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70-下棋的女人-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机会了。    
    接下来的第三局,我在优势的局面下错失了方向,被对手突发妙手,把比分追平。好在,经历了上一届比赛对阵波尔加失利的教训之后,自己已经能够比较好地把握心态了。过去了的对局,无论质量如何结果好坏都已经成为历史,十六局的对抗赛,路还长着呢。    
    第四局,激战成和;第五局,我赢了;第六局,加里亚莫娃又顽强地把比分扳平。第七、第八局双方都走得比较谨慎小心,和棋。喀山八局棋场场激烈,最终的比分4:4,正好是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结果。    
    在喀山比赛刚开始我就体会到这次对抗赛的激烈程度了,要想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不仅仅要在技术上战胜对手,心理上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赛后,我看到有的媒体当时的报道:“棋后战赛完四盘,谢军与加里亚莫娃弈成了平手,这对谢军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坏的结果。特别是在第三盘意外失手后,能在第四盘与对手弈和,谢军无疑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心理的依托。但这仅仅是一个缓冲而已,要想有更好的结果,谢军似乎还需要在心理上有一个转换。”    
    这篇报道真是一下子指出了问题所在。一点不假,从风格上说我们两个人都是进攻型棋手,这一点两人在以往的比赛中已体现无遗。但现在我的问题似乎就出在过于追求进攻上。虽然我可以毫不脸红地说自己对抗赛的经验很丰富,但在几局战胜对手后,我并没有改变作战方针稍作调整,将胜利化成一种心理优势加以利用。谁承想我的对手加里亚莫娃根本不像其他女棋手输棋之后那样萎靡不振;相反,每一次失利之后她都像一头受伤的狮子一样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寻求更凶猛的反击。    
    好自信的对手,为了这次比赛,加里亚莫娃真是毫无保留地拿出了看家本领,她一直都相信自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女棋手,只是还需要好成绩来证明一下,至少她还需要先过了谢军这一关。通过前半程比赛的较量,自己已经完全进入了比赛的角色,4:4客场平分秋色更令自己对后面的比赛充满了信心。    
    期待着赶紧回到国内,为一周后就要开始的下半段比赛备战,谁知我们中国代表团还差一点走不了,留在了喀山。说起来,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难题。从喀山到莫斯科,每天有五六班列车,每周还有两班飞机,交通很方便。谁知道等组委会去联系返程机票的时候,才知道坏了!原来正逢俄罗斯休假旅游季节,7日比赛结束的那天是周六,晚上的火车全部客满,8日是周日,喀山到莫斯科正好没有航班,火车呢,也只有硬座,没有包厢了。从喀山到莫斯科要开14个小时,让这些贵宾干坐着回去,岂不丢喀山人的脸。据说后来还是组委会主任、鞑靼共和国副总理为此事出面协调,专门为7日晚最后一列驶往莫斯科的火车加了一节包厢车皮,才使一道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总算是有惊无险。    
    比赛后半程之移师沈阳    
    回到国内,在北京略作调整之后,大部队移师沈阳。在自己的主场作战,中方代表团的队伍一下子人丁兴旺,壮大了很多。日常起居、生活饮食方面的安排更是顺心顺意,主场的优势一下子显露了出来。    
    为了让我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迎接比赛,常生活在自己身边的还是对抗赛前期的那几个人,每天的生活日程无一不以我为中心转。他们几个人在青山脚下的小世界中潜心修炼我这个就要上战场冲杀的兵,我们的周围又有几十人、几百人在为比赛服务。    
    参加世界冠军赛决赛的棋手只有两个人,可办好这样一项赛事却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力巨大的世界赛事,沈阳市政府高度重视,组委会由体委主任亲自挂帅,竞赛、接待、宣传、卫生、安全、保卫一整套人马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告诉运转。    
    八月中旬的沈阳,山里的夜晚已经气温很低了。为了避免山区荒僻可能出现意外,负责保卫的战士整晚都守在屋外站岗。每天准备棋都到深夜,临睡前透过窗纱看到屋外那些小战士挺拔的身影,自己都会很感动。一想到在自己的主场下棋,一想到自己的背后有无数双期盼的眼睛,自己的力量就不打一处来。    
