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583-每个姑娘都单纯!-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种惩罚只对良心未泯的人才起作用。范波是很浑,但并没到大奸大恶的地步。他是一个真小人,而真小人总是要强过伪君子的。而且他对小迪的感情,以及他后来对琪琪的内疚,其实都是非常真诚的,从这些方面来看,他仍然有他的可爱之处。只不过他是一个比刘朔更加彻底的悲剧性人物,从始至终他也没有搞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在感情、欲望和金钱之间他完全迷失了自己,他的选择是糊涂的,他的放弃是糊涂的,包括他的伤痛其实也都是糊涂的。他从未真正清醒过,用毒品来彻底麻醉自己是他必然的归宿。    
    冯哲和陈炜的故事几乎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对夫妻身上,这只是太平常的一个婚外恋故事。冯哲就像是《一声叹息》里的张国立,主观上很想对婚姻忠诚,而一旦遇到婚外的真情就不知所措了,对两边都想尽责任,所以无法做出决断,挣扎到最后通常还是会选择回归家庭。这应该是婚后有外遇的男人中比较典型和普遍的一种。    
    陈炜和秀儿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己的男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同的是,秀儿是一味逃避现实,而陈炜却是在正视现实之后选择宽容和等待。小说中对陈炜的描写不多,但如果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陈炜的爱其实是相当让人感动的,她为了这份爱做到了一般女人所做不到的事情。陈炜是一个聪明的、让人敬重的女性,千万不要以为她是那种爱到没有大脑、失去自我的人,她只是懂得比较理智地去看待自己爱人的一些弱点,她的包容和忍耐都是理性的。有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妻子,男人终归会回头吧!    
    张影这个人物是靠传说加想象塑造出来的一个相当前卫的女性形象。说实话描写她的时候我自己都有点儿别扭,因为她太大胆、太直接、太肆无忌惮,但是我相信生活中又确实有这样的女人存在。    
    我觉得张影也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她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本能和欲望,丝毫不理会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像她这样的人是勇敢的,但结局也注定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因为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的舆论独立存在。不管她再怎么洒脱、再怎么不向世俗低头,世俗的东西早晚有一天还是要影响到她,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的东西,也就是所谓为放纵付出的代价吧!    
    我根据情节需要为张影安排了一个多疑丈夫模式的不幸婚姻,虽然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我觉得对于张影这样一个女人来说,更有可能的是结婚再离婚、离婚再结婚,不停地寻找一个真正懂得她的人,并在这种不可能有结果的寻找中一天天消沉下去,最终精神失常或自我了结生命。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对她有任何的蔑视,身体是她自己的,她没有伤害别人,没有对这个世界要求什么理解和回报,她只是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生活,宁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具文学美感的形象,只是在现实社会中,悲剧结局对于她这样的女性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每个姑娘都单纯》 第四部分后记(3)

    最后来说说董立。    
    在我最初的构思中,并没有想要把董立写成一个完美的人物,只是当我开始动笔之后,事情的发展就不受我控制了。对于他我没有太多好讲的,因为好男人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有这样的朋友是一种幸运,能被这样一个人爱上更是一种福气。不过小说中董立的存在更重要的意义是用来对比文章中其他的男性人物,而且可以借他的口说一些我自己的话。另外我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多我个人对于好男人的理想,所以最后他就变成了那样一个高大全的形象了,不知道这算成功还是失败。    
    不过我始终坚信,这个世界上像董立这样的好男人还是不在少数的,所以我也希望看过这篇小说的女孩子们不要失去对男人的信心,小说往往只是一些个例的集中体现而已,实际上像董立这样的好男人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要懂得去发现。    
    除了人物之外,还想特别说上两句的就是小说的题目。    
    在小说的连载过程中曾经不断地有人提出疑问——像张影、陶冶、小迪以及那些随便就可以和人玩一夜情的女孩子,她们真的很单纯吗?    
    怎么说呢?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对于一个词汇,既可以存在一个普遍的解释,也可以存在每个人独到的理解。我想大多数人在听到单纯一词的时候,联想到的是不谙世事、相信爱情、对感情忠贞、善待他人等等;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单纯,应该是一个人没有受到社会观念熏染的、最原始的本能。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幼小的孩子去放生一只苍蝇的善良是单纯的,一个成年人去为慈善机构捐款的善良则是复杂的;一个小偷迫于穷困生活的压力去偷人钱包是复杂的,一个强盗为了满足自己对金钱的欲望去杀人越货反而是单纯的——单纯的,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的!    
    另外,“每个姑娘都单纯”这句话主要是从主人公刘朔的角度出发,他本身是一个追求情欲的人,而他的姑娘们也都以同样的情或欲来回应了他,这也就是他觉得每个姑娘都很单纯的原因之所在。另一方面,这个题目以及小说结尾那句“幸福应该是属于她们的”也是为了反映男主人公对所有女性的一种良好的愿望——他是一个从女性身上寻找慰藉和寄托的人,所以他希望每个女孩都是美好的,也希望她们都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感受,而对于一篇小说的理解,最终还是取决于每个读者独立思考的结果。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管小说里的人物在读者们的心目中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不管小说在读者们看来表达了些什么含义,只要还能给人留下一些思考的余地,我就感到非常欣慰了。    
    最后对每一个读者致以最真诚的谢意,愿你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阿巳


