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自清评论集及序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的末章专论此事:他说,“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又说,“艺
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又说,“生活上的艺术家也
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又说,“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无隔阂”。——关于这句抽象的结论,
他有透彻的说明,不仅仅搬弄文字。这种艺术的态度便是“美育”的目标所
在。
话是远去了,简截不绕弯地说罢。你总该不只一回念过诗,看过书画,
听过音乐,看过戏,(西洋的也好,中国的也好,)至少你总该不只一回见
过“真山真水”,至少你也该见过乡村郊野。你若真不留一点意,也就罢了;
若你觉得“美”而在领略之余还要好奇地念着“这是怎么回事”,我介绍你
这部书。人人都应有念诗看书画等等权利与能力,这便是“美育”;事实上
不能如此,那当别论。美学是“美育”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者说是
拆穿“美”的后台的。有人想,这种寻根究底的追求已入理知境界,不独不
能增进“美”的欣赏,怕还要打消情意的力量,使人索然兴尽。所谓“七宝
楼台,拆碎不成片段”,正可用作此解。但这里是一个争论;世间另有人觉
得明白了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可以得着更准确的力量,因为也明白了走向“美”
的分歧的路。至于知识的受用,还有它独立的价值,自然不消说的。何况这
部《文艺心理学》写来自具一种“美”,不是“高头讲章”,不是教科书,
不是咬文嚼字或繁征博引的推理与考据;它步步引你入胜,断不会教你索然
释手。
这是一部介绍西洋近代美学的书。作者虽时下断语,大概是比较各家学
说的同异短长,加以折衷或引申。他不想在这里建立自己的系统,只简截了
当地分析重要的纲领,公公道道地指出一些比较平坦的大路。这正是眼前需
要的基础工作。我们可以用它作一面镜子,来照自己的面孔,也许会发现新
的光彩。书中虽以西方文艺为论据,但作者并未忘记中国;他不断地指点出
来,关于中国文艺的新见解是可能的。所以此书并不是专写给念过西洋诗,
看过西洋画的人读的。他这书虽然并不忽略重要的哲人的学说,可是以“美
感经验”开宗明义,逐步解释种种关联的心理的,以及相伴的生理的作用,
自是科学的态度。在这个领域内介绍这个态度的,中国似乎还无先例;一般
读者将乐于知道直到他们自己的时代止的对于美的事物的看法。孟实先生的
选择是煞费苦心的;他并不将一大堆人名与书名向你头顶上直压下来,教你
望而却步或者皱着眉毛走上去,直到掉到梦里而后已。他只举出一些继往开
来的学说,为一般读者所必需知道的。所以你念下去时,熟人渐多,作者这
样腾出地位给每一家学说足够的说明和例证,你这样也便于捉摸,记忆。
但是这部书并不是材料书,孟实先生是有主张的。他以他所主张的为取
舍衡量的标准;折衷和引申都从这里发脚。有他自己在里面,便与教科书或
类书不同。他可是并不偏狭,相反的理论在书中有同样充分的地位;这样的
比较其实更可阐明他所主张的学说——这便是“形象的直觉”。孟实先生说:
“凡美感经验都是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于物,? 。直觉属于我,? 。在
美感经验中,我所以接物者是直觉而不是寻常的知觉和抽象的思考;物所以
对我者是形象而不是实质成因和效用。”(第一章)他在这第一章里说明美
感的态度与实用的及科学的态度怎样不同,美感与快感怎样不同,美感的态
度又与批评的态度怎样不同。末了他说明美感经验与历史的知识的关系;他
说作者的史迹就了解说非常重要,而了解与欣赏虽是两件事,却不可缺一。
这种持平之论,真是片言居要,足以解释许多对于考据家与心解家的争执。
全书文字像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他像谈话似的,一层层领着你走进高
深和复杂里去。他这里给你来一个比喻,那里给你来一段故事,有时正经,
有时诙谐;你不知不觉地跟着他走,不知不觉地“到了家”。他的句子,译
名,译文都痛痛快快的,不扭捏一下子,也不尽绕弯儿。这种“能近取譬”、
“深入显出”的本领是孟实先生的特长。可是轻易不能做到这地步;他在《谈
美》中说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是谨严切实的功
夫。他却不露一些费力的痕迹,那是功夫到了家。他让你念这部书只觉得他
是你自己的朋友,不是长面孔的教师,宽袍大袖的学者,也不是海角天涯的
外国人。书里有不少的中国例子,其中有不少有趣的新颖的解释:譬如“文
气”、“生气”、“即景生情,因情生景”,岂不都已成了烂熟的套语?但
孟实先生说文气是“一种筋肉的技巧”(第八章),生气就是“自由的活动”
(第六章),“即景生情,因情生景”的“生”就是“创造”(第三章)。
最有意思的以“意象的旁通”说明吴道子画壁何以得力于斐旻的舞剑,以“模
仿一种特殊的筋肉活动”说明王羲之观鹅掌拨水,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
书法(第十三章),又据佛兰斐尔的学说,论王静安先生《人间词话》中所
谓“有我之境”实是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倒是有我之境(第三章)。
(作者注:这一段已移到《诗论》里去了。)这些都是入情入理的解释,非
一味立异可比。更重要的是从近代艺术反写实主义的立场为中国艺术辩护(第
二章)。他是在这里指示一个大问题;近年来国内也渐渐有人论及,此书可
助他们张目。东汉时蔡邕得着王充《论衡》,资为谈助;《论衡》自有它的
价值,决不仅是谈助。此书性质与《论衡》迥不相类,而兼具两美则同:你
想得知识固可读它,你想得一些情趣或谈资也可读它;如入宝山,你决不会
空手回去的。
1932 年4 月,伦敦。
《谈美》①序
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
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
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
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
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
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
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
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
应有尽有,而这种知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
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
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使自己冲突,自己烦
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
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
听这一造的,有时乐意听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
“主观的”“客观的”两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
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
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谈”不出什么来。留心文艺的青年,除这等难
处外,怕更有一个切身的问题等着解决的。新文化是“外国的影响”,自然
不错;但说一般青年不留余地的鄙弃旧的文学艺术,却非真理。他们觉得单
是旧的“注”“话”“评”“品”等不够透彻,必须放在新的光里看才行。
但他们的力量不够应用新知识到旧材料上去,于是只好搁浅,并非他们愿意
如此。
这部小书便是帮助你走出这些迷路的。它让你将那些杂牌军队改编为正
式军队;裁汰冗弱,补充械弹,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给你一些
简截不绕弯的道路让你走上前去,不至于徬徨在大野里,也不至于徬徨在牛
角尖里。其次它告诉你怎样在咱们的旧环境中应用新战术;它自然只能给你
一两个例子看,让你可以举一反三。它矫正你的错误,针砭你的缺失,鼓励
你走向前去。作者是你的熟人,他曾写给你《十二封信》;他的态度的亲切
和谈话的风趣,你是不会忘记的。在这书里他的希望是很大的,他说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
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
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第一章)
这却不是大而无当,远不可及的例话;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
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
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
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
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第九章)“情感是生生不息
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 。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
① 朱光潜作。
做不尽的。? 。诗是生命的表现。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
日”。(第十一章)这便是“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第九章);是精粹的理解,同时结结实实地鼓励你。
孟实先生还写了一部大书,《文艺心理学》。但这本小册子并非节略;
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