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衣装秘语-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洪水泛滥时,创世母亲用树干制作的木鼓拯救了基诺族的祖先。因此,牛皮木鼓成了创世母亲再造人类的神器,而洪水神话中的木鼓停留处就在基诺山,这一切都增加了基诺山寨卓巴家藏牛皮木鼓的神圣性。首席长老家有专门的置鼓房,鼓不能随便敲,而只有在年节祭鼓时才能敲。制作木鼓的种种禁忌,也增加了牛皮木鼓的神秘性。基诺语称牛皮木鼓为“洛”,其意为宝、神器、保护。在人们所有的神器中,以牛皮木鼓最为宝贵,它被认为是所有基诺山寨的神器。在人们的观念中,牛皮木鼓是山寨的至宝,就连藏鼓的竹楼和竹楼的主人卓巴本人,也因而被视为“洛”,意为保护鼓的神圣地方和人。因为卓巴家藏有鼓,他的竹楼屋脊中部就多了一个用竹和茅草绑制的斜十字形标志,它既是山寨神器的标志,又象征卓巴在全寨的最高权威'5'。羌族端公的法鼓羌语称“布”,即鼓的意思,“羊皮鼓”是借用汉语的叫法。它是端公广泛用于祭祀驱鬼等活动的重要法器。羊皮鼓深约五寸,直径约一尺五寸,略呈椭圆形。鼓腔内有一握手的横木,还有一个小圆圈,单面蒙羊皮,白皮上有小乌点为佳,用麂子皮做皮线绷在鼓沿上,牵系于小木圈内。鼓内还系有一对小铜铃,击鼓时隐隐能听到丁丁之声。端公在作法时,一边跳舞一边击鼓。在不同的场合,击鼓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有别;驱鬼时鼓声强烈而震撼人心,祭祀时鼓声平缓而如诵如诉。法鼓的作用可造成一种环境的特殊氛围而帮助记忆。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通神器(2)

    与木鼓和皮鼓不同的是,有的民族以铜鼓作为通神之器。铜鼓在广西木柄瑶人的心目中,不是一种普通的器物,而是图腾标记。他们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晚至新年的二月十二日,举族进行祭祀铜鼓的活动。木柄瑶人的铜鼓上饰有太阳、星辰、水、花、木、动物等花纹图案,木柄瑶人说,太阳给人光明、温暖,给万物生机。把太阳、万物铸在铜鼓上那是最美丽的图案。铜鼓成了他们对太阳崇拜的图腾标记。壮族铜鼓先是从炊具铜釜演变为乐器,凡婚丧喜庆大事必敲击铜鼓,进一步发展成祭祀鬼神的法器,并成为权力的象征。这样,铜鼓成了圣物,能降妖除怪,求福禳灾。放置、储藏铜鼓都有严格规定,不能亵渎。从而出现铜鼓的神话,使人敬畏膜拜,铜鼓便演化成铜鼓神。广西东兰县壮族,在每年秋收之后处处敲打铜鼓,欢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逢年过节,红水河两岸铜鼓声不息,欢歌不止,人们把安乐归功于铜鼓,归功于铜鼓神。在南方其他民族中也使用铜鼓作为祭祀时的通神之器。除了一般的木鼓、皮鼓和铜鼓以外,彝族在祭祀时还使用形状独特的羊角鼓。    
    仅次于鼓的通神之器是可以摇出声响的铃。满族萨满佩戴的腰铃,一般有数十个,每个有近三百克,串在一起重达三四十斤,有的常人背不动。相传腰铃是天神阿布卡赫赫围在战裙上的东西。它们震颤的声音使恶魔耶路里害怕、头晕,因此被打入地底下。萨满腰铃撞击,意味着萨满升入自然宇宙,身边风雷交鸣,行途遥远广阔。同时人们认为,腰铃响不是人摇动的,而是神的支配,是神来、神走时震动的声音。有时腰铃自己就响,这便是神来了。因此腰铃又是镇邪器,哪有妖魔鬼怪,放上腰铃就能镇住,太平无事。彝族毕摩使用的铜质法铃,呈喇叭形,上安皮绳,驱鬼时边念经书,边摇法铃,用以传送人、神、鬼之间的信息并助法威。昆明谷律彝族巫师西波使用的祭器中有铜铃一只,柄长三寸。念经时摇动,丁当作响,祝告神灵。羌族端公使用的法铃,羌语称“阿尔斯”,有铁质和铜质两种,大若拳头,形似鹅蛋,下半部有一纵向切口。多为红布联结的一对,高音者为雌性,低音者为雄性。有的法铃还在上面系缀凶禽猛兽之骨,如鹰爪、虎牙等。法铃主要用于还大愿开坛时撞击,另外也用于招牛财、地财。纳西族东巴用的扳铃象征太阳,手握处挂五色布条,示精威五行;还系一个岩羊角,示东巴为人解排鬼之纠缠,是东巴教的基本法器,左手掌摇。土家族巫师梯玛使用的八宝铜铃,全部用铜制成。首先做一尺长的手执,然后在手执两端各系四枚铜铃,共八枚,故称“八宝铜铃”。传说八宝铜铃象征梯玛的宝马,铜铃两端所系五色丝线为马的鬃毛。梯玛祭祀时,手摇八宝铜铃。通神器中比较重要的还有号角。土家族巫师梯玛使用的号角,用水牛角制成。很早以前系用于战争的信号,后来成为梯玛行法事的神具。梯玛祭祀时,用牛角呼唤鬼神。牛角一吹,告诉山神野鬼,法事已经开始,要它们聚集法堂等候梯玛安排。羌族端公使用的独角,据说是一种稀有的独角兽之角,又有羚羊角之说,也许是独角羚羊之角。其短的数寸,长则盈尺,也是端公法器之一。主要用于解除由于动土不当引起的肩背腰腿疼痛。纳西族东巴大祭风仪式使用的法器有一对白海螺号角、一对海螺号角、一对牛号角。另外,号角也是藏族巫师用以呼请各路神灵和驱赶邪魔鬼怪的法器。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镇魔器

