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a道德经古今正解-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说排行榜:/top。html                
老子《道德经》相关作品全集:/zt/daodejingzhushuji/    
道德经古今正解 作者:澹海若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一 
  '原文'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古文正解'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术而已;名可名也,非常名也,谓而已。故,常道者,恒无为也,复归于无极;常名者,恒无象也,复归于混一。   
  名于天地之始者,无也;名于万物之母者,有也。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无而或常有之,有而或常无之,是以皆不可以物观之者,玄也;亦无亦有,亦有亦无,是以不可分而合一者,道也。合常无有而观于道,以知众妙。   
  是以道者无物之物,天地之始复万物之母。知之者莫不通矣,从之者莫不治矣,执之者莫不成矣,失之者莫不殆矣。   
  故字之曰道。   
  '今文正解'   
  道可以阐述,不是“恒常之道”,术用而已;名可以命名,不是“恒常之名”,指称而已。所以,称之为“恒常之道”者,总是无所行为,复归于无极莫测;称之为“恒常之名”者,总是无所征象,复归于混沌纯一。   
  “天地出现之始”,则命名为“无”;“万物发源之母”,则命名为“有”。所以,以其总是无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天地出现之始”而称为“无”的存在运行之微妙;以其总是有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万物发源之母”而称为“有”的规律制约之要求。“无”却又总是存在,“有”却又总是虚无,都不可以用具体事物来认识这两者,可称为“玄”;既虚无又存在,既存在又虚无,因此两者不可区分而合一,这就是“道”。结合永远虚无和永远存在为一体来观知道,能够以此知晓一切奥妙。   
  因此,道是没有物象的物,既是天地之始又是万物之母。知道它就没有不通晓的,依从它就没有不治理好的,执守它就没有不成功的,失去它没有不衰亡的。   
  所以给它取字为“道”。                    
《道德经》古今正解 第二 
  '原文'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古文正解'   
  生,动,唯道。有道之妙,以其常无。   
  合常无有者道也,阴阳分而万物生矣。故天下正反莫不同出矣:既知所美,即知所恶,是不以其为美也;既知善,亦知不善,是从其反。莫不然而道生之然。   
  道常无物,虽作万物而不辞,莫知其作矣;生万物而不有,为而不恃,万物生荣而功成弗居,莫知其在矣。   
  道之徼也,化于物而成之天性,作于物而任之自然,故物莫不顺道而自在也莫知其宰。功无所居,故能不去。   
  是以,万物莫不生乎道,同乎道,自然而然也治乎道。   
  同乎道而致乎德,是为圣人。教有伪,言有失,行有迹。事而不取其为,教而不取其明,功成名遂而不敢得已居。常法于道焉,无为乎天下而天下常自治然,是为道莅天下。   
  '今文正解'   
  天下万物的生息运动,都是道的左右。道是永恒存在的物,而它的奥妙之处,又在于它是永恒的无有任何的具体物性的物。   
  因此,常无和常有在于道是合一的,道是没有对立的。阴阳分化万物生成是道的衍化,所以与道相对立着的天地万物则无不存在于对立转化之中。因此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莫不如此,都是大道生化所定。   
  大道隐而万物显。虽然道生作万物而不辞,而万物却不知道它的生作;生了万物,成就万物,而万物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道永恒不去的规制着万物。它的规制就是生化了万物成为万物的天性,生作于万物而仿佛听任万物自己生作自己成就,万物莫不在道的左右中生化反而自在不觉道的宰制。道如此隐藏而作,又何来居功何来去功呢?   
