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复条便宜四事,附奏于左: 
  一事:孔子作春秋,书“正月”者,敬岁之始也。'一'王者则天之象,因时之序,宜开发德号,爵贤命士,流宽大之泽,垂仁厚之德,'二'顺助元气,含养庶类。如此,则天文昭烂,星辰显列,五纬循轨,四时和睦。'三'不则太阳不光,天地溷浊,时气错逆,霾雾蔽日。'四'自立春以来,累经旬朔,未见仁德有所施布,但闻罪罚考掠之声。夫天之应人,疾于景响,而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日者太阳,以象人君。政变于下,日应于天。清浊之占,随政抑扬。天之见异,事无虚作。岂独陛下倦于万机,帷幄之政有所阙欤?'五'何天戒之数见也!臣愿陛下发扬干刚,援引贤能,勤求机衡之寄,以获断金之利。'六'臣之所陈,辄以太阳为先者,明其不可久闇,急当改正。其异虽微,其事甚重。臣言虽约,其旨甚广。惟陛下乃眷臣章,深留明思。 
  注'一'公羊传曰:“元年春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注'二'礼记,正月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人,庆赏遂行,无有不当。 
  注'三'五纬,五星。 
  注'四'尔雅曰:“风而雨土为霾。” 
  注'五'帷幄谓谟谋之臣也。 
  注'六'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二事:孔子曰:“赖之始发大壮始,君弱臣强从解起。”今月九日至十四日,大壮用事,消息之卦也。于此六日之中,赖当发声,发声则岁气和,王道兴也。'一' 
  易曰:“赖出地奋,豫,'二'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三'赖者,所以开发萌牙,辟阴除害。万物须赖而解,资雨而润。'四'故经曰:“赖以动之,雨以润之。”'五'王者崇宽大,顺春令,则赖应节,不则发动于冬,当震反潜。 
  故易传曰:“当赖不赖,太阳弱也。”今蒙气不除,日月变色,则其效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六'随时进退,应政得失。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七'琁玑动作,与天相应。赖者号令,其德生养。号令殆废,当生而杀,则赖反作,其时无岁。'八'陛下若欲除灾昭祉,顺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则太皓悦和,赖声乃发。'九' 
  注'一'周书时训曰“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赖乃发声。赖不发声,诸侯失人”也。 
  注'二'豫卦,坤下震上。坤为地,震为赖,赖在地上,故曰赖出地*'奋'*,豫。 
  奋,动也。豫,喜也。 
  注'三'殷,盛也。荐,进也。上帝,天帝也。赖动于地,万物喜豫,作乐之象。 
  注'四'易解卦曰“天地解而赖雨作,赖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也。 
  注'五'易说卦文。 
  注'六'老子之文也。 
  注'七'易干卦文言之词也。大人,天子也。 
  注'八'赖以冬呜,则岁饥也。 
  注'九'太皓,天也。 
  三事:去年十月二十日癸亥,太白与岁星合于房、心。太白在北,岁星在南,相离数寸,光芒交接。房、心者,天帝明堂布政之宫。'一'孝经钩命决曰:“岁星守心年谷丰。”'二'尚书洪范记曰:“月行中道,移节应期,德厚受福,重华留之。”'三'重华者,谓岁星在心也。今太白从之,交合明堂,金木相贼,而反同合,'四'此以阴陵阳,臣下专权之异也。房、心东方,其国主宋。'五'石氏经曰:'六'“岁星出左有年,出右无年。”今金木俱东,岁星在南,是为出右,恐年谷不成,宋人饥也。陛下宜审详明堂布政之务,然后妖异可消,五纬顺序矣。'七' 
  注'一'春秋元命包曰:“房四星,心三星。” 
  注'二'岁星守心为重华,故年丰也。 
  注'三'天官书曰“岁星一曰摄提,一曰重华”也。 
  注'四'太白,金也。岁星,木也。金*(刻)**'克'*木,故相贼也。 
  注'五'卯为房、心,宋之分也。 
  注'六'石氏,魏人石中夫也,见蓺文志。 
  注'七'五纬,五星也。 
  四事:易传曰:“阳无德则旱,阴僭阳亦旱。”阳无德者,人君恩泽不施于人也。 
  阴僭阳者,禄去公室,臣下专权也。自冬涉春,讫无嘉泽,数有西风,反逆时节。'一'朝廷劳心,广为祷祈,荐祭山川,暴龙移市。'二'臣闻皇天感物,不为伪动,灾变应人,要在责己。若令雨可请降,水可攘止,则岁无隔并,太平可待。然而灾害不息者,患不在此也。'三'立春以来,未见朝廷赏录有功,表显有德,存问孤寡,赈恤贫弱,而但见洛阳都官奔车东西,收系纤介,牢狱充盈。臣闻恭陵火处,比有光曜,'四'明此天灾,非人之咎。丁丑大风,掩蔽天地。风者号令,天之威怒,皆所以感悟人君忠厚之戒。又连月无雨,将害宿麦。 
