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这样啊!看来老曹和荀彧对这个我一手修建起来的小镇还格外重视嘛!流民劳力优先补充到这里来。”   
陆仁心中暗暗点头,继而又问道:“那整个小镇的居民有多少了?我记得不久前你来信中提及已近五万的。”   
高顺道:“如果算上屯田军士的话,小镇现在人口几近六万。”   
陆仁想起曹操原本打算把整个小镇都划作他食邑的事,偷偷的擦了把冷汗心道:“还好老郭帮忙给推辞掉了,六万人的镇子划作我的食邑,目前可没谁比得上。荀彧现在才八百户,张竹以一方诸候的身份投降曹操也才两千户(PS:是和历史有点出入,不过大家就当作是陆仁前后救下不少百姓的结果吧),我这一下突然冒个万户候出来不是找抽吗?说真的,现在曹操强行划给我的五百户都不是个小数目了,还封了个亭候……哎,好像史上关羽就是被封为汉关羽是一个级别的了?”   
闲谈中陆仁一行人来到镇外的民居群中,其中有不少居民都认识陆仁,见状急忙叫道:“这不是陆大人吗?陆大人回来了!陆大人回镇上来了!”   
镇中呼拉一下子出来一大帮人,立在道旁纷纷向陆仁施礼。陆仁不好意思骑在马上,赶紧跳下马来一路向路人们回礼。当他走到一位老者面前时,老者怯生生的问道:“陆大人,老朽想斗胆向大人问一句话……”   
陆仁道:“老丈请讲。”   
老者道:“不久前许都城中传言大人背投河北袁绍,可有此事?”   
陆仁心里一紧,知道这些人是因为衣带诏的事对他有了些惧怕,心中叹了口气面上平淡的道:“老丈,我若投了袁绍,今日又怎么能站在这里和您说话?”   
老者道:“那……许都城中男舅董承谋反一事,是大人您发觉并告知曹丞相的吗?”   
陆仁知道这个黑锅他是背定了,也不争辩什么,只是轻轻的点点头。   
老者道:“老朽曾听人说,董国舅是因为得罪了大人才被大人陷害的……”   
几个老者身边的人急忙伸手去捂老者的嘴。陆仁见状突然仰天大笑,笑罢后向老者问道:“老丈在这镇上住了多久了?”   
老者犹豫了一下,应道:“老朽已在镇上住了两年有余,到是劣子是自大人屯田起就一直在这里。”   
陆仁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道:“我不知道旁人在背后是如何说我,我只知道如果让袁绍击败主公而南下许都的话,大家就绝没有好日子过。其余的事,陆仁自认无愧于天地良心。就此别过!”   
一行人竟自向城门行去,周围的人围住老者七嘴八舌的道:   
“老丈,你怎么能这样诘难陆大人?你不想要命了?”   
“就是就是!陆大人一生气搞不好会灭你一家的!”   
老者望了眼陆仁的背景,若有所思的道:“不,陆大人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陆大人做事总是把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放在头一位,事事都优先为我们着想的。你们当中有不少是从河北来的吧?袁绍对你们如何?而在这里陆大人对你们又如何?”   
第一卷   
第九十回   
我不知道旁人在背后是如何说我,我只知道如果让袁而南下许都的话,大家就绝没有好日子过。其余的事,陆仁自认无愧于天地良心。”   
陆仁在人前摆出这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上马带着一行人向陆氏镇城门而去。可是虽说他在人前是有那么点样子,他也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此刻的内心却真的非常失落。   
高顺与他并马而行,陆仁落寞的神情他看得很清楚,悄声问道:“义浩,你没事吧?”   
陆仁摇摇头道:“我没事……”   
高顺道:“衣带诏一事我也早有耳闻,许都与小镇这两处也是什么样的说法都有,昨日见你有些醉意也没有问过你……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陆仁见左近无人,便轻声的把事情始末大致的说了一遍,末了他道:“高大哥,目前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到许都一带的稳定,还望你能保守秘密。”   
高顺皱眉道:“如此还真是委屈你了……这些事本来只能算是朝堂之争,如今却关系到了曹、袁两家之间的争雄,确实马虎不得,若是曹公被这件事打乱了阵脚则曹公必败无疑。”   
陆仁道:“也罢,反正一直以来我在那些汉官口中也没什么好名声可言,对他们的说三道四我也就不在乎了。唯一担心的到是百姓们会对我不再信任,那对我以后的行政会大大不利。”   
高顺道:“对百姓那里我到不怎么担心。这些百姓要地是什么?无非就是吃饱穿暖。不受战火波及。你刚才不也提到郭嘉正在想办法帮你挽回名望吗?平民百姓这一层面到是可以从小镇这里多散步一些对你有利的话出去。”   
陆仁道:“那就有劳高大哥多费心了。”   
高顺笑道:“别的我不敢说,只是要散步一些消息的话我高顺还能做得到。你可知道如今你的三种酒已经卖到了什么地步?”   
