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自清评论集及序跋-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及王充《论衡?四讳》篇(见十五面),再则提仪改为民学。《说文》云,
“民,瞑也,盲也,盖皆愚昧无知之义”,吴稚晖所谓“昏百姓”便是。“民
学之民,正取此义”。(三二四面)“民学者,研究文化虽已升至较高的平
面然不是普及于一切分子之社会,其中民阶级之生活状况法则及其物质的经
济的基础,观念形态情感表现? 。,及此等事实之来源,变迁和影响者也。”
(十八面、二七六面)这条略说是编者的主要意见。
本书以英国谣俗学会会长瑞爱德(A?R?Wright)所著《现代英吉利谣
俗》的译本为主文,加上八个附录,附录只比主文少五十面光景。译者序里
说:“主文各章为一种富于趣味的谈料和研究英吉利民族现状之一助外,当
能引起国人对于我们自己前后左右的活谣俗发生? 。兴趣,于是相帮把它们
记下录来以供国内外学人研究;后面的附录? 。则在系统的谣俗学通论出与
国人相见之先,必值得留心此学的全般面目及其由来和现状者拿起一读也。”
说得非常明白。主文分九章。附录一,英国谣俗学的新领土,即瑞爱德就职
演说。附录二,谣俗学的由来和分部,译十三版大英百科全书。附录三,晚
近谣俗学研究的趋势,译十四版大英百科全书。附录四,各辞典中的谣俗学
论。附录五,书目拾遗。附录六,谣俗学诸次国际大会。附录七,关于
Folklove,VolksKunde 和民学的讨论。附录八,关于民间文学的改造和“幸
福连索”等等。这些附录,实在比主文重要得多。
中国谈谣俗学(从前称民俗学)也有十五六年了,却还没有正正经经的
关于谣俗学(不是谣俗)的介绍与讨论,不要说“系统的谣俗学通论”了。
江先生说,“对于西洋各国民俗学的范围和旨趣做较广的考察和试探确定中
国学人应采取的民学新界说和应担任的新任务”,是始于本书所收的各附录。
(三三九面)这是公道话,上文说附录重要,便是为此。所谓民学应担任的
新任务,江先生在序里指出五种,他说至少也该有人做这五种工作。前四种
是初步,包括搜集与介绍种种资料;末一种是“分析和考定层次的工作”,
是“科学工作”,民学之能成为学,便靠这个。附录四里有编者的按语,将
前四个附录里的教训分条举出讨论,最为有用。附录七也多编者自己的意见。
江先生所定民学的界说,范围较Folklore 原义为宽。Folklore 本义为
“民众旧传”(三面),一八四六年间W?J?T…homs 所创。“用以包举文明
国中未受文化陶养的诸阶级之成说成规,风俗和迷信(二二四面)以及野蛮
人的风俗和信念,但除外民间各种美术和技艺的研究。”(一九二面)后来
大陆上研究这种学问的人觉得僵死的信念、成规等遗留物之外,还有活的近
代的谣俗。再则民众的信念,心灵精神等等之外,还有他们的生活的实际状
况,就是他们的物质生活,不应存而不论。——据编者的意思,离开后者,
就不能了解前者。所以民众美术与民众技艺等正该包括到谣俗学里去。英国
渐渐也接受这种影响。这样谣俗学的范围便广了。但包括野蛮人的风俗、信
念一层,还有不同的意见。英国谣俗学前辈G?L?Comme 说这种材料只可供
比较之用,不应包入谣俗学内,这原该归入类学的。(二四八面)编者也说,
民学的“民”既只指“民阶级”,“这阶级在野蛮社会中尚未完全形成,则
我们大可以说有些野蛮民族是几乎没有Folklore 供人研究。”(二五九面)
这一点编者的意见比Comme 更进一步。相信与中国一般人关于谣俗学的见解
相左,其他是对的,他不反对野蛮社会的资料作参考,但“民学的焦点,民
学的始点和终点,既不是文化的胚胎,也不是文化的花果,而是民阶级所能
有的文化或非文化——民阶级自身。”(二六八面)
关于“现代英吉利谣俗”,编者说英国谣俗学已决计扩充而新添了“艺
术”与“活谣俗”两种货物,本书便是第二种新货的头一批货样。(二○四
面)编者颇重视现代谣俗研究,他说这种研究“能促进将文化普及于群众中
之必要感,以及帮助普及文化者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和在哪方面多用力。”
(二六一面)这个指示极值得注意。
1933 年5 月15 日。
《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
这本小册子原是著者在德国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经著者译出,并参照中
国读者情形,增减了一些材料。但读了总还觉得是为外国人写的。书中说中
国诗歌的轻重律,与近代西洋诗歌相同,都属于“质的轻重律”;著者以为