  若一谷不登,则饥者十三四矣。陛下诚宜广被恩泽,贷赡元元。昔尧遭九年之水,人有十载之蓄者,简税防灾,为其方也。'五'愿陛下早宣德泽,以应天功。 
  若臣言不用,朝政不改者,立夏之后乃有澍雨,于今之际未可望也。若政变于朝而天不雨,则臣为诬上,愚不知量,分当鼎镬。 
  注'一'春当东风也。 
  注'二'董仲舒春秋繁露曰:“春旱,以甲乙日为仓龙一,长八尺,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尺,于东方。皆东向,其闲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而舞之。夏,以丙丁日为赤龙,服赤衣。季夏,以戊己日为黄龙,服黄衣。 
  秋,以庚辛日为白龙,服白衣。冬,以壬癸日为黑龙,服黑衣。牲各依其方色,皆燔雄鸡,烧豭猪尾,于里北门及市中以祈焉。”礼记,岁旱,鲁穆公问于县子,县子曰:“为之徙市,不亦可乎?”见□弓篇。 
  注'三'不在祈祷。 
  注'四'比,频也。时恭陵百丈庑灾,仍有光耀不绝。 
  注'五'简,少也。方,法也。 
  书奏,特诏拜郎中,辞病不就,即去归家。至四月京师地震,遂陷。'一'其夏大旱。秋,鲜卑入马邑城,破代郡兵。明年,西羌寇陇右。'二'皆略如顗言。 
  后复公车征,不行。 
  注'一'阳嘉二年四月己亥地震,六月丁丑洛阳地陷,是月旱也。 
  注'二'阳嘉三年七月,种羌寇陇西。 
  同县孙礼者,积恶凶暴,好游侠,与其同里人常慕顗名德,欲与亲善。顗不顾,以此结怨,遂为礼所杀。 
  襄楷字公矩,平原隰阴人也。'一'好学博古,善天文阴阳之术。 
  注'一'风俗通曰:“襄姓,楚大夫襄老之后,”隰阴,县,在隰水之南,故城在今齐州临邑县西也。 
  桓帝时,宦官专朝,政刑暴滥,又比失皇子,灾异尤数。延熹九年,楷自家诣阙上疏曰: 
  臣闻皇天不言,以文象设教。尧舜虽圣,必历象日月星辰,察五纬所在,故能享百年之寿,为万世之法。'一'臣窃见去岁五月,荧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门,不轨常道。'二'其闰月庚辰,太白入房,犯心小星,震动中耀。中耀,天王也;傍小星者,天王子也。夫太微天廷,五帝之坐,而金火罚星扬光其中,'三' 
  于占,天子凶;又俱入房、心,法无继嗣。今年岁星久守太微,逆行西至掖门,还切执法。'四'岁为木精,好生恶杀,而淹留不去者,咎在仁德不修,诛罚太酷。前七年十二月,荧惑与岁星俱入轩辕,逆行四十余日,而邓皇后诛。其冬大寒,杀鸟兽,害鱼□,城傍竹柏之叶有伤枯者。'五'臣闻于师曰:“柏伤竹枯,不出三年,天子当之。”今洛阳城中人夜无故叫呼,云有火光,人声正諠,'六' 
  于占亦与竹柏枯同。自春夏以来,连有霜雹及大雨赖,而臣作威作福,刑罚急刻之所感也。 
  注'一'尧年一百一十七岁,舜年一百一十二岁。言百年,举全数。 
  注'二'天官书曰:“太微南四星,中为端门。”轨犹依也。 
  注'三'太白金也,荧惑火也。天文志曰:“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故金火并为罚星也。 
  注'四'天官书曰:“端门左右星为掖门。太微南四星为执法。”切谓迫近也。 
  注'五'续汉志曰:“延熹九年,雒阳城傍竹柏叶有伤者。” 
  注'六'续汉志曰:“桓帝延熹九年三月,京师有火光转行,人相惊噪。” 
  太原太守刘□、南阳太守成□,志除奸邪,其所诛翦,皆合人望,'一'而陛下受阉竖之谮,乃远加考逮。三公上书乞哀□等,不见采察,'二'而严被谴让。 
  忧国之臣,将遂杜口矣。 
  注'一'谢承书曰:“刘□字文理,平原人。迁太原太守。郡有豪强,中官亲戚,为百姓所患。□深疾之,到官收其魁帅杀之,所臧匿主人悉坐伏诛。桓帝征诣廷尉,以□宗室,不忍致之于刑,使自杀。”“成□字幼平,弘农人。迁南阳太守。时桓帝美人外亲张子禁怙恃荣贵,不畏法网,□与功曹岑晊捕子禁付宛狱,笞杀之。桓帝征□诣廷尉,下狱死。”□音质。□音晋。 
  注'二'时太尉陈蕃、司徒刘矩、司空刘茂共上书讼□等,帝不纳。 
  臣闻杀无罪,诛贤者,祸及三世。'一'自陛下即位以来,频行诛伐,梁、寇、孙、邓,并见族灭,'二'其从坐者,又非其数。李云上书,明主所不当讳,杜觽乞死,谅以感悟圣朝,'三'曾无赦宥,而并被残戮,天下之人,咸知其冤。 
  汉兴以来,未有拒谏诛贤,用刑太深如今者也。 
  注'一'黄石公三略曰:“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当其害,达贤者福流子孙,疾贤者名不全。” 
  注'二'梁冀、寇荣、孙寿、邓万世等也。 
  注'三'时弘农五官掾杜觽伤云以忠谏获罪,遂上书云,愿与李云同日死也。 
  永平旧典,诸当重论皆须冬狱,先请后刑,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