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派派小说_犹太人为什么优秀-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浪,最后在和上帝约定好的“迦南”(现在的巴勒斯坦)定居。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奴婢夏甲生的孩子,叫以实玛利,最后成了阿拉伯人的祖先,另一个是正房生的孩子,叫以撒,他继承了亚伯拉罕家族。
  以撒有两个孩子,长子叫以扫,次子叫雅各。雅各用计从长子那里夺权,结果亡命哈兰国。亚伯拉罕实际上也是生于哈兰国,那里的遗迹今天在叙利亚国境旁边还可以看到。雅各在二十年后重返故乡,和兄弟和解,终于落根迦南。但是到了晚年,因为饥荒,他的安乐梦结束了。 他向时任埃及国务大臣的儿子约瑟夫求助,最后雅各在自己十二个儿子的照顾之下度过了余生。雅各(别名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和他们领导的民族最后在埃及定居了下来。
  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族长还有待考证,但类似的名字在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的古文字书中(出土于小亚细亚)可以看到。犹太人遥远的祖先很可能和的当时十分活跃的阿摩利和贺库所斯族有血缘关系。贺库所斯从小亚细亚入侵到埃及,并在公元前1720年到1550年拥有了自己的王朝。《诗篇》记录了约瑟夫和他的血缘家族在埃及的盛世景象。但是,随着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复兴,贺库所斯家族被流放,尝到了王朝更替的苦酒。这样,希伯来人一下成为了国家的奴隶。
  最近的历史研究表明,被称作“希伯来”的群体实际上和那些特殊的﹑没有国籍的阶层有很深的关系。无论怎样,《圣经》认为犹太人的祖先是流浪的亚伯拉罕,就也是对犹太人起源最有深远意义的表述。
  顺便说一下,犹太人可不愿意自称“希伯来人”,而是将自己称为“希伯来的后裔”﹑“雅各的子孙”或是“以色列的臣民”。

从出埃及到古代以色列 

'日'手岛佑郎 
连载: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日'手岛佑郎  

  希伯来人当时是国家的奴隶,被当作牲口来对待,每天被迫从事土木作业。他们受尽奴役之苦,每天祈求上帝的帮助。这些苦难也锻造出了一个领导民族解放的英雄,这就是摩西。根据历史推断,他是在公元前1280年左右领导以色列民众从埃及逃离的。当时领导埃及的是有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90到公元前1214年)。
  出埃及后,以色列人民在西乃山半岛上建立了居住地,强化了共同体内部的约束力,完 
备了法制,慢慢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摩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西乃山顶接受上帝的“十戒”的。之后,摩西派人去迦南,考察了那里的情形,准备率领以色列人回到祖先的地方。
  到了公元前1250年,以色列人在摩西的继任者约书亚的指挥下开始征服迦南,并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平定了迦南全境。
  在最初的二百年,以色列是由十二个部落联合而成的。各个部落在政治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只有在一些重大的事件上,才由各部落的代表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对于外敌的入侵,原则上是选出一个最有能力的战略家统率一支由各部落集结而成的军队进行作战。
  对迦南的平定,希腊非利士人比以色列人晚了一步。他们是在公元前1020年从爱琴海出发入侵迦南的地中海沿岸,并开始在沿海的平地上定居下来的。非利士族每到一个城市都封王。他们有最好的铁制兵器,在武力这点上,显然比犹太人更胜一筹。
  对了对抗非利士族,在公元前1020年左右,犹太人也开始导入王制。以色列的第一代国王是扫罗,他在和非利士族的决战中阵亡。在他以后出现的大卫王镇压了非利士族,终于使以色列有了实现国家安定的基础。所罗门是当时有名的国王,他统治下的王国版图辽阔,从幼发拉底河一直到现在叙利亚平原。
  但是,荣华没有持续多久。在所罗门死后,王国南北分裂。北方的十个部落形成独立的以色列王国,以便和南方的犹大国进行对抗。南北双方经常为了争夺霸权而同室操戈。繁荣本来是靠全体成员的协力才能实现的,但正因为有了同族间的战争,南北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和军事实力都迅速衰弱。从那以后,外敌入侵就频繁起来。在公元前723年,北方王国被亚述军队消灭,公元前587年,南方王国也巴比伦王消灭。这样,南北王国的人口大半流离到巴比伦周边地区,被抓成为囚犯,最后成了撒玛利亚人。
  从扫罗王国到南北王国的灭亡的五百年间,以色列的政治史在内容上和其他民族在没有什么大的差异。社会制度通常是为了人民的生存而建的,在机能和问题应对上是具有普遍性和相通性的。但是,在宗教这块精神领域上,以色列创造了他们特有的遗产,那就是《圣经》(特别是它的预言)。
  预言不但是一种宗教文学,在民族危难之际,它还可以在上帝的立场上为民族和个人的存在方式指明方向。在政治性和社会性判断上,预言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宗教文学。在现实中,预言虽然与人们的常识有很大的冲突,但以阿摩司为首的先知还是层出不穷。这些先知们大声呼吁正义,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先知的记忆中有与上帝的对话,而他们会把这些对话告诉下一代。先知们能够深刻地洞察对话后面的意义,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发。《荷马史诗》就告诉了人们一些文化和审美方面问题的解答。对于先知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传达上帝的意志,即使预言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意志。这就是摆在先知面前的事实,也是他们的苦衷。
  公元前538年,成为劳役的南王国人民被允许返回故土。但是,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一切已经荒废殆尽。回来的民众开始自发地进行祖国再建。与此相反,北王国的人民再没有重建自己的国家。从这以后,以色列人就被称为“犹太人”,他们在南王国的传统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以色列人再建祖国并不是要复辟王政。犹太人虽然被赋予了祖国再建的自由,但是仍处在波斯帝国的地方总督的管理之下,而他们的国家主权也没有得到承认。公元前332年,犹太人被纳到亚历山大管辖之下。在亚历山大死后,他们又转移到了埃及王朝的统治之下,最后又到了叙利亚的管辖之中。
  公元前164年,祭司家族出身的玛喀比率军打败了安条克的军队,让犹太人实现了独立自治。但是,这种景况只持续了一百年左右。公元前63年,南部的野心家希罗德用金钱买得罗马皇帝的欢心,被任命为巴勒斯坦王。
  自从成为巴比伦的囚虏以来,犹太人一直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过着非人的生活。在那时,他们开始祈求上天能够赐予他们一位真正的英雄,带领他们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他们深信,这个英雄一定有古代大卫国王的血统。这就是犹太人特有的救世主思想的起源。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犹太人的祖国再建运动并不是由于他们需要政治归属感,而是他们的宗教归属意识让他们有了这种自觉的行为。成为捕囚以后,《圣经》才被编纂出来。为了简明易懂地向普通民众讲授《圣经》中的道理,拉比出现了。为进行布教和人们做礼拜,一座座犹太会堂也建了起来。
  捕囚历史之前,宗教是以耶路撒冷和撒玛利亚神殿为中心的,具有强烈的都市国家色彩。在捕囚历史之后,宗教开始为大众服务,这样就培养了大众的宗教意识。后世犹太教的教义﹑仪式和传统就是在这个时期定型的。犹太民族虽然在以后又经受了亡国的命运,但时至今日,历时两千多年,犹太人还是生存下来了。犹太人得以生存的秘密就是他们一直保持着将犹太教大众化的传统。