    还有就是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媒体记者,为了保证棋手能够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备战,比赛组委会没有安排任何媒体记者下榻在棋盘山。棋盘山位于沈阳郊区,这些老记们每天乘坐大巴士往返于沈阳市区与棋盘山之间,他们花费在往返赛场路上的时间恐怕不比自己每日备战的时间少。    
    风景秀丽的棋盘山脚下,依山伴水建造的前后两座独立别墅是中、俄双方代表团临时的家。像在喀山一样,我们请求组委会在屋子大厅内摆放上乒乓球台,每天晚上大家都要挥拍打上几局。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日子自己的乒乓球水平特别棒,江川、章钟等人总是自己球桌上的拍下败将。更妙的是,自己经常能有机会在比分打到19:19之类的僵持阶段突然发力,取得最后的胜利。开始的时候,自己还想到他们可能是故意让着自己,让我保持个好情绪。时间久了,自己便忘了这码子事情,从心底里相信自己的球技飞涨。直到比赛结束,这两位老兄老弟才把自己又叫到球桌边,大呼小叫一定要好好“教训”我。奇怪,谢军的神奇扣杀怎么突然不灵了呢?一定是对抗赛神经绷得太紧,棋战斗得太激烈了,比赛结束人一放松,当然累劲儿都上来了。    
    “我们一直让着你,你还真以为自己乒乓球是高手了。”江川一句话,击碎了我最后的乒乓高手梦。哼,自己以后再也不和他们赛球了。    
    比赛后半程之首场胜利    
    比赛进入后半程,两名棋手对抗得愈发激烈。好像说好了似的,每局棋我们都下得很激烈,不把棋局上的变化走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肯善罢甘休。如此一来,对抗赛的棋局更是一波三折,往往是自己刚刚抓住对手前几步棋时犯的错误,没过多久又给送了回去。越是高级别比赛,对抗中比的就是两个人之间谁犯的错误更少。


《下棋的女人》 棋事1999:收复失地(4)

    沈阳开赛的第一局,(也是整个对抗赛的第九局)我选择了一个非常少见的变化,谁知加里亚莫娃早有准备,自己的局势陷入了被动。劣势情况下,自己开始了顽强的艰苦防守,频频制造障碍让对方难以继续扩大优势。加里亚莫娃太想赢了,找不到进取的路线开始频频思考,陷入时间紧张的时候走出缓手被我利用,把局面走成了平先。此时,如果加氏能够客观地分析局面,和棋还不算太晚。但是,她还停留在前面优势时的心理状态,一意孤行求胜。在这种心态的主导下,加里亚莫娃又出现了几步缓着,我一点点掌握了局面的主动权。最后,自己在残局中精确计算,以抽丝拨茧的细致手法让对手放弃了抵抗。    
    这盘棋结束后,赛场里想起了掌声。开始似乎只是礼貌的拍拍手,逐渐变成了击掌庆贺的欢腾,鼓掌的人更是从稀稀拉拉几个到全场观众按耐不住的兴奋。虽然自己的思路还沉浸在对局当中,但越来越响的掌声还是令自己脸红了起来,看到大家兴奋的表情和期盼的眼神,内心感动不已。是的,我正在自己的家里作战,这里是中国人的主场,为了回报同胞们的支持,我也一定要赢下这个比赛!    
    从赛场回住处的路上,突然回想起喀山客场作战时一到自己快要赢棋时,大厅里现场转播棋局进程的电视画面便会中断,对局结束后难得听到观众席中有任何反应。而到加氏赢棋,观众席里雷鸣般掌声在顷刻之间响彻整座大厅。联想到刚刚比赛结束后的一幕,自己便和身边的教练们开玩笑:“看来咱们中国人表达感情就是要含蓄得多,连庆祝胜利的第一反应都是唯恐伤害到客人的感情。”自己的心情还沉浸在刚才赛场中的最后一幕。    
    “知道你主场赢了棋高兴,还是好好想想明天的棋怎么下吧,今天的棋你可走得够悬的。”叶江川、章钟二人似乎商量好了似的给我猛泼冷水,三言两语就把我的思绪又牵回到比赛当中。    
    主场首局的胜利并没有改变我们代表团几个人在对抗赛过程中的生活规律。晚饭后,摆好棋子,与教练一起简单拆解当天的对局之后,马上把精力投入到第二天的准备工作中。十点半左右,推开棋盘打几局乒乓球,这之后再到任大夫的屋里接受按摩治疗,跟老人家天南地北一通海聊。午夜前,自己已经躺在了温暖的被窝里,伴着轻松的音乐信手翻几页枕边的《名家散文集》,准备入睡。像往常一样,此时教练屋里的灯还亮着,叶江川、章钟二人还在帮我为第二天的棋“温习功课”。    
    我不知道加里亚莫娃在喀山时是怎样度过她比赛中的一天,在沈阳的时候,听说她输了客场比赛的第一局棋之后,晚饭吃得很少,当晚也没有与任何人沟通。快到半夜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跑到室外,仰天长叹,大概只有棋盘山的夜风能把加氏心中的话儿听懂。    
    对手的这些情况都是赛后别人告诉自己的,比赛进程中谁也不愿让加里亚莫娃的情绪变化对我有什么影响,让谢军一心一意下棋是最重要的事情。其实,不用任何人告诉我,自己也能猜想到加里亚莫娃输棋后的心情。想来,客场作战的加里亚莫娃一定很怀念喀山比赛的日子,客场作战,跟随她一同赴华参赛的代表团中,加里亚莫娃即没有带来自己的亲人,也没有配合默契的教练。加里亚莫娃临时聘请的两大教练等级分虽然都很高,但刚刚开始的师徒组合缺乏彼此了解,在棋手遭遇挫折的时候,教练也摸不准棋手的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    
    比赛后半程之一鼓作气     
    在喀山比赛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