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之富。此外我也会提供给你相应的帮助……粮食本不用我帮,那里出产的数量绝对能够让你自给自足。我到是希望士交州能在汶莱多收香料与土特产,与我形成一种贸易互市的关系,另外这里地原住民尚属蒙昧。士交州若能去汶莱多设学堂,以圣贤之喻教化蛮族,实乃我大汉之幸也。”   
士一毛(=十分)犹豫的沉吟道:“这……”   
陆仁笑道:“士交州,我今日此举亦自知有相逐之意,不过也请士交州设想一下。今日是我攻取交州,他日我若势颓,很可能会有其他的诸候将我吞并之后再窥视交州。但凭心而论,后来之人会如我这样不加害你交州士家,且另置一宝地供士家安身者只怕不复再有。士交州你不晓军事。兵不经练,士卒无一战之力,我只三万人就能打得你出城投降,那么你实在不适合呆在这战乱纷起的九州之地。你既然打不了仗又不想打仗。为何不去这海外汶莱潜心修政,博来一世的清政美名?这汶莱四面环海与九州隔绝,中原战乱是绝对波及不到的,且周边土著又蒙昧落后。你只要稍修兵事便足以自保,事成后大可高枕无忧。”   
实话实说,士心底其实很不想离开交州,可是为陆仁的军势所逼。又有陆仁的狠话在前,士心底真的很怕陆仁地说到做到,一攻下交址就对士家大开杀戒。这次赶来合浦。他也是想看看事情有没有转机。只是话说到一半就让陆仁给抢白了去。   
眼下陆仁的话说的是很客气。只是客气话后面的味道士也听得出来。简单点说,就是你听话就有好日子过。不听话就准备死得难看。士地心中纵有万般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不过话又说回来,陆仁所给出的条件确实是相当的优厚。别的先不去论他,单是汶莱岛地领土面积就已经很让人心动。而且陆仁也实说了,这地方眼下虽然穷,但只要你能安心的搞上几年生产开发,再保持着与陆仁方面的海运贸易,再混个大富大贵不是不可能的事。最重要地是,单看海图的周边环境,那里的确是个打不起什么仗来地地方,陆仁似乎也没什么理由真要除掉交州士家。或许被陆仁远逐海外再受其利用,反到是个不错地自保法门。   
大厅中宁静了下来,士在思考,而陆仁在静静地等待士的答复。许久过去,士依旧有些事情没有想通,陆仁却直接开了口道:“士交州,你是不是怕我会在半路上害你们?我实话告诉你,我安排你们士家去这海外汶莱,是我想让你们士家来帮我开化汶莱,好让我对海外诸岛地贸易做得更大更好。如果我真的要除掉你们交州士家,我根本就不用这样劳心费力,只要下令让黄老将军和甘将军直接攻取交址就行了……罢了,事情也不用急于这一下,这张海图士交州你就先带馆驿中参看一下,我再给你三天的时间与臣下们好好的商议一下,介时再给我答复吧。”   
士扭头望望周围的后辈士家子弟,见他们一个个都拉长了脖子想看看这张海图,无言中拱手向陆仁行了一礼,伸出手去想收起海图,手却在半空中停顿住,神情显得很是犹豫。   
陆仁见状笑了笑,自己伸手过去把海图卷了起来再递向士。士稍一犹豫,恭敬的双手捧过海图,正想说点什么,陆仁先开了口道:“士交州,如果你肯带领士家子弟远赴这汶莱海岛,数年之后自立为海外汶莱王亦无不可,华夏九州也不会说士交州你是行什么叛逆之举。不过我更希望士交州你能谨守我大汉臣子的身份,而我也会像之前的夷州一样,设法保荐你为我大汉——汶莱牧。”   
士闻言身躯巨震,眼光中带出了极大的不信,颤声道:“陆夷州,你身处偏外之地与许都隔绝,难奉天子之面,又如何能保荐我为这汶莱牧?”   
陆仁心说得!说来说去到底还是这官职与声望的攻势最有效。随意的笑了笑,陆仁应答道:“士交州岂不闻之前夷州并入大汉版图之事?我自有我的门路。其实你也知道如今的朝堂之事尽由曹操把持,许都内外诸事曹操又全部交由荀文若荀令君主理。而我,旧日本是荀令君之副,我这夷州牧一职能顺利讨来,此间多有关系。”   
士楞了一下,默然颌首道:“对啊,你与荀令君交好,自然有的是门路……士今日先行告退,三日后会向陆夷州给出答复的。”   
陆仁微微一笑,与貂婵双双站起身,向士施以后辈之礼,恭送士离开府衙……   
第三卷   
第六十一回 … 去者与来客   
历建安十四年,十一月冬,广州南部的香港码头。   
香港码头热闹非凡,一支由两百余艘各类大中小型船只组成的船队正在做远航前的最后准备,而在主台上连席对坐,互敬水酒的除了陆仁与士还会有谁?   
