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疯狂医院 作者:王小枪-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现成的患者,新闻又不得不拍,电视台没办法只好采取现在新闻的通用手法,即记者像电影导演一样,指挥当事人像演员一样再现事件过程,行内把这个叫做摆拍。但来回找了好几个都不尽如人意,紧张的是哆嗦地说不了话,不紧张的又来不了,最后实在没辙,只好求助我们,问有谁认识比较熟的患者,出来装个样子。
     内科主任坐在第四张桌子上,家里的孩子还在等着他去接,早就着急地心头冒火,听到这里一指科里刚分配来的医生烟头,告诉记者:“就是他了。”就这样,烟头借了件衣服冒充起了病人,坐在镜头前接受主任的检查。等晚上新闻播出时,全市的观众都看到他痛苦地撅着嘴咳嗽:“我一直是肺结核,家里也不知道……”
     第二天,烟头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电视台的感谢辞,第二个是女朋友的分手白,理由是他有传染病,而且对爱情隐瞒。
     5、时间差
     黑泽明去世后,有媒体这样评论:“在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时候,是富士山、艺妓和樱花;从他开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时候,是黑泽明、索尼和本田。”在医院,也可以套用一下这个比喻:“在一个人之前,上级领导想到本院的时候,是热情、工作和规矩;从一个人开始,上级领导想到本院的时候,是出事、马虎和处分。”
     这个分水岭似的家伙就是急诊科的乌鸦。身居要害部门的他上班十几年兢兢业业,作风朴实业务勤恳,历史上更是从来没有出过半点问题,但是,以前没出过事并不代表往后也风平浪静;“一个人一时认真并不难,难的是认真一辈子。”乌鸦很想向着院长这个名言努力,但无奈上帝也有打瞌睡的时候,他出事了。
     在医院上班经常会遇到别的单位穷其一生都无法邂逅的奇特事情,比如说,半夜三更会突然从走廊里传来号啕大哭的声音,伴随的是一阵急行军般的雨点脚步,当你心急如焚地破门而出,呈现在面前的其实是一个小孩子受伤以后,大惊小怪的手指头。
     再比如,忙活了整整一晚即将枕着东升的旭日入睡,耳朵里却猛地钻入一声尖叫,假如你心脏和大脑都受得了,条件反射似地光着脚踢开值班室一看——原来是一个病人发现自己的鞋子丢了。
     诸如此类,纵使公牛一样健壮的大汉,时间长了也会变得如蚊子般的敏感,倘若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早就神经衰弱了。不过敏感也有疲劳的时候,倒霉如乌鸦者,在一个捅了病人窝的晚上,被一堆车祸病人和两个急腹症的患者从傍晚一直折腾到第二天凌晨,连口饭都没顾上吃,硬是熬到次日七点半,心里盘算怎么着剩下这半个小时也容自己支配一下了吧,前心贴后背的饥饿加上主观的臆断,使他没等着交班的同事到来就自作主张地溜到了食堂。
     就在乌鸦把最后一根油条塞进嘴巴里的一瞬间,手机尖厉地响了起来:来病人了。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以食堂到急诊科的距离,假如乌鸦跑的比刘翔都快,假如吃饭时没往肚子里塞那么饱,假如甲乙两地是直线跑道,那么或许他还可以赶在病人的电话打到总办公室之前到达终点。
     但一切都是假设,乌鸦当天上午就被请到了医务科。此为倒霉之一。之二是他把下午的时间都贡献给了温暖的大床,而没有按照规定书写检查并找到患者道歉,最要命的是之三,那个平静如水、满面红光的急诊患者,实际上是起早贪黑、微服私访的上级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就这样全烧在了乌鸦的头上。
     第二天,医院就接到了上级的处分通知。乌鸦也没闲着,他被派到了村里下乡一个月以示惩戒,晚上打来电话委屈地抱怨:“这里真叫一个穷,连TM油条都没一根儿……”
     6、听话
     “医生对于患者来说,就象是寒冷时的被子,没有它固然不可以,但真正的温暖其实还是来源于自己的体温。”这句话葱头不知道说过多少遍,还不厌其烦地为病人一次次地解释:我给你开的处方和治疗方案固然重要,但你自己也得配合。不过叫葱头难过的是,哪怕磨破了嘴,却就是有人偏偏不听。
     只要在医院呆过的同志都知道,葱头的苦恼并不是没有道理。一个慢性咽炎的病人,假如他在吃药的同时按时吸烟,那么效果还不如不吃药之前;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倘若他不听从劝告,执意要从牵引床上跳下来把屁股挪上汽车,再信马由缰地奔腾上三个小时,再贵的止疼药都是白搭;一个因为脑出血经过治疗逐渐康复的家伙,如果出院之后继续酗酒,那么,我可以肯定的是,你很快就会再次在医院里见到他。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作为大内科年轻一代里的大师兄,葱头每天干得最多的事不是抢救危重病人,而是象相声演员一样喋喋不休地练嘴皮子,实在不怎么相配。一般的病人不配合也就算了,最头疼的是那些擅自减药停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愣拿自己当超人的患者们,非但觉得自己的医术超华佗比扁鹊,个顶个地自我治疗调节,假如一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们便会把所有的脏水扣到医生的头上。