《每个姑娘都单纯》 第四部分后记(4)

    丹青    
    刘青是大杂院里一道恒久不变的风景——他每天都穿着肥肥大大的旧衣服坐在院门口的石台上,手里总捧着那个青花大瓷碗,慢悠悠地吃着什么,一张标准的国字脸上终日挂着傻呵呵的笑容。见到院子里相熟的人时,他会热情地指指手里的大碗,含混不清地吐出一个单音节的字:“吃!”而人们每次都只是笑着摇摇头便走开了。偶尔有些喜欢拿他取乐的无聊之人出现在他视线里时,他也会愤怒地站起来,拼着全身的力气反反复复地冲他们喊他唯一会说的一句脏话:“你妈!”    
    刘青是刘婶最小的儿子,据说当年刚怀上他的时候,刘婶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和脚边一大群整天嚷嚷着饿的孩子,实在不愿意再添一张嘴,就从一个江湖医生那里买了便宜的堕胎药。药吃下去没见什么动静,刘婶也就只好随他去了。可是等刘青生下来,快两岁了还不会说话,一检查才知道孩子因为药的缘故成了先天性智障。刘婶觉得对不住这孩子,家里有什么吃的都先尽着他,到刘青二十多岁的时候,已经胖到走路都困难,本来就短的脖子几乎可以算做没有了,坐在院门口活像个上下一样粗的石墩。    
    院里善良的老街坊们都叫他大青,不懂事的孩子们却都直接叫他傻子,除了八岁的丹丹。    
    说起来丹丹也有别于一般的健康孩子——女孩子们爱玩的跳皮筋什么的,简简单单几个动作,她却怎么也学不好。每次孩子们凑在一起分拨儿做游戏,哪拨儿也不愿意带她,都觉得她是个累赘。久而久之,丹丹也不愿意去找她们玩了。    
    其实丹丹对那些游戏也根本不感兴趣,她天生只对图案和颜色敏感——还躺在婴儿车里的时候,她见到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玩具就会兴奋不已;同龄的孩子才刚刚学会说话,她已经能够准确地识别各种颜色和形状;等到她学会用笔的时候,就开始在能找到的每一张纸上涂涂抹抹,没过多久,就能画出一些具体而形象的东西了。    
    她每天都画很多画儿拿给爸爸妈妈看,并扬言将来要当个画家。丹丹的爸妈起初还认真地看一看,夸奖几句,但是新鲜劲儿一过,整天又有一大堆的事要操劳,就不再有耐心和丹丹纠缠。丹丹再拿画儿给他们看,他们顶多是漫不经心地瞟一眼了事。    
    有一次丹丹缠着妈妈要买水彩笔,心情正不好的丹丹妈不耐烦地对丹丹说:“你呀,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告诉你,甭管你爸家还是你妈家,几辈子都是大杂院儿里的穷老百姓,没指望到你这儿能出个这家那家的,也没那个闲钱整天给你买这些不着四六的东西,顶吃顶喝呀?你看看我和你爸两人整天忙得四脚朝天,你也该想想怎么替大人省省心,别成天到晚做白日梦!”    
    丹丹听了这些话很难过,从此不再给爸爸妈妈看画,也不再说自己要当画家了,但是她不能不画画,因为除此之外她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在别的同龄孩子用手里的一点零花钱买糖果、玩具的时候,丹丹却在一分一分地攒钱买颜料,买软铅笔,买适合画画的白纸。买了也舍不得用,更多的时候是在学校里满地寻找粉笔头,拿回家来在自己买的一块小黑板上画了擦,擦了画。只有偶尔构思出一幅特别好的图时,才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用用。但是画完后,再好也只能自己欣赏,这让丹丹多少有些失落。    
    丹丹最大的爱好,就是把自己想成一个个童话故事中的角色,然后画出来。有一天她在学校里听老师讲了小人鱼的故事,深深地被吸引了。回家后她想了很久,拿出小心保存着的图画纸,用很多漂亮的色彩画了一幅画——蔚蓝的海底世界里,一头金发的人鱼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