耶路撒冷的陷落和《塔木德经》的问世 

'日'手岛佑郎 
连载: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日'手岛佑郎  

  希罗德死后,他统治过的疆域被他的儿子们分割。当时犹太人内部也有对立的党派,分别是追随希腊罗马势力,力求稳健的撒都该派﹑对民族主义怀有极大热情的奋锐党﹑主张合理性与宗教调和的法利赛派和从世俗的党派纷争中引退,专注于宗教的清净和冥想的艾赛尼派。其实,这种党派的对立在什么时代都会出现。虽然有党派对立民众,但当时犹太民众反罗马的运动十分高涨。

  起义军在公元66年曾一度击败过罗马军队,但在第二年春,罗马军队就夺回了该撒利亚全境和北巴勒斯坦。这时,犹太司令官向罗马军队投降。后来,这位司令官还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叫《犹太战记》。在公元70年8月,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至此,犹太人再次遭受了祖国灭亡的命运。从那以后到1948年5月以色列共和国成立的九百多年间,犹太人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耶路撒冷的陷落并没有让全部的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境内的大部分人还是犹太人,他们以宗教会议为中心处理共同体的问题。但是,由于公元132到135年的起义失败,犹太人的自治权力迅速衰弱,人口也逐渐减少。到了十一世纪的“十字军”时代,北部的伯利恒都没有几个犹太人村落了。
  公元1世纪到公元2世纪,犹太人恢复独立的愿望被罗马帝国粉碎。于是,他们的目光就转向了传统律法的研究和编纂之上。
  犹太人的生活受到《圣经》,特别是《摩西五经》的严格约束。对于《圣经》不能直接给予解答的问题,历代拉比就会按照《圣经》的精神进行处理和裁断。今日有名的律法集《密什那》就是在公元2世纪初由犹大亲王开始编纂的。
  如果是《密神那》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交由拉比们进行讨论。拉比们则会将一些判例﹑见解和言行记录在《密上帝那》上面,最后就形成了《塔木德经》。
  《塔木德经》分三世纪中叶在巴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