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夷州定居……其实就算不接来夷州,吴候虑及仁义之名与天下人地口舌,也不会动我陆氏宗族。”这到是句实话,三国中除了曹操和少数几个人之外,还真没有谁会因为境内的某个宗族中人在敌领身居要职而为难这个宗族的,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讳的事,稍不留神便会引起公愤。曹操被骂得那么凶,与此多少也有些关系。(对抗袁绍时曹操曾经杀过袁遗)   
陆逊微微点头,不再说话。   
他不说话,陆仁可要说:“伯言,你的才干远在我之上,我们又是同宗兄弟,待你伤势痊愈之后出仕帮我吧?”   
陆逊用力摇头:“忠臣不侍二主。吴候待我恩厚,也从未有负于我。我今日兵败失身被擒,不能以一死以报吴候,已是不义,若是背主他投,是为不忠。弟断不作此不忠不义之事。”   
陆仁皱了皱眉问道:“那,伯言你认为何为忠,何为奸?”   
陆逊道:“兄长不必多言,弟心意已决。”   
陆仁也早猜到陆逊一犯迂腐会有如茅坑中的石头又臭又硬,当下便把一套准备了数日的说词给搬了出来。当然,这里面有刘帮他加的水份:   
“伯言,为兄问你,吴候孙权可是大汉之臣?”   
陆逊一楞。回应道:“这个当然!”   
“那么这么多年了,江东孙氏三代可有过一次上贡于朝之事?”   
“……无。”   
陆仁开始步步紧逼:“你可知道小霸王孙伯符最初向袁术借兵三千,是用何物为质?”   
“传国玉玺……”   
陆仁忽然放声大笑:“何谓忠?何谓奸?孙文台本为汉长沙太守,讨伐薰卓时也曾大兴义兵为国讨贼,可是在得此国宝之后私藏国宝,不是包藏反逆之心又是什么?或许前人之罪不当论及后人,可是孙伯符与吴候两代虎据江东至今,身为汉臣几时又曾进贡于朝?据我所知。他们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时不时地又攻占汉土划归其治。早晚只怕是必行这偕越之事。论忠论奸,他们才是真正地奸逆吧?”   
陆逊愕然许久,缓缓的应道:“兄长,大汉气运将尽,正当以有德者拨乱反正,取而代之……”   
“住口!”陆仁暴喝道:“你口口声声说这忠奸之论,自己却在行这不忠于国之事!依我看真正坏我陆氏清名的人是你!大汉国运如何又能怎样?我陆氏历代仕汉百年忠良。又岂能以逆汉之人为主?或许汉之天命终不可违,但我们陆氏既为汉室忠良,好歹也要尽尽人事,不可助人行逆汉之举。为兄退守夷州并将夷州并入汉之版图,就是想为汉室再延上一口气,如此方能不负我陆氏百年清名!”   
陆仁这招叫以毒攻毒。你陆逊不是迂腐吗?咱就来个比你更迂腐!迂腐到你无言以对,别再拿什么忠义论来堵人嘴。   
陆逊被陆仁地这番抢白说得脸上青一道红一道,强自支唔道:“吴候……他并未行过什么叛逆之事……”   
陆仁道:“这些我们不去论他好了。孰忠孰奸自会有后人评说。伯言。为兄也实话告诉你,泉北一役后我已经放出了你死于山越之战的   
对吴候来说你已经死了。你的忠义之名早已得全。设府立治,并不想介入中原战乱,仅仅是想在乱世中建起一片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净土而已。只是我无心犯人,他人却会有心犯我,夷州又缺才良才,为兄真的很需要你在身旁相助。身为汉臣,我会年年纳贡于朝,略尽忠良之意,于我陆氏既能保我百年忠良之名,又能使我陆氏家势重振,于公于私都是上上之举……伯言,你好好想想吧。”   
陆逊陷入了茫然之中,偏执于忠奸心态地他一时间又哪里能分辩得清?   
陆仁看在眼里,知道想说服陆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地事,他也必须给陆逊静思地时间。微微叹了口气,陆仁又取出了夷州谏议大夫的印绶放在桌上道:“这是谏议大夫印,为兄一直在给你留着,等你想通的时候便带着此印绶来议事厅找我吧……如果你一意不肯出仕夷州,为兄也不强迫你,但你既然‘死’于泉北一役,为兄也不希望你回到吴候身边。你可以在我夷州隐居,为兄既然是夷州之主,将养宗族之人也是份内之事。”   
陆逊没有回话,只是反问道:“兄长,愚弟可否过问一句,与弟在泉北山间相峙数月的领军之人是谁?”   
陆仁道:“你们交过手,却还不知道是谁?”   
陆逊道:“我知有个黄信领军,另外一人却只知姓刘,俘获中人也只是知道黄信称其为刘先生。此人智谋深远,弟心中敬服,很想见上一见。”   
陆仁道:“这个不难,他也很想和你见面长谈一番……他姓刘名,乃是光武嫡孙,原本和为兄一样是曹公帐下之臣,后因事故来的夷州。实话实说,我这夷州太守一职,是他让给我的,自己现任夷州主薄。”   
陆逊微微吃了一惊:“可是淮南刘子阳?弟曾听闻汝南许劭称其有‘佐世之才’,不想竟在兄长帐下。”   
陆仁道:“你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现在你伤势未愈不便走动,不然为兄会领你在夷州各处看看,看地不是什么兵强马壮,而是此间百姓是何等的安居乐业。为兄也不怕告诉你,这里的百姓很多是为兄从河北战乱之地转运至此的流民。还有一件事,就是夷州这里有一个人,在没有把她送走之前,你绝对不能离开这里,以防与她碰面……她是为兄心里的一个大麻烦啊。”   
陆逊奇道:“何人竟令兄长这般头痛?”   