  所以,万物都是大道生成,都与道相通,都以顺应天性自己生作自己成就的方式在道的左右之中。   
  既与道相通,又能够与德相符,这就是圣人了。教化不免孳生伪诈,言语不免有所疏失,行为不免有所遗留弊端。圣人为事而不采用有为的方式,教化万民却求顺应其天性的蒙昧纯真,如此而功成名就却不敢藉以自居。圣人知道天下万物都是大道的左右生化,因此无为于天下,让百姓顺性而作,天下自得太平,这就是以道治理天下。   
  '订正与辨析'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在表述“负面的事物是正面事物的必然伴生物”,而且下面引证了诸多对立伴生现象,意在说明“取消不必要的言行,可以根本杜绝由此产生不良事物”。   
  2。“有无之相生”,仍然承接开篇,并不与“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相出入,后者侧重于逻辑推导把握。道在物质形态上合并从而超越了“有”“无”。天地万物之前纯粹单一的道本无可体现于“有”“无”。称之为“无”乃是根据于而今的实体世界而言。   
  3。按帛书《道德经》皆作“先后之相随恒也”,兹沿用通行本而未予采纳。   
  《道德经》帛书后世版本均无此“恒”字。   
  按帛书原文字当为“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可见此六句应该是同样结构的,可是在帛书文字“相随”之后没有直接跟“也”字而是多一“恒”字,据此推断:“恒”乃“随”字形近字讹谬所多余。大概古金文上下排列,且字体书写下斜偏,导致“随”字右侧与左偏旁“耳”部分开,从而被讹谬为“恒”字。                    
《道德经》古今正解 第三 
  '原文'   
  '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古文正解'   
  道者天下宗。   
  唯道可治,唯圣可王。   
  圣人欲归天下于道,但无为于天下耳。不明万民以知欲,则民皆素朴,复返天性。是归道玄同。   
  不尚其贤,不贵其货,不现其可欲。常辟一清静田于天下,万民自生自安,而天下治。是法道自然。   
  无为而大为,无治而大治。   
  '今文正解'   
  大道是天下万物一切的宗主。只有道才纳养万物,生息太平;也只有与道相通的圣人才能够治理天下达到太平。   
  圣人要把天下归还于大道,但要不人为于天下而已。不开启人民的聪明和欲望,则人民都保持素朴,回归到纯真的天性。这就是归从大道在蒙昧中合一。   
  不崇尚贤能,不贵重奇缺物资,不向百姓显示滋生欲望的东西。开辟天下一个清静之田,让百姓自在生息,自我安乐,那么天下也就太平了。无为却是最大的作为,不加治理却通向最真的太平。   
  这就是以道治理天下:让百姓自己顺性生息不加宰制,让事物自行运作达到完善的境地,这就是“自然”。   
  '订正与辨析'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整段话表明所谓的“无为”乃是“回归淳朴清静,保守生命根本”的“不妄为,不多为”,而不是“绝对放任自由”,更不是做“摒弃一切动作的植物人”。   
  2。“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意在表达“圣人之治”的原则特征,而不是固定死的“具体内容详细措施”。类似表达方式全书常见,切不可以僵硬理解。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四 
  '原文'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天下之先。   
  '古文正解'   
  道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渊乎深矣,生万物而莫不从其规制矣。   
  以其无,故无锐于物,无纷于物,无耀于物,纯然不可分矣;虽至澈无形,其实存而常有之。   
  恍兮惚兮,其生于何而莫知。然先天地而有,生万物之母,象天下之先。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今文正解'   
  道至为充盈而仿佛空虚,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它像渊一样深不可知,生了万物,成就万物;万物没有不以道为宗主的,没有不在道的规制之中的。   
  道的奥妙之处正在于它的虚渺无物,因此不会对万物有任何伤害妨碍,与万物不会有任何纷扰,更不会在万物面前显耀自己,无形无质纯一到不可捕捉;虽然清澈的以至于无形无质,它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道古往今来,四面八方,不分大小而无处不在的与万物合一。   
  道如此恍惚幽寥不可认识,那么它究竟从何处生出已然不可知道了。然而大道先于天地就存在着,生化了万物养育着一切,表象着天下万物的始源。既已知道万物的生母,就可以此知道万物;既已知道了万物,再回来守住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