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70-下棋的女人-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2年最新一期的国际象棋英文权威杂志《NewinChess》上有一篇篇幅很长的人物专访,故事的主人公是当今棋坛传奇人物——科尔奇诺伊。看罢文章,我产生了用文字把自己认识的这位老棋手记录下来的冲动,因为他的棋艺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因为他是世界棋坛上的一个永不言败的棋手,因为他是一个让人不得不脱帽致敬的人物。     
    科尔奇诺伊今年七十有一,是当今仍活跃在棋坛的年龄最大实力最强的棋手。老先生最有特色的是头顶一撮不多但永远立起的白发和虎视眈眈不那么友好的眼神,加上他说话时厚重的嗓音,使得我一看到他马上就联想起一只好斗的大鸵鸟。     
    老先生(科尔奇诺伊本人看到这样的称谓一定不高兴,他从不服老)的棋艺人生有着厚重的政治色彩。他在1974年底从前苏联移居至西欧,用“移居”这个词来记述那段历史确实有些不准确,确切的词应该是“叛逃”。因为在当时苏美冷战的高度敏感时期,作为男子个人世界冠军候选人,科尔奇诺伊的不辞而别无疑捅了马蜂窝。接下来的很长日子里,他都是一名无国籍棋手,没有比赛组织者敢冒风险邀请他。1978年他在瑞士扎下了根,阔别棋界3年,他已经47岁,在这个几乎是所有棋手的棋艺生涯都滑入低谷的年龄,他开始了自己的棋坛传奇故事。他神奇地在1978、1981年接连两次单枪匹马,一路过关斩将闯入男子世界冠军决赛,虽然他两次均以挑战失利告终,但只要一提起科尔奇诺伊,很多棋手无不吸几口凉气。     
    科尔奇诺伊吸引人的地方不仅在于他的传奇故事,他对棋艺的热爱以及他本人颇有些怪异的性格愈发显出他在当今的棋坛上的独一无二。国际象棋已成为他骨子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想象不出没有棋的日子他会怎样?尽管连他本人都承认在慢慢变得衰老,但这份老态又似乎是故意装给别人看的。赢了棋他会像孩子一样开心,这一天比赛对局解拆室里准会响起他的爽朗笑声;如果遇到对手不想与他拼命,一局平淡的和棋之后,他总会用“尖刻”的语言把年龄比自己小一半还多的对手嘲讽一下,然后停留在对局室里看其他选手比赛,继续过自己的棋瘾;如果这局棋他输了,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他会借任何机会把狂怒发泄出来,与其说他在与对手怄气,不如说他施怒于自己。    
    记得有一次比赛,我碰巧与科尔奇诺伊夫妻住隔壁,两个房间是由一个大套间改造的,中间有一道门紧锁着。我正在房间里分析对局,只听见隔壁开始了科尔奇诺伊特有的嗓音,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困兽般的咆哮。我正在思量,他输给了什么人,使得他如此愤怒,只听得哗啦一声响,一个人从两个房间中的锁着的那扇门中撞了进来。冲进来的就是科尔奇诺伊。他显然被这个意外吓着了,手扶着门呆站着。他的太太赶紧跑过来,我们三人的目光聚在一起,禁不住大笑起来……     
    与科尔奇诺伊接触的越多,越能体会到国际象棋对他的重要。于是,看他的行为不再感觉怪异,他是棋界最受欢迎和尊重的棋手。他就像国际象棋界的古董一般,越老赢得的敬仰也就越多。     
    也许,71岁高龄的他与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们在棋盘上一争高下无疑有一点儿自不量力,难怪这几年连他本人也不得不自嘲道:“我的目标不再是世界冠军,但我还要教训教训年轻人该怎样下棋。”    
    是的,由于年龄的增长,他失去了年轻时的威猛。但作为棋手,科尔奇诺伊从未失去过强者的尊严。