陆仁奇道:“卖到了什么地步?听你这话好像很自得一样。不就是三种酒吗?能有多大的影响力。”   
高顺道:“东至徐州,西至长安,南至秣凌,北至晋城!特别是在襄阳与柴桑一带,仅一坛‘烈火’便可卖至十两黄金!现在小镇中的总店几乎每天都有来自中原各地的商人,目地就是想多购得几坛好酒回去赚一笔。我们有意地让这些人带些话出去,时日稍久还怕洗不掉你那点恶名?哼。袁绍也罢。曹公也罢。他们给你安地恶名不过仅在北方数州,咱们自己却可以让你的好名望传遍中原!”   
“我靠!没这么夸张吧!?”   
陆仁愕然,他可真没想到这酒的影响力会大到这种地步。   
高顺接着道:“还有啊,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不久前我在镇中酒坊巡视的时候曾抓到过几个鬼鬼樂樂的家伙,一番逼问之下这些人居然是想来偷学制酒技艺的。”   
陆仁哑然,想不到连偷师的人都跑来了。干笑道:“那……咱们酿制酒水地方法没有流传出去吧?”   
高顺道:“这个我也不怎么清楚。不过听陆信说自你回许都时起他便按照你留下的方法,把制酒的各道工艺都完全分开,下至酒料的挑选,上至酒液的蒸取与勾兑都完全由精熟的头人负责,旁人只学会一道根本没用。哦,他还特意请来了几个饮酒多年的老人作什么‘品酒师’,说这也是你留下的方法之一。再就是他对这些头人地待遇甚厚,别地商家大族如果想把他们请去所花的价钱都能让他们肉痛。更合况足有十多道工艺也就是十多个头人。似乎也没理由能全部挖去吧?就算是能全部头人都挖去,也不见得能有小镇上这么周全的相关产业。别地不说,单是作为‘烈火’一酒的配料果树就足有七种。可能也只有小镇上有这么全的果树林了。”   
陆仁点点头,陆信处事是比较稳重,这也是当初为什么留他下来帮高顺的原因,现在看来陆信已经在慢慢的成材了。想到这儿不由得回头看了看赶车的陆诚,心中有些犹豫:“这小子今年也都十七岁了,是不是该让他去历练一下?两个人是同时跟着的我,可陆信今年才十五岁,听高顺的口气已经成了一个能够管理诸事人材的样子。人是要经过历练才能真正成材,老让陆诚他这样跟着我也不太合适啊。只是这小子的性子一向毛毛燥燥,让他去干点什么好……要不晚上我先问问他的意思吧。”   
这时却听见高顺道:“以前我还有点担心的就是天旱时如果下了禁酒令那怎么办?整个酒坊不是要停产?不过现在嘛,嘿嘿嘿……”   
陆仁忽然觉得高顺这种阴沉的奸笑有点刺耳。高顺一直以来给他的感觉就是性格豪爽、不芶言笑,可是自从追随他以来好像变了不少,像刚才的那几声奸笑就带着十足的奸商味道。心中极端恶意的暗想道:“难道说真的人性本恶?高顺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居然能变成这副德性!经商经商,把他变奸诈了吗?也不知道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高顺接着道:“现在我们的酒窖之大也是你想不到的,足足的能放下三、四万坛酒!万一哪天真的下了禁酒令使酒坊停产,酒窖里存下的酒都能支持好几个月,足够等到禁酒令解除。反正禁酒令只是一地之内禁饮禁酿,咱们往别的地方卖也一样。”   
陆仁听了这话险些没从马上摔下去,强行稳住身形后道:“高大哥,你说酒窖里有几万坛酒?那、那得用掉多少粮食啊!”   
高顺道:“谁跟你说酒窖里有几万坛酒了?我是说现在的酒窖能放下几万坛。丫头地做法是每月酿出的新酒一半卖出,另一半先行存窖。眼下酒窖里大概也就放了五千来坛吧。”   
“这还差不多,刚才可真是吓我一跳!”   
陆仁微微松口气,问道:“酒粮的供应没有问题吧?这数千坛酒酿下来,用掉的粮食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高顺道:“这个你大可放心,我所动用的粮食除去自家出产的稻米外,都是从镇上百姓那里收购而来的余粮。或钱或布或是直接用酒,任由百姓自行挑选,而且按你的意思明文示价。从来没有让百姓吃过半点亏。百姓们也都乐意把家中多出地粮米卖进酒坊。”   
陆仁道:“这样就好……至于这禁酒令嘛……我看到不必在太意。”   
是不用在意。据陆仁所知曹操在史上之所以会下达禁酒令。主要地目地还是希望把酿酒的粮食节省下来以补充军用,可现在陆仁帮曹操全面性的解决了粮食问题,曹操也就没必要去省这些粮食了吧?   
“对了,史上曹操这禁酒令一下,孔融就冒了出来顶撞曹操,说什么‘天有酒旗,地有酒泉。人有酒德’之类的话,把曹操气得差点没直接砍了他。现在到也算是相安无事吧?这算不算是无意中又救了一个大名人?不过这位孔先生的脾气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早晚还是会得罪曹操而丧命,要不以后我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救救他?砍头就不必了,来个发配边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