中国字的平仄,就是轻重。为便于外国人了解而如此说则可,若论实在情形,
似乎就不能这样轻易下断语。刘复先生《四声实验录》里说四声是高低所造
成,但这种高低常是复合的,不是简单的。(意思说一声往往是两个以上的
音复合而成,而由此音移入彼音是滑的,不是跳的,故常人只觉得是一个音)
固然,四声的问题与平仄的问题有分别;可是这两个问题需要实验是一样的。
没有足够的实验而下断语,到底难教人信服。书中又论男性句尾与女性句尾
与平仄韵作用相同,似乎也还特证。但著者提出的问题,——何以五律七律
七绝几乎全用平韵,而五绝却可参用仄韵?——却很有价值。书中分析诗经
以至元曲的轻重律,各举一二例,挂一漏万,无甚意义可言。诗经的声律牵
涉问题太多,不用说这种分析是无结果的。古体举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采莲诗》两首和木兰诗。著者太巧妙地说明李白这两首诗的声调,教人疑
心他是故意选择了这两个偶尔的例子。我曾随便分析了几首李白的古风,没
有一首与这两首有相类的现象。木兰诗的说明,也嫌根据太薄弱。近体诗声
调,清代颇有研究的人,有些结果颇可信,著者全未提及。只引“一三五不
论”之说;此说实有毛病,王渔洋曾屡屡说及(见《然灯纪闻及渔洋诗问》)。
论词只是泛语,且只举令词,未举慢词。论曲说歌唱与吟诵(指衬字)并用,
颇为有见;分析的结果却也无甚说的。这种分析平仄的方法,未尝不可试用,
但须规模大些才行,就一两个例子下手是无用的。还有,平仄只是诗声调的
一个重要的原素,此外音质(如双声叠韵开合洪细等)的关系也很大,唐钺
先生《音韵之隐微的文学功用》一文(见《国故新探》)论之最详,(书中
也有一段似论音质,但语欠明晰,参看二十六面)而中情思的关系也很大(书
中论涨缩律,即此意)。所以声调是个极复杂的东西。至于词曲声调,与音
乐关系较多,似乎应当分别研究。书中偶尔涉及中国诗与音乐的比较,却颇
有警语。如论韵似音乐中之“基音”(Tonic),转韵似音乐中之“转调”,
及涨缩律,便是。著者音乐的造诣甚高,自然能有好意见。总之,本书就全
体论,原来既为外国人作,便不免只以他们的了解为标准,中国读者的不满
意是当然的。
1933 年8 月7 日。
诗与建国
一九二九年《诗人宝库》(Poet Lore)杂志第四十卷中有金赫罗(Harold
King)一文,题目是《现代史诗——一个悬想》。他说史诗体久已死去,弥
尔顿和史班塞想恢复它,前者勉强有些成就,后者却无所成。史诗的死去,
有人说是文明不同的缘故,现在已经不是英雄时代,一般人对于制造神话也
已不发生兴趣了。真的,我们已经渐渐不注重个人英雄而注重群体了。如上
次大战,得名的往往是某队士兵,而不是他们的将领。但像林肯、俾士麦、
拿破仑等人,确是出群之才,现代也还有列宁;这等人也还有人给他们制造
神话。我们说这些人是天才,不是英雄。现代的英雄是制度而不是人。还有,
有些以人为英雄的,主张英雄须代表文明,破坏者、革命者不算英雄。不过
现代人复杂而变化,所谓人的英雄,势难归纳在一种类型里。史诗要的是简
约的类型;没有简约的类型就不成其为史诗。照金氏的看法,群体才是真英
雄;歌咏群体英雄的便是现代的史诗。所谓群体又有两类。一类是已经成就
而无生长的,如火车站;这不足供史诗歌咏。足供史诗歌咏的,是还未成就,
还在生长的群体——制度;金氏以为工厂和银行是合式的。他又说现代生活
太复杂了,韵文恐怕不够用,现代史诗体将是近于散文的。散文久经应用,
变化繁多,可以补救韵文的短处。但是史诗该有那种质朴的味道,宜简不宜
繁;只要举大端,不必叙细节。按这个标准看,电影表现现代生活,直截爽
快,不铺张,也许比小说还近于史诗些。金氏又举纽约最繁华的第五街中夜
的景象,说那也是“现代史诗”的一例。直到现在,金氏所谓“现代史诗”,
还只是“一个悬想”,但不失为一个有趣的悬想;而照现代商工业的加速的
大规模的发展,这也未必不是一个可能实现的悬想。不必远求,我们的新诗
里就有具体而微的,这种表现现代生活的诗。我们可以举孙大雨先生的《纽
约城》:
纽约城纽约城纽约城
白天在阳光里叠一层又叠一层
入夜来点得千千万万盏灯
无数的车轮无数的车轮
卷过石青的大道早一阵晚一阵
那地道里那高架上的不是潮声
打雷却没有这般律吕这般匀整
不论晴天雨天清早黄昏
永远是无休无止的进行
有千斤的大铁椎令出如神
有锁天的巨练有锒铛的铁棍
辘轳盘着辘轳摩达赶着引擎
电火在铜器上没命的飞—飞—飞奔
有时候魔鬼要卖弄他险恶的灵魂
在那塔尖上挂起青青的烟雾一层
(《朝报》副刊,《辰星》第三期,十七年十月二日)
这里写的虽然不是那第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