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一'续汉志曰:“诸侯家丞,秩三百石。” 
  注'二'东观记曰:“晖为*(掾)*督邮,况当归女,欲买晖婢,晖不敢与。后况卒,晖送其家金三斤。” 
  注'三'绐,欺也。 
  注'四'奉之于苍。 
  注'五'属,向也。与犹如也。史记曰,蔺相如,赵人也。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以十五城易之,赵王使相如奉璧入秦。秦王大喜,无意偿赵城。 
  相如乃前曰:“璧有瑕,愿指示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曰: 
  “臣观大王无偿赵城色,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今头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璧破,乃谢之。 
  晖好节燍,有所拔用,皆厉行士。其诸报怨,以义犯率,皆为求其理,多得生济。其不义之囚,实时僵仆。'一'吏人畏爱,为之歌曰:“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人怀其惠。”'二'数年,坐法免。'三' 
  注'一'僵,偃;仆,踣也。 
  注'二'东观记曰:“建武十六年,四方牛大疫,临淮独不,邻郡人多牵牛入界。” 
  注'三'东观记曰:“坐考长吏囚死狱中,州奏免官。”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一'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二'晖又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及司徒桓虞为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虞叹息,遂召之。其义烈若此。 
  注'一'介,特也。言不与觽同。 
  注'二'以堪先托妻子,心已许之,故言信于心也。 
  元和中,肃宗巡狩,告南阳太守问晖起居,召拜为尚书仆射。岁中迁太山太守。 
  晖上疏乞留中,诏许之。因上便宜,陈密事,深见嘉纳。诏报曰:“补公家之阙,'一'不累清白之素,斯善美之士也。俗吏苟合,阿意面从,进无謇謇之志,却无退思之念,'二'患之甚久。惟今所言,适我愿也。生其勉之!” 
  注'一'诗曰:“衮职有阙,仲山甫补之。” 
  注'二'易蹇卦艮下坎上,艮为山,坎为水,山上有水,蹇难之象也。六二爻上应于五,五为君位,二宜为臣也。居俭难之时,履当其位,不以五在难私身远害,故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孝经曰:“退思补过。”“謇”与“蹇”通。 
  是时谷贵,县官经用不足,'一'朝廷忧之。尚书张林上言:“谷所以贵,由钱贱故也。可尽封钱,一取布帛为租,以通天下之用。又盐,食之急者,虽贵,人不得不须,官可自□。'二'又宜因交址﹑益州上计吏往来,市珍宝,收采其利,武帝时所谓均输者也。”'三'于是诏诸尚书通议。晖奏据林言不可施行,事遂寝。后陈事者复重述林前议,以为于国诚便,帝然之,有诏施行。晖复独奏曰: 
  “王制,天子不言有无,诸侯不言多少,禄食之家不与百姓争利。今均输之法与贾贩无异,盐利归官,则下人穷怨,布帛为租,则吏多奸盗,诚非明主所当宜行。”帝卒以林等言为然,得晖重议,因发怒,切责诸尚书。晖等皆自系狱。 
  三日,诏敕出之。曰:“国家乐闻驳议,黄发无愆,诏书过耳,'四'何故自系?” 
  晖因称病笃,不肯复署议。 
  尚书令以下惶怖,谓晖曰:“今临得谴让,柰何称病,其祸不细!”晖曰:“行年八十,蒙恩得在机密,当以死报。若心知不可而顺旨雷同,负臣子之义。今耳目无所闻见,伏待死命。”遂闭口不复言。诸尚书不知所为,乃共劾奏晖。 
  帝意解,寑其事。后数日,诏使直事郎问晖起居,'五'太医视疾,太官赐食。 
  晖乃起谢,复赐钱十万,布百匹,衣十领。 
  注'一'经,常也。 
  注'二'前书曰:“因官器作□盐。”音义曰:“□,古‘煮’字。” 
  注'三'武帝作均输法,谓州郡所出租赋,并雇运之直,官总取之,市其土地所出之物。官自转输于京,谓之均输。 
  注'四'黄发,老称。谓朱晖也。 
  注'五'直事郎谓署郎当次直者。 
  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拜骑都尉,赐钱二十万。和帝即位,窦宪北征匈奴,晖复上疏谏。顷之,病卒。'一' 
  注'一'华峤书曰“晖年五十失妻,昆弟欲为继室,晖叹曰:‘时俗希不以后妻败家者!’遂不复娶”也。 
  子颉,修儒术,安帝时至陈相。颉子穆。 
  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坑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数马足。 
