身而出,刀剑出鞘,利箭上弦,为了报答君恩,决一死战。由于前面六句对战场气氛、形势危迫作了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渲染,因之,此时表现出来的英雄群像,就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这是一首以浓墨重彩描绘出来的边塞诗。景与人物相映衬,声光色态相交融,很有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苏小小墓 
  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 
  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诗鉴赏 
  幽冷,是这首诗的基调。 
  作为一代名妓苏小小,常为诗人们吟咏。但一般多是从哀叹落墨,抒发感喟。如唐代诗人罗隐《苏小小墓》有:“好月当年事,残花触处情。向谁曾艳冶,随分得声名。”这样写容易落入俗套,也易有俗气;这也是一般情感肤浅的人的写法。李贺对苏小小怀着深厚的同情,抛弃那种俗套,从幻想苏小小死后的情形写,写出了真情,写出了一种独特的美—— 幽森冷艳之美。 
  诗人一开始就让读者看到苏小小的眼睛。那盈盈的泪水,如同凝聚于幽兰上的晶莹露珠。这是一双凄然伤感的眼睛,是充满哀怨的眼睛。透过这双泪眼,人们看到了苏小小忧伤怨恨的内心,看到了她的灵魂。 
  从古乐府《苏小小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苏小小是有着自己的爱情追求的。可是在李贺笔下,这一切已经逝去了,身已殁,成了幽冥中的幽魂。同心郎又在何处?“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两句,正是写苏小小幽怨的内在感情。此处“无物”并非无物,而是无人的意思,既然无物可结同心,那么物又何用? 
  所以坟前如烟的鲜花,也不可能成为绾结同心的赠物,虽有似无,不堪剪摘了。这是多么痛苦的心情! 
  坟前细草碧绿如同她的茵毯,翠绿的松柏如同她的头盖。那轻风飘飘欲举,就是她的衣裳;那清莹如玉的泉水正是她的玉珮。她虽然死了,但仍如生前一样。衣裳、玉珮、伞盖、褥毯,还是那么美,可见她的容颜也依然是那么美丽。这四句通过写她的服饰衣裳来衬托她容貌,物如其人。苏小小在幽冥之中,还是那么美丽可爱。如果说,这里是苏小小的鬼魂的话,那么,这是一个美的鬼魂,可爱的鬼魂! 
  “油壁车。。”四句运用反衬的手法写苏小小无可奈何的心绪和清泠寂寞的处境。那油壁车在黄昏时候,仍然来守候着苏小小乘坐它去和同心郎相会。那绿焰如烛的磷火,仍然亮着光焰,照耀苏小小去和心爱的人相聚。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助了,再没有情人来赴约。过去的全过去了,曾经是那么欢愉的约会,现在再不会重有。油壁车依旧来,翠烛依然照耀,反而更衬出目前的寂寞凄凉。 
  最后两句更以西陵的一幅冷落悲凉的景象,完成了苏小小心境的描绘。西陵,曾经是那样使苏小小向往的地方,那里曾经有多少柔情蜜意,爱意欢娱!可眼前却只有凄风苦雨,无比悲凉的情形了。 
  这首诗是李贺著名的“鬼”诗。但它不似有些人理解那样阴森恐怖,而是幽森冷艳。它写的鬼魂是美的鬼魂,她有着人一样的感情,她有她的痛苦与悲哀;她是那样可爱,那样值得人们同情。苏小小的鬼魂其实仍然是人。当然由于诗人刻画的是鬼魂的形象所以极力渲染了环境的幽森冷艳,如绿焰影影绰绰的鬼火,凄风苦雨的西陵。但为了和苏小小的性格相协调,所以又突出了冷艳的特点。这样环境与人物(鬼魂)的形象和谐地统一形成了幽丽奇诡,冷艳幽森的意境。通过苏小小追求的幻灭,诗人写出了当时社会中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悲剧。 
  当然,这首诗主要应该从审美价值上评价它。它通过诗人丰富的幻想,写出了这样独具丰神的美,这种幽森冷艳之美,如果说李贺“鬼才”是指他这种捕捉幽冷之美的才能,那么这一评语是有根据的。    
  梦 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 
  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诗鉴赏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人生的梦幻曲。 