合浦城的谈判之后,士一回到馆驿就马上聚起士家一族中的什么长老啊、主事啊,对着陆仁赠于的那份海图开始商议接不接受陆仁所提出的条件。商议中当然是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整体上来说原意接受陆仁条件的人占绝大多数——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看得到,陆仁能开出这样的条件真的可谓是“仁至义尽”,你要是拒绝或是还妄想讨价还价那就未免太自不量力了些。万一真的把陆仁给惹毛了,什么东西都得不到或许是小事,陆仁在气愤之下对士家来个赶尽杀绝那可就是大问题。   
于是两天后士便给予了陆仁答复,表示愿意接受陆仁所提出来的条件而投降,而唯一的要求就是想确认一下能够运载整个士家八千子弟的船队。对于士家的这些“土包子”来说,虽然曾经多多少少的听说过陆仁手中的海运实力,但是能够运载这么多人丁远渡重洋的船队对他们来说未免还是有些不可思议,必竟这又不是说过个大江大河什么的,要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多。换句话说,士家的这个要求也是在为自家的安危着想。   
听到士小小心心地提出这个要求,陆仁只是随意的笑了笑表示理解。另一方面陆仁也很想在士的面前炫耀一番,这样还可以增加一些士肯带领士家远航海外的信心。于是就写了封加急的信件去泉州,让刘马上安排一批适合远航的船只开到香港来,要是觉得不够还可以直接从夷州调拨。此外特意把陈楠的弟弟,甘宁远航时的副手,现在已经是夷州外海贸易舰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地陈广给调了来负责这次士家远迁的事。整个香料群岛陈广这几年已经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航行经验很丰富。此外陈广也有很不错的海上作战经验,陆仁就是相中了这一点才把他调来,为的也是防备士家地一些激进子弟可能会在海上生出的变故。   
另一方面。陆仁留下了士的两个儿子士祇、士徽,还有其他的一批士家第二代子弟在合浦为质,让黄忠领了两万人马,带着士先回交址聚集宗族、收拾财物。办妥之后士直接去香港,黄忠则作为交址太守留在交址。对于士家地人丁财物,陆仁的意思是你能带走多少是多少,我不要你一分一毫。财物什么的陆仁是故作大方。说是看不上眼。至于士家的人丁,陆仁也是考虑到士家去汶莱搞开发没些人丁是不行,所以才会如此。   
总之一切妥当之后,陆仁留了邓艾在合浦。自己与甘宁带了两万人马护送(其实是押解)交州士家来到香港。而当士一家看到停靠在香港码头地大规模舰队,无一例外的全都瞠目结舌,心里对陆仁的实力有了一个新地认识。诸如士这些一直就力主完全接受陆仁所提出地条件地人固然在心中对自己的正确选择颇为自得。而那些相对比较年轻激进。曾力主与陆仁对抗到底或是索要更多条件地人。则在暗中庆幸没去惹毛陆仁。别的不说,单是看眼前这景像。这些人就感觉好像陆仁攻打交州根本就没有动用过真正的实力一样,真要是用真正的实力大军压过来……这些人可真不敢去想了。   
此刻陆仁与士在主台那里推杯换盏,谈兴颇高。而陆仁这段时间里主要是在向士抵达汶莱之后的主要政略方向作最后的补充。其实简单来说,陆仁就是要求士在重视农业开发的同时务必要注意保持较好的商业流通能力,同时加强大汉文化对香料群岛的影响力。农业与文化方面比较好说,陆仁到是比较担心士这个老腐儒会轻视商业流通而轻于对商业的开发。不过士给出的答复到挺让陆仁意外的,那就是士也比较重视商业发展。   
事实上交州士家能够那么富有,除去本身对交州地区百姓的农工业掌控与剥削之外,最大的一个财源竟然是与周边的南蛮、川中等地区的贸易往来,而且往南至远者竟然沿伸到了现代的越南、老挝一带。真正对比一下,士家比陆仁玩以商利立家还要早,只不过没有像陆仁那样别有用心,商贸之事没有玩得那么大罢了。陆仁在了解到这些之后是额头见汗,心说难怪士出手会那么大方,还自信满满的说每年都能送上与之等价的贡礼,而且贡礼中的各种香料、奇珍异果都不是当时的中国大陆的产物,闹了半天与士家也一样重商有关啊。   
既然士也懂得重商的好处那接下来的话就好说得多,陆仁后面集中讲解的就是会提供给士家建设汶莱的帮助。其实对于士家在抵达汶莱之后会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形态陆仁也懒得去过问,只要士家懂得如   
汶莱的物产与他保持贸易关系就行。或许士家会在的土皇帝,但那又怎么样?士家在交州的时候还不是一样就和土皇帝差不多?   
话总有谈完的时候,而船队的最终准备也已经完成。陆仁在码头亲自送士上船,士则在登船前向陆仁恭敬三礼。等到船队一一扬帆起锚,借着冬天的西北季风始向汶莱,这只有着真正国人向海外移民(殖民)意义的船队终于驶出了港去。   
挥手送别已是习惯,当船只渐渐远去,陆仁双手抱怀的站在码头上眺望海景,双眉深锁间许久没有说过一句话。   
身后的甘宁有些按捺不住,上前向陆仁问道:“主公。你为什么会把香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