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系统的寻求-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们就确定把地球的北极和北极星之间拉了一条轴线。 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这条轴线在运动。从而就可以比较出天体之间哪个超前了,哪个落后或相遇了。再将每天、每年等又拉了一条南北的子午分界线。每年、每季、每月、每个节气、每天、每时的比较这些星体之间的变化规律。这样就能参照比较哪个星体“过”了,哪颗星体“回”了等。
  由此变化而引起的地球上会产生什么气候?产生什么疾病?物种产生什么变化?社会会发生什么大的变革等等,靠这种思路就能找到各事物之间相关的有序性的规律。古人由这种思想方法启发产生了用“天干、地支”系统反映客观规律的方法。
  然后,又发展出了“六十甲子”、“六十纳音”、“五运六气”、“卜筮正宗”、“增删补遗”等子丑寅卯、甲乙丙丁、“冲”呀、“合”啊、“刑”啦之类的推理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天象的变化而总结出来的。

  “易学”里除了有“阴阳文化”,还有“先天自然之易”。“先天自然之易”指的就是“河图”和“洛书”。也就是咱们所说的“无字天书”。只给了你画着黑白圈的那么两张图。一个叫“河图”,一个叫“洛书”。宇宙间的一切奥秘全都包含在里头了。“河图”是“加减之源”,“洛书”是“乘除之源”。“河图”、“洛书”中的数理规律大家如果研究透彻的话,咱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很多速算法往往都是根据“河图”、“洛书”所反映的规律而来的。简单的四则运算,咱们中国传统的手算、速算、珠算等方法往往比现在的计算机还要快。这也就说明了咱们传统的某些计算推理的思想方法要比现代西方的某些运算方法的思想先进的多。这些内容在这里还不能讲得太深,因为讲的太深入的话,讲的可能全是专利的内容。牵扯到计算机革命的问题。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想方设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因为是顾大局的思想为主体,所以主要是通过寻找共性的、主导的、主要的规律来解决问题。而西方现今的主要文化,是在私有制中产生。由于自我性的强调,往往是顾局部而不能顾整体。因此,宏观长远的大局的问题往往看不到。从局部眼前看,目前西方很多的东西都是“很科学”的,但从长远整体看:生态平衡的破坏、各种污染、恶性病、艾滋病等的产生、人类整体免疫的低下等等棗从大局上看全都是错的,都是不可取的。这就是由于文化与文化产生的年代及历史背景不同所造成的。
  现在需要我们把西方当今的每一个具体的科学内容都把它搞得非常清楚,然后把它再与我们传统的大局性的整体的科学思想结合在一 起。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必须要做的工作。

  我们传统中“先天自然之易”方法的先进,倒不是说其产生的当时历史时期科学技术
如何发达、先进所造成的,而是由于我们老祖宗“结绳纪事”的习惯总结出来的。“结绳纪事”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统计出来,这类这类事物跟3有关系;那类那类事物跟4有关系;那类那类事物跟5有关……很容易就把不同的事物分门别类、分层次地分成八种大类型棗把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畴、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范围、不同的概念等的事物都会分成八个大类型。比较这八个大类型的场效应关系,就能找出其规律性。这是易学中“易简”的思想所决定的。这也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目的是为了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就是“先天之易”,“自然之易”起的作用。

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系统的寻求
(第二辑) 




  如何理解“伏羲之易”,即“先天八卦”;再讲讲“文王之易”,即“后天八卦”;最后,再谈“孔子之易”。当然,这中间还应该有“连山易”、“归藏易”。“连山”、“归藏”之易现在差不多都失传了。现在又有人提到“科学之易”、“现代之易”、“数理之易”等等。他们为此高喊“科学易”,我想是为了说明自己的研易方法有别于古代传统之易学研究,说明自己的研究和理解,要比传统的研究和理解“科学”的多。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易学系统”就够科学的了。只有当今科技进入到一个相当发达文明的时代,人们才能深刻地认识到它其正的科学内涵。所以出现以上的一些提法,我认为这些个提法说明他们对易学思想在概念上的认识与理解就是含糊的。我想他们主要的目的是想说明他们是用当今现代的思想方法来解释古代的“易经”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什么易什么易的提法,也只不过是把易学思想运用在数学方面叫“数理易”;用在物理学方面叫“物理之易”;用在化学方面叫“化学易”,或者把易学思想方法用在其他领域,叫其他什么什么易而已。因为易学解决的是世界观问题,其思想方法哪个领域都能通用。