     病人甲,患有高血压数年,平时最喜欢干的三件事是喝酒、抽烟、打麻将,没有一样不跟自己过得去。一直到了头晕眼黑的时候不得已来到医院,葱头为他开了一个疗程的降压药,轻重是非说得明明白白,就差每天跟踪服务了,但这位仁兄就是不听,不但自己擅作主张在半疗程就和药瓶儿说了拜拜,每天仍然生命不息,搓麻不止,终于在两个月后躺到了CT机床上,诊断结果三个字:脑血栓。
     不可理喻的是,他从CT室出来的第一件事竟是找到葱头,指责对方没有为他好好治疗。葱头被气得忍无可忍,拍着桌子大加咆哮,连整个门诊楼都听得清清楚楚。结果病人被说得哑口无言掩面而去,葱头也因为态度问题被挂上了小黑板。从医务科出来后,葱头一脸委屈,仰天长叹:亲爱的病人同志哪,你们怎么不能乖乖听话啊!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葱头日以继夜为了人民的健康几乎嚼断舌根时,终于出现了一位可爱的天使。这位天使年方二十,亭亭玉立容颜娇媚,让本来就嘴长的葱头变得更加话痨,光是讲解感冒的注意事项就花了近半个钟头,最后还专门留下自己的电话,“随时需要,随时吩咐。”
     结果,就是这位仅仅感冒的天使,以平均每天三次,每次三十分钟的频率,准时而坚持不懈地配合着葱头。如果把她的电话录音整理打印,那么就是一套完整的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教材。从预防到感染,从并发症到痊愈期,无所不谈,无所不问。终于,葱头吃不消了,在两周后毅然换掉了手机号码。
     看来,过分听话的人也会带来烦恼。
     7、双保险
     如果你了解二战和必要的军事知识,那么一定会明白,一般来说; 飞行员其实根本没有“水平一般”这样的说法。你要么是个王牌要么活该倒霉,例如日本的王牌飞行员西泽广义击落了80多架飞机,不过他的生命钟点倒不是因为战场的炮弹,而是死于一次货机事故。
     同样的,通常来讲,医生也没有类似于“水平一般”的概念,一个救死扶伤的白衣人,要么可以胜任工作,要么就会被层层淘汰,一直被淘汰到可以胜任的位置为止。拿我们医院来说,骨科的王牌战士自然是风华正茂的西瓜。他曾因为同时抢救三名危重病人的大获成功而受到市里隆重嘉奖,但是,你知道的,既然西瓜能够出现在这里,肯定是因为他犯了一次倒霉的错误。
     在医院里,除了一些简单的常见病,任何一个病例都被要求起码有三个以上的人员组成诊断及治疗小组,如果遇到一个风险性比较高的病案,倘若拿捏不准,最好是请专家来做鉴定;当然,如果你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为了万无一失,也得进行必要的会诊——院长管这套方法叫做“双保险”。
     不管是院长还是家长,总会有不听话的孩子。西瓜就是如此,当他面对一起外踝骨折的病例时,在X光诊断书提示“建议结合临床,内踝错位可疑”的情况下,胸有成竹的西瓜在10分钟内就在病床前果断地下了结论:马上手术,处理外踝。
     “是否有必要再进行一下会诊?”谁都明白“艺高人胆大”的道理,但谁也清楚医生和木匠并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再高明的木匠盲目地自信一把,大不了只是毁坏一只八仙桌,假如换了医生,那损坏的后果显然就没一张八仙桌那么简单了。出于保险起见,一个师弟还是有些不放心。
     西瓜痛快而坚决地摆摆手,“我做过的骨折手术比你脸上的青春痘都多,不用了,按我说的办。”在师弟仰慕崇拜的神情下,西瓜一边吩咐麻醉师做准备,一边昂首挺胸地走进了手术室。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从进手术室到现在的时间已经快能打好几圈麻将了,西瓜仍然没有出来。师弟越想越觉得有问题,随即报告了主任。十分钟后,主任风风火火赶来,迎面刚好碰上了满头大汗的西瓜。
     往常如果有兄弟们从手术室出来,主任一般都会温暖地说一句“小鬼辛苦了”,当西瓜出来后,心急如焚的主任第一句话就是:“别扯淡,直接告诉我结果。”
     “内外踝对穿骨折。”西瓜还没回答,麻醉师就抢先汇报道。主任听完点点头,把西瓜推到一边,立刻扎进了手术室,还没等他的人进去,里面已经传出了患者家属大呼小叫的愤怒嗓音。
     第三天的每周例会上,主任宣布了院里的处罚决定:西瓜因为严重工作失误,兹决定将其调离骨科,从即日开始,请西瓜同志到急诊科报道。随后,主任询问道:“还有什么问题?”
     “是否有必要再进行一下研究?”西瓜怯生生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