陆仁叹了口气道:“吴候之妹,郡主孙尚香。那一日以火箭焚烧你寨中粮草的就是她。”   
“郡、郡主居然也在夷州?还为兄长你领兵出征!?”   
陆仁点点头道:“都说了在这夷州,你不知道的事太多太多。等有机会为兄再一一为你细说。伯言,无论如何为兄求你先在这里安心养伤,其余的事以后再说。等到可以放你出来走动之时,为兄也绝不会再将你幽禁于此。正如前言,忠奸我们不去论他,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意自损则为不孝,你可不能做这不孝之人。也罢,夷州政务颇多,为兄去了。你好好地想想……”   
言罢陆仁拱了拱手,转身便欲离去。正好陆兰端着食盘过来,见陆仁要走急问道:“大人就要走吗?”   
陆仁道:“我只是来看看伯言。那么多地事情要做,我能抽出这点时间来已经很不错了。小兰你帮我好好照顾伯言,千万别让他饿坏身体……嘿,我还真不相信有哪个人能抗拒得了我家小兰的妙手厨艺。”   
陆兰又嘟起了小嘴道:“大人你好歹也吃点东西再走嘛!”   
陆仁微微一笑,从食盘中抓起一张面饼正想开动,陆逊在床上唤道:“兄长暂且留步。”   
陆仁回过身,陆逊又道:“兰姑娘,可否暂退一下?我有话想和兄长谈。”   
陆兰会意,放下食盘后退出房去。陆仁来到床边问道:“伯言有什么话想说?”   
陆逊侧头望了眼房门,犹豫了一会儿问道:“这位兰姑娘……听说她也姓陆?可是我陆氏族人?”   
陆仁道:“不能算是,名义上她该算是我的兰夫人吧,不过我一直没有碰过她。其实她是我早在建安元年去许都城南陆氏镇屯田时收养地女子,当时她才九岁,一晃十一年,她也从一个黄毛丫头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嗯?伯言你……”   
陆逊听说陆兰是陆仁的夫人时脸色便一阵苍白,瘫回床上回复到一开始那副半死不活的神情。陆仁心有所悟,把手中的那张面饼送到陆逊的嘴边道:“小兰的厨艺在夷州无人能及,伯言好好品尝一下吧?”   
陆逊摇了摇头道:“弟,不饿……”   
陆仁把面饼放回食盘,沉思了一阵才道:“小兰她对我是因敬而生爱,我对她却如父女、如兄妹……她今年已经年过双十,却仍是处子之身。伯言,如果你真能得她芳心暗许,为兄就把她许配给你。但有一条,必须是她真的自愿,为兄也不想拿女人来当讨价还价的尺码。为兄言中之意,伯言你该明白。无论你出仕夷州与否,我都不希望与这事挂上钩。”   
说完陆仁不再理会陆逊,用力的推开房门快步离去。一边走陆仁心中还一边在暗想道:“想不到今时今日,我居然也用上了这美人计……这就是所谓的势在人为吗?”   
他在那里快步离去,却没有留心到房门外廊下的暗处,陆兰双手死死的按住自己的口鼻,两行清泪自眼角徐徐流下……   
第二卷   
第二百二十五回 … 聚众   
色初降,日方落月未升,初更梆子声。   
和往常一样,陆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一句惯例般的我回来啦之后,婉儿最先迎了出来,一见面却急问道:“老公看见了小兰没有?”   
陆仁微微一怔道:“怎么小兰还没有回来?”   
婉儿点点头,神色中满是焦急:“小兰性子活天天在外面乱跑,不过酉时之前她一定会回来的。可现在都过了戌时,她却还没回来……”   
陆仁道:“别急别急,前些天我不是让她每天去清幽小筑打理一下吗?她应该还在那里吧……”说着回头望了眼二凌,二凌会意转身出门去了。   
与婉儿在厅中坐下,陆仁想起了今天陆逊问及陆兰的那件事,沉思了半晌向婉儿问道:“婉儿,你觉得小兰一直这样跟着我真的合适吗?”   
婉儿楞了一下,反问道:“老公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件事?”   
陆仁单手支头,闭上双目回想道:“还记得吗?当初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许都的尚书仆射府相依为命,后来我去陆氏镇屯田收养了子良、子真、小兰,还有另外的五个孩子,这样家里才慢慢的热闹起来,那时小兰才九岁。一晃就是十一年,小兰也已是双十年华……这么多年了,自她十六岁起就一直挂着个兰夫人的名头,可婉儿你知道我对她……真要论的话,我到觉得更像是父女,我大她整整十五岁啊。看着一个小丫头在自己的身边长大。我实在做不到把她当作自己地内人来看待。”   
婉儿把手中的茶杯递给陆仁后在他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