  基本上中国的传统中,主要的就是这么四种文化系统。这四种文化系统的规律全掌握了,就可排列组合、交错灵活的使用了。比如咱们平常讲的《梅花易数》这种判断方法,无非是把易学“十翼”中的“先天八卦”及“后天八卦”的规律和“五行”(为什么叫“梅花”?因为“五行”以五个花瓣来表示,类似梅花。)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梅花易数》的辩证方法。《卜筮正宗》的判定方法,成卦的时候,是根据(运用)《易传》中“筮爱法”演变的方法“摇出来的”。“摇”出卦形来以后,如何推导判断?在各爻上按规矩配上“六亲”、“六兽”、“天干、
地支”,“冲”、“合”、“世”、“应”、“刑克”等之类的进行分析,这中间就再也没有运用“易学”规律的事了。实际上,它基本上是“干支”文化加上“五行”文化,再加“易学”中的一种成卦的方法组成的判断方法。《增删补遗》、《渊海子平》(即“批八字”)呢?这中间干脆“易学”文化方法都没有了。其主要运用的就是“干支”文化棗“天干、地支”和“五行”规律组合的方法。推导过程中根本没有“易学”文化的内容了。包括《六全》或《六壬全口诀》、《大六壬》等也都是“干支”“五行”文化的搭配。不过《奇门遁甲》的方法,它倒是包括天上的“九星”(“后天八卦”规律)、“八门”(“先天八卦”规律),然后再配上“天干地支”及其“五行”组成一套判断方法。这种判断方法所包含的文化范畴就比较全一些了。反正,中国古代你不管是什么样的推测方法,它都离不开传统的这四种文化理论的指导及规律的搭配。

‘‘‘‘我们要判断各事物的规律性、运动性,那么我们建立的这个判断系统相对的规律性就得很强。系统的规律性要很强的话,这个系统内部的规律不能总是无规则的在变化。总是无规则的在变的话,你就很难找到它的规律性。就是说,得有一种相对互相制约形成的一种稳定局势棗一种相对平衡稳定的局势。只要没处在这个平衡稳定的局势里,那么就能发现其运动的趋势。它表现的内部在运动呢,是为了保证整体和大局的平衡、稳定。有的是外部和整体的运动呢,也是为了达到整体的新的平衡、稳定。不管怎样,内部运动也好,外部运动也好,整体运动也好,它是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和相对稳定。为什么这么说呢?

观测易学中“先天八卦”的结构分布(如图所示): “天地定位,水火不相射,山泽通气,
风雷相抟。”“天地”指乾( )坤( )
两卦,“水火指坎( )离( )两
卦;”“山泽指艮( )兑( )两
卦;”“风雷指巽( )震( )两
卦。”(“先天八卦”卦形结构分部图原本
结构都是向心摆设的。由于有很多人是
初学者,怕不容易看清楚,所以咱们这
里的卦形就水平方向摆设了)。 

  从先天八卦方位图看,它是寻求一 种什么样的规律性呢?中国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因为咱们是生活在北半球上,一般观象时,主要是“面南而立”进行观测天象。因此,将观测者的前面就作为是南边、前面及上方;即而我们的后面就是北、后及下方;我们的左侧就为东边;右侧就为西边。这种方位的表述与现今国际地图的通用表述方法大不一样(现在地图的表述方法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正好与我们的传统表述的方位相反。这是由于我们站在北半球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所决定的。这种方位分布的表述方法,在任何中国古代的方位图中,都应该是如此棗表述方法总是不变的。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前方;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后方;东可以表示事物的左边;西可以表示事物的右边……它既能表示事物的东西南北分布,又能表示事物的前后左右分布,还能表示事物的上下左右分布。不管是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任何事物的规律都是靠这种系统的分布来表述的。所以说,这种分布思想的方法你掌握后,无论你怎么套用在任何的事物分布中:平着铺用、竖着套用、横着套用、斜着套用等等,这种布局规律是不便的,永远是这种结构分布。
  因为中国古代时候,人们主要研究的是一种场效应的关系。分析研究事物时,他不在乎你具体是什么东西,什么具体结构,而是想方设法先确定你是什么样的场(抓主要本质的东西),再通过你的场与其他的场进行比较,通过场与场之间的效应关系,寻找你的运行趋势。
  因此,我国传统中的数字,已不再是个简单的表数符号(包括卦中咱们讲的“卦序号”),而是某种场及其结构、性质、特点的代号。这种表示方法,实际就是咱们现在通过计算机数理模式来描述世间一切事物的早期方法。在我国传统中,当“先天自然之易”“河图”“洛书”出现以后,就已经进入了用数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