  古人所谓记梦,往往不是真梦,而是幻想,借“ 梦”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梦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由于梦无拘无束,具有无限的自由,所以一些喜欢幻想的诗人,经常运用记梦的方式,上天入地,驰骋自己的想象,尽情表现郁结于心中的感情。《梦天》正是这样的作品。 
  诗的开头四句,诗人描绘了他幻想之中升入了天国,见到了天上无比美好神异的景象。月宫中的兔子,由于得到了长生,不知它到底有多少年岁了,应该是一只很老很老的兔子了吧;月宫中的蟾,也得到了长生,日夕在美丽的广寒宫中生活。它们是值得生活在人间的人羡慕的。那幽暗的天色终于慢慢开朗了,那丝丝细雨不再飘;这时高耸的云楼半开着,掩映着洁白的墙壁。皎洁的月宫呈现在人们眼前,月宫洁白如玉,就像一个玉作成的圆圆的轮子,辗压在晶莹的露珠凝聚的草地上,露珠把圆圆的光轮似乎也弄湿了,因而显得更加莹洁透明。 
  诗人在这里把月宫描绘得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神往!特别是诗人在描绘月宫时,突出地写它的晶莹洁白,洁白的楼、洁白的墙壁、洁白的月轮、洁白的光芒、洁白的露珠,真是一尘不染、没有半点污浊的晶莹透彻的世界!毫无疑问,这是诗人理想的境界,是他理想的天国。诗人常作这样的遐想,他多希望能脱离尘世,到天国去啊! 
  他上到天国去了,在桂花飘香的小径,诗人遇见了美丽的仙女。这仙女有多美啊,她腰间佩着晶莹的鸾凤玉佩,飘飘欲举。诗人和她谈着、谈着,在桂花飘散着芳香的月宫路上漫步。这又是多么美好的遇合。 
  如果诗人仅仅写到这里,那么,这就只是诗人的一种入非非的冥想,最多也就只是一种带有优美情调的奇想而已!人们还看不到诗人为什么要忽发奇想,把我们带到这样一个有着优美的奇趣的天上仙境?这个问题,在读到后四句,就豁然而解了。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这大概是诗人幻想的美丽的仙女告诉他的情形:她看到在三座神山下,青碧的海水已变成了黄土,又多次由黄土变成了大海,千年以来的变化如同走马一样迅速。仙女的话使升上了月宫天国的诗人想起人间,他在上天·3726·《唐诗鉴赏大典》 
  向人间俯瞰遥望,他看见了什么呢?那广阔的九州,只象九点烟尘那样;那号称辽阔的大海,只象从中溢泻出来的一小滩水那样,这就是人世间!那么,在诗人的眼中,人世间是怎么样的呢?人世间是那样的变幻莫测,人世间又是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正是由于诗人是这样看待人生的,所以他厌恶这样的人生,幻想着要摆脱这样的人生。这正是诗人“梦天”的原因。他企图寻求一个永恒的、广袤的、纯洁的、有欢乐的世界,这就是在诗人冥想中出现的天国。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般的记梦,一般奇异的游仙,而是充溢着一种深沉的哲理,散发出理趣芬芳的奇妙诗篇! 
  这首诗的想象力丰富,诗人以腾飞的幻想轨迹来构思诗篇,使得诗的意象跳脱腾挪,时而天上,时而地下;时而人,时而仙,呈现出色彩纷陈奇诡变幻的浪漫艺术特色。其次这首诗运用对比艺术手法,将天上人间作了鲜明的对照,对突出诗人的思想,对于突出诗人对人世的幻灭感,对于突出诗人的追求,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浩 歌 
  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 
  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 
  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 
  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 
  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须浪饮丁都护, 
  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 
  有酒唯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 
  卫娘发薄不胜梳! 
  羞见秋眉换新绿, 
  二十男儿那刺促! 
  李贺诗鉴赏 
  《梦天》通过记梦游仙的方式抒发郁结于诗人胸中的感情,那么,这首《浩歌》则是感情跌宕、气魄恢宏的抒情诗。李贺举进士曾受人攻击,遭遇坎坷,极不得志。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