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道:“现在我也说不清楚……这样吧,明天先拿一样东西给你看!”   
不得不承认,曹营中工匠的水平是很高的。仅仅在一夜之间就按陆仁地要求做出了一个高三米有余。有效投臂近五米地发石车……确切的说,应该是发石架。   
为什么说是发石架?   
早先陆仁向刘讨要发石车的图样未果,一气之下自己去试制。因为手艺不过关只是做出一个小型地发石架样品,试投的时候还差点打伤刘备。后来陆仁是想对发石架进行车化,只是因为乱七八糟的事太多没能完成。现在陆仁想抓紧时间在曹营内侧布置一批发石架作为防御工事,手头上的也只有早先发石架的资料。另外这个发石架实在是简陋得够可以的,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底部一个方框,两侧是两个三角架,中间是滚动投臂。不过简陋归简陋,工匠们做出来的发石架到比陆仁预想的要结实得多。   
第二天一大早陆仁就把夏候敦给拉出帐来,叫上五个力气比较大的士卒作炮手,又选了一块约百斤重的大石头放在投勺中。向炮手们大致的解释了一番后一声令下,这块百余斤的大石就被投出去三百余步的距离!对于这一数值陆仁自己都大吃一惊,因为按他的推算最多也就两百步左右。   
一旁的夏候敦可就傻了眼,呐呐自语道:“乖乖!三百多步!这一石头砸下去还不得把人砸成肉泥吗……”   
陆仁叫了半晌夏候敦才回过神来。急忙下令按这发石车的式样在营寨内侧开始布置,一时间整个曹营都忙得不可开交。等到第五天头上曹操带领人马赶到时,曹营内侧已经布置下了前后三排数百架这种简陋地发石架。   
前后三排是陆仁特别要求的,因为这种发石架转向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固定在一处那么   
去的石块基本上就有一个固定点,仅是一排的话一但来那就没什么用了。前后三排的话则可以形成一个打击面,用来防守的话用处就大了许多。特别是几处要道,陆仁先进行了几次试射。算好了打击点才让工匠们进行初步固定。基本上是整条道路完全可以打击到。   
曹操见到这番情形先是有些不解。等看到发石架的威力之后又抓紧时间对一些炮位进行了调整,末了少不了对陆仁夸奖一番。这时陆仁偷眼看了一下刘,却见刘皱紧了眉头……   
——————   
入夜,陆仁正在帐中清算军需,守门卫兵忽然来报:“陆仆射,行军长史刘求见。”   
陆仁一怔,怎么刘会突然跑来找他?   
“有请!”   
刘默然进帐。二人互施一礼却都不说话,气氛有点怪怪的。   
许久,刘终于先开了口:“陆仆射,营中地发石架真是你所创?”   
陆仁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刘又沉默了一会儿,从怀中取出一卷帛束道:“记得早先陆仆射曾向我讨要发石车图样,我一时心忌未曾给与,想不到陆仆射竟能自行参悟出这种发石架……虽然简陋,但威力不减半分。我刘真是枉做小人了。想我对机关之术仅通皮毛。而陆仆射却你远比我精通机关之道,此物留在我身上也没什么大用,今日就赠于陆仆射吧。”   
陆仁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刘见状也不说什么,轻轻地把帛束放在陆仁的几面上。过了半晌陆仁回过神来,急忙打开帛束细看,惊道:“墨氏秘录!”   
刘道:“不错,这是早年求学时得来之物,参研多年却并不甚解……也许以陆仆射之才方能参透吧。”   
陆仁放下帛束,疑惑不解的问道:“刘长史,此物可称之为绝世之宝,你为何要转赠于我?”   
刘一脸落没的站起身,长叹道:“空有此宝而不得其用,岂不可惜?”   
陆仁看看刘的落没像,心中突然有了些明悟,问道:“刘长史……可是在借物喻人?”   
刘微微一惊,随即笑道:“陆仆射果然心思过人……也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亦自问从未过负主公礼遇,计不得从又有何妨?有你陆仆射知我,足矣!”说完转身离去。   
“刘吗……”陆仁开始回想书中的记载以及自己对刘的评价。   
说起曹营地谋臣,一般人都会先想起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很少有人会提及刘。其实刘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智谋之臣,他与郭嘉诸人各有千秋。   
作为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身为曹氏三代元老,献过许多妙计,最后官至魏国太中大夫。料事如神、屡献奇策,用之则吉、违之则凶,但终刘一生其才未尽其用,这种情况到像及了演义中的徐庶!   