《下棋的女人》 棋人神童卡尔森

    时光倒退二十年,评论一名二十岁初露头角的棋手完全可以用冉冉升起的新星这个词来形容。而今,相同的年纪,如果该新秀还没有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过响当当的成绩,恐怕连这颗小星星的教练都要劝这个年轻人趁早改行了。    
    也许,用如此简单的年龄杠杆来判定年轻棋手的前途未免有点邪乎,但却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因为当今国际象棋竞技世界正朝着低龄化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年仅15岁的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神童卡尔森。    
    卡尔森出生在挪威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两个姐姐都喜好国际象棋,所以卡尔森也在小小的年龄就早早地开始了他的棋手生涯。一开始,谁也没有注意过这个男孩子,毕竟除了冬季冰雪项目挪威这个小国家在竞技体育世界并不起眼,挪威人从未在世界棋坛历史上留下任何令人瞩目的痕迹。下棋可是个工夫活,不仅需要个人的才华和努力,棋手背后一个好的团队更是必不可少的。    
    但,就是这个娃娃脸、看起来还像个小学生的男孩卡尔森,在他12岁的时候就获得了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慢慢的,大家都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了“神童”二字。    
    其实,这些年国际棋坛不乏神童出现,但不过都是灵光一闪的流星而已,所以很多人对于卡尔森现象并不太认真看待。不过,通过2005年男子世界杯,这个有点弱不禁风的挪威男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在比赛中的出众表现展示了一名成熟的世界级棋手的风采,恐怕以后再也没有哪位棋手敢透过棋盘“欺负”这个男孩子了。介绍一个卡尔森参加世界杯比赛的精彩片断:    
    来自世界各地的128名顶尖好手参加了2005年男子国际象棋世界杯,进入前十名的选手将获得参加男子个人世界冠军锦标赛决赛的资格。在争夺入场券最为关键的战役中,卡尔森遇到了俄罗斯棋手马拉霍夫,并且在两局的对抗中先失一城。眼看男孩子就要被经验老到的俄罗斯人淘汰出局了,可此时小卡尔森的表现却令人连呼神奇。    
    第二局比赛开始之前,只见小卡尔森身着印着卡通图像的运动服,肩上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手中拿着一瓶可乐走进赛场,比赛开始之后,坐在棋桌前的男孩子好像缺乏足够的耐心,不是咬手指头就是叼着笔东张西望,令人根本就无法把他的这副模样与整个赛场的紧张气氛联系在一起。这局棋,只要能守和就成功的俄罗斯人棋走得保守了,最后被挪威神童强大的王翼攻势摧毁,扳平了比分。快棋决战中,小卡尔森更是神勇,切瓜砍菜般把这个体重至少是他三倍的对手干掉,对局呈一边倒之势。比赛结束,马拉霍夫摇摇头,一言不发离开赛场。不知道摇头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表现太失望了,还是因为挪威神童太厉害了。    
    15岁的卡尔森获得了参加男子世界冠军锦标赛的资格,仅此他已经创造了挪威人在国际象棋男子比赛当中的最佳成绩,谁知道羽毛日渐丰满的他会不会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世界冠军,创造新的奇迹呢。    
    再看此时的卡尔森,对局结束,一脸稚气未脱的他伸了个懒腰,然后低头把放在地上的书包背到肩上,两手插兜,站起身看旁边战斗还没有结束的对局去了。根本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国际象棋正在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神童卡尔森们的出现将掀起世界棋坛的改朝换代之战。成年棋手的运动黄金生涯会不会缩短?谁知道呢,还要看小卡尔森们未来的表现。


《下棋的女人》 棋人莎士比亚与国际象棋

    新近英国因发现莎士比亚的笔记本而引起不小的轰动。这些存放在两个铁柜中的莎士比亚35个私人笔记本真实记录了他1592-1598年的生活,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棋艺生活。     
    这批笔记本中记录了莎翁从开始对国际象棋发生兴趣到痴迷的过程,同时还有他本人在法国、意大利和西西里群岛对弈的142局完整的对局记录。这些历史资料的发现不仅让世人可以更完整地了解莎士比亚,同时那些精彩的对局和逸闻趣事也为丰富国际象棋历史增添了美丽的一笔。     
    莎士比亚的学棋经历颇有些戏剧色彩,由于1592-1593年的冬季伦敦的流行疾病带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为避免灾难进一步蔓延,英国政府不得不颁发指令关闭所有的公众场所。以传播舞台艺术为生的莎士比亚被迫远走异乡,开始了流浪生活。他先是到了法国,然后又来到欧洲文学艺术的中心———意大利,奔波不定的生活却激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灵感,他先后写出了诸如《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流芳百世的作品。并且在意大利期间,一位名叫罗伯特•;罗西的好友带他走进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在莎士比亚的笔记中,他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刚一接触国际象棋便深深陶醉其中的感觉,国际象棋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同时使他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为了提高棋艺,他每日习棋长达8个小时之久,刻苦的学习使他的棋艺突飞猛进,很快罗西便不是莎士比亚的对手了。在莎士比亚的欧洲旅行中,他开始寻找当地的国际象棋高手,并且不停地学习掌握当时最为流行的开局变例,在莎士比亚与对手较量过程中最令他骄傲和得意的事情莫过于以采用对方最为擅长的开局来赢取整盘棋的胜利。     
    回到英国,莎士比亚在朋友圈子里以棋坛高手自居,但以后发生的一件事却令他狼狈不已。事情是由于莎士比亚租赁的剧院马上到期,而剧院的拥有者决定不再续签合同引起的。莎士比亚看过剧院老板下棋,认为自己的水平胜过对手,于是他发出挑战书,条件是自己以大笔现金为筹码,而如果老板输了,同意续签25年合约。剧院的老板欣然应战,他抓住了莎士比亚下棋喜好攻杀缺乏耐心的弱点而把对局引入漫长的局面战斗,莎士比亚在笔记中真实记录了自己比赛时的感受:“每局棋持续超过百步,耗时14、5个小时,这哪里是下棋,简直就是考验忍耐力。”不用说大家也已猜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