  '一'穆愈更精笃。 
  注'一'几音近衣反。前书曰:“石庆为太仆,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言穆用心专愚更甚也。 
  初举孝廉。'一'顺帝末,江淮盗贼髃起,州郡不能禁。或说大将军梁冀曰:“朱公叔兼资文武,海内奇士,若以为谋主,贼不足平也。”冀亦素闻穆名,乃辟之,使典兵事,甚见亲任。及桓帝即位,顺烈太后临朝,穆以冀埶地亲重,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奏记以劝戒冀曰:“穆伏念明年丁亥之岁,刑德合于干位,'二'易经龙战之会。其文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三'谓阳道将胜而阴道负也。今年九月天气郁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此互相明也。夫善道属阳,恶道属阴,若修正守阳,摧折恶类,则福从之矣。穆每事不逮,所好唯学,传受于师,时有可试。愿将军少察愚言,申纳诸儒,'四'而亲其忠正,绝其姑息,'五'专心公朝,割除私欲,广求贤能,斥远佞恶。夫人君不可不学,当以天地顺道渐渍其心。宜为皇帝选置师傅及侍讲者,得小心忠笃敦礼之士,将军与之俱入,参劝讲授,师贤法古,此犹倚南山坐平原也,谁能倾之!今年夏,月晕房星,明年当有小□。宜急诛奸臣为天下所怨毒者,以塞灾咎。议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术高行之士,今多非其人;九卿之中,亦有乖其任者。惟将军察焉。”又荐种暠﹑栾巴等。而明年严鲔谋立清河王蒜,又黄龙二见沛国。 
  冀无术学,遂以穆“龙战”之言为应,于是请暠为从事中郎,荐巴为议郎,举穆高第,为侍御史。'六' 
  注'一'谢承书曰“穆少有英才,学明五经。性矜严疾恶,不交非类。年二十为郡督邮,迎新太守,见穆曰:‘君年少为督邮,因族埶?为有令德?’穆荅曰: 
  ‘郡中瞻望明府谓如仲尼,非颜回不敢以迎孔子。’更问风俗人物。太守甚奇之,曰:‘仆非仲尼,督邮可谓颜回也。’遂历职股肱,举孝廉”也。 
  注'二'历法,太岁在丁﹑壬,岁德在北宫,太岁在亥﹑卯﹑未,岁刑亦在北宫,故合于干位也。 
  注'三'易坤卦上六象词也。以爻居上六,故云其道穷也。王弼注云:“阴之为道,卑顺不逆,乃全其美,盛而不已。固阳之地,阳所不堪,故战于野。” 
  注'四'申,重也。 
  注'五'姑,且也。息,安也。小人之道,苟且取安也。礼记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也。 
  注'六'续汉书曰:“穆举高第,拜侍御史。桓帝临辟雍,行礼毕,公卿出,虎贲置弓阶上,公卿下阶皆避弓。穆过,呵虎贲曰:‘执天子器,何故投于地!’虎贲怖,即摄弓。穆劾奏虎贲抵罪,公卿皆臱,曰‘朱御史可谓临事不惑者也’。” 
  时同郡赵康叔盛者,隐于武当山,清静不仕,以经传教授。穆时年五十,乃奉书称弟子。及康殁,丧之如师。其尊德重道,为当时所服。 
  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其辞曰: 
  夫俗之薄也,有自来矣。故仲尼叹曰:“大道之行也,而丘不与焉。”'一'盖伤之也。夫道者,以天下为一,在彼犹在己也。故行违于道则愧生于心,非畏义也; 
  事违于理则负结于意,非惮礼也。故率性而行谓之道,'二'得其天性谓之德。'三' 
  德性失然后贵仁义,'四'是以仁义起而道德迁,'五'礼法兴而淳朴散。故道德以仁义为薄,淳朴以礼法为贼也。'六'夫中世之所敦,已为上世之所薄,'七' 
  况又薄于此乎! 
  注'一'礼记仲尼叹曰:“大道之行,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郑玄注曰:“大道,谓三皇﹑五帝时也。” 
  注'二'率,循也。子思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 
  注'三'天之所命之谓性,不失天性是为德。 
  注'四'道德之性失,仁义之夡彰。 
  注'五'迁,徙也。 
  注'六'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注'七'中世谓五帝时。 
  故夫天不崇大则覆帱不广,地不深厚则载物不博,'一'人不敦厖则道数不远。'二' 
  昔在仲尼不失旧于原壤,'三'楚严不忍章于绝缨。'四'由此观之,圣贤之德敦矣。老氏之经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五'夫时有薄而厚施,行有失而惠用。'六'故覆人之过者,敦之道也;救人之失者,厚之行也。往者,马援深昭此道,可以为德,诫其兄子曰:“吾欲汝曹闻人之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斯言要矣。远则圣贤履之上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