陆仁在看书时仔细的留意过有关刘的事迹,发觉刘献的计策除了官渡中的发石车与庐江讨伐山贼这两策被采纳之外,其余地不管你说得再对再好都一概不用,百般不解之下曾一度怀疑是不是曹操忌讳刘地身世才会如此。再想想荀彧与崔,前者阻止曹操称公未果服毒自杀,后者仅是在曹操称王后说了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就被曹操弄死,而这两者不过对汉室有些感情的外姓都这样,那刘这个有着汉室旁支血统的人又会如何?曹氏又岂能不疑,岂能不防备?如果真是如此,那刘终生不得志就好解释了。   
想起刘那张落没地脸,陆仁拿起帛束再次展开细看不由得摇头心道:“看来我以前的推断是对的,刘很可能知道当时汉室终不可扶,本想安心在曹操手下效力却因为身世的关系不得重用,一直仅仅是尽一尽自己一个谋士的本份而已。他最后是什么官来着……太中大夫还是大鸿胪?好像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职务,太中大夫的俸禄是比千石,大鸿胪也只是中两千石,前者是掌议论,后者就是一个礼议官,与他的才干不符……降将身份的贾诩最后可是混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哦!   
“是人总希望自己能才有所用进而得到旁人的重视与欣赏,而像刘这样才华过人的人心底更是如此吧?可惜他投奔错了人,如果他是投在其他的人帐下会如何……靠,我想这些干什么?”   
自嘲了一下接着心道:“那这么看来刘把这墨氏秘录交给我,是不是想由我去一展他胸中所长?相比之下曹操对我远比对他重视得多,有些时候由我说出来的话曹操会听得进去吧……搞不清楚了,感觉这些皇族都不怎么好打交道,不过多个朋友总是件好事,以后找机会多向他讨教一下也不错。”   
拨亮了一些油灯,陆仁先在墨氏秘录上找到发石车的图样,愕然道:“绞盘氏结构?完全是利用绳索的弹性产生较大的力道,再配合一定的杠杆原理射投出石块!图样上画得不是很细,不过比我那东东精细得多了!不过嘛……如果原材料不到位的话,一则太精细的结构不够结实,二则投掷力道不足会影响射程……”   
再往下看,这帛束中记载的并不只有攻城器械,还有一些如制船、取料、冶金方面的事。只是很多地方的字陆仁根本就看不懂,搞不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各国文字。   
“难怪刘会说他参不透了!图样本身画得不精细,文字解说又这德性!要不我回头找蔡》(说不定。等搞定之后再转交给马钧,让这个世之名巧去试制……”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一回 … 正与奇   
安五年七月初,袁绍带领大军近二十万进逼官渡,依三十余里。曹操作出了相应的布署,在几处可以渡河的要道上布下几处营寨,严密防备袁绍寻机渡河,使袁绍最后的主力仍然集中在官渡。这一日曹操主动出击,带领近万人马向袁绍挑战,袁绍大喜之下派张合率领精兵出迎。陆仁属文官,躲在营寨里的了望楼里观敌料阵。   
袁、曹双方刚一交锋曹操就大举进行突击,不料袁军这边突然涌出近万弓箭手进行大面积的射击,漫天的箭矢有如骤雨一般直落曹兵阵上。曹兵大乱溃败,曹操与一从将领也无可奈何的退回寨中。   
“我靠!也太夸张了吧?上万人的弓兵部队,难怪公孙瓒的骑兵部队会发挥不出威力,最后让袁绍给击败了。看这架势好像比电影《刺秦》里还要强上几分……哎,袁军用的好像都只是一般的弩弓,如果用的是诸葛亮那一发十矢的连弩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他正在这里不着调的想着事,那边曹兵已经尽数退入营寨并关上寨门。张合也许是想趁胜追击,列好阵势向曹营缓缓的压将过来。   
曹操弃马奔上了望台,看了一眼袁军的阵势道:“胜而不骄,阵形齐整,且攻守有度,张合真良将也!”   
陆仁道:“主公,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不是对张合还以颜色?”   
曹操道:“好一个来而不往非礼也!徐晃,令你速带营中弓弩手上寨墙护卫;营中石炮看吾令旗。令旗挥下即全力发炮!”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袁军渐渐压近曹军营寨。曹操并没有急着下令让发石架攻击,而是等袁军前排少量人马进入弓箭射程,后排大队人马挤在寨前发石架打击面里时突然挥下令旗——   
“发炮!”   
如果话刚才袁军射出地箭支有如骤雨,那么现在曹营中投出的石块就是冰雹,冰雹的杀伤力可比骤雨要大多了!   
数百架发石架一齐开火,短短几分钟之内就有数千石块砸入袁军阵中,一时间袁军阵中大石落地的轰隆声甚至盖过了袁军的惨叫!   
这里要说明一下。陆仁考虑到大石块可能比较难收集。特意让出去收集“炮弹”的人只要是稍大一点的石块就捡回来。另外还把附近几处屯点装粮食的空麻袋给集中了起来。粗作分类后大一些地石块自然是作为单弹投出,小一些地则一律砸成椰子大小,用麻制渔网包到百余斤一袋再入勺投出。不要小看这一百来斤地小石袋,一落地就四散飞出,更有甚者在半空中麻网就被挣开,小石块在空中散落砸下,其杀伤力绝对不容小视。成为了最土制的开花炮弹!   
再就是麻袋。官渡不是戈壁滩,适合成为炮弹的石头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大批石头的搬运也是件很头痛的事,再者曹操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