    在中国宗教祭祀活动中,巫师使用的某些法器带有镇魔驱邪等作用,它们包括刀、剑、矛、鞭、镜、杖、棍、箭、矛、竹签等象征性的武器,这里将其统称为镇魔器。在这些法器中最突出的是铁制的法刀。古代的祭器中也曾有法刀,《礼记·郊特牲》载:“割刀之用,而鸾刀之贵,贵其义也;声和而后也。”意思是,割刀用起来方便,却以鸾刀为贵,是以它的义理为贵。祭祀使用鸾刀,取其鸾铃之声和谐,然后才能切割牲肉。这里的鸾刀虽然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但主要用来切割牲肉,而不是被巫师用来驱赶鬼怪的。近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法刀则完全具有镇魔的象征意义。满族萨满从事宗教活动时要持神刀。这种神刀为铁质,长二尺余,宽二寸。刀背与环状的刀柄上系有多串小型铁环。舞刀时哗哗作响。羌族端公的法刀,又称师刀,长数寸到一尺不等,与普通短剑、匕首无异。端公专门用于宰杀鸡、羊、牛等牺牲以及裁纸削竹制旗和扎茅人等。这种师刀也为赶鬼之用,还愿时也可用此解罪。土家族巫师梯玛使用的师刀,用铁制成一个手指粗,直径约五六寸的铁圈,串以十二枚小铁币,铁圈上接有一支五寸长的手把。使用时,手拿手把侧面摇动发出“沙沙沙沙”的响声,一步一顿,以辟邪魔。珞巴族崩尼人的法刀“革东”,是一种长八十厘米以上的铁刀,刀柄上镂刻着各种花纹图案,在藤篾编织的刀鞘上还拴挂着几只鹰或鹞子的尾羽毛。巫师纽布主持祭神跳鬼仪式时需身佩革东法刀。他们认为法刀有一股神火,以其保护纽布和祭主家人不被害人乌佑的侵害。纽布作法时,用法刀驱赶乌佑,镇压恶鬼与厉鬼。在苗族吃鼓藏仪式中,鼓主左手握刀,右手握竹子出门,表示特定的含义。纳西族举行大祭风仪式时使用的法器则有大刀、镰刀等。    
    在祭祀活动中与法刀作用相似的是法剑。土家族梯玛作法时使用的神剑,用铁制成,长一尺五寸,宽二寸,与小扁担相似,上端涂上鸡血、狗血,剑柄系上红绸,在为小孩“赶白虎”、“渡关”等仪式中使用。昆明彝族撒梅人的巫师西波使用的宝剑,用含炭较少的钢材制成,仅能断木钉,剑柄上镶有七星,象征北斗,平时佩带以防鬼怪,祭祀时则用以画符。昆明谷律彝族西波使用的七星宝剑一把,祭时悬在腰间,驱邪撵鬼时必用。石屏彝族巫师在“眯嘎好”祭场上使用的器物中有黄连木削成的金色木刀,有五瓣子木削成的银色木刀。这种用品须用左手制作,据说具有神奇的力量,祭祀后分发各家各户祛除凶邪。剑也是藏族巫师用于占卜和施巫的主要法器。尤其是巫师在神灵附体的癫狂状态中挥舞的那把法剑,更是有着无限法力的驱邪法物。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橛”的短剑,其作用也是一样的。有时二者还可以并用,据说只要巫师一剑在手,任何精灵鬼怪都得回避。锡伯族萨满的神矛由铁制矛头和木柄构成,长约一米。矛头有的似舌形,有的似菱形。柄部用红漆涂抹。矛头与柄部结合处拴有几根红、白色飘带和几个铜铃,这样舞动起来显得更加威风。神矛系进攻性武器,是萨满跳神时同“妖魔”“战斗”用的。    
    铜镜也是锡伯族萨满的重要神器,它象征着太阳和月亮,传说中铜镜具有能发光、会飞的神力即源于此。正因为铜镜能发出一种奇特的光,才使其具有战胜恶魔、消灾除邪的功能,并成为保护自己、防御恶魔侵害的利器。赫哲族萨满的铜镜是萨满神服上的必佩之物,具有特殊的魔力。大的铜镜直径有一尺左右,小的两寸。在大型跳神活动中,萨满一般有多少铜镜就挂多少,小型的活动只佩戴一个最小的护心镜。按萨满的话说,铜镜都有神灵,和鬼怪作战时,可以保护主人。萨满身上的铜镜越多,法术越大,神威越大。    
    与金属制造的刀剑不同的是,用竹木制作的法器分别有杖、棍、箭、竹签等种类。纳西族东巴使用的法杖为竹制,上插木雕小神塔,并挂小铜铃和五彩布,杖底用铁尖做成,东巴开丧、超荐时用之,为死者镇压地域之拦路鬼、饿鬼等鬼怪,送其到神国善地三十三天。羌族端公的神杖,杖长四五尺不等。杖之上端有一铁质或铜质的神像,神像之头部下悬一铜铃,杖之下端有一枪头,可以插入土中,此物于驱邪送魂治病及战争时用之,老端公跳神时亦用之。这种神杖由三部分组成:握手处是铁铸或铜铸人头形,有的释为鬼头,暗示端公不仅不怕鬼,而且能把鬼头捏在手上,故能起避邪作用。中部是查比亚木棍,其木属荆棘类,质